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正文 第八十四章

    第二天送别了原来的县令大人,这才开始在这翼城县衙正式落了户。晴雯是忙得脚不沾地,这人还没有买进来,县丞和县尉的夫人倒是登门拜访了。

    一个县里,除了县令大人外,还另设一个县丞,一个县尉,县丞管文书,仓库等;县尉,说白了就是现在的公安局长,管治安捕盗之事。这些都是官员,下面的还有仵作,衙役等人。

    县丞和县尉看见来了新的上司,当然要让自己的夫人去和县令夫人打好关系,所以晴雯专门空下一天来专门和这两个人聊了一天的天,相比较这两个人,晴雯就显得有些寒酸了,只有杏花一个丫头,人家两位可都是带着两个丫头,还不知道家里还有没有。看来自己身边留一个丫头的想法是要不得的,自己不能给自己的相公丢脸。

    和这两个人聊了半天这翼城的风土人情,顺便也打听了两位的家庭状况,原来这县丞和县尉都是本地人士,在这衙门里也是干了四五年了,两位夫人也是本县的有钱人家的千金。

    地头蛇啊,晴雯心里暗想。听她们两个人的谈吐,倒不是那种势利小人,不卑不亢的,也就是一般的和上司女眷相处的模式,既不过分巴结又让你觉得受到了尊重。晴雯对她们的第一印象不错,中午还留了饭。

    两人吃了一筷子,就说道:“这味道没有变,夫人是不是还在用黄耀祖家的当厨娘?”

    晴雯点点头,说道:“原来的县令夫人给我举荐的,我觉得挺好,就留下她来了。自己找人也麻烦,这吃的可一点儿也耽误不得。”

    县丞夫人和县尉夫人对视一眼,微微的笑了,看来这县令夫人并不排斥旧人,那么县令大人是不是也一样呢?要知道从后院就可以看出当家男人的态度,想来如果县令大人不愿意用旧人,这县令夫人也不会留下来吧,那么自己的相公就没有被排挤的危险了。

    “夫人说的对,我们两个以前常来这里蹭饭吃,也觉得这黄耀祖家的做饭不错。夫人初来这翼城,要是有什么不知道的,可以问我们,不是说我们比夫人懂得多,而是我们毕竟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有些事情熟悉一些。”

    “那我就先谢谢你们了。我们以大家子还要在这里生活三年,能和二位多走动也是很好的,在这翼城我们谁也不认识,就麻烦你们了。”晴雯说道。

    “不麻烦,不麻烦,我们两个人天天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相公呢,又一心扑在衙门上,正好能给夫人做伴。”

    这两人说话真是有水平,晴雯送走了这两人,觉得真是人手不够,就说这三进的院子,要打扫,一个人绝对不够,还有厨房,人口多了,黄耀祖家的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原来的县令夫人人家是自己带的家生子,不用再买人,现在自己一家从乡下过来的,没有那个条件,所以必须要买人了。

    晴雯回去拟了个单子,这丫鬟至少得买十个,自己身边留两个,李氏那边除了杏花,还要加一个,宝儿身边得有两个,文夫人那里需要一个,剩下四个丫头,洒扫用三个,留一个小丫头去厨房帮忙,小厮买四个,王子安那边除了豆子还需要一个,文师爷那边用一个,剩下的两个做些杂活,洒扫,前院。

    对了还有婆子,估计人牙子那边没有卖的,只能雇佣了。

    晴雯把自己拟的担子让杏花带给李氏和文夫人看了,看他们需要什么填补的,结果李氏说她身边有个杏花就够了,少买一个少一份钱,文夫人那边没有意见。

    晴雯摇摇头,李氏还真是能省俭,不过多一个也不算多,少一个也不算少,这几年王子安中了举人,买年田地的收入也颇丰富,钱财上养活这一大家子不成问题。十个丫头每个就算五两,需要五十两,小厮不知道价格多少,当时买豆子的时候才花了二两银子,当然地方不同,这价格也不同,应该都在承担范围内。

    黄耀祖家的每个月的月钱是一两银子,算是比较高的,其他的,如果买了丫鬟回来,还真的也要给月钱了,当家不容易啊。现在王子安在这边也就是月俸,没有几十两,这一大家子的支出就靠在李村的那一片地了,一年收租能有个八百两的银子,这还是王子安当上进士后,有多出了几倍的免税田才能这样。

    晴雯自嫁人后也很少绣佛经了,那慧明后来也央求过自己,自己绣了一两部算是给了她交代,最后王子安中举,又中进士,那慧明就没有找自己了。所以现在手头上有个三百多两的钱,算是嫁妆吧,和那些大户人家不能比。

    晴雯算了算,这王子安每个月的奉银,维持一家的生计勉强够花,但是要是有个别的什么事,比如随礼了,还是有突发事件,完全就不行。从成亲后,李氏就把家里的银钱交给了自己,王子安那五千两银子因为买院子,买地,还有成亲各种花销,最后到晴雯手里还剩四千多两。好在成亲后,大家花销又不大,还有那一百亩地,再加上上李氏养鸡,晴雯做针线,银子倒是只多不少。最后王子安中了举人,别人送的礼,又收了乡亲们的地,每年的租子也是一大笔收入,三年来手里头有七千多两银子了。这是晴雯和王子安的家底。

    不多不少,以后每年还有八百两的地里的收入,应该够这么多人吃喝拉撒了吧。

    对了,得写封信回李村,给大娘他们报平安,记得秦氏也快生了,不知道自己在这外面的两个多月是不是已经生了,不管怎样,得带回给小侄儿的礼物回去。还有,大娘家人口越来越多,现在自己又不在身边,得给他们找个营生。大川哥的手艺现在很了得,要不要给他弄个铺子,天天在乡下打散工也不太好,贵林酒楼的老板不是说大川哥打的家具很好吗?虽然有夸奖的成分在,但是也不会太差。

    原来在镇上的隆盛家具店据说全部搬到京城里去了,毕竟这东山镇是个小地方,那么大川哥就不算是抢了人家的生意。

    不过大川哥会接受自己的这一片好心吗?估计不会,要不就说和他合伙,到了年终给自己分红好了。对,就这样办,只有这样,大川哥才会同意,而且自己这边也有了额外的收入,是个双赢的局面。

    晴雯笔下如风,写完了好几页纸,等着到时候送过去。忙忙叨叨又是一天,手里就杏花一个丫头,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以前在李村的时候也没有觉得,为什么到了这里就不行了呢。

    一定要赶紧买人!这周婆子再不主动上门,自己一定会去打听的。

    结果晴雯来到这翼城的第四天,那周婆子就上门了,先是给晴雯行了礼,晴雯看着周婆子倒是一副精明像,说话倒也爽快,就问县令夫人需不需要人,她手里有一批才从外面买回来的小孩子。

    晴雯也不和她啰嗦,让杏花把自己需要的人数告诉了这周婆子,周婆子看县令夫人一下子买这么多人,心里早乐开了话,忙说道:“一定给夫人送最好的人来。最开始几天知道夫人忙,就没有过来打扰。要不,我下午就把人带过来?”

    “也好,不过我这里需要的人都是要老实肯干的,至于那些长相好看,但是不会干活的人,你还是不要带过来,免得你白跑一趟。”

    “那是一定的,夫人你放心好了,我周婆子这点还是很清楚的。”心里却觉得这为县令夫人醋劲儿可真大,连选丫鬟都不要漂亮的,不知道有时候丫鬟也是一种门面吗?但是多余的话她不会多说,自己要在这个地界混下去,没有县令夫人的支持是不行的。

    “那就好,至于价钱方面,你就按你以前的算,不要给我讲低了,也不要说的太高,我相信你都明白。”晴雯说道。

    乖乖,这县令夫人怎么知道自己所想,本来自己没有带什么东西过来孝敬她,想着到时候少要些银子,就是不赚钱也在县令夫人面前卖个好,没想到被县令夫人这样一说,自己也不好再这样了。只好答应了下来。

    下午的时候,周婆子就带了好几十个人过来,晴雯把李氏和文夫人都叫过来,这要选人,她们自己喜欢才是。

    至于小厮,晴雯先问了谁会写字,就在会写字的人里面选了两个,跟着王子安和文师爷,要是不会写字也麻烦,他们还要从头教起。剩下的两个选了壮实点的,这四个人都是十一二岁的年纪。

    晴雯又看了那一群小丫头,有才四五岁的,有十来岁的,有十五六岁的,晴雯请李氏先选,李氏说道:“你选都可以了,我身边有个杏花就可以了。”

    文夫人倒是没有谦让,选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接下来的人都是晴雯选过了,齐州有一个大概只有五六岁的小丫头,到时候跟着宝儿身边。

    周婆子带过来的这一批人真的不错,把选出来的是个丫头和四个小厮留下来,给了周婆子银钱,周婆子带上了没有选上的人准备离开的时候,从那群人里面突然冲出来一个人,对着晴雯就跪了下来:“求夫人让我留下吧,我妹妹年纪还小,我不想和她分开,求夫人发发慈悲吧。”

    周婆子气得拽起这个丫头,对晴雯抱歉说道:“夫人,这丫头没被选上心里难受,您别和她一般见识,我这就把人带走!走走走,你到这丢人现眼干什么,还不出去?”

    “不是的,夫人,我不是因为没被选上才这样的,我妹妹就是她,”这丫头指着晴雯刚刚选的最小的丫头,说道:“我和妹妹相依为命,夫人您就行行好吧。”

    那五岁的小丫头也哭了起来,嘴里喊得是姐姐。

    晴雯一阵头疼,这情形,弄得自己特别像拆散人家姐妹的恶人似的,周婆子看晴雯皱起了眉头,怕这丫头坏事,就一个劲儿的要把人拉起来,晴雯说道:“既然这样,你就留下来吧,杏花,给周婆子多一个人的钱。不过,既然进了我府上,那什么姐姐妹妹的都先抛开,好好干自己的活才是正事。”

    “谢谢夫人,谢谢夫人!”

    多出来一个丫头,就放在自己身边吧。周婆子说这些人都在她那边教过怎么样服侍主子,自己这边也没有专门调教这些人的管事妈妈,李氏本来说自己要亲自上阵,但是被晴雯给劝下来了,开玩笑,要是真的让李氏这样,真是不像话了,正在为难的时候,县丞和县尉夫人各自就送过来一个妈妈,说是给晴雯借用几天,把这些毛丫头调教完毕了,再会各自的府上。

    小厮们上岗就快了,名字被王子安起的分别是:雨墨,知书,青山,南山。

    前两个名字倒还有些风雅,不过后两个名字嘛,怎么就有点俗气呢。王子安说道:“青山和南山不是要做些杂活儿吗?我看他们长的也不适合起那样的名字,再说青山,南山,名字也挺好的,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是很好的意境。”

    结果豆子听了这四个人的名字,觉得自己的名字实在难听,就求着王子安给改,王子安说道:“你这名字我们都叫习惯了,要是改了我们都不知道是你了,还是不要改为好。”

    豆子只能怏怏的下去了。雨墨就跟了王子安,知书去了文师爷那里,青山和南山去了前院扫扫地,或者别的杂活。

    十一个丫头分别起名叫红梅,绿梅,白梅,春兰,夏兰,秋兰,墨竹,绿竹,绿菊,红菊,紫菊。

    那姐妹俩个分别叫墨竹和绿竹,文夫人选上的是春兰,晴雯把绿菊和绿竹给宝儿当丫鬟,绿珠只有五岁,就让她给宝儿当玩伴好了,不过据那两位妈妈说这小丫头还挺懂事,做事也利索,这样也好,宝儿那边自己也放心,绿菊有十三岁,年纪大一些,和绿竹两个人照顾宝儿正好。

    晴雯把绿梅和夏兰给李氏送过去,结果李氏只要一个丫头,说是多了也浪费,晴雯知道李氏还想着自己奶娘的身份,心里有点不好越过自己去,晴雯就让夏兰回来,加上红梅,墨竹留在了自己身边,剩下的白梅,秋兰,红菊和紫菊,让秋兰去了厨房帮黄耀祖家的,剩下的三个丫头就打扫打扫卫生什么的。

    又雇了几个四十来岁的婆子,几个在厨房里干活,几个干些粗重的活。

    生活就这样进入了正轨,本来宝儿是要单独住进另外一个跨院的,不过李氏舍不得宝儿,就和她一起住进了正房,这样正房里就有了杏花,绿梅,绿菊,绿竹四个丫头。

    晴雯身边跟着红梅,夏兰,墨竹三个丫头应付日常的事物。

    过了几天,想到金保还没有先生,就要给他请一个,不过文师爷已经和文夫人商量好了,这县上有私塾,孩子还是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比较好,既然这样晴雯也没有勉强,就让金保去了私塾读书去了。

    家里的事忙完了,算一算,八月初八是宝儿三岁的生日,本来不想大操大办,不过县上的一些人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这个事,送礼的络绎不绝,晴雯又带着三个丫头把这些礼登记在册,以后回礼也有个依据。

    这样一来就要请客,让黄耀祖家的准备准备,晴雯陪着女客们在西厢房的客厅用饭,男客自然有王子安和文师爷陪着在前面,席上有人奉承,有人巴结,好不热闹,晴雯感叹,这当了县令夫人,也不是个轻松的活啊,特别像自己这样没有家底的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人生在这个世上,就少不了人情来往。每个人都不能免俗,除非你把自己孤立起来,要在车翼城县站稳了脚跟,不收人家的礼是不成的,何况人家也不是无缘无故给你送礼,是因为贵府千金过生日嘛。

    这些都登记在册,到时候别家有什么事了,也会送上同等或者高一点的礼过去,这你来我往,关系就熟起来了。

    晴雯之后还去了县丞和县尉家。县丞姓许,在翼城也有一个宅院,不过规模没有县衙后院大,也是三进,晴雯去那里玩了一天,认识了不少县上的名人,不过自己作为县令夫人,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反而是这些人过来想要结交自己。许夫人也是只有一个女儿,据说许夫人的婆婆非常不满,想要给自己的儿子纳妾,但是许夫人娘家势力很深,到现在也没有纳成,因此对许夫人很不满,觉得她没有主动替自己的相公找小妾是不贤惠的表现。

    许夫人自己却说,“我又不是不能生,想要找小老婆,那好,把我休回家再说。”这都是晴雯听别人说的,现在当了县令夫人就是好,有些事,自己不用打听就有人主动和你说。晴雯觉得许夫人果然是女中豪杰啊,佩服佩服。

    而许夫人则羡慕晴雯,觉得县令夫人也是只要一个女儿,但是婆婆却没有说什么,其实,要真的是王子安的亲娘,大概也会催着自己给王子安找小妾吧。

    县尉姓程,程夫人是县里一个秀才家的女儿,家里也很有钱,据说程夫人的祖父以前在京里当过官,也算是告老还乡,程夫人的父亲考了一辈子就是个秀才,不过他家里有钱,自己除了正房夫人外,还有一个小妾,程夫人就是这位小妾所生,嫁给了县尉大人为妻。目前这程夫人有一儿一女,县尉没有偏房,生活也算美满。

    县丞和县尉都是同进士出生,找了关系留在了自己的出生地,一干就是四五年。王子安初来乍到,一切都要靠这些老人,而这些人也要仰仗县令大人,所以双方倒是相处的愉快。

    八月十五中秋节,县衙里放假,这是在外面过的第一个节日,全家一起吃了一个团圆饭,连文师爷一家三口,大家也没有分男女,七个人凑成了一桌,桌上有许多湖北特色菜,比如说蒸菜,还有一道武昌鱼。莲藕也是这里必上的一道菜,黄耀祖家的特意用面粉做了藕合,甜甜的,结果大受宝儿的欢心,晴雯怕她吃多了晚上积食,就哄着她。

    结果小丫头还比较听话,听说给她留着就不再抢着吃了。金保本来也想多吃几块,不过被自己的父亲文师爷用眼神一扫,就没有朝这边伸筷子了。

    看来金保很怕自己的父亲,哪里像宝儿,见着自己的父亲还撒娇。晴雯低头对宝儿说了一句,宝儿有点舍不得,不过还是主动给金保夹了一块藕合,就这样,还颤颤巍巍的,差点儿掉了。金保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偷看了自己的父亲一眼,文师爷看见宝儿这个样子,不由的笑着说:“宝儿妹妹给你的,你还不接着?我们的宝儿就是个好孩子啊。”

    作者有话要说:过节了,有事,每天只有一更了,抱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