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踏破征途

第112章 到达京师

    陆平是这次监察司跟随袁祯进京的人,当然他进京不是玩的,鉴于目前形势比较微妙,袁祯、孙嘉和计无生都认为在京城有自己的眼线比较好,这样发生什么事情自己不至于一无所知,这件事是由计无生在负责,袁祯并不是很清楚细节:“听说你们这次来了不少人?”

    “回大帅,这次一共来了三组人,一组要去京城,一组要去南方,另外一组负责靠近北地的各州!他们没有和我们一起走,而是跟随上一批船队就过来了,他们将独自前往各自的目的地,虽然知道我们镇北军监察司的人不多,但是也也得防备有心人的监视!”

    “不错,要小心朝廷拱卫司的人,不能让朝廷抓住我们的把柄,这个拱卫司可是鼎鼎大名,你们一定要慎之又慎!虽然各个世家都有暗地里的势力,但是那都是暗地里的事情,明面上没人会承认,不能让朝廷以这个借口对我们做一些限制!”袁祯沉思着说道。

    “大帅发放心吧,我们已经做了详细的安排,这几组人一直便在外面接受受训,便是连我们监察司内部知道他们的人都不多,只有司长和我还有负责训练的人知道,而且他们的信息也没有录入在监察司的档案里面!负责和他们联络的每一组都是单独的一条线,而且直接向司长汇报,我这次去就是去把这几条线处理好!”

    “嗯,好的,京城的形式比较复杂,告诉他们,不需要特别的打探消息,先站稳脚跟再说,我们现在的阶段只需要大体的消息就行了,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在蛮子的身上,所以他们有时间,主要是一些镇北军不利的消息和情报,能够让我们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就行了!”袁祯叮嘱着,现在一个是不能和朝廷翻脸,所以目前在京城或者中原等地的动作还是不宜太大。

    “大帅,到了登州我就不和队伍一起走了,我单独进京,看情况是否在京城和大帅会面!”

    “不要和我见面,我身后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尾巴,你们的安全比较重要,有什么事清等回到辽州再说!”袁祯知道这次回京城,拱卫司的人肯定会盯上自己,这是朝廷的惯例,每个封疆大吏回京都会有专门的人盯着,其实镇北军算是好的了,封疆大吏就是在地方也是受到朝廷的监视的,辽州和勃州因为经历过蛮子的洗劫,朝廷的探子死伤的差不多了,再加上计无生成立监察司以后又清洗了一遍,所以基本上没剩下什么了,漏网之鱼肯定有,但是肯定不是很多。

    经过三天的航行,船队在登州的地界靠岸,登州都督杜景深亲自到码头迎接,要是就一个袁祯或者就一个黄靖他不必来,但是这连个人一起来,那自己就不能在府衙等着了。

    见袁祯和黄靖一起从船上走下来,杜景深大笑着迎上前去:“哈哈,黄公公一路辛苦了!”说完又转向与黄靖同行的袁祯道:“这位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袁祯袁大帅吧?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袁大帅比某想想的还要年轻!”

    袁祯现在也不敢得罪这个登州都督,要知道现在登州可是镇北军对外通道,虽然沿海港口不少,可是,登州是距离勃州最近的,于是袁祯也是笑容满满的说道:“本帅对都督大人也是久仰不已,一直不得相见,之前水师来的时候大人颇有照顾,大人的恩情,袁祯铭记于心,日后定当厚报!”

    “袁大帅客气了,袁大帅在敌后厉兵秣马对抗凶残的蛮子,才真正是劳苦功高,某这么点小事还值得大帅说恩情?以后有什么事情大帅尽管说,某能够做到的一定不会推辞!”杜景深客气的说道。

    “二位都是大赵的栋梁之才,一位牧马边疆为国征战,一位牧守一方,保境安民,都是辛苦直至,我看我们是不是先回府衙,坐下来慢慢聊?”黄靖体质有些差,又怕这二人说起来个没完,于是赶紧说道。

    “哈哈,黄公公说的不错,我们回府衙慢慢聊,某已经备下酒菜,我们边吃边聊!”

    “那就叨扰都督了!”袁祯和黄靖拱手施礼道。

    席间袁祯和杜景深边喝边聊,袁祯要保证粮草的供应,请求杜景深给予方便,杜景深作为一州都督,繁荣经济也是分内之事,他表示,本来镇北军抗击蛮子,这些粮草都应该免费支援给镇北军,但是登州府库朝廷前段时间把粮草全部提走了,支援冀州去了,所以只能帮助袁祯购买民间的存粮,袁祯当然非常乐意了,虽然他知道杜景深说的可能不是实话,但是袁祯从来也没有想白要啊,只要能买到就好,袁祯还托杜景深帮助购买一些铁器等军用物资,这个在民间是没法买到的,控制还是非常严格,只有官府能买的到。

    杜景深答应了袁祯的请求,杜家也算是个小世族,产业不少,杜景深当然想利用这次的机会多多赚钱,他知道镇北军现在陆路不通,只有水路是通畅的,所以物资的价格高点镇北军也得买,这样自己的利润要比市场上高出不少。

    当然二人说这些的时候是黄靖不胜酒力离席之后才说的,二人不会傻的当着朝廷上差的面商量这些事情,对于让杜景深拿大利润袁祯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咬着牙同意,毕竟镇北军现在实力不行,势力不行就得夹起尾巴做人,这一点袁祯还是非常清楚的,但是袁祯也在心底发誓,总有一天会让你吃多少吐出多少来。

    袁祯等人在登州只停留了一天,然后就出发了,水师在拉上近几天采购的物资以后先行返航了,刘正规急着要去找海匪的麻烦,所以在装好货物以后没有多停留。

    十几天之后,袁祯已经踏上了京城的地界,这一路上的情景让袁祯的愁眉不展,朝廷为了筹集足够的军饷和军队,大肆的征税和征兵,所以地方上萧条不已,老百姓都是无精打采的,青壮劳力更是被抽调一空,越靠近北地越严重,直到踏上京城的地界情况才稍微好一些。

    京城的繁荣和外面的萧条形成鲜明的对比,京城的百姓的脸上丝毫看不出愁容,似乎北地沦陷跟自己的关系不大,还是一片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袁祯站在京城北门高大的城门面前打量着这座历史名城,就袁祯所知,现在京城的常住人口至少有百万人口以上,这应该算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了,袁祯是一个军人,他看到一个城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该如何攻破它,袁祯想了半天,最后无奈的发现,在没有的情况下,想要攻破这个百万人口而且异常高大的大城,只有围困这一个办法了。

    在历史上,这座城市就基本上没有被攻破过,本朝太祖起兵的时候,最后推进到京城,也是采用的围城的办法,最后城内因为缺衣少粮,不得不开成投降,本朝建立以后,就更没有被攻破过了,本朝英宗皇帝时期,发生了一次规模比较大的世家叛乱,几十万叛军一路高歌猛进推进到京城,结果在京城碰壁了,几十万大军围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竟然没有攻破这座坚城,最后被各地赶来的勤王军打败,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大赵开始了世家大族控制地方的时候,开始走了下坡路了!

    “袁大帅,今天天色眼看着就要晚了,我们是不是先到驿馆休息,明天到兵部报道,然后等候皇帝陛下召见!”说话的是兵部派来的一个官员,专门负责迎接袁祯进京述职的,因为这次袁祯是以镇北军统帅的身份进京述职的,所以来的是兵部的,如果他以辽州都督d的身份进京那么迎接他的将是吏部的人,官员见袁祯望着城墙发呆,所以出声提醒道。

    袁祯回过神来,抱歉的说道:“让大人和黄公公见笑了,这是本帅第一次来京城,没想到京城的规模和城墙这么大,以前以为辽州城就是大城了,现在到了京城才知道自己成了井底之蛙了!”

    二人轻笑不已,袁祯这样的表现,第一次来京城的人都会有,所以也见怪不怪了,黄靖说道:“京城的风光确实不是北地能比的,大帅办完事情以后可以在京城多留几天,好好欣赏一下京城的风景,京城有很多地方还是不错的去处的。”

    “嗯,本帅一定会好好逛逛的!”

    “大帅,到这里杂家就和您分手了,杂家要回宫里复命,稍后会有内监的人来通知大帅皇帝陛下召见的时间,大帅只要按照他们的吩咐做就行了!”

    “黄公公保重,某就不送了!”

    “大帅您客气了,您多保重!”说完和袁祯拱手告别,往皇宫的方向去了,袁祯则由兵部的办事人员引领往驿馆的方向行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