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人间天堂第一卷

正文 第五十四章

    她开始去尽一个主妇的职责。

    每天早上,当李嫂起来开大门的时候她就起来了,先围着花园走一圈,看是否有被昨夜的风雨吹打坏了的花草,如有,就及时进行修整或添补。这时,蔬饮服务公司的送货车来到了大门口,她去那儿取了预订的蔬菜、瓜果和肉类等食品,将其送到厨房里,同时察看李嫂将早饭弄得如何了,并给她一些家务方面的相关叮嘱。这时候,其他三人才陆续起来了:文百千去公园里跑步或就在草坪上锻炼身体;尹维希或在二楼的阳台上练嗓子或围着花园和草坪散步;文博或在客厅里看电视早间新闻或坐在一楼外面的平台上边饮咖啡边读早报。她逐个地去了解他们当天的日程安排并征求他们对伙食的意见。这之后,早餐便开始了,人们去到餐厅用餐,她则根据各人的安排不同,去为他们作好相应的准备。这些干完,她才去吃早饭。而另外三人已用餐完毕,他们各自带着她为他们准备的行李或物品出门去了。饭毕,她便去打整客厅和整理各间寝室。李嫂这时也将厨房收拾完毕来了。她一面将中午和晚上的伙食安排告诉她一面动手叠被子,整理衣物、桌子和梳妆台;李嫂则打扫盥洗间,拖地,擦家具上的灰和倒痰盂里的污物等等。这些干完,她又去花园里摘来鲜花插在客厅和各间寝室里,然后再给每间屋子喷上一些空气清新剂,以使人们回来有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中午时分,外面的人回来了,她为他们接物端水,洗去风尘和疲劳,并将他们迎进餐厅,献上一顿可口的午饭。下午,她有一段空闲时间,或是去公园里散散步,或是出去逛逛街并顺便买些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回来。晚饭后,她或是同丈夫在别墅外面的小道上散散步,或是与家人们一起在客厅里边看电视边聊天,偶尔也同尹维希一起去看看戏。夜深以后到第二天黎明她是属于自己和丈夫的,在床上,她挥洒柔情,竭尽温存和爱意,将丈夫伺候得舒舒服服,心满意足。这些就是她在文家一天的生活,虽然与在校长家的别无二异,但却有质的不同。

    “那时候我是用人,现在我却是主人。”她是这样认为。

    渐渐,她对这个家庭也有了一些了解。

    从丈夫那儿,她得知了它是从一个倒霉的知识分子家庭通过父母辈长期不懈的努力,再加上时运和机遇才发展到了今天这样。目前,这个家庭表面上看虽然还算是繁荣昌盛,但实际却已面临着衰落。因为文百千与尹维希年事均高,按国家对干部的任用政策,文百千即将“退居二线”;尹维希也因声带老化,歌喉已远不及当年而名声渐落,在社会上的影响日渐减小,就象一颗耀眼的新星,虽曾亮极一时,但终因时间的推移和能量的耗损免不了黯淡和陨落。

    从尹维希那儿,她了解到了自己该做些什么和该来怎样做人。这个女人作风专横,对人苛刻,不仅将所有家政大权揽在手中,而且还常常训斥家人,将用人骂得狗血喷头,家里人都很怕她,就连文百千也要对她畏让三分;对她她也是求全责备,不仅要求她要管理好家务,而且还要求她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与家庭的地位相称。她觉得她对家庭的前途似乎充满着近忧远虑;从她的一些表现和言谈中她看得出来她十分清楚它所面临的现状和潜在的危机。她发现她常常像个观察员似的站在草坪上,望着别墅的楼房、院墙和大门若有所思,好象心中装满了很多问题。她听见她有时会冒出这样的话:“难道这个家就这样子了吗?”她还听见她常对丈夫和儿子说:“难道我们不可以使这个家变得更好些吗?”她对家庭的前途高度负责,一点也不马虎,但在生活方面却显得毫无规律甚至还有些懒散:有演出和社交活动的日子她相当紧张,常常是慌慌忙忙、急急匆匆,有时连晚饭也顾不及吃就出了门,半夜过后甚至是凌晨才回家;反之,她却可以睡到中午才起床,成天一点事儿也不干。她交往很广,常常有人来请她出去,她也常请人来家里作客,或和他们谈论音乐艺术,或和他们聊天,或和他们商量一些事情,从那些人的穿着和派头看来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她对儿子的婚事明显不满,有时,她甚至公开对珍珍这样说:“说实话,当初如果不是文博要那样执意并坚决地娶你的话……”

    从文百千那儿她很难了解到什么——这可能跟他的职业和所拥有的地位所养成的对人处世的作风有关,但从侧面她却看出他是个性格内向、作风沉稳、言行谨慎、寡言少语的人。不出差的日子,每天他按时去教育厅上班,又按时回家,若逢出差,则十天半月在外面不归。平常在家,他也是表情严肃,不苟言笑,好象随时随地、满脑子装的都是国家大事。对家里的事他少于过问也很少发表意见,一切由尹维希说了算。跟她他也是平淡相处,很少表现出特别的热情和关心,即便是偶尔问一问她在这儿过得如何,生活习不习惯等,也只是人之常情。他有一种爱好,那就是栽花养草,只有当他在花园里精心修花剪枝的时候,她才知道原来他对生活也抱有一分热爱。

    从李嫂那儿她虽然只了解到了油盐柴米和如何待人接物,但在与她的初步接触中,她却第一次感受到了作这种大户人家的主妇是多么的体面和荣耀以及作一个用人是多么的可怜和卑微。她虽然比她晚来这儿十多年,按年龄讲也只够作她的女儿,但她却将她敬若君主,奉若神明,对她卑躬曲膝,惟命是从,口口声声叫她做“少夫人”,象服侍尹维希那样周到地服侍她,对她的要求和指示立即去办。当然,这种恭敬也有它的弊端,它不仅使她感到极不习惯和自然,而且还使她从她嘴里根本就掏不出有关这个家庭的半点东西。一次,她悄悄地问她:“听说母亲那人很霸道是吗?”没想到她一听就脸色骤变,推卸地说:“这……这我可不晓得,您去问……去问少主人吧。”还边说边就躲开了。

    此外,她还观察出了这个家庭的成员们的一些思想状况:尹维希藏有野心,不满足现状,她不仅不甘心自己在歌坛上的陨落,而且总是希望在儿子这一辈能赶上并超过父母,使这个盛世之家的繁荣昌盛得以延续;文百千对现状则已感满足,仕途上多年的打拼和政坛上的你倾我轧早已使他厌倦和疲惫,他想休息了,已作好了“解甲归田”、过清闲日子的准备。对于儿子的前途,他认为应该由他自己去创造,父母不应作过多的操心和干涉。文博则既不去思考未来,也不去总结过去,他只注重现在,快乐生活,及时享受。

    在清楚了这些之后,她这样想:这是个十分复杂的家庭,它人虽不多但却很难相处,我可得当心了又当心。同时也为自己作好了长远打算;在这儿,我如果要想立得住脚的话,就必须少说话,多做事。

    她谨记这些,照样干着。

    很快就几个月过去了,她的表现赢得了家人们的一致好评。她再接再厉,每天起早贪黑,使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使他们天天有干净的衣服换,顿顿有营养丰富、味道可口的饭菜;使花园绚丽,草坪碧绿,家具和地板锃光发亮,纤尘不染,每间屋子都飘满着芳香;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去学习,去社交。

    就在她满以为已渐渐地融入进了这个家庭里的时候,问题却初现了,当对由于媳妇的到来所获得的那种轻松习惯了之后,尹维希便又回到了原来那种角度来看她。她开始在想:我们都在说她好,可她究竟又做了些什么?难道做点小小的家务事也值得我们去赞扬吗?这只不过是一个妇女应该做的事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她却还连边也没沾着呀。她所指的“另一部分”是指她对外的能力。

    这样,珍珍便察觉出了尹维希开始用一种质疑的眼光看她,态度也是不冷不热,对她所付出的那些努力也好象是视而不见。

    这是为什么?她想,难道说我还有哪儿做得不好或不够吗?她仔细检查了自己,觉得没有啊。

    她开始留心观察,发现那眼光确实很特别:平常,它有事没事就要瞪她一眼,对她做的那些事也是投以漠视和不屑。

    一天,当家人们谈起对她的印象时,文百千夸她是个贤淑的媳妇;文博称她是个明情达理、性格温柔和极体贴人的妻子;李嫂当时也在场,她因一向受尹维希的刻薄也站出来表示了对她的好感;可尹维希却说:“你们认为那些就够了吗?”

    文百千说:“你认为她还缺乏些什么呢?要知道,一个女人最大的优点莫过于贤慧啊!”“还有漂亮和温柔,这些她都具备有。”文博补充说。

    “我认为她缺乏的还多得多,对我们这样的家庭,仅有贤慧、漂亮和温柔却是远远不够的。”

    “那你到底觉得她还缺乏些什么呢?”文百千又就这个问题问她。

    尹维希冷冷一笑说:“走着看吧,她的行为自然会告诉你们。”

    这天,文博将家人们的评价告诉了妻子,珍珍听了喜忧掺半,她又仔细检查了自己是不是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但还是觉得没有。尽管如此,她还是告诫自己要当心,因为她清楚尹维希在家里的地位,自己要想在这儿长久生活、立下脚来的话,就绝不能在她眼里留下个坏印象。

    于是,她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说话尽量少,行动力求轻,别墅里常常看见的是她那忙碌的身影;每天早上和午后默默地送家人们出门,中午和傍晚又默默地迎接他们归来;吃饭时默默为他们添饭奉菜,聊天时默默为他们端茶倒水;晚上临睡前默默地将干净的换洗衣服拿去放到他们枕边,第二天早上又从那儿取走换下的衣服默默拿去洗了;有客人来时她做好接待工作便去一旁听候需要;平常,两位老人叫她做什么她只说个“好”,叫她不做什么她只说个“行”;走路脚步轻细,说话声音低微,拿放东西轻脚轻手,上下楼梯踮起脚尖;与己无关的事尽量少问;别人说话她洗耳恭听,别人不说话她就尽量不说。此外,她还避免谈及自己的过去,假如别人问起,她也是支支吾吾,搪塞了事;也担心尹维希问起她娘家的事,这种事情有过两次,一次,她是以一种借口巧妙地回避了,另一次则是将她与丈夫早就商量好了的话拿来应付了老夫人。偶尔也有放松一些的时候,那是她离开了别墅一个人去大街上或者和丈夫一起在寝室里关起门来的时候,那种时候,她也会放开步子走路,敞开声音说话,但也仅是如此,因为她不能向任何人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

    对丈夫她更是满腹爱心:早上总要将他送到大门外,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下午总是早早就去到大门外接他;白天,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若逢哪天中午不回来或是晚上回来得稍晚,她就会觉得这一天似乎特别长,时间也尤其难挨。她依恋他,但他去外地采访,无论一天两天,半月一月她却都耐心等候。在感情方面她也相信他,晚上出门,绝不会问他去哪儿或做什么,也不会像那种小肠鸡肚的妇人,鬼鬼祟祟地跟在男人后面,看他是不是去与情人偷偷约会。

    环境的改变使她变得特别地尊重和关心他人,而却忘了尊重和关心自己。对家里的任何人她都给予了十足的尊敬和关爱,但却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没做好而无情地责备自己。“哎,今天中午的菜口味不太好,我是怎么搞的,就忘了叮嘱李嫂少放一点辣椒,使得大家边吃边抱怨!”“早知道文博今天要出去会客,我该将那套米黄色的意大利西服给他熨出来,他还是穿那套国产的灰色西服,看上去多不体面。” “李嫂,你忙了一天,一定累了,这顿饭就让我来煮好不好。”

    对两位老人,她比对自己的父母还好,不仅经常问安问寝,关怀备至,而且文百千身上不舒服了她还去为之去捶背,尹维希洗澡她还去为之搓背。对文博她更是关怀得不能再关怀了,举件事例说吧:晚上临睡前她总是要将洗脚水端到他面前,还要把脚为他冼干净。文博常常为此感到难为情和过意不去,可她却说:“这没什么,你尽管将脚伸给我,既然我是你的老婆就该伺候你。”

    如果说以往她曾得到过父爱和母爱的百般呵护的话,那么,现在她就是用这种爱在关心和呵护这一家人。如果说以往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蒙蔽和欺骗校长的话,那现在她则是为了使全家人都过得幸福、舒适和美满。

    这些表现虽然为她赢得了进一步的好评,但也使家人们对她产生了终日繁忙、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不知疲倦、不懂休息的印象。

    一天,当一家子又在一起谈论媳妇的时候,文百千、文博、李嫂都还是说她好,可尹维希却说:“我看她倒是有点儿象台机器。”

    文百千不解地问:“你怎么这样认为?”

    “不是吗,你看她一天只知道做事,不开腔不出声,不喊累不叫烦,不象台机器象什么?我看她就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并且还是旧时代的那种。”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