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同人之绛珠重生

正文 第三十七回

    二月十二,花朝节,黛玉生辰。

    这是黛玉在自己家做姑娘过的最后一个生辰了。只要一想到待四月初七一过,自家女儿便不再只是林家的大姑娘,而更是惠郡王妃,林如海心中便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酸酸涩涩,难以言明。

    犹记得,当年自己年过不惑,膝下仍空。本以为是自己命中注定无子无女,早就断了念头。却不想当真是上天垂怜,在自己胡须已微白的年纪赐下一个女儿,隔年又迎来一个儿子。终究让林家这一支,续上了香火。

    因着玉儿是第一个孩子,自己平素到更加疼爱她一些。她也是乖巧懂事的孩子,从不恃宠而骄,却是孝顺长辈,悌爱幼弟。

    其实自己在晋贤还未出生前是想过的,若是此生无子,女儿便是唯一的血脉。自己和夫人年纪到底大了,能不能支持到女儿出嫁都是个问题。日后也不用想着再从族里过继男孩,也免得女儿受族里人欺负。要么便让女儿在家招一个上门女婿,要么便把女儿许配给一个知根知底的人家,带上丰厚的嫁妆财产,想来有大笔的银钱在身后支着,也没人敢欺负女儿。

    却是没想到,没过多久,玉儿多了个同胞兄弟,自己和夫人多了一个嫡子。众人都说是玉儿把弟弟招来的,是个大福之命。连夫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而自己,却是在欢喜之后,看见不过两三岁的玉儿见到弟弟时满眼的疼惜之色。

    一个孩子,一个别人在这个年纪完全不懂事的孩子,就是在喜欢弟弟,又怎么会露出这样的神态,一个不过两三岁的孩子,这样的神色,究竟意味着什么?

    林如海不愿想,也不敢想,却是不由忆起黛玉出生那天,恰是花朝之日,百花盛放,美则美矣,却是美得尤为异常。

    在之后,黛玉越加疼爱弟弟,孝顺父母,虽然年纪小,做不了什么事儿,却也是能看出她的用心来的。

    直到后来那个癞头和尚前来自己家中,他人只看到自己怒气勃发,却不晓得自己的恐惧。黛玉必然是出生不凡的,可是究竟是什么来头,自己这做父亲的也不知道。别人只听到是那癞头和尚要化自己女儿出家。却不知自己听到他言之后所想到的的,却是黛玉与自己一家,父女母女姊弟情谊俱会断绝。

    自己也不知道为何会做那样的联想,本不过是个和尚说的荒诞之言罢了。便是不中听,也不当联想道那么多,以至于发那么大的火气。

    在之后,黛玉亲见了那和尚,那个胡说八道的和尚却又亲口推翻了他之前所讲的言论。这让自己安下心来,好歹,女儿还是自己家的。

    纵然,自己已经更加明确的知道,这个女儿绝非是普普通通的凡人。

    但,无论如何,自己疼爱已久的这个孩子,到底还是自己的女儿,即使她或许不仅仅是这样,即使她日后出嫁,为人妻,为人母,却还是林府的大姑娘,大姑奶奶,自己和夫人的嫡长女,晋贤的长姐,林氏黛玉。

    这,也就够了。

    林如海靠在太师椅上,手里拿着一壶微微还有些烫手的清茶。当年眉目清妍,娇憨可爱的女儿如今也长大了。好在,自己身体还算健朗,还能看着她出嫁,成亲生子。虽并不十分满意作为皇子王爷的徒瑜做女婿,却也能看的出来他对黛玉是有些心思的,日后想必他也能好好的对待黛玉,敬重黛玉,爱护黛玉。

    这样,自己也可以对这个女儿放心了。

    林夫人推门而入,见到自家老爷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也不知在想些什么。不由道,“老爷可是困了?是在朝堂上累着了么。要不到房里小歇一会。”

    林如海摇摇头,笑道,“哪有那么累。”又道,“黛玉呢,还在和她那几个闺中好友在园子里玩耍?”

    林夫人笑道,“可不是,眼见着就快出嫁的人了,日后在想过清闲日子却是难了。本来这日子踏青出游是再好不过的,只是到底是订了亲的人,那好再出门。索性就趁着她生辰请几个平素还玩的不错的姑娘到家里来玩,也让她放松一会。”

    林如海道,“说的也是。”又道,“可请了贾家的那几个姑娘?虽说咱们家和他们家一贯没什么往来,到底还是黛玉的舅家,黛玉出嫁面上这也是一门要紧的亲戚,还要请她舅舅舅母出席婚礼。虽说黛玉和他们不怎么亲近,到底不能落下话柄,这也是黛玉的面子。”

    林夫人道“我也是这么说呢,黛玉也是知道情理的,亲自下了帖子,让几位嬷嬷送去贾府,请了贾府的三位姑娘前来。”

    林如海笑道,“这也罢了,这次是面子到了也就行了,来也好,不来也罢,横竖挑不出理来。只是婚礼上,却是一定要舅家出席的。”说罢又皱了眉头,“二舅兄也就罢了,大舅兄那里?”

    林夫人苦笑道,“我前几日就去拜访了大哥大嫂,颇送了些厚礼,想必看在那些古董玩物的份上,他们会给我这面子。亲戚做到这份上,也真是。”

    林如海是知道这些事的,拍拍林夫人的手背以示安慰,却也不好在说什么。

    林夫人又道,“倒是二嫂那里还挺难办的,老爷你也知道,她本来想把她娘家侄儿王仁说给黛玉,我哪里会愿意。自然是拒绝了。她贯来是个会记恨的,我纵送了些厚礼,只怕她还是会托病不来。”

    林如海皱眉道,“不来就罢了,我看二舅兄虽说有些迂腐,却也不是完全不通情理的。他当是会来。再说还有大舅兄夫妇撑着场面,便是她一时托病不来,也影响不大。只怕她来了,又说些酸话。”

    林夫人听了却是无言。

    林如海又道,“罢了,再。这是我方想着,给黛玉取的字。你看,安怡如何?”

    林夫人听了,有些疑问不由道,“安怡?这是语出何故?听上去倒是不错。”

    林如海道,“并没有什么典故,只是做父亲的,自然是盼着女儿平平安安的,故取一“安”字,盼她日后安宁,至于这“怡”字,是“心”字部的怡,有愉悦的意思,又与安逸的“逸”字,宜家宜室的“宜”字谐音。也算是我这做父亲的一点儿心愿罢了,还要什么典故呢。”

    林夫人只叹了一声道,“可不是么,老爷所言极是了。为人父为人母的,除了盼着儿女安乐,又还能有什么心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