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党国一根钉

正文 第七节

    ()    7

    在唐伯衡打了一通的电话后,皋头县供销社的老余,热情地接待了马新贻。

    “果然少年英杰啊。刚才老唐还特别打电话给我,说你们二中的校办工厂改制,被剥离出来,准备在我这大肆收购一番。我还想老唐哪来那么大的胆啊,一问,居然是你出的主意,现在再这么一看,还真是个做大事的人。”老余那嘴跟抹了蜜似的,不要钱似的,赞扬的话脱口而出。

    其实87年初的时候,物价就已经开始慢慢上涨,而供销社逐渐变得吃香起来,毕竟手里掌握了相当多的货源。余社长的一句话,有时比县里的招商局长的话都管用百倍。

    那时候有这么一句话,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讲的是物价上涨初期,大部分的人都在倒买倒卖赚点养家糊口的钱,还有少部分人在寻找致富的商机。

    在近几年华夏执行的价格双轨制下,谁能搞到批条,谁就能用价差赚到大钱,中国的首批暴发户,就是在“倒爷”中诞生,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儿弄到在国营商店根本看不到的吸引人的商品。

    最初是从乡下收鸡蛋搬回城里换粮票,或从沿海论斤称运来电子表军用帽装等物品在各大城市兜售,后来缺什么倒什么、什么紧俏倒什么。大包小包地扛着产品在火车上挤来挤去,这些倒卖行为被命名为‘投机倒把”随之而来的便是贪污腐化,官员大肆侵吞国家财产。

    一位部长级干部说,他家的保姆不敢去买菜,一花就是10元钱,看着眼晕。

    一位大学毕业已经三年、每月工资70元的年轻人,26岁不敢谈恋爱,说是没钱谈不起,有了女朋友也不敢带上街,怕到吃饭时间不好办。

    一对每月工资各七八十元的青年夫妇,在城里养不起一个孩子。

    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教师,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到校外去卖茶叶蛋,搞生活自救。

    一大批企业因原材料涨价而叫苦不迭,反过来又叫喊他们的产品应该涨价。

    总之一句话,华夏很乱很乱,人民群众的不满在逐渐积累,尤其是大学生的怨气积累得更是厉害,一切都在等待着火药桶被点燃。

    供销社现如今早已成了皋头县的一级单位,社长非县委书记的知心人不能出任,多少人在求着余社长供货,谁让老余欠了唐伯衡一个天大的人情未还。

    “余社长,我们过来批点货,你可要大力支持校办企业单位啊。”

    “那是当然的,我跟唐校长是过命的交情,只不过最近货源确实有点紧张。我就想不透,你们二中的校办工厂怎么居然还能亏本呢?

    现在燕京城的手纸都缺货了,手纸凭本限量供应,一人一月一卷!北京的老太太都大发牢骚。”

    这段时日燕京城的居民为买到一卷卫生纸四处奔波。到3月底,卫生纸已在首都的城近郊区大面积脱销,就连五六角一卷的中高档卫生纸也难见到。手纸居然也成了首都居民议论的中心话题。出于无奈,燕京市政府不得不作出临时决定:手纸凭本限量供应。

    余社长转而又笑呵呵地说道,

    “外地进京人员更是气加三分:‘你们好歹一月还有一卷,我们来京上厕所用什么?’

    你看看,手纸都畅销成这样子了!”

    余社长言外之意马新贻明白,无外乎便是说这前任的校办厂长是个蠢蛋,这么好的形式,居然弄得整个厂子濒临破产。

    “我看你们厂的手纸可以想办法运进京去卖,这绝对能大赚一笔,缓解你们资金上的压力。”老余帮忙出着主意。

    马新贻却摇了摇头,否定掉老余的办法,

    “时间上来不急了,虽然京城缺手纸,但现在什么都贵了,都涨了,我运进京的运输费也在成倍成倍地往上窜。我算过了,不合算。”

    还有一点马新贻没说出来,按照占卜来的结果,物价改革引发的大风波即将在8月15日爆发,现在都已经6月初了,再运进京效果不显著,还不如直接放在自家的超市里卖,又省运费。

    “看来马老板有自己的打算。我这先搁一句话在明处,价格上不好降,你只要有现金,想买多少我这里基本都能配到货。”

    “火柴我要1万件。”马新贻才刚说第一句便被余主任给打断了。老余一副惊讶地问道,

    “我说马老板,我没听错吧!1万件?这么大的量!我们供销社总库存量也不过才3000件。”

    “3000件?才这么一点点的量啊。”

    余主任解释道,

    “不是我们不进货,而是现在什么都在涨。北昌那边的火柴厂商都直接把零售价当出厂价了,我们也不敢多进。”

    这话让马新贻绕舌不已,乖乖,不是自己不懂得这世界,而是这世界太疯狂。只好接着继续问道,

    “丝袜10万打。”

    “没那么多,只能供应3万打。”

    “牙刷5万把。”

    “没那么多,只能供应8千吧。”

    “牙膏1万支。”

    这下不等老余做出回答,马新贻自个抢先回答道,

    “没那么多是吧!”

    老余难为情地笑着说道,

    “看来你都知道我这下一句要说什么了。也不瞒你,现在我们库存量达到历史的最低点,货进不来!运输队的车子已经在连轴转地没日没夜加班开,可还是赶不上缺货的速度,工厂供货三班倒都来不及啊。

    以我跟唐校的交情,偷偷跟你讲一下,现在的货物质量也在严重下降,我可听说有人花170元买了一只日产双狮水晶面双日历自动表,只用了49小时便停了摆,到商店要求掉换,店员竟回答‘谁买到坏的谁倒霉!’;还有人花1950元在服务公司购买了一台寒州产西湖牌155升电冰箱,既无保修单,又无说明书,使用不到三天,内部出现裂纹,连修理都找不到地方。

    你现在大批量进货可以,最好进一些简单点的商品,不然等这段风潮过后,索赔都要赔死你。”老余好心地提醒着马新贻。

    马新贻叹了口气,说道,

    “现在物品缺货缺得如此厉害,只好是你这边有多少货尽量都补给我,我全部吃下,也别这么一样一样的问,累人。”

    老余瞅了眼马新贻,开怀笑道,

    “看来我这是碰到个小富翁了。你确定真要把我这边的货大部分给吃下来?”

    “没错,时间不等人。而且还要麻烦余主任您,尽量从周边调货,您有多少我吃进多少。”

    “按我们供销社的运力及财力,加大收购力度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最少也得三百万现金,不能赊欠,你确定能付得起?”

    “没问题,一周之后你们供销社要把货物陆续往我们超市里搬,那边整理得差不多了。”马新贻打了保票。按他的估计,神马贸易可以付出近百万的货款,而从黄长兵那边还能再借来一百万,至于剩下的就找唐伯衡要。至于他怎么弄来一百万,那是他的事情了。从皋头县供销社出来,马新贻顿感浑身都轻了。

    在校务会议上,由于唐伯衡的强硬态度,强势推动校办工厂剥离,并在教职工家属中扩招营业员,这得到大部分与会教师的赞同。这可是好事,谁若反对谁估计出了会议室的门,就会被人在背后戳指头给戳死不可。

    超市命名为浮云超市,所有的大型货架都连夜让铁厂加班制作好并运进超市内。为方便进出,避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唐伯衡还特意在超市另一边开了三扇大门。先期的货架上只见手纸,其他的货物一概没有,被一些不看好超市运作的老师笑称为手纸超市。

    “什么?你叫我想办法出100万?你这不是为难我吧!”唐伯衡突然听到这消息,发呆了,满嘴的苦涩,果然是出轨的事情不能做,现在居然被这姓马的小子给逼到这份上来了。

    看到唐伯衡额头上青筋暴起,马新贻赶紧帮他解压,出主意道,

    “唐校,你放心拉,又不让你抢银行。我只是让你把学校户头上的钱暂时转一点出来用用,过了这段时间,我以10%的利息打给你。”

    果然是上了贼船,这可是挪用公款啊。想我唐伯衡一辈子没做过有愧国家的事,今日居然落到这地步。。。。。。唐伯衡就差没老泪纵横,跪倒在地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