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二指先生

正文 向阳红旅社——伊明老爹(五)

    躺在热炕上,听着津津有味的故事,我看见有人起来,光着腚,披了件军大衣就出去了。我纳闷,问阿齐木,他干嘛去了?不怕着凉吗?

    阿齐木告诉我说:“这是夜里起来,到寒风中的牲口圈喂牲口的,放心,冻不着他,没听说哪个人着凉感冒过。”

    “为什么不白天喂饱牲口,非要晚上起来喂啊?”

    看我疑惑,小四川说:“小朋友,没听说过马无夜草不肥吗?”

    哈哈哈,一屋子人放声大笑。

    他们的笑,我不明白,这里面一定有故事。

    阿齐木躺下后,倒没食言,讲了个故事给我听。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经常是你敲我一榔头,我打你一棒子,军事行动比演习都多。

    有一年,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夜宿某地。由于第二天就要和郑军交战了,为了振奋士气,华元吩咐炊事员给大伙加餐,每人分一大块羊排骨。

    当晚,士兵们兴高采烈地捧着骨头大啃特啃,只有华元的马车夫羊斟在一边喝凉水。

    原来华元军务繁忙,忘了交代分给羊斟一份。

    羊斟见其他人吃得满面红光,不禁气不打一处来,决定以牙还牙,第二天要华元的好看。

    第二天,宋郑两军相遇,双方摆开阵势,互相厮杀起来。

    就在两军激战正酣的时候,羊斟忽然一甩鞭子,驾着马车风驰电掣般向郑军的营地驶去。

    车上的华元大惊,对羊斟喊道:“你晕头了吗?那边是敌营啊!”

    羊斟回过脸答道:“我的地盘我做主,昨晚你有权不给我吃羊肉,今天我有权让你当俘虏。”

    就这样,羊斟驾着指挥车径直到了郑军大本营。可怜华元研究了一晚上的兵法计谋还未施展,就稀里糊涂地成了战俘。

    哈哈哈,阿齐木讲完大笑起来,笑称:民以食为天,所以不给人吃饱饭带来的后果还是非常严重的。

    笑归笑,笑过之后,阿齐木正色道:

    马车运行则全靠车倌儿操作,车倌儿的技术主要在于驾驭马匹,通过“嘚嘚、驾!”等个性化口令以及甩鞭、拉绳等配套动作,决定行止、快慢和方向。

    车倌儿的辛苦主要在于路途之上,风雨兼程、晓行夜宿、披星戴月、跋山涉水之类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是常规生活。

    难就难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时重车陷入泥坑,人困马乏,饥肠辘辘,那才考验车倌儿的素质呢!往往搞到心理煎熬、体力透支、狼狈不堪的程度,才能绝处逢生,走出困境。更有暴风雪施威等意外情况发生,都得应付。“跟车的”自然与车倌儿同甘共苦。

    爬夜、露宿时,“跟车的”放马,住店时“跟车的”必须半夜给马添草喂料,因为马不吃夜草不肥嘛。

    车马大店是车倌儿们的宾馆,一角钱就能在热乎乎的大炕上舒舒服服住一宿太美了。

    路途受阻险象环生、车辆受损马匹伤病、套绳断裂、装卸延搁种种情况都难以预料,但却是经常遇到的事,遇到坎坷还需大声呼喊着用爆发力扛车轮……

    车倌儿的生活极不规律,有时能吃能睡,有时连水都喝不上。风吹日晒以致脸色黑红,皮肤粗糙,可以说是他们的共同特征。职业车倌儿常年离家在外与马为伴,路途颠簸,思虑重重,黎明启程,日落宿住车马大店,难免产生孤独寂寞之感。

    然而,他们之中也不乏佼佼者,车倌儿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广交朋友,随机应变,很是锻炼人的。

    回味着阿齐木的话,热乎乎的炕让我的眼睛打起架来。

    等我醒来时,我看见只有我一个人还睡在炕上,筒子屋里一个人影都没有了。

    下来楼,楼下爷爷和二子哥在吃早饭,怎么看不见阿齐木他们呢?

    爷爷说:“天没亮,见风雪停了,阿齐木早就装车赶路去了。

    说着话,我看见桌子下面趴着的大黄狗,仔细看,脖子受伤处只有一点点结了疤的血痕,没有别的症状,正啃着昨晚客人扔到地上的骨头。

    爷爷问我吃什么?

    我看爷爷面前的食物是盘肉,不应该是猪肉,我知道回民不吃猪肉的,我问:“爷爷您一大早就吃肉吗?不吃点别的什么?”

    爷爷想了想,问我:“要不吃油香?油香夹羊肉。”

    “什么是油香?好吃吗?”我问道。

    爷爷颔首说:“嗯,你尝尝就知道了,伊明老板,来份油香。”

    好来,稍等,您们是我今天早上的唯一客人,我要好好把油香做好,拿给您们尝尝。

    说着话,伊明老爹进了厨房,十几分钟后,端上来一盘油香,金灿灿的,好看极了。

    伊明老爹将油香放下说:

    油香是回族民间传统食品,有普通油香、糖油香、肉油香三种,有的地方把油香叫“香香锅”。

    相传油香是外来传入中国的,原为古波斯部分地区的待客食品。传说因穆罕默德于公元622年,在麦地那一位名叫阿尤布的家中食用后,对此大加赞美,后来便广为流传。

    回族的油香种类和口味有多种,有发酵面的咸味油香、淡味油香、甜味油香,还有烫面油香,发酵面油旋子等。泉州、扬州等南方回族地区还有糯米油香、地瓜油香等。

    大部分回族聚集区的油香是圆形的,但个别地区有的也不一样,如四川阆中回族的油香不是圆饼状,而是圆柱形的,很象杯状的蛋糕。

    西北地区的有些回族在非发酵面油香入锅前,要用刀在中间切一至三个孔,为的熟的快和受热均匀。

    各地回族制作油香的方法和用料大同小异,以面粉、盐、碱、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具备这几种原料就可以做出味道鲜美的油香了。也可根据不同的口味或需要而选择辅料的种类,辅料主要有红糖、鸡蛋、蜂蜜、香豆粉、薄荷叶粉、肉馅等。制作油香时首先要和面、醒面。回族人和油香面讲究“三光”——面光、手光、盆光。

    也就是说,面和好后,面团要筋道光亮;手上不能沾很多面粉;面盆里外也要干干净净。和好的面揪或切成小面团,每个小面团擀成直径约10厘米,厚约1厘米的饼坯,在擀的过程中一般不需要翻过来擀,变换面杖的滚动位置擀一面即可。将油上锅烧热,放入擀好的饼坯,待锅中油香略有变黄后,翻一个个儿,当两面鼓起焦黄后,即可捞出。炸制过程中的火候不宜过大,油温太高,油香表皮容易炸焦,所以有“慢火炸油香,两面都发亮”、“爆油炸油香,里生皮焦不发亮”的说法。

    回族在炸油香时,一般都要请年长的、有经验的人来掌锅。吃油香的时候也有讲究,如一些地方的回族在吃油香时,拿在手中面儿要向上,一块块儿掰着吃,而不能用口直接咬,据说是圣行。大部分只需用手撕成两半儿即可咬着吃。

    凡是回族聚居的地方,都有吃油香的习俗,给孩子过满月,过百日、割礼、结婚等,要炸油香庆贺。每逢尔德节、古尔邦节、招待宾客以及纪念亡人时回族人家也要炸油香,有些地方的回族称“做油香”,以示尊祖继俗。

    除了自己吃以外,还要馈赠邻里乡亲互相品尝,以此加强亲戚、邻里和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油香”现已成为团结、友谊、幸福的象征,除了回族以外,也是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的传统的食品,只是在做法和用料上有少许不同。

    我起身,亲近地拉着伊明老爹坐下,我说:“现在不忙,别说吃的了,过一会您给我们多做点,我们带着回去吃,现在您给我们讲讲赶尸的事好吗?

    伊明老爹没有半点不同意,毫无推脱地说起关于赶尸的故事。

    伊明老爹说:“我师父是赶尸出身,我早年开店,因我救了他,常和我聊起赶尸,但他没教我赶尸法术,只把辰州符教给了我,想必是我们这大西北不必他们湘西,学了也没用。”

    一打开话匣子,见多识广的老爹就止不住了,我趴在桌子上,一面啃着酥香的油香,一面洗耳倾听老爹的讲述。

    赶尸是苗族蛊术的一种,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

    蛊有黑巫术和白巫术之分,赶尸属于白巫术。

    法师不在尸后,而在尸前带路,不打灯笼,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一面走一面敲锣,使夜行人避开,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

    尸体在一个以上时,即用草绳把他们联系起来,每隔六七尺一个。

    夜里行走时,尸体都带着高筒毡帽,额上压着几张画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

    路上有“死尸客店”,这种神秘莫测的“死尸客店”,只住死尸和赶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因为两扇大门板后面,是尸体停歇之处。赶尸匠赶着尸体,天亮前就达到“死尸店”,夜晚悄然离去。尸体都在门板后面整齐地倚墙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里停上几天几夜。

    我师父讲赶尸来历时说,中国人特别眷恋自己的乡土。不管怎样,叶落必须归根。客死异地的游子,本人的意愿一定要入葬祖茔;孝子贤孙必得搬丧回籍,亲友相知也都有资助此事的义务。

    而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瘠,穷人多赴川东或黔东地区,作小贩、采药或狩猎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经常流行,生活环境坏到极点,除当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死在那些地方的汉人,没一个是有钱人,而汉人在传统上,运尸还乡埋葬的观念深,但是,在那上千里或数百里的崎岖山路上,即使有钱,也难以用车辆或担架扛抬,于是有人就创行了这一奇怪的经济办法运尸回乡。

    相传几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我们苗语叫公公,蚩尤率带兵在黄河边与敌对阵厮杀,直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后方撤退,士兵们把伤兵都抬走后,阿普蚩尤对身边的阿普军师说:“我们不能丢下战死在这里的弟兄不管,你用点法术让这些好弟兄回归故里如何?”阿普军师说:“好吧。你我改换一下装扮,你拿‘符节‘在前面引路,我在后面督催。”

    于是阿普军师装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样,站在战死的弟兄们的尸首中间,在一阵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后,对着那些尸体大声呼喊:“死难之弟兄们,此处非尔安身毙命之所,尔今枉死实堪悲悼。故乡父母依闾企望,娇妻幼子盼尔回乡。尔魄尔魂勿须彷徨。急急如律令,起!”

    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阿普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敌人的追兵来了,阿普蚩尤和阿普军师连手作法引来“五更大雾”,将敌人困在迷魂阵里。

    因是阿普军师所“司”(是实施、操作意思)之法术,让大家得以脱险,大家自此又把他叫“老司”;又由于阿普老司最后所用的御敌之实乃“雾术”,而“雾”笔画太多难写,于是改写成一个“巫”字取而代之。

    其实,这巫字也是个象形文字:上面一横代表天或者雾,下边一横则代表地,而中间的那一竖就表示“符节”了;竖的两边各有一个人字,右边那个代表阿普蚩尤,左边那个代表阿普老司,意思是要两个人联合起来才能作巫术。

    伊明老爹说:“据我师父说,赶尸有‘三赶,三不赶’之说。”

    我愈发感到稀奇,什么是“三赶,三不赶”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