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小说 > 痞妃传

第五一回 猴子五体投草原 僧格一语道弊端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合着他也是有目的的。  首发

    一句话,小猴儿明白了,他就说么,他僧格岱钦怎么可能甩下一众兵将,跑来干陪她耍?

    僧格岱钦点头,笑里含笑,只道:“你干什么去,我就干什么去。”

    “呦呵。”小猴儿楞眼儿,“晚上你也去?”

    “嘴儿抹了蜜似的。”僧格岱钦轻嗤,“晚上明明是去人家祁大掌柜家吃白食,何来你请之说?”

    “成,您想着,好好想着!”小猴儿拍拍拍拍胸脯,“您现在就是我亲哥,您有嘛想吃的,想要的,都包我身上,您就负责给我想明白这事儿就成!”

    “你真当我神仙呐?”僧格岱钦失笑,敲了敲她的脑袋瓜儿,“这样的顽疾,怎么着也得容我想想吧。”

    “咋整?”

    僧格岱钦说的头头是道,小猴儿恨不能把耳朵都支过去,连连点头之后,还是那两个无赖字儿。

    “至于你那些随军的大将们,掰着手指头算算,有几个武将?朝廷最爱派遣文臣领军,却不知,文多不知武,这是行军的大忌。”

    “又再说了,你这一路现编的那些乡勇,就算编制与绿营的弟兄们看似一样,可吃的饷,却是大大的不同,一个是终身饷,战不战,战的如何,一样吃饷,自然怠惰,一个是战时饷,有多大勇气,吃多大的饷,这是根本的不同,这样的散兵,纵有十万,不敌一万亡命徒。”

    “那些标将就更不用说了,朝廷对汉兵向来是养着,防着,未免汉将坐大,时常掉转,待打仗时再临时调任,将与兵不相属,兵与兵不相习,彼此根本不熟悉,又如何调遣得宜?”

    “这有什么难琢磨的,绿营兵虽是汉人,却也都是世代承袭的兵籍,他们当中,不乏武举子,不战的时候,各个儿都是吃朝廷俸禄的,平日里,那也都是横着走惯的主儿,能服谁管?”

    小猴儿简直差点儿就要把脑袋点到了地上,“你说的太对了!怎么回事儿呢?我跟你说,我脑袋都想破了,也没琢磨透。”

    僧格岱钦不枉这一番忽悠,一语中的,“你的那一群兵,说着是兵,各个是爷儿,那一群将,叫着是将,各个儿闲散仙人,脸上写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所以得找你这行内人呐,我说仙人,您就给我这尘世迷途小子指条明路吧。”小猴儿裹紧了氅子,一脸谄媚的把这顶大高帽戴在了僧格岱钦的脑袋上。

    僧格岱钦失笑,“我就知道,你这丫头,准一脑袋浆糊。”

    “咋整?”

    果不其然,小猴儿猛个劲儿的点头,撇嘴儿,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儿,憋了半晌,也说不出个子午卯酉,她道是诚实,话到嘴边儿,就俩字儿。

    “说说吧,那些个兵将是不是让你恨的牙痒痒。”僧格岱钦直切入题,带兵多年,他心里知道她惶惑在哪里。

    而且,让他欣慰的是,此时此刻,她需要他。

    就算她坚强,他也不想再伤她。

    是以,就算他心中有对推她出征的延珏有多少不满,也都压在了心里。

    谷子身在敌营,天养杳无音讯,孟秋才过世,种种种种,她的笑脸之下装载的是一般的男子都承受不住的压力。

    她承受了多少,他心中都有数。

    僧格岱钦忽然正经起来,满眼的欣慰,“丫头,看见你这样,我就放心了。”他绝对不会说,他这一路,八个时辰不曾下马,满脑子都是她一副病殃殃的模样儿。

    “得,你要准备好白帛,就趁早自个儿花了。”小猴儿扬扬自个儿划着横线儿的手掌,“小爷儿我命硬,你死三个来回儿,我都好好喘着气儿呢。”

    僧格岱钦爽朗大笑,回看她,“你不也是跟插上翅膀似的?我还以为要见着个病秧子呢。”

    “滚蛋,不恶心我,你丫难受是不是?”小猴儿怼他一拳,给他的肌肉块子咯的手通红,她看看拳头,撇撇嘴,“一年不见,你丫怎么壮的跟牛似的?”

    僧格岱钦低笑:“你这丫头难得求我,做一回逃兵我也认了。”看着那潮红未退,满脸布着汗珠儿的丫头,僧格岱钦想:她一定不知道现在的她,比天上的太阳还要亮!

    小猴儿问他:“喂,你丫在外剿匪,就这么只身过来,算不算擅离职守?”

    后来离开校场之后,两人驭马长谈了好一阵。

    事实上,僧个岱钦远比她来的要早上一个时辰,只是他没带几个人,又向来不喜排场,驻防将军又是他的昔日部下,他一句吩咐,人自然‘藏’的好好的。

    ……

    烈日下,小猴儿嘴咧开了花,没错,此时此刻,僧格岱钦绝对是她的福星!

    “好!”僧格岱钦声如洪钟,“就叫福星!”

    小猴儿正八经的想想,半晌脱口,“福星!”

    僧格岱钦爽朗的笑笑,全身久经征战的肌肉都跟着抖上一抖,他揪着那黑马的马鬃,“丫头,这马我喜欢,既然礼都送了,再给个名字吧!”

    “好贪的和尚!”小猴儿努努嘴,笑意却是不掩,她知道她一封信,僧格岱钦一定会来,只是她没想到,丫的会来这么快!

    僧格岱钦驭马朝她奔去,停在她的马前,黝黑的脸上兴奋始终不曾卸下,“喂,丫头,求人办事,送点儿礼难道不该吗?”

    豪爽的笑声应和着她。

    “喂,和尚!谁准你动我的马!”小猴儿扯嗓子喊着,脸上的汗成流的淌着,流到嘴角边儿上,掉进了笑窝儿里。

    那样的烈马,居然这样就被驯服了?!

    不过几圈,当那烈马稳健飞驰之后,众兵惊了!

    然那人仅仅只是抓着马的鬃毛,极为修长且壮实的腿紧紧夹着马的肚子,一圈圈的绕着校场转着,不管那马如何甩背扬蹄,他都像是天生生在马背上的人一样,牢牢粘着,驭着。

    那马可是没有缰绳,没有鞍子的!

    然就在这时,但瞧不知打哪儿又钻出来一个人,一跃上了那才刚被套住的烈马的背!

    汉子们兴奋极了!都想知道这是谁家的姑娘!

    然,说时迟,那是快,谁料天上盘旋的雄鹰乎的扎了下来,不知谁尖叫了一声,小猴儿眼尖的一躲,整个人仰躺在马背上,仰头看着那一片苍天,她开怀大笑,银铃似的笑声撒满整个校场。

    小猴儿手握拳头,兴奋的朝天扬拳,夹着马肚子绕着校场飞驰了一圈,她满心的兴奋,无以言表!

    叫好声震天!

    “好样儿的!”

    终于,许久过后,道是烈马先乏了,累的大汗淋漓的小猴儿使出了全身的劲儿,使劲儿一勒杆儿,那烈马失了蹄子,飞跪在地上,鬃毛摔摆,掀起阵阵尘土!

    口哨声,叫好声,一拨接着一拨!

    周遭套马的汉子们都停下了,彼时人人都看着那女子与烈马的相互较劲,谁也不肯服输,精彩至极!

    然那烈马却是上乘,恁是脖子被绳子勒的嵌入肉里,也不肯服软,兹撒腿跑着,反拽着,拽的小猴儿的马竟惊了蹄子,几次险些失蹄!

    小猴儿夹着马肚子,犯了轴劲,说什么都不肯放开手中越来越吃力的套马杆,势要驯服这烈马!

    豪情,奔放!

    对!这就是她心中的草原,她心中的家乡!

    他们越是大声,小猴儿越是兴奋!

    “好啊!勒住!勒住!”四方的兵汉子都跟着捏把汗,人人看的是热血忿张!

    那被勒了脖子的烈马,扬蹄嘶鸣,野性难驯,死命挣着!

    眼瞧着那黑马像她跑来,小猴儿一把挥起套马杆,在周遭众人的倒抽气声中,一次精准的套上!

    小猴儿狠夹着马肚子,放弃直追,绕路围堵,每一个动作行云流水,仿佛屁股下的坐骑长了翅膀一般,绕道前方跟后面的兵汉子形成合围之势时,叫好声震天!

    驾!

    驾!

    等着!今儿我说什么都要套上你!

    但瞧小猴儿驭马飞驰,混在汉子堆儿里,丝毫没有丁点儿娇气,她俩眼儿瞪的发光,满眼满心都是那疾驰的黑马。

    连天上盘旋的雄鹰都挥着翅膀画着圈儿。

    口哨声响翻了天!

    便是他们在蒙多年,见惯了骑术好的英气女子,可生的这样水灵的,骑术又这样好的,他们何曾见过?

    “呦!看!哪儿来的姑娘!”不知是谁先喊出了声,战马营的兵汉子们的眼球子都掉在小猴儿身上了!

    难不成这大草原上有什么仙丹不成,怎么打从到了这地儿,她就像是要飞了似的呢?

    小狼欲哭无泪,他就纳闷儿了,平日里病殃殃的那个石姑娘哪儿去了?

    身后跟着她几乎要跑岔气儿的小狼才追上,就瞧着她猴儿似的灵巧,一个翻身上马,随手抓过一把套马杆,就窜向了校场中央。

    是上好的阿巴嘎黑马!

    是套马呢!

    小猴儿才看见,就再也压不住心中的兴奋了!

    但瞧诺大的校场正中央,一匹泼了墨似的黑马撒腿疾奔,身后跟着十几个驭马飞驰的汉子,人人手里握着套马杆,紧追直上,场面何等激烈!

    校场上马蹄阵阵,几百兵汉子们的叫好声震耳欲聋!

    正午,晴空万里,天上飞鹰盘旋。

    早飞啦!回到草原的小猴儿,那可是要插上翅膀的!

    人咧?

    当驻军全部安顿好之后,驻防将军来报,却发现小猴儿早已不在帐中。

    小猴儿自然没有推辞,不过如今她大军在尾,自然要先随驻防将军带兵进绥远城整兵,绥远城四面青砖,城廓还是当年石敢在时修的模样,因当年皇帝带兵亲征,是以城修的极其宽广,尽管几万兵驻扎进来,稍嫌拥挤,却并不吃力。

    祁晋说:晚上他做东,在归化城中宴请小猴儿一行人。

    ……

    看着眼么前这个精明的商人,小猴儿好像闻着那厮满身的奸猾味儿了。

    可延珏若是不‘用力’支持,钱从哪儿来?仗从哪儿打?

    然而事实上,就在这一刻,小猴儿才隐约反应过味儿来,哦,原来如此,她就说么,他延珏怎么可能‘太过用力’支持她‘石家军’?就算他老子不从坟里气的钻出来,那些个宗室的口也总是要封的。

    祁晋失笑,并不惶恐,只道:“姑娘好一张利嘴,祁某甘拜下风。”一句话,简洁利索的收了这个敏感的问题,彼时他心中已然有数,既然来时路上早已摸清了他的底细,便一定不只是过客。

    买卖人护财,藏些拙是天经地义的,不过瞧这祁晋的态度,怕是这些年的战乱也没少被盘剥。

    她心里明白,这些个做皇商的,最仰仗的是她们这些带兵的,最怕的也是她们这些带兵的,这带兵的,就是带刀的,用的好了,是保家卫国的兵,用的不好,那就是没有天朝管的土匪。

    谁不知道这归化城的关税权,朝廷都给了大盛魁,何来小本一说?

    “祁兄做的要是小本生意,不是往咱们大清的威风上抹泥呢吗?我这人虽是二十多年没回过家乡,却也是时时心里念着呢。”小猴儿虽是逗着哏儿,却是话里有话。

    传说中大盛魁的资产,可用五十两重的银元宝,铺一条从库伦到北京的路呐!

    然倒抽气声自小猴儿身后的随行官员口中频频发出,彼时每一个人都把目光转到那儒雅男子身上,彼时每一个人都不免惊叹,这闻名天下的大盛魁的大掌柜居然是这么一个年轻人?

    “不敢当,不过是小本生意,姑娘谬赞了。”祁晋颔首,有礼不失分寸。

    小猴儿看向那儒雅男子,笑眼儿里的英气难掩,“阁下可是鼎鼎大名的大盛魁的掌柜?”

    “诶——且慢。”小猴儿打断他,笑笑,“让我来猜一猜。”

    “祁大掌柜可是咱们归化城的头一号人物!”

    “幸会,幸会,阁下是——”小猴儿眨着大眼,故作不知,这时同知徐海拍拍脑袋,上前笑道:“瞧瞧我这老榆木脑袋,竟然忘了介绍!”

    当然,也还是会看上两眼,毕竟这西北风峭,难得有生的这么标致的爷们儿。

    “在下祁晋,问姑娘安好。”待一众大小官员寒暄完毕,那华服男子终于开了口,他行礼极简,不卑不亢,温润始终,浑身透着一股子儒雅。如果不是小猴儿一早便知道他是何方神圣,定不会多加留意这个人。

    难不成让她集齐这仨老爷们儿,摆点水果,点上香,一块儿朝天祈福不成?

    而其二、其三,在小猴儿来时路上一番侧问打听之后,也大抵心中有了数,她只是恨,那厮是不是太瞧得起她的脑子了,既然那锦囊妙计写都写了,能不能多给写几个字?

    其一就不用说了,她心中有数。

    其一,僧格岱钦,其二,祁晋,其三,涂沉。

    她这一仗,不用会任何东西,想要得胜,必须聚齐三个人。

    其实如果是昨夜小猴儿不曾收到那封信,她兴许也不会多瞧上这人几眼,可那厮在信上说了。

    “闭嘴,别乱说话。”小猴儿微笑着从牙缝儿里挤出狠话,石墩儿悻悻的抿了抿嘴,很是委屈,怎么他说什么都不对呢?

    他瞧瞧同小猴儿耳语:“姐,那个是谁?怎么这么没规矩?”

    就连石墩儿这样的糊涂孩子都发现了,那个始终与同知距离半步,身无官服的华服男子。

    是的,在归化,商从来与官齐重。

    口是杀虎口的口,是自山西通往蒙古的必经之地,这许多年来,天不降甘霖,山西百姓饿的没了办法,纷纷背上行囊加入‘走西口’的队伍,他们来到口外第一城,归化城,本着信义和胆量,游走于各国和军队,渐渐的打通了各个通道,生意越做越大,遍布全国各地,有人说,在这里,只有出不起银子的,没有搜罗不到的。

    口外是嘛?

    “诶,徐大人万万别这么说,这打起仗来哪里是咱们两个拳头两只脚的事儿,还不是要靠各位大人多多扶持。”尽管小猴儿此时此刻还不知道延珏让她非扎在归化一脚的意图,可她多少猜的出逃不出粮饷的关系,就算她对打仗狗屁不懂,可她至少知道,但凡西北打仗,调粮必经口外。

    “果然是虎父无犬女,有姑姑和石将军在,乱局平定指日可待,是朝廷之福,百姓之福啊!”本地品级最高的官员绥远城理事粮饷同知,是个嘴上抹了蜜的老头,满嘴的喜庆话,张嘴就像是拜年,那双眯成缝儿的老眼始终弯着,瞧着愚笨,可眉眼里都是精明。

    穿过人群,小猴儿下马,炮仗声中,一一与地方官员们寒暄,多年的宫中装犊子生涯,让小猴儿对这样的场合万般熟悉,你来我往,说说笑笑打着官腔,盘着莫须有的交情,那真真儿是如鱼得水,跟在军队里头俩眼一抹黑那简直是天差地别。

    那样的气度,那样的心性儿,谁能说她不是石将军的女娃儿呢?

    可如今瞧瞧这丫头,何曾有半分忌恨?

    当年谁要为石将军说句话,那可是要遭好一顿石子儿砸的!

    “去,狗肚子消化不了黄油,你这丫头啊,还是那副野样儿!”那蒙古婶子爽朗的笑闹着,眼中却是含泪,那泪,是惦记,更是愧疚,当年石家出事儿时,她们这个年纪的谁没在石将军的尸身上啐过唾沫?

    小猴儿牵住缰绳,停在那说话人的前头,定睛瞧瞧,咧嘴哈哈笑,“呦,巴鲁鲁婶子!这些年是喝了多少**?都喝成巴图鲁了!”

    “咱们的小霸王成俊丫头了!”人群里不知道谁来了一嗓子,那个亮堂,连带所有人都哈哈大笑。

    是以无论是盼着念着,牵着挂着,计着算着,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马上缓行的小猴儿身上。

    每个精明人的脑袋都飞快的算着一笔账,几万人要用多少粮饷?对抗这么多的清兵,回回们要用多少刀枪?能抗的了多久?得趁着西北乱着抓紧调运物资,要不然天下一太平了,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商机了!

    如今这么大的军队,几万人驻扎到绥远,名为祭祖,这借口能骗的了天下人,也骗不了归化的商人们。

    谁叫这儿是归化,发的就是战争财,没有那么多的战争,也没有今日的归化。

    迎驾官员将士足足接出十里,汇合一干士绅名流搭设彩棚,鸣锣击鼓,炮仗噼啪,宽敞的大路两侧是模样各异的百姓,他们当中有光着膀子的驼夫,穿着各色的蒙古男女,头戴白色圆帽的穆斯林,光秃秃的喇嘛,圆脸的巴儿虎人、面容粗黑身挎腰刀的西藏人甚至还有蓝眼睛大胡子的俄罗斯人,他们有的年长的甚至还记得的当年这战神石敢当家的‘小霸王’,而更多的人,是来凑热闹,琢磨门道的。

    是以小猴儿返乡受到的礼遇,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石敢,在这片土地上,永远是一个活着的丰碑。

    说来这样的繁华,正史上归功于保酆帝亲征平定准葛尔,而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更多是说:没有石敢当,归化闭门商,没有僧王将,归化何来聚四方?

    买家与卖家。

    归化城的繁华不同于任何大城,它是包容的,是自由的,无论你来自哪里,说着什么样的语言,生着什么颜色的眼睛,信仰着何门何派,在这里,通通只有两个身份——

    曾经小猴儿出生的那个驻军地,如今已经城郭林立,颇具规模,朝廷赐名‘绥远’,与归化城一军一民比肩相望,虽各有其名,却实为两城一家,没得办法,作为关外贸易重镇,如今的归化城,只区区一个‘繁华’又怎够形容?

    这就是大漠,这就是草原。

    对于更多人来说,是饱含敬畏,是充满好奇却又不敢探索的苍茫,在这里,所有人都觉会发现,原来自己是那样的渺小,原来心中的天地不过是井底。

    尽管这样的大漠是许多关内人、口内人从未见过的壮观。

    也许这一行,除了那大盒套小盒装着的孟秋,再没人懂石猴子对这片草原的疯狂。

    ……

    她,流浪了二十年,终于回家了。

    小猴儿深深把脸埋在草地里。

    那是暖的,是热的,是饱含五味的。

    不,也许不是露水。

    不知跑了多久,不知喊了多久,再也跑不动时,小猴儿勒了缰绳,翻身跳下马,趴在草地上狂喘,猛咳,草尖儿扎着鼻子,嘴里吃着尘土,混着露水和成了泥。

    小猴儿回来了!

    阿玛!额娘!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我的草原!我的家乡!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她扯着嗓子一遍遍的用蒙语大喊——

    小猴儿扯着缰绳狂奔,耳边阵阵风声嗡嗡响叫,这一刻,她竟全然忘了身后的千军万马,忘了她此行的目的,忘了她是谁,忘了一切,她满心满眼都只能看见这片让她魂牵梦萦的草原,一望无际的草原!生她,养她的草原!

    驾!

    驾!

    “大小姐,天还凉,你这身子不适——”随行的太医杨在话才说一半,剩下的便已经被飞驰而去马匹远远甩在身后。

    迎风铮铮甩动的战旗下,千军万马行军前,小猴儿朗声吩咐,眼珠儿瞪的好像最亮的星子。

    “牵匹快马过来!”

    这样的草原,这样的大漠,这样的天堂,叫小猴儿如何坐的住?

    风一吹哨,悦耳至极。

    天上的云也被劲风扯成了丝,像是根根无形的线,拽着列队整齐的大雁在荒野上掠过,叫声跌落下来,砸在背坡上一线缓缓行走的驼背上,很快便没在那两个一晃一晃的小丘上,只剩那阵阵驼铃声。

    罡风疾劲,横扫着这片亘古荒原,匝密的绿草尖儿随着西北风倒伏下去,一浪一浪的亲吻着雪未化尽的黄土,沙尘飞旋,与天地共舞,高山之上那炽烈的日头直下,为这神奇的草原涂上一抹殷红色的金光。

    莽莽苍苍,天地一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