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公交结情缘

正文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5天之后,优质服务科在一天的不同时段,抽查每个分公司的两条线路了解车辆运行情况。根据智能化管理系统提供出来的数据,车辆之间的大间隔和车与车之间相隔太近的现象确有发生;立即通知各个分公司到优质科进行核对。各分公司负责人立即赶到公司进行核对;当他们看到采集出来的数据分秒记得清楚清楚时候,相信了科学技术力量。口头上对造成的大间隔百般抵赖,找理由说脱;心里却是明明白白;王玉芬对张洪发:“17路运行线路长,乘客多,经常发生堵车现象;要想达到运行过程中间隔时间均匀难度很大,这次就算了吧?下个月保证把工作做好,不产生大间隔。”

    张洪发:“根据你们报上来的资料,17路每趟车的间隔时间是6分钟,到达人民公园方向有两个大间隔;一个是前车与后车的间隔时间15分钟,另一个是17分钟;根据你们提供来的发车记录来看,没有发生异常情况,这是什么原因?”

    王玉芬:“这条线路进入一城区,经常发生堵车现象,快到人民公园那几站堵得更凶,我认为是堵车造成的。”

    张洪发:“你找的理由很不充分;经过我们认真分析,这两处大间隔是人为造成的,你可以打印出来的数据复印一份回去,认真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你就知道其中的情况了。我把检查到的情况向领导汇报,领导说扣你们的考核分就扣你们的考核分;领导说不扣就不扣;我估计顾经理那里通不过。”

    王玉芬不再言语了。张洪发说的是事实,总经理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很可能说不脱;这几个驾驶员太不像话了,早就给他们打招呼叫他们按照自己的时间跑,他们就是不听,处理几个也有好处。

    当天下午15时,王玉芬主持了17路驾驶员及现场调度参加的会议。杨学辉以副总经理的身份参加了该会议。会上,王玉芬把智能监控器提供的车辆运行时间资料交给每一个驾驶员看,看完之后她向驾驶员问道:“看了这个资料你们有什么感想?”

    一个青年驾驶员:“这个监控器太先进了,连车辆到达某个站的秒数都记录下来,今后跑车还是要注意点。”

    年龄较大的一个驾驶员:“王经理,你给公司反映一下;我们这条线路长,车辆技术状况差,对我们的政策应该放宽一点;从火车站到人民公园那几个站,每个站都是多条公共汽车线路停靠,有时候等很久进不了站,只得排在站外依次排队进站,大间隔不可避免地发生。”

    王玉芬:“你说的话一点不错,进入市区后经常发生堵车现象是事实。但是,从今天给你们提供的资料分析,造成两处大间隔都是人为因素。告诉你们,在哪个站堵了车,那个路段停的时间长了,监控器都可以反映出来。比如:正常的情况下从这个站到达下一个站需要两分钟,监控器打印出来的间隔时间是4分钟,可以推断这辆车在这段距离之间发生了堵车现象。刘师傅,从资料上反映出来的数据看,11号下午你跑最后一趟,在槐树镇发车时你就晚了两分钟,你进入每一个站要比别人要慢一些,到达人民公园你整整晚了6分钟;你前面的那辆车又跑快了3分钟,造成了你们的那辆车与前面那辆车出现15分钟的大间隔。这个问题你怎么解释?公司明文规定不准压班,你怎么又犯了?”

    “王经理,你知道我们这些人对工作是勤勤恳恳的,乘客少了心里总是不舒服,总想多拉几个人。从槐树镇出来看到车上的乘客少,心里很不愉快,车就开得比较慢,直到车上乘客多了起来,心里才踏实一些,速度也就快了起来;我跑得慢是为了多拉人,多给公司创效益。”

    另一个中年驾驶员:“你说得倒好,你是为了公司,我们就不是为了公司?你把后面车的时间压完了,我们只好跟在你的后面跑;你车上的售票员要吃饭,我们车上的售票员就不吃饭,你想一想,线路上的驾驶员哪个想跑你后面?”

    刘师傅没有想到领导没有批评他,却被一个比他年轻的驾驶员抢白了,心中很是恼火,气冲冲地对那个驾驶员:“你还不是经常压车?17路的驾驶员哪个不压车?你数落我还嫩了点。”

    刚才那位驾驶员还想继续反驳,被王玉芬制止住了。王玉芬知道他们两个争论下去不会有好的结果,矛盾说不定会激化。她严厉地指责他们两个:“争什么?错了就要认点点;找理由辩护不起任何作用?公司是一个公益性企业,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特别注重社会效益,两者不可分割。公司向政府、市民公开承诺,公共汽车做到安全、正点、舒适、快捷。规定了一个单边跑70分钟,你却跑了75分钟,这是正点吗?不要为自己的压班找理由了;哪个不晓得追车是由压班引起的,先压班是想多拉人,返回时看到时间不够想把时间撵回来,只有在速度上打主意;车速一快,公路上出现意外情况采取措施就来不及,很容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我们三令五申地不准超速,你们却不听,我问你们,压车耽误的时间你们是怎么追回来的,请各位师傅一个一个地回答这个问题?”

    王玉芬神情严肃,目光扫视了会场一周,使会议室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驾驶员面面相觑,不敢正面回答她提出的这个问题……

    杨学辉见会场的气氛有些紧张,怕王玉芬镇不住堂子:“蒙其他人可以,蒙我可就不行了;我也是驾驶员出生,这点小把戏我是清楚的。你们拿的是固定工资加效益工资,售票员卖票多少与你们的工资收入毫无关系,如果大家都按时间跑,售票员之间的收入比较平衡了,矛盾也少了。公司通过智能化管理查到的大间隔,是有科学依据的,谁也推翻不了。公司已经作出明确规定,凡是查出同一条线路车辆之间产生的大间隔或两个车跑到一起,要扣分公司的考核分,分公司不处理都不行。我是从一分公司出来的,不希望公司先拿一分公司开刀。”

    王玉芬接着:“杨经理是从我们分公司出去的,在总公司分管安全,我们要支持他的工作;从明天开始,凡是查出大间隔或距离较近的车辆,不管他是谁,一律按违反公司营运纪律进行处理,每次扣款一百元,影响一个月年终奖和一个月的效益工资;下次再犯,除按上述规定处理外,还要调出原线路打机动;现场调度每天作好记录,凡是车辆在运行中出现了堵车或车辆发生故障等原因,都要如实地记录下来,作为公司检查的依据,我就说这么多,看着大家有什么意见?”

    大部分驾驶员异口同声地:“杨经理、王经理,你们放心,今后保证按时间跑车。”

    第二天下午同一个时间,召开了上上午班驾驶员会议。通过两次会议讨论,每个驾驶员知道了智能监控器的作用,了解了公司对营运纪律的严格要求,对违反该规定的处罚原则;纷纷表示坚决执行公司和分公司的规定,遵守营运纪律,搞好优质服务工作,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但是,仍有个别驾驶员嘴巴上说得好,行动上却是另外一套,把公司和分公司的规定、会议精神当成耳边风,在第二个月的随意抽查中,一分公司17路又出现了一个大间隔和两车相近的情况,扣了分公司考核分4分;经过人事科认真测算,17路驾驶员效益工资每人每天降低了3元。王玉芬对此非常生气,不但丢了她的脸面,还影响了其他驾驶员的效益工资,每人每月少拿了一百多元。为此,对因压车造成大间隔的雷勇,想早点下班回家而开快车的华锋进行了严肃处理,每人罚款100元,扣了当月的效益工资。通知下发的当天,华锋就到总公司找到杨学辉:“杨经理,一分公司对我的处罚太重了,很不尽人情;跑最后一趟的时候,乘客少,加之妹妹打来电话说母亲生病了,要我马上回去把母亲送到医院治疗;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着急,就把车开快了一点,提前5分到达终点站。”

    杨学辉一边听他讲事情经过一边在想,这小子到这个时候还死搅蛮缠,非把他的老底揭出来不可。一分公司在处理之前进行了认真调查,他急急忙忙早点下班原因不是回家给母亲看病,而是跟几个朋友吃饭喝酒,分公司才决定处理他的。华锋还想继续辩解,杨学辉立即打断他的话:“兄弟,你找的这个理由辩解不充分;母亲生病当儿子的应该尽孝道,你接到妹妹的电话之后应该把这个情况告诉调度,告知调度最后一趟我跑不成,安排其他车辆顶你的班。你没有向调度告之你的困难,仍然把最后一趟跑完才收车,这是对的。但是,你跑最后一趟班的时候,没有按照公司规定的营运时间去跑,私自缩短了运行时间,提前5分钟到达终点站,这是错的。公司明文规定,末班车(指最后一趟)必须按规定准时准点运行。公司向市民公布了每条线路首末班发车时间,你不按规定时间发车,擅自提前运行,很可能造成部分乘客赶不上车,公司的承诺和信誉将会受到损害。你说你做得对不对?”

    华锋还是不服气地:“只提前了5分钟,路上又没有乘客;母亲生病了要我早点下班把她送到医院看病,我又不是故意的。”

    “公司规定,不论什么原因最后一趟必须准时准点;发车时间、收车时间只能推后而不能提前,不要拿你母亲生病做挡箭牌;那天晚上你下班之后没有回家送母亲到医院看病,而是到了烧烤一条街和你的几个朋友吃烧烤、喝酒去了;有那些驾驶员参加我都知道,需不需要把他们的名字说出来。”

    华锋听了杨学辉最后几句话,眼睛睁得大大的。本想用母亲生病来做挡箭牌,结果箭没有挡住反而让杨学辉揭了他的老底;心中暗暗骂道:“哪个龟孙子告的密,太不讲义气了;弄清楚谁告的密,老子非收拾他不可。”他底气不足地反问道:“是哪个说的,简直是造谣。”

    “哪个说的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在烧烤一条街吃烧烤没有?老弟,人贵在诚实;你不是一个扯谎的人。”杨学辉说完,一双利眼看着他。

    他被杨学辉看得不好意思了,笑了一笑:“杨经理,你真精。罚我100元,我粗略地算了一下,要损失两千多元。我给你算一算:罚款100元,一个月的效益工资五百多元,一个月的年终奖300元,今年分公司的安全情况比去年还好,去年都拿了900元安全奖,今年肯定不止这个数。你说,我的损失是不是超过了两千元?”

    杨学辉笑着点点头:“这么会算,为什么不早点算?这顿烧烤吃掉两千多元,你说划不划算?我还要给你算一笔账,你们线路上这个月的效益工资,因为你们两个人的过错,公司扣了分公司的分,每人每天少了4元钱效益工资;你算一下一共损失了多少?线路上的驾驶员还不知道这件事,要是知道了,不把你们两个骂死才怪呢?”

    “好了,我不说了;千万别把我们影响他们效益工资的事说出去,不然,我们两个真的受不了;罚款的事我不说了,狗日的猪娃子,不是你催老子去喝酒,老子也不会遭这么惨。”他一边骂一边走出了杨学辉的办公室。

    杨学辉看着他走出办公室笑了。一分公司处理了两个驾驶员,对其他驾驶员起到了震慑作用。这两个人在分公司有一定的影响力,是两个比较扯的驾驶员,上面还有一些关系;其他职工看见他们两个都遭了处罚,增加了他们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尽心尽力把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搞好。他们的这些想法很快得到了映证。

    林志山这几天的心情特别好,通过社会各界向他传来的信息,认为公共汽车公司搞了标准化线路,实行智能化管理之后,车辆在安全、正点、优质服务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受到乘客的普遍赞扬,成为岭南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只要一踏上9路公共汽车,就会受到热情周到地服务。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间隔时间均匀,只要你站在站台上等上四五分钟,就会有一辆9路公共汽车到来,消除了过去那种有时等上十几分钟不见一辆九路公共汽车的现象;既然收到了这么好的社会效果,应该继续保持下去,把它做得更好。职工辛苦了应该有所回报,今年是公司效益最好的一年,副业收入比那一年都好,占公司总收入的53、4%,可以把副业赢利中的一部分充实到公共汽车上,改善公共汽车硬件设施,提高公共汽车服务大众的职能。职工福利方面应该有所变化,产生了给职工做工作服的想法;他给工会主席打了个电话,要他马上到他这里来一下,有重要事情商量。几分钟之后工会主席来到他的办公室,他向工会主席问道:“标准化线路职工的工作服,你觉得怎么样?”

    “不摆了,那套服装穿在职工身上很有精神,好多职工都挺羡慕的,市民反映也很好。”

    “两套西服和两件衬衣及领带一共花了多少钱?”林志山问道。

    “人均2800元。”

    林志山:“我看了一下,那种样式的工作服不单是上班可以穿,下班以后穿在身上照样得体、有精神;干脆给每个职工做两套工作服,你看如何?”

    董事长要给每个职工做两套工作服,工会主席乐开了花;为职工谋福利是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工会主席急忙:“好啊!我举双手赞成,我代表全体职工感谢你。”

    “这个工作交给你们去办,钱由我出。最近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职工有没有意见?”

    工会主席认真地回答:“没有听到职工对劳动保护用品的意见,都认为比以前好多了。”

    林志山听了工会主席的话心里比较满意。他向工会主席:“行管科今后买劳保用品,一定要买好的;价格高点没关系,只要好用就行了;有些职工反映,车辆清洁卫生用具不经用,叫他们买的时候注意选择,好的不一定是贵的,价格便宜的并不便宜;工作服的事尽快安排人去办理。”

    做工作服的消息不胫而走,职工认为林经理越来越开明了,实实在在地为职工做好事,大家对西服款式比较满意。机关几个女职工对这种款式提出异议,她们认为男同志穿西服比较受看,女同志穿西服就不怎么好看了;认为还是做休闲服比较好,上班时间可以穿,下班时间也可以穿。几个女职工找到工会主席谈了她们的意见,要求把西服改成休闲服。

    工会主席答复:“工作服的款式是西服,经公司集体研究决定的;九路公共汽车上的驾驶员、乘务员穿在身上多神气,蛮有精神的,不要再提异议了。”

    一位年近五十多岁的行管科干事:“我的身体这么胖,穿西服多难看;你给林经理反映反映,年龄大的女同志不做西服,把它改成休闲服。”

    “这个要求在我这里就通不过。工作服是上班穿的,款式必须统一;银行职工穿西服上班,蛮好看的。你们都是机关上的管理人员,思想应该比一线职工先进,没想到你们的思想还不如一般职工,还想另提方案,我不同意,也不会向林经理反映你们的意见;我去反映说不定还要挨批呢?”

    几个女职工见工会主席都不同意她们的意见,很不愉快地走了。

    三千多个职工的企业用西服做工作服,在岭南市还是第一家。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穿在身上既得体、又漂亮,几个人走在街上常常引起人们的关注。市民对公共汽车的好感与日俱增,公共汽车在市民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新开发的生活社区,如果没有开通公共汽车,房屋销售相当困难。一天,水上飞小区对面(河对面)的青松园小区经理找到林志山,要求从市区开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到他们小区;这个小区的开发商是上海来的一个大老板,小区面积比水上飞小区略小一点;小区内设施齐全、环境幽静,房屋的户型结构也不错,就是销售情况很不理想。购房者对小区的环境和户型结构都比较满意,就是因为交通不便放弃了购房。开发商当初的打算针对有小车的市民,没想到有小车的市民来得少,大部分是普通市民看中了他们小区,因为交通不便只好放弃;销售半年卖出去的房屋不到10%,这种现象对开发商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面对负重的资金压力,经理不得不找到公共汽车公司寻求帮助。林志山听了经理的来意:“当初在定位上主要是针对有车族,与岭南市的市情不合。我们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有限,买得起车的人不多?现实生活中人们首先考虑的是房子,然后才是汽车或其他消费品;开通一条线路到你们小区,一个往返二十多公里,需要50分钟时间;投入车辆少间隔时间就长,投入车辆多间隔时间就短;新开线路几年内的经济效益不太好,车子投入多我们亏损就大,车子投入少了起不到促进房子销售的作用;开通线路我们首先考虑它的经济价值。”林志山说这一段话的目的,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补偿;如果不给经济补偿,确实不敢开通这条线路。

    经理见他有些推却急了。小区如果不通公共汽车,房子销售相当困难;长痛不如短痛,只要能把房子买出去,出点钱算什么?他向林志山:“我知道新开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前期效益肯定不好,只要你保证十分钟一班,可以给你们经济补偿。”

    林志山见他松口了,心中很是高兴。只要把运行线路确定好,一年算账是不会亏本的。他向对方:“要求间隔10分钟一趟,这条线路需要6台客车运行,前半年肯定要亏损;这个亏损应该由你承担,你打算给多少补偿费?”

    经理想了一下:“5万元。”

    林志山摇了摇头:“6辆车,12个驾驶员,每个驾驶员按最低月工资1500元计算,每个月的工资二万多元,还不算燃料费和维修费,头几个月能把驾驶员的工资挣回来就不错了。”

    经理听了他的算账觉得合情合理,爽快地回答:“给你十万元,这是我最后的底线,请你不要再为难我了,目前我的资金相当困难,希望你做点好事!”

    林志山从他两次给的补偿费数目中,知道他是一个爽快人,不像有些人谈业务一点一点地加,生怕给多了似的;他给这个数目是他没有想到的;要是通过市上某个领导来谈,不给经济补偿要你开通这条线路你还敢说不开?人要知足啊!他向对方答道:“你的意见我同意,请你给我们找一间房子做现场调度室;具体事宜由营运科与你联系。”

    经理非常高兴地:“房子没问题,回去后我就落实;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在标牌上打出我们青松园的牌子。”

    林志山立即回答:“没问题。”

    经理满意地:“林经理,感谢你了!签合同时候就把款付给你们。”说完,与林志山握手告别。林志山把他送到门口,然后回到办公桌前翻开了建委转发下来的文件。这是一份岭南市建委转发国家五部委《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通知要求各地政府,要把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放到城市建设的之中,城市建设规划上首先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基础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关系到市民出行,是公益性事业;各地政府在政策上、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地出行交通工具。林志山看完这份文件心里充满了喜悦,辛辛苦苦几十年就是为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中央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体现了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市民出行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岭南市的城市公共交通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不管在线路网络上还是在硬件设施上遥遥领先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好,公共汽车在运行方面却受到道路及交通法规的制约;城区一些非常热闹的街道,多条公共汽车线路经过这里,经常发生堵车现象,有时连停靠站都很困难,给市民乘车带来不便;能不能在市区主要街道,设置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和优先通行标志,快速地疏散闹市中的市民;他不寄希望政府在财力上给好大的支持,知道政府的财力有限,拿出好多钱来支持公交是不可能的,况且我们的副业发展得比较好,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不需要政府在财力上给好大的支持;只希望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想到这里,他拿起了桌上的电话,向建委主任汇报了他的想法:“根据国家五部委的要求,政府应当在财力和政策上支持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我市的财力有限,要政府拿出好多钱来补贴公交是不可能的,我们理解政府的苦衷;我有三个考虑:一、为了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我们自己出钱打广告、做标语,进行广泛宣传,让市民知道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二、由于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堵车现象十分严重,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了及时、快速地疏散市中心的市民,要求设置公共汽车专用道和公共汽车优先通行标志,使公共汽车进入城区后减少堵车现象,安全、快捷地运送市民。三、准备在城乡结合部出口公路处,建立四个大型的枢纽站,把晚上停放在街道上的公共汽车迁移到城外停放,减少城区的噪声和污染,有利于城市公共交通快速地向前发展;以上几个想法当否?请主任指示。”

    建委主任听完他的汇报:“三个想法都很好,我完全赞同。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宣传搞起来,造一个强大地声势,让有关部门和群众知道政府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第二、第三个问题,你们组织人力把资料准备充分,特别是专用车道和优先通行标志,你们搞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由我去向政府汇报,争取尽快落实。建四个枢纽站问题,这是一个大手笔,一定要把可行性论证搞好,将它的功能,今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都要考虑进去。最近听到各个方面的反映,对你们公共汽车的印象不错,要继续保持和发扬,把它做得更好,真正体现公共汽车的公益性、服务性。创建文明城市的检查团对你们的印象不错,他们走了几个城市,只有岭南的城市公共交通不错,硬件和软件都很好,希望你们继续保持和发扬,把它做得更好。”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