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鄱湖红船

第1卷 金钩大王

    20、金钩大王

    自从那次在饶州城杀人放火,烧了万盛烟行,杀了曹老板一家大小之后,胡子挑就铁了心做一辈子强盗。他一要为父亲报仇,二要独霸这九百里鄱阳湖。

    从此以后,胡子挑就和弟兄们一边寻找三先生和张蛮子的下落,一边在这鄱阳湖上打家劫舍,聚敛钱财,扩充实力,为自己有朝一日登上黑虎山老大的宝座打下基础。因为他知道现在的这个谭大王人倒是个好人,但却不是做大王的料。如果让他一直坐黑虎山的第一把交椅,那黑虎山迟早就会完蛋——不是被其他的水寨吞并,也要被官府剿灭。如果到了那一天,自己和弟兄们又没有落脚之地了。

    为了黑虎山的前程,也为了自己和弟兄们的未来,胡子挑就准备取而代之。他觉得这做强盗也就像当年在吴城挑行做挑夫一样,要做就做个老板,哪怕是像父亲那样做个小老板也行,就是不能总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挑夫或者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小喽罗,一辈子都是在别人的屋檐下讨饭吃。

    看来吴城十字街头的那个潘遇求真是个“半神仙”,当年真的把这个胡子挑的未来看得洞穿。

    真是天从人愿——那一次在湖上抢劫时,碰上了吴城镖局的黄师爷亲自出马,带着一伙镖局的高手在船上保镖,结果让谭大王在混乱之中中了毒镖,抬上山后就一直躺在后面的那个山洞里不能管事,身上的肉在一天天地变紫变黑。谭大王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几天活在这世界上了,就叫人把黑虎山所有的大小的头目都召集到他的床前。他要安排后事。临终之前,要最后过一把山大王的瘾。

    众头目到齐了后,已经是奄奄一息的谭大王就吃力对那些人说,自己在世上的日子已不多了。回想自己接替黑虎山大王的位子、经营黑虎山的这份基业到现在,几年来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还是一直尽心尽力地支撑着,总算没有让黑虎山被其他的同伙吞并,也没有让官兵灭掉。自己本来是想把聚义厅后面的那座地窖打开,把里面的金银财宝全都分给跟随自己多年的弟兄,让他们各自散去寻一条生路。但他觉得这样做实在愧对黑虎山以前的师父师祖和历任大王。他不能让黑虎山这块风水宝地败在自己的手上。要是这样,他就是埋到地下也死不瞑目。

    谭大王说到这里,无力地扫了众人一眼,就从床上的被褥里摸出一把钥匙,把它拿在手中说:

    “大家都知道,这就是那把开地窖金库的钥匙,我现在要把它交给你们当中的一个人,由他来掌管,他就是你们的新大王……”

    这时,谭大王没有说下去,而是又把眼睛看着大家。所有在场的大小头目都眼巴巴地盯着这把明晃晃的钥匙,不知大王要把它交给谁。他们都知道,这把小小的钥匙就是黑虎山权力的象征。他们谁都想接,但却又谁都不敢接。整个山洞就这样一直沉默着,没有一点声息,似乎都在等待什么。

    奇怪的是,当所有的头目在沉默之后,都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不约而同地看着远远地站在洞口的胡子挑。

    谭大王似乎也看到了这一切。这时他才接着说:“既然大家都心中有数,我也就不多说了。我想只有他,才能把黑虎山的这块牌子撑下来。我不怀疑我的眼光,我也相信大家的眼光。那,你就过来吧,胡子挑!”

    谭大王吃力地朝门口招了招手,大家立即让开一条路。胡子挑很平静地走上前去,站在山大王的床榻之前。谭大王拉着他的手,把那把钥匙放到他的手中,对他说:

    “胡子挑,从现在起,你就是黑虎山的新大王。黑虎山是鄱阳湖上的一场风水宝地,今后何去何从,你要好自为之。”

    胡子挑接过了这把钥匙,并没有表现出一种过分的激动,但他还是点了点头,然后跪了下来。他没有想到竟是这么简单,就让自己就做了黑虎山的新大王。胡子挑从内心有点感谢那位马上就要咽气的谭大王,是他相信了自己,也成全了自己。

    这时又听到谭大王说:“胡子挑,我死了之后,照老规矩把我烧掉,把骨灰撒在黑虎山虎头崖下的湖水中。我的妻儿老小,你要当自己的亲人一样。另外,你把地窖中的钱财取出来,到吴城、九江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去开几家店铺,做些生意。有朝一日,黑虎山实在混不下去,弟兄们也好有个落脚的地方。这是我多年的想法,不过我一直没有来得及做,就请你帮我做了吧。如今天下又不太平,到处兵荒马乱的,土匪强盗也多起来了,我们这碗饭也越来越不好吃,你还是趁早给弟兄们留条后路吧……”

    山大王交代到这里,就没有再说下去了。

    众头目听到这番话,都想起了这位大王的许多好处来。胡子挑也从心里感激这位山大王。当时是他收留了自己和弟兄们,如今又将整个山寨交付给自己。他正要说些什么,但是,此时谭大王已经在急剧地咳嗽。他吐了一钵子黑血之后,就一动也不动了……

    料理了谭大王的后事之后,有一天,胡子挑就和几个头目一起,打开了聚义厅后面藏匿金钱的地窖。当他看到眼前一箱箱的黄金白银和许多玉石宝物时,他不由得怦然心动。他没有想到一座小小的土匪巢穴,竟有这么大的家当。让胡子挑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么多的金银财宝,那个谭大王竟然一点都舍不得用,都留在这里。想到谭大王的临终遗言,胡子挑不得不从心底里涌起一种敬佩之情。想不到一个落草为匪的草寇,竟有这种见识。

    后来,胡子挑又听到以前的弟兄们说,这位谭大王原先真的是一位读书人,小时候还在县里中过秀才,被当地人看成是一位很有前程的人。没有想到后来为了一处田产,父亲遭人暗算吃了官司,就死在县大牢里,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他就一把火烧了仇人的房屋,然后跑到这黑虎山入伙做了湖匪。

    胡子挑听到谭大王的这些经历后,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遭遇,想到了自己那冤死的父亲。他就在想,怪不得从见到谭大王的第一天开始,他就觉得这个山大王不像一个土匪。原来他也是和自己一样出于无奈啊!胡子挑觉得,自己应该要牢牢记住谭大王的遗愿,在黑虎山好好地做一回山大王。

    自从坐上了黑虎山的第一把交椅,做了黑虎山的山大王之后,胡子挑就不再叫胡子挑了,而是被黑虎山上的大小头目和那些喽罗们称之为“金钩大王”。

    那些人为什么要称他为金钩大王呢?原来胡子挑的胡须长得特别的快,也长得特别的长。结果到这时,他那部又长又密的大胡子已经把他的嘴巴完全给遮住了。每当他吃饭或者喝茶的时候,他都要把自己的胡子分成两绺,然后用两把钩子挂起来,分别挂到自己的两只耳朵上。胡子挑先是用两把铁做的钩子挂,后来做了大王,有一个头目就拍他的马屁,不知从哪里给他弄来了一对金子做的钩子。从此,胡子挑就得了这么一个外号。

    胡子挑做了金钩大王之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了聚义厅后面的地窖,从中取出了一大笔黄金白银,吩咐老二在山上守营,自己就带着老三和其他的几个头目到九江、南京和汉口那样的大地方去了一趟。他这次出去的目的不光是去寻找做生意的机会,到他们回来的时候,而是买来了半船的枪支弹药,让那些喽罗们鸟枪换炮,把手中原始的大刀长矛大部分都换成了新式的汉阳造,把黑虎山的喽罗们结结实实地武装了一番。

    胡子挑的这一举措,实在是让黑虎山上上下下佩服得五体投地。都说胡子挑是最有眼光的大王。

    当时正是天下大乱的年代,到处是烽火连天内战不断,这就给黑虎山创造一了个快速发展的良机。官兵都忙着抢地盘去了,官府也是自顾不暇,哪有心思和工夫对付他们。没有官府撑腰,地方上的民团和县保安团也不敢轻举妄动,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来围剿,就连吴城的镖局也不敢轻易来惹这个麻烦。于是,有了新式装备的胡子挑就当机立断,找了一个机会和武山镇的民团干了一仗,不仅劫了他们的弹药库,弄到了几箱手雷,还让自己打出了威风。后来他们又同一伙打了败仗的散兵游勇干了一家伙,竟然让他们又搞到了大量的军火,还有两挺捷克式的机关枪。

    从此,黑虎山可真是名声在外,让鄱阳湖上其他水寨的湖匪和周围山寨上的强盗们不得不另眼相待。这些所谓的草莽英雄和绿林好汉都知道自己再也不是黑虎山的对手,就主动来和黑虎山套近乎。他们都知道,与其让黑虎山的金钩大王带着人马来消灭自己,还不如趁早前去结交归顺,说不定还能捞到一点好处。于是,鄱阳湖上的那些湖匪强盗就一伙伙地前来投靠黑虎山,心甘情愿地服从金钩大王的调遣。结果不到两年的时间,黑虎山就今非昔比,人强马壮,成了九百里鄱阳湖上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

    从此,当年的胡子挑已经被人们遗忘了,而“金钩大王”的名字几乎是一夜之间传遍了九百里鄱阳湖,而且是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到了这时,那些从黑虎山前过往的大小船只,再也不要黑虎山的人动手“沉绳挂舵”了。只要一到山前,他们就像到了水面天心的老爷庙前烧香放爆竹供猪头一样,都会自动地留下“买路钱”。

    鄱阳湖,从此真的成了胡子挑的天下。

    然而,面对黑虎山的一派兴旺发达,胡子挑并没有忘记自己要找的张蛮子,更没有忘记自己的仇人三先生。于是在那些日子里,只要一有机会,胡子挑就会到吴城来寻找他们的下落。但是几年过去了,却一直没有打听到这两个人的行踪。不过胡子挑并没有因此而罢休,他相信总有找到他们的一天。

    一天夜里,胡子挑又带着四五个弟兄,划着一条船潜回了吴城。他们扮成一伙生意人,白天只是在吴城的小街小巷里钻,到了晚上就分散开来,有的回到船上睡觉,胡子挑和老二老三仍然躲在原先的那位朋友家里。这一次来吴城,除一继续寻找张蛮子和三先生的线索之外,胡子挑还准备寻找一些关系,在吴城开一两家店铺做些生意。这样既可以在吴城安插一些眼线,随时打探消息,又可以聚敛钱财。

    到吴城后第二天晚上,他们正在码头蹓达时,突然发现有个人正推着一辆独轮车过来了。只见那个人来到码头后,就从车上扛下一条长布袋走上码头,然后把这条布袋丢到木排下面的水里去了。

    就在那个人刚才走上木排时,胡子挑就发现,扛在肩上的那条布袋猛地动了一下,让那个扛布袋的人打了一个趔趄,差点儿摔了一跤。凭自己这些年杀人越货的经验,胡子挑和弟兄们都知道,那条布袋里头一定大有文章。于是等到那个人走下木排,推着那辆独轮车刚一离开码头,胡子挑就立刻和弟兄们把那条布袋捞了上来,放在木排上打开布袋一看,里面竟是一个年轻的女人,这时已经晕过去了。

    胡子挑觉得很是蹊跷,立即把这个女人抬到自己的船上,吩咐用姜汤把她灌醒。在等待那个女人苏醒的时候,胡子挑他们才发现这女人很是年轻,而且还有几份姿色。从她的穿着打扮来看,不像是花街柳巷做那种皮肉生意的人,倒像是大户人家的女佣。那么,她为什么会被人丢到湖里呢?要不是碰到自己和弟兄们,这个女人今天晚上是必死无疑。胡子挑想,这可能又是一个苦命的女人。等她醒过来后再问问她吧。

    可是,等到这个女人醒过来之后,却发现她不会说话,竟然是个哑巴。不过这个哑巴却很特别,她却能听得懂别人说的话。这时胡子挑又在想,这样的哑巴多是后天的哑巴,大多是遭到了某种意外而哑的。如果是生下来就哑了的,那往往是又聋又哑,既不能说话也听不见别人说话。

    这样一想,胡子挑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觉得这个哑女一定有天大的冤情,是被人陷害的。

    胡子挑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原来这个哑女就是长春客栈三师母房里的使女梅香。三师母毒死周老板夫妇的两碗莲子羹就是她送去的。后来三师母担心她说出去,就指使张蛮子给她灌了哑药,把这个年轻的梅香变成了一个哑巴。

    变成哑巴之后,梅香就真的一天到晚到处乱跑乱叫,指指点点咿咿呀呀。她真的想要把这件事的真相告诉别人。但是,这时她已经哑了,没有人知道她在说什么。三先生和三师母还担心她会坏事,又指使张蛮子杀人灭口,把她装到那条长布袋里然后丢到湖里去。不料老天有眼,却让胡子挑把这个可怜的女人给救了。

    梅香活过来之后,也不管眼前这几个人是干什么的,又是咿咿呀呀的指手划脚。胡子挑一见,就知道其中必有冤情,但又不知道她说什么。这时,一种好奇心却让他非要弄个明白。于是他便和老二老三等人坐下来,一边耐心地问,一边仔细地研究这个哑女的动作和表情。最后,他们终于明白了一个大概的意思,知道这个哑女是在说,有一个人毒死了自己的父母,两位老人口喷鲜血死了。但是这个毒死父母的人是谁呢?梅香比划了半天,他们还是不明白。最后胡子挑就对她说:“你知道那户人家住在哪里吗?”

    梅香点了点头。

    胡子挑又说:“你愿带我们去吗?”

    她又连连点头。

    于是在梅香的带领下,他们终于找到了豫章路。后来梅香就带着他们穿过一条小巷,来到了长春客栈后院的围墙外。因为梅香来长春客栈几年了,一直是从后后门进进出出,从来就没有走过大门,所以她也不知道长春客栈的大门朝哪里开,就把他们带到后院来了。胡子挑他们到那里一看,就只见高高的院墙,一长溜的房子。他心想,这里是谁家的院子啊?看这围墙还是八成新,也就是这几年建造的。自己以前也到过这里,只知道这里以前好像是一家小小的客栈。自己离开吴城也没有几年,是谁造了这么一大片房子?

    胡子挑正在纳闷,老三却对他说:“大哥,管他是谁家的,一定是个大户人家。我们不妨做一次买卖,也不枉来吴城一趟。”

    胡子挑说:“先别急,我们得摸准这户人家的来头,先不要打草惊蛇。”

    胡子挑便叫他们几个人留在原地莫动,自己带着老三,顺着这道围墙一直朝前走。走着走着,胡子挑更加清楚了,原来这里果然就是长春客栈的地盘。胡子挑又一想,不对啊——长春客栈原先只是一家小店,店老板姓周,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自己也认识。可是没过几年,那个上了年纪的周老板怎么能造出这么多房子?你看,这院墙牢固得就像吴城的城墙一样,又高又厚,怎么走都走不到尽头。这就更让胡子挑感到奇怪了。

    于是他同老三沿着这道围墙一直往前走。最后他们终于又走到了灯火通明的大街上,走上了豫章路。再往前走去,他们就看到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大门楼。门楼又高又大,上头写着“长春客栈”四个金灿灿的大字,在一长串的灯笼下闪闪发光。

    啊,原来真的是长春客栈啊!长长的一条豫章路,可让它占了一大半!看来真是个有钱的主儿。这时,胡子挑又想起了那个周老板来,就更加觉得奇怪了。这些年,周老板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弄到那么多钱,把生意做得如此红火。胡子挑猛然一想,不对!现在这家长春客栈的老板,肯定不是那个老实巴脚的周老板!他们夫妇绝对是没有这种本事的!

    那么,现在长春客栈的老板是谁呢?

    知道了这是长春客栈以后,胡子挑和老三就没有再往向前走去,而是从原路返回,然后带着梅香和一肚子的疑问回到了船上。胡子挑没有让老三和弟兄们轻举妄动,更没有急着让他们跳过墙去大烧大抢一番。胡子挑知道,这么大的一个院落,即使是跳进去了,一时也分不清东南西北,也捞不到什么好处,说不定还会偷鸡不着蚀把米。他要放长线钓大鱼,先查出长春客栈现在的老板是谁。于是他就叫两个弟兄划着船,把那个哑女人连夜送到黑虎山去了,其他的人仍然留在吴城继续打听。

    对于胡子挑这伙人来说,要查出长春客栈现在的老板,本来倒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自从三先生进了长春客栈之后,并没有人知道他就是三先生。无论是在给周老板当儿子时,还是后来自己做老板,长春客栈所有的人都是叫他刘老板,没有任何人知道他就是三先生。所以胡子挑后来问了好几个人,大家都说这老板姓刘,原先是周老板的一个义子,其余的情况都不大清楚。

    胡子挑见一时打听不出来,当时真想跑到那筷子巷去找那个潘半仙问一问。但是一想到自己现在已经不是当年的挑夫了,要是让官府知道了,还会连累他老人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后来,他突然想到了豫章路那里有一家小小的茶馆,坐在那家茶馆里就能看到长春客栈的大门。自从看到长春客栈变得如此财大气粗,胡子挑心里就有了一种预感——人无横财不富——这长春客栈也发达得太快了些。他就决定到那家茶馆里去蹲守,说不定能查他个水落石出。

    让胡子挑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在这家茶馆里,竟然真的让他打探到了一个天大秘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