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雪染青松(胤祯)

正文 今生前生(四)

    胤禛的心腹侍卫年羹尧道:“爷,十四爷说了要来,却一直没到,怕是有什么事阻住了,不如奴才去请一请。”

    胤禛转过脸盯着他,沉默阻隔了宴厅的声音。

    “不用。”半晌,胤禛才收回目光,一甩袖子,回到前厅。

    年羹尧被主子吓得呼吸一窒,呆了好一会。正要追上去,李卫推他一肘子,拽到一边:“老年你傻了啊,主子是什么性格,你敢挑破他的心思。你这不是找死么。”

    “那,那怎么办,假装没发生过?”年羹尧期期艾艾的探询。

    李卫被他逗笑了,又拐他一肘子:“你真傻假傻啊。你既然问了,这事就是你的了。你今天若不做好,这辈子别想好过。”

    年羹尧悔的肠子青了。小半个时辰,年羹尧为难的禀报:“主子,十四爷在八阿哥府上。”

    胤禛吩咐宫女说:“那两盘玫瑰鹅和烧鹿筋凉了,拿出去倒掉。”

    年羹尧小心翼翼:“主子,其实就奴才看,十四爷一直都想出来,只是被三位阿哥拦着,还一直灌酒,脱不了身。”

    “你主子没兴趣管十四阿哥想不想来,能不能来。”胤禛让他住嘴。

    “还有……十四爷的礼单送到了。”

    “人呢?”

    “送礼单的是十四爷的一名贴身侍卫。”年羹尧肠子更青了,“奴才让他在门房歇息。要不要叫过来问一问?”

    胤祥道:“四哥,我去把老十四从八哥府上揪过来吧。他也太不像话了。”

    胤禛想他若真要来,又是谁拦得住的,况且自己多大的人了,跟十来岁的弟弟计较这些,岂不可笑。他想来想起,最后冷笑:“何必呢,不过是顿晚饭。”

    宾客散尽,戏班子领了赏钱,也收拾行当离开,厅里只剩些残羹剩菜,混杂着酒味,浑浊不堪。

    十三阿哥替他送客,胤禛披件褂子,从后院常用的一道角门出去透气。

    夜色深重。彩云托着明月,洒下清辉。

    门口的青铜狮子后面是两株百年老树,枝干虬劲,树叶繁茂。树干上系了匹马,抛着蹄子。

    古旧的街道两边伸出青灰色的屋檐,三三两两的挂着灯笼,一直延伸到远方。

    偌大的紫禁城,几百名交好的官宦和宗室子弟,十几个兄弟,父母妻妾子女俱全,可他就是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凉。

    胤禛叹了口气,凉的十个火炉也捂不暖。

    福晋在门口道:“爷,,外面冷回屋吧。您今晚忙着招呼客人,还没进什么东西。妾身准备了些夜宵。”胤禛应了一声,让福晋先回。

    寒风渐起,四周静谧。除了树叶的沙沙声,便是宾客马车轧着青石板路远去的声音。胤禛在清辉中踱到树下,靠着树干,望着远处紫禁城起伏的宫殿。

    正准备离开。突然有人从树枝跳下来拍他肩膀:“四哥。”

    胤禛呆了一下,转过身,胤祯站在他面前。穿一件天青色对襟马褂,外披着深灰色大氅,一圈毛茸茸的白边围着脖子,将脸衬得洁白。一双黑琉璃般的眼睛月光下流光溢彩。

    “十四爷,您怎么在树上。”跟着胤禛的小厮李卫道。

    胤祯尴尬的咳了一身:“爷来晚了,不好意思进去,又不好回去,只好躺在树上看月亮。”

    胤禛闻到他身上浓重的酒味,面上淡淡的:“席都散了,你礼单也送到了,还来做什么。”

    “四哥,”胤祯委屈的扒着胤禛的胳膊,“老九老十拦着不让我走,好不容易才逃出来的。你看,我连几个随侍都丢了,不然逃不出来。”

    他缓和声音:“你喝醉了?”

    胤祯摇头,眼睛笑的亮晶晶的:“没醉。”

    胤禛嗤之以鼻,转身回去。

    胤祯可怜巴巴的拽着他的带子:“四哥我饿了。”

    “怎么,在你的好八哥那儿没吃?”

    “我惦念着四哥的晚宴,一直空着肚子。”

    哪有空腹饮酒的,难怪醉成这样:“我本来准备了玫瑰鹅和烧鹿筋。”

    “四哥真好。”

    “然后放凉了,倒掉了。”

    “……哦”

    胤禛心情微微好了起来:“不过厨子没走,用剩下的菜料,应该还能做一盘。”他踏上台阶,宝蓝色袍子被风吹起一角。

    胤祯笑眯眯的跟上去,仰头对着胤禛的背比了一下身高,才齐四哥的肩胛骨。又踮起脚尖比划。

    “你在做什么?”胤禛停步转身,胤祯没收住,撞在他胸前,一下子摔坐到地上。

    “怎么醉成这样,”胤禛孤疑的伸出手,“你到底怎么了。”

    胤祯拽住胤禛的手爬起来,龇牙咧嘴的拍衣服。胤禛注意到他衣服上的破损。

    “那个……刚才醉醺醺的,被风一吹,有点头晕,从马背上摔下来了。”

    “你这么多年的骑射白练了吗。”胤禛瞪他一眼,拽着手往里拖,“明天开始,骑射的时间增加一个时辰。

    这感情好,胤祯笑着想,下回多摔几次。

    宴厅里去了烦闷的味道,胤禛心里感觉舒服许多。

    这晚康熙没有招幸。德妃用了膳,在花园走了一会,怎么也睡不着。

    从十四阿哥正式拜师算,到现在已经快五个月。若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她只需要为他考虑结婚生子之事。然而在宫中怎么可能这么单纯。

    宫中的形式并不稳定。当了二十几年储君,太子似乎离当年那个聪慧灵秀、风范怡人的皇族少年越来越远。尽管康熙仍然宠溺的宽恕他的一切过错,但心中的不满正在积累。等到再也无法忍耐的那一日,康熙怕就不再是太子的慈父,而是严君了。

    这种细微的感情变化德妃看得出,生在宫里,长在宫里,天生对权势有灵敏嗅觉的阿哥们更看得出。

    几名皇子里,大阿哥胤褆军功卓著,又是长子。大学士明珠和户部尚书佛伦毫不掩饰的站在大阿哥一边。

    八阿哥胤禩虽然生母位分卑下,然而他不仅有鄂伦岱和阿灵阿拥护,在群臣中声望也很高。

    大阿哥自认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八阿哥对太子一直怀恨,矛盾由来已久。而六位阿哥各自封爵后,康熙开始将各部的事务分交他们处理,且授予兵政大权,这更助长了阿哥们对储君之位的觊觎。

    现在时机未到,但将来众阿哥间的争斗几乎已不可避免。

    阿哥们各怀野心,屏声敛气,虎视眈眈,等他行差踏错,露出破绽,便给予致命一击,取而代之。

    权力斗争向来凶险,皇权更是如此。那么多人想要通过万丈悬崖上颤颤巍巍的绳索,到达权利的彼岸。而生存下去并获得胜利的唯一手段,是将所有的对手推落下去。

    四阿哥胤禛随了太子。胤祯与八阿哥走的近,被看做八爷党的一员。两人的出生和才能都让他们无法独善其身。

    德妃想至此,不由忧心忡忡,再难入睡,披衣而起。

    明月铺下一层柔和的银辉,将大地妆点的柔和静谧,却照不透紫禁城森森的殿宇。

    宫女在前面持着灯笼。回廊重重。德妃裹紧了披风,命宫女们不要惊动十四阿哥,推门缓步进房。

    烛火映着风一阵摇曳。照出衣架上箭袖和冠带的起伏。德妃细细摩挲平整那几乎看不见的褶起部位,然后自然地将目光投向榻上熟睡的幼子。她在榻边安静的敛裳坐下,怜爱的抚平幼子皱起的眉心。

    “额娘。”胤祯闻到幽香,睁开眼帘,带着尚未睡醒的鼻音,“你怎么来了。”

    德妃安抚道:“别起来,额娘跟你说说话。”胤祯嗯了一声,依言躺着,德妃道,“十四很喜欢八九十三位阿哥吗?”

    “喜欢。”

    “为什么喜欢?”

    “倒也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大哥傲慢粗鲁,太子哥哥高高在上,三哥五哥七哥没什么意思。”

    德妃松松挽着发髻,垂着眸,抿起唇角:“八阿哥他们固然很好,可十四,你不小了,有许多事已经不能单凭喜好去做,需从更深处去考虑。”她耐心的讲述了近一个时辰,也不知十来岁的幼子听不听得懂。

    总之结果是康熙发现,胤祯近来开始亲近太子了。一个是他最心爱的储君,一个是他最心疼的小儿子。两个都是他捧在手里,安在心尖,恨不得时时拴在腰带上一刻不离的人。这让他连着几天心情愉悦。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