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正文 第八十三章

    “少来了,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你既然说你很优秀,那你肯定知道是谁要找你做上门女婿了,而且那对方的父母一定是很疼女儿,快说,快说。”

    “我说了,你不要吓一跳啊。”王子安眨眨眼睛。

    “别卖关子了。”

    王子安在晴雯的耳朵里小声的说了一句,晴雯立刻吓呆了,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

    “你,你不会是骗我吧。”晴雯哆哆嗦嗦的说道。

    “我以前还不知道,这次去京里还呆了几天,就碰到了以前去我们家的那个人,他不认识我,但是我认识他,让豆子和他聊了会话,才知道真的是这样。不过我猜是那位姨娘一厢情愿,可是我的父亲和哥哥们就当真了,还立刻就答应了下来,现在想一想,根本就不可能的事。”

    “也不是啊,我以前还在贾府的时候,就知道林姑老爷有给林姑娘招上门女婿的事,没想到竟然还牵扯到了你!

    这世界真是太小了,不行,我要冷静一下,这消息太震惊了,天哪,林姑娘和你?啊,我想一想就觉得奇怪。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缘分?”晴雯实在是无法冷静下来啊,没想到自己的相公竟然还被说给了林姑娘,我的天那,我的地啊。

    王子安不好意思的说道:“不是说了是那位姨娘一厢情愿吗?我只是让豆子问了那个人是谁,他说自己是林府的一位姨娘的哥哥,而且我还看着他进了林府,要知道在京城里,林府的大门没有谁不知道的。他并不知道我是谁。”

    “对啊,千万不能让他知道你是谁,万一让皇上知道了,你的小命就没有了。”晴雯点点头。

    “想什么呢,这都是没有影的事,我猜林老爷都没有和皇后娘娘提过这个事,更何况这么久了,谁还敢提?那位姨娘除非是嫌自己命长了。

    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即使想到了是皇后娘娘,你觉得他们会说出去,不保住自己的小命,还把头朝刀口上送啊。

    至于我,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当时他们是瞒着我和别人答应的。你就放心好了。”

    “知道,知道,我这不是还反应不过来嘛。嘿嘿,我也知道这事是怎么也赖不到你身上来的,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谁还会提这陈芝麻乱谷子的事,再说,凡事要讲究个证据,没有谁会触霉头。

    咱们的皇上又是有德明君,自然不会对你怎么样的。都是我瞎操心了。”

    晴雯是觉得这真是世界太小了,兜兜转转的,怎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若有若无,难道以后自己还会碰到贾府里别的人?

    晚饭的时候,晴雯还没有缓过神来,王子安不由的好笑,这有这么震撼吗?自己的娘子能纠结这么久,早知道就不和她说了。

    第二天早上,大家起的很早,宝儿还没有醒,被李氏抱进了马车上,然后就又开始了漫长的赶路。

    终于把河南给走完,在和湖北交界的一个叫汶州的地方,文师爷要回去接他的妻儿了。王子安让豆子与文师爷一起回去,剩下的人在城里找了个客栈。

    文师爷家据这里有一天的车程,来回就是两天,再加上还要打点行礼什么的,估计得三天才能好。

    这三天,王子安和晴雯去城里逛了几回,把需要补充的东西都补充好了。

    好在晴雯以前抛头露面惯了,现在穿的也不打眼,,街上也有和晴雯一样的妇女,王子安也没有觉得不妥,所以倒是尽情逛了个够。

    倒是李氏背地里和晴雯说要注意,现在她已经是县令夫人了,不能再和以前一样,要矜持一些,特别是要注意男女大防。

    晴雯虽然当时点头了,背地里又偷偷的和王子安出去了。唉,现在不这样,以后也没有机会了,等真的到了翼城,只能在后院的一方小天地里了。

    三天过后,文师爷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一道过来了,行礼并不多,只有两个大包袱。一起装在了后面的行李车上,和大家互相见了面,文师爷的妻子长得温文尔雅,以前听说他妻子也是乡下的,可是看到真人,晴雯倒觉得她一点儿也不像乡下的劳动妇女,倒是像是落魄的官家小姐。

    而文师爷的儿子今年已经十岁了,看起来斯斯文文,不像是文师爷口里说的调皮捣蛋的孩子,或许是大了的缘故?

    他名字叫做文思瑾,小名叫金保,据说是她过世的奶奶你给取得,长得和文师爷的妻子很像。

    这小子一开始在路上不怎么说话,混熟了那话就多了起来,要不是害怕文师爷,估计话会更多。

    宝儿倒是看见多了一个人很兴奋,经常把自己手里的糖给金保,金保一开始还露出厌恶的表情,最后估计是吃了觉得很好吃,也不再拒绝宝儿的示好,和宝儿有时候也玩一阵子。

    豆子与金保的年纪最接近,还有杏花小丫头,所以这三人有时候会琢磨一些东西。没过几天,晴雯就看见金保的手里有了弹弓,不知道他从哪里弄过来的。

    路上的时候他有时候会用那弹弓打树上的鸟,被文师爷骂了一顿才消停一段时间,不过没过多久又想出了新法子,文师爷不由的头疼。看来这金保果然如文师爷所说调皮的很。

    有时候在驿站晴雯会和文师爷的妻子说说话,一开始她对自己很恭敬,大概是觉得自己是她的东家吧,但是和晴雯聊过几次天,就变得自然多了。

    这一聊天,自然就知道了这位文夫人的过往,原来她真的和自己猜测的一样,是一位官家小姐,不过随着家道中落,被迫搬到乡下,她父亲又不善经营,日子越发的过不下去。不过她父亲对几个子女的婚姻倒是严格要求,不是读书人不嫁不娶,文夫人就是她父亲看到文师爷是个读书的料子,做主嫁给了他。

    文夫人还有哥哥和妹妹,哥哥娶得是一个秀才的女儿,而妹妹也是嫁给了一个读书人,现在连秀才也没有中,日子过的苦哈哈,时常还要娘家接济。也就是她的情况稍微好一些。相公能中个举。但是这几年折腾下来也没有多少银钱剩下来。

    据说是文师爷的老丈人不服气,一定要让文师爷考上个进士看看,证明自己的眼光没有错,所以文师爷才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还是文夫人劝了自己的丈夫才算是消停下来。后来在姜大人府上找了一份活,日子才不那么难过。

    “我们自己没有几亩地,以前相公靠秀才,考举人的时候买的都没有多少了,考上了举人,是可以免田税,但是也是有限,再加上我父亲是好面子的人,把一些亲戚朋友的地都花在相公的名下,又不好意思要分他们的收成,所以日子就过不好。相公总觉得当时是父亲没有瞧不起他,才把我嫁给他,所以我父亲做的一些事,他都是没有反驳。”

    原来是这样啊,我说这文师爷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混得那么惨,原来都是他老丈人要面子搞的鬼啊。晴雯说道:“文夫人,以后会好起来的。”

    “嗯,离开了我们那里,父亲就不会再要求这个,要求那个了。”

    晴雯猜测文夫人的哥哥也肯定不怎么样,不然也不会只折腾文师爷一个人,可怜的文师爷啊。不过,文师爷的妻子倒是和他一条心,这也不错。

    其实一个县令的师爷不要求他有军师那样的水品,只要能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出点点子,提提意见就行了,文师爷这样正好。要是真的聪明绝顶,晴雯还怀疑他为什么会跟着自己的相公呢,怎么不去圣上面前效力?

    以姜大人的本事,这很容易办的到吧。

    马车终于进入了湖北境内,但是到了湖北境内,这每天的中午过后就是一场暴雨,弄得赶路就特别的困难,又有小孩子,电闪雷鸣的把宝儿都吓哭了。

    所以大家决定,把时间调整一下,一般是中午前赶到下一个驿站,然后躲过了暴雨,再继续赶路,若是赶不到驿站,就会在天黑前找一家客栈,或者有时候会借宿到农家,好在夏日的天气黑的挺晚,倒是都赶到了驿站。

    就这样,在七月底的时候到了陈州。陈州府不算大,可以说是偏远,这里的人不富足,来这里当官的,都是些资历尚浅的,有些人是想做出些政绩。

    所以想要到这里来。

    和所有的城池一样,陈州府也是四面围着威武的城墙,有东南西北四个门,平时只开南北这两个门。

    晴雯这一行人从北门进入了陈州府,先要去陈州知府那里报道,才能启程去翼城。

    据说这个陈州,以前是战乱时陈国的首府,很有些历史的味道。王子安和文师爷去了知府衙门,晴雯等人自然在官邸留着。看今天这个样子,是赶不到今天去翼城县了。

    这个官邸是专门给陈州个地方官员过来府里留宿用的,晴雯他们就碰到了陈州府下面的一个县的家眷,因为没有利益冲突,两家人倒是相处的很好。

    不过金保看到这院子里高高的槐树就忍不住了,想要爬上去看有没有鸟窝。晴雯觉得这孩子是看他爹没有在身边才敢这样,这棵树上有没有鸟窝她不知道,但是若是让这金保真的爬树了,那可真不妙了。

    这里可不是自己家,那是官府的地方,不能随便玩的,文夫人第一次对自己的儿子发怒,才把金保给呵斥住,不过金保倔强的饭也不愿意吃。

    大家劝了都没有用,文夫人说道:“他不愿意吃就不给他吃,这么大的人了,一点儿也不懂事,你还以为我们是在自己的家里,

    可以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啊,都是我平时管教不好,让你养成了这个性子,你想饿肚子就饿去吧,也用这个时间好好的想一想自己做的对不对。”

    金保的饭到底没有吃,不过晴雯却看见杏花偷偷的给他端了东西过去。

    等王子安和文师爷回来,文夫人把金保的事告诉了文师爷,以前文夫人可不是这样,估计今天的事有点严重,文夫人觉得只有自己的相公才能把儿子教好吧,结果文师爷把自己的儿子叫进房里谈了半天的话,才放他出来,金保出来后头一直是低着的。

    晴雯闻到王子安身上有酒气,问了他去知府那里的情况,他倒是说知府那里挺好说话,没一会儿就办好了手续。就是拉着自己和文师爷在他的府上吃了一顿饭。

    这是无可避免的,官场上讲究你来我往。晴雯又把文夫人教训金保的事说了一遍,王子安说道:

    “金保这孩子是有些调皮了,等到了翼城,要赶紧给他找个先生。我看他精力旺盛,不如找个学武的师傅?”

    “我看金保这样,是以前文师爷经常不在身边的缘故,现在他父亲已经在他身边了,慢慢的就会好的。我们的小丫头可千万别那样,不然以后可怎么得了。”

    “宝儿听话着呢,你就放心吧。咱们也赶紧要一个老二吧。”

    “去去去,一身的酒气,大白天的干什么啊,小心被人看见了。”晴雯有点气急败坏。

    “那晚上是不是就可以了啊。”王子安笑着问晴雯。

    这家伙,一路上赶路,他倒是能忍,现在是不是看到了目的地就原形毕露了呢。

    “等咱们到了翼城都安顿下来了再说吧。”

    “嘿嘿,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好了,放心好了,我不会在这里干坏事的,这里可是官邸,

    被人知道了不好啊。”

    晴雯很无语,原来他是故意调戏自己啊。

    “娘,娘,金保哥哥不陪我玩了。”宝儿迈着小短腿跑了进来。

    王子安一把抱起了她,问道:“为什么你金保哥哥不和你玩了啊。”

    “金保哥哥说他要写字,没有时间。”小丫头告状了。

    原来是罚写字了啊。“金保哥哥写字,是在用功呢,咱们就不打扰他了吧。”晴雯哄着宝儿。

    “可是宝儿好无聊啊。奶奶和杏花姐姐都有事忙,只有我是闲着的。”

    “那咱们给宝儿找个小伙伴陪着宝儿玩怎么样?”王子安说道。

    “真的吗?”

    “真的。”也是时候给这个小丫头找个四五岁的丫头伺候着了。这孩子没有奶娘,这从小的丫头再没有就不好了。

    晴雯也听懂了王子安的意思。看来宝儿成了县令的千金就是不一样了啊。

    这买丫头的事情还真是迫在眉睫。算一算,自己身边,至少得有一个丫头,李氏那边要不要再给她添一个丫头,宝儿那边也要小丫头,还有文夫人那里要有一个丫头,文师爷那边还需要一个小厮。

    去了那县衙,还得要做饭的婆子,洒扫的婆子。七七八八算起来,至少的买七八个人。

    还是等到了翼城那里再说吧。

    晚上大家难得睡了好觉,第二天告别了官邸的人,朝翼城县出发了。

    车行了半天终于到了翼城县城,直奔县衙,早有已经卸任的原翼城县令出来,迎接了王子安等人,原县令和王子安文师爷交接工作,晴雯和县令夫人去县衙后院也交接东西,所有属于原县令的私人东西都收了起来,剩下的就是县衙的公产,晴雯让杏花拿笔都一一的记录下来,然后和县令夫人人手一份,相互签了字,免得到时候出现扯皮的事情。

    这位县令夫人倒是很吃惊的样子,不过随即就笑了,说道:“还是你这个方法好,等我去了别处,也这样弄,你不知道我因为这交接东西和别人吵了多少架,有些东西还是我最后添上了才算了事。”

    晴雯知道这位县令夫人是要和丈夫去一个富足的县当第一把手,虽然不是升官了,但是也比呆在这穷山僻壤的好,所以并不因为晴雯等人的到来而心生不满,巴不得他们早日到来,他们好去奔好前程。

    双方交接的很快,这个原县令围观倒是很明白,没有出现乱帐什么的,不然留下一个乱摊子给王子安还真不好打理。

    因为这县令是要明天出发,所以中午的时候,两家人难得在一起吃了一顿饭。

    饭后县令夫人找到晴雯,说道:“有一件事想要求你,希望你能帮我个忙。”

    “你说,如果我能帮,尽量帮你。”晴雯说道。

    “我的奶娘的女儿,在我相公任职期间和这里的当地人成了亲,奶娘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女儿,我那里也没有什么事需要奶娘操心的,就还了她们的卖身契,让奶娘的女儿在我的厨房里干事,现在我这一下子走了,

    我知道你需要找人,能不能让奶娘的女儿继续在这里干活,你放心,她干活很踏实,工钱也不高。他们家人口多,要是在去找一个活,也不容易。”

    “原来是这事,夫人放心,我还正愁找不到厨娘呢,既然夫人有现成的人手,那我在这里就谢谢夫人了。”

    “是我要谢谢你才是。”这事解决了,县令夫人一身轻松,奶娘就不会发愁了。

    这位县令夫人对自己的奶娘还真是好,自己走了,还怕他们过不好,能为他们求情,人品也坏不到那里去。

    本来晴雯就想问问以前是谁在这里做厨,如果是当地人,那么自己会继续聘用,毕竟干得熟练,如果是县令自己人,那也只好再重新找了。没想到县令夫人倒是给自己解决了一个麻烦。

    中午的时候吃的饭菜味道还不错,应该就是县令夫人说的她的奶娘的女儿。

    没过一会儿,县令夫人就把那位厨娘给叫了过来,晴雯仔细一看,大概二十岁左右的样子,长相一般,而且稍微有点发福,见到了晴雯,立刻给她磕了头,晴雯真不习惯,这是第一个给她磕头的人吧。

    把这个厨娘扶起来,问了她的性命,原来她夫家姓黄,大家都叫她黄耀祖家的,家就住在县衙后面的一个院子里,因为离得近,每天都可以回家。

    她母亲一直跟着她和自己的丈夫过日子。晴雯没有打听她丈夫是干什么的,只是跟她说工钱照旧,让她安心在这里干下去。

    这黄耀祖家的自然是千谢万谢,县令夫人也在一边说感激的话,晴雯又趁机打听这里有没有人牙子,她想买几个小丫头和小厮。

    县令夫人当然是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她在这里六年了,也买过一些丫头,对这人牙子很清楚,就给晴雯介绍了周婆子,据说她手上的人好一些。

    “你不用主动去找她,她知道县衙要换人了,自然会主动找上门来的。”县令夫人说道。

    也是这个理,县令夫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就喝黄耀祖家的告辞而去。

    剩下的时间就是分房子,整理行礼。

    这县衙的后院是个三进的院子,晴雯看见的是一个红油漆大门,这就是正门。

    正门一旁是倒座房。进了正门,正对着的就是一块影壁,影壁的右侧开了一个门,里面是个小院子,这里是厨房所在地,从影壁绕开轩昂左,是一道垂花门,

    进了垂花门到了第二进房,左右是东厢房和西厢房,朝前走是正房,正房的两边各有一个跨院,这两个跨院是自称一体,若是人住,倒是没有打扰到别人,从跨院旁边的通道朝里面走,就是第三进,俗称的后罩房,

    后罩房的房间很多,第三进院子的右边也开了一个门,里面是一个独立的院子,晴雯想着倒是可以给文师爷一家子住进去。

    正房给李氏住,晴雯和王子安住右边的一个跨院,东西厢房,东厢房以后有女客来了可以当会客厅,西厢房收拾收拾,以后有客人来了,当成客房。后罩房房间多,住丫鬟婆子等人,小厮们住在倒座房那里。

    先这么分配再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