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唐初一小兵

第三十五章 杀俘,筑京观!

    第二日,玉门关大营段志玄的帅帐内。程咬金接管了段志玄的事物听着赵佑汇报着战后统计。

    赵佑道:“禀大将军,玉门关一役,我军共杀敌八万,俘虏六万余人。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和西突厥叶户阿史那纳鲁带着残余五万多人远逃大漠。”

    程咬金沉声问道:“我们的伤亡如何?”

    赵佑声音沙哑道:“我军战者死五万六千三百一十六人,重伤受伤八千七百五十四人。百姓死亡一千八百七十三人。”

    程咬金不顾手臂上的伤,一拳狠狠砸在面前案子上,坚硬的案子竟被他一拳砸成两半。

    程咬金咬着牙道:“我们还剩下多少人可以上马作战,可足够我深入沙漠,追击贺鲁小儿?”

    赵佑连忙劝道:“大将军万万不可,我军剩下的两万多人皆是人人带伤,不能再次出击,这两万多人堪堪可以镇守玉门关,还要看守六万多俘虏,没有再多的兵力追击贺鲁了。”

    程咬金怒发冲冠,像一只受伤的野兽把身前的案子踢飞,大声吼道:“贺鲁小儿,我程咬金此生必灭你族!”

    这时帐外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老程,算我一个。”来人正是段志玄,城头一战,他身中七刀两箭,流出的血水足有半盆至多。

    他在赵灵儿的搀扶下进入营帐坐下。

    和他一同前来的赵无极见程咬金因为刚才用力过度导致浑身伤口崩裂满身鲜血怒到:“你不想活了?”说完便把程咬金按在椅子上,让赵灵儿帮他处理伤口。此战程咬金也是身中数刀,因为他比段志玄的伤轻,玉门关也需要人主事,所以他才会坐在大帅营帐内。

    程咬金被赵无极呵斥,坐在那里默不作声,让赵灵儿从新给他处理伤口。

    段志玄轻咳了两声虚弱道:“老程,我也和你一样恨那贺鲁小儿,竟然胆敢拿我大唐百姓当挡箭牌。”

    程咬金叹气道:“俺老程就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说着又要抬手拍桌子,却被赵灵儿拉住。

    段志玄道:“老程你看一下这个奏折,没意见的话就盖上你的打印,快马送往长安。”

    段志玄把奏折交给赵无极,让他递给程咬金。

    程咬金摆摆手道:“赵大叔,我这不方便,你劳驾给念一下吧。”

    赵无极照做开始念奏折,当念到“为祭我大唐战死将士和百姓,特在玉门关建英灵塔,并献祭六万西突厥战俘,以尉之!”时赵无极震惊的看着段志玄。

    他身为段志玄的舅舅,以前也是官宦子弟,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段志玄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已经可以想到,当这个奏折出现在朝堂上时,会有无数人弹劾段志玄。

    程咬金哈哈大笑:“哈哈,老段,有种,俺老程就和你一起冒这天下大不韪。”说着他起身拿过奏折,盖上自己的大印,然后交给赵佑,让他派人快马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段志玄开口向帐外喊道:“来人,去把游骑营的张毅叫来。”

    不一会张毅便跟着侍卫来到营帐。这一战张毅也是身中两刀,一刀在背部,一刀在胸前,如果不是有软甲防护,这两刀就足以要了张毅的命。

    张毅浑身缠着绷带正要行礼,却被段志玄挥手阻止,段志玄开口道:“张毅,我且问你,这英灵塔该如何建造?”

    张毅答道:“英灵塔,名为塔,实为碑,将战死沙场的袍泽名字刻于碑上供世人拜祭。大将军可否借纸笔一用?”

    段志玄示意张毅自己动手去拿。

    张毅趴在案子上按照后世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样式在纸上作画。

    张毅画好了以后拿起来朝几人讲解道:“碑前刻大唐英烈永垂不朽!碑后刻阵亡袍泽的名字。”

    段志玄点头道:“嗯,我给你五百人,再给你两千俘虏,三天之内能不能把这件事给我做好。”

    张毅抱拳行礼道:“绝不辱命!”

    段志玄挥挥手道:“好了,你下去督促此事去吧。”

    张毅再次行礼,再退出营帐之前看了赵灵儿一眼,见赵灵儿也在看自己,便给了她一个没事的眼神,转身出了大帐。

    三日后,玉门关城中间一块极大的空地上,六千多大唐将士,五千名西突厥俘虏,玉门关内所有的百姓都在这里。

    空地中间伫立着一个高三丈,宽一丈的巨大石碑,这正是这三天之内张毅紧急建造的。只见石碑前面刻“大唐英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后面则是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

    段志玄带着程咬金和一帮副将校尉登上一个提前建好的高台。

    段志玄面色沉重的向前走了两步高声道:“行礼!”

    在场的所有大唐人皆是行大唐军礼!右手捶胸,跺左脚。

    “咚!咚咚!”

    “啪!啪啪!”的声音回荡在玉门关中。

    段志玄接着道:“祭我大唐英烈!”随即,五千西突厥俘虏全部被一刀砍下头颅。而此时在城中俘虏大营,也正在进行着一场屠杀,所有被绳子穿在一起的西突厥和西域诸国联军的俘虏在挣扎着,反抗着,但是却于事无补,大唐士卒面无表情的一刀一刀的挥砍下去,每砍一刀,就是一个人头落地。

    许多俘虏都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着,希望能活命,但是却没有人怜悯他们,当他们驱赶着大唐百姓攻城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已经被注定了,每一个大唐军人都会与他们不死不休。

    盛大的祭奠仪式过后,段志玄下令让人把所有的俘虏人头摆在玉门关城门前,筑起了一个高达九丈的巨大京观。并在京观前竖下一石碑,石碑上书“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十日以后,太极宫,太极殿,大朝会。

    李世民和文武百官正在商讨政事,此时中书省中书令房玄龄正在向李世民汇报新的民生政策。

    这时整个长安城突然沸腾了起来,所有的长安百姓都在欢呼雀跃。因为刚刚有五骑快马入长安,一路高呼:“玉门关大捷!玉门关大捷!褒国公段志玄与卢国公程知节阵斩八万,俘虏六万!”五骑在朱雀大街上飞奔而过,向着皇宫方向而去。

    这五骑正是段志玄八百里加急从玉门关派出前往长安送信的士卒。他们一路马不停蹄,途径驿站换马不换人,吃喝皆在马背上。

    李世民听着宫外的沸腾声让身边的贴身宦官前去查探。不一会那宦官回来禀报:“陛下,是玉门关传回消息了!”

    宦官话音刚落,李世民和文武百官就听到马蹄声渐进,最后在太极殿前停下。李世民曾下令,红凌急报也就是八百里加急的边镇急报可以在皇宫中骑马,且任何人不得阻拦。

    李世民让金瓜护卫把五人带进殿内,为首的一人跪地禀报道:“陛下,玉门关大捷!段将军和程将军阵斩八万,俘虏六万,一举击溃西突厥和西域联军。”那骑说着便从怀中掏出段志玄和程咬金的联合奏折。

    李世民先让贴身太监拿过奏折,又让金瓜护卫带五人下去休息。李世民看着奏折,越看越怒,越看越心惊,玉门关一战实在是太惨烈了,稍有不慎,就会有破关的危险。李世民看完把奏折交给贴身太监,让他把奏折交给房玄龄。

    李世民道:“玄龄,你给他们读一下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