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党国一根钉

正文 第九节

    9

    从党志云这条路行不通,马新贻迅速又换了个法子来办:

    既然你姓党的不妥协,那没关系,总有人会替唐校长给办了。()不好意思了,先让你去外地出差一个月再说。等你回来的时候,估计这钱就已经办妥当了。

    在唐伯衡的授意下,校总务处立刻就打发财务科科长党志云去杉西省南安市参加一个教育前景座谈会顺道还可以欣赏一下闻名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美其名曰‘党科长您辛苦了’的活动,为期一个月。在党志云出差一个月的时间里,暂时由财务科副科长方名祖主持财务科工作。

    党志云前脚刚走,第二日,方名祖便立刻拨款200万元给校办企业。马新贻一拿到钱,立刻就带着曹金良登上了前往各地进货的悲催历程。

    从县供销社只能获得一半的货源,剩余的缺口只能靠自个来解决。在物资极度缺乏的1988年,想大批量进货已经成为马新贻心中一种奢侈想法。

    马新贻进货的重点并没放在所谓的大件商品之上,原因很是简单,就算在皋头县如此偏僻的县,也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的商人们开始囤积居奇,他们囤积的物品跟大地市的商人们步调惊人的一致,都是钢材水泥等基建物资和彩电冰箱之类的家用电器。囤家电在今天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亏本生意,而在1988年,一些开始有钱的中产者把存款从银行提出来,走后门去换成若干彩电冰箱,给每个子女先囤积一台以备将来婚嫁用。

    不走寻常路,这是马新贻奉行的策略。如果都邯郸学步,那能赚到多少屁钱?

    马新贻的进货观点很简单,越大的物件我越不进,要进就进些小市民一定会用到的东西,虽然成本低,利润低,可架不住出货量大啊。()

    你想想,这大物件如冰箱电视什么的,这工薪阶级要凑几年的工资才能买得到啊。还不如开门七件事赚得多。

    对!马新贻要进的重点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旦发生疯狂抢购风,对于那些没有这么多钱的普通家庭来说,抢购的唯一商品就只能是价格低的货品,除开开门7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还能是什么!

    当然,手纸可能也会脱销,所以在临出差前,马新贻还特意叮嘱了唐伯衡:老唐,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校办工厂除了一半给挪出来当超市,还有一半先暂时别拆掉,可以继续招聘员工加班加点地生产手纸,千万别怕手纸滞销。虽然仓库里还存有大量手纸没卖掉,但你要相信我,时机一到,手纸翻三倍都能卖空。

    唐伯衡有一点很好,那就是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他既然信任马新贻,自然对马新贻提出的意见都能很好地贯彻下去。在马新贻出差的这段时间里,县二中的校办工厂非但没停止滞销多年的手纸生产,相反还开足马力加班进行生产,这让不少学校的老师议论纷纷,尤其是副校长翁建涛叫嚣反对得最厉害。但唐伯衡才不理翁建涛,老子在二中最大,你反对无效。党的民主原则是建立在集中的基础上。

    一个月之后,马新贻风尘仆仆地与曹金良返回到皋头县,二个人都瘦了不止三圈,跟竹竿似的。

    唐伯衡乍一看到马新贻都不由愣了一下,笑骂道,

    “你这人,昨整成这样?在外头被人欺负了还是怎么着,睡眠不足啊。”

    马新贻摸了摸自己的没几分人肉的小脸,苦笑道,

    “唐校,您可不知道外头有多乱。我跟小曹两个为了能取到货,那是从千军万马中杀了进去。凡是工厂,门口外都堆积了过千的商人,越大的厂子人越挤得很。

    我为了进点货,为我们二中的校办工厂赚点小钱容易嘛!挤入人山人海中,那绝对是脱了好几层皮的事。”

    在一旁的曹金良立刻脸色黑沉下来并腹诽道,

    “你哪有耗什么力气,还不都是俺冲在前,你跟在后面。要被挤成面团的也是俺,俺命好苦啊!”

    “好了好了,别诉苦了。只要能让校办企业起死回生,我包你官升一级。”

    “真的?”马新贻眼眨了眨,颇为兴奋地盯着唐伯衡。

    唐伯衡冷哼了一声,答道,

    “哼,还不是那翁副校长,他提出若是不能让校办工厂起死回生,你就应该去职。我毫不客气地接了一句,若真能成事,那马新贻同志就进一步,去总务处做副主任。哈,翁建涛可是哑口无言。

    小马,你可要给我争口气,别弱了我的名头。”此刻唐伯衡很是慎重地说。毕竟对校办工厂进行改制,涉及到唐伯衡的威望。若是成功,则唐伯衡就在县二中彻底站稳脚跟。

    “没问题。”马新贻打了包票。不打包票能行吗?况且光是一路行来看到的事情,就让马新贻对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感到非常的正确。

    在马新贻出差所经过的十余座不论大小的城市里(这里所说的不论大小,最小的也比皋头县来得大),最统一的一幅景象便是无处不在的排队,而且越往北走,这城市里百姓的队伍那是越排越长,抢得越厉害。

    出于对涨价的恐慌性心理,人们开始‘抢’东西。许多人半夜三更就去排队,到供销社商店开门的时候,大家都冻得瑟瑟发抖。

    早上8点半开门,10点多东西都全卖光了。

    马新贻也特意随着人群冲进各个城市的供销社属下的商店观摩,那里的商店跟皋头县商店没什么区别,也是什么都卖,化肥、农药、肥皂、煤、补药、电池、糖果、饼干,数量上会比皋头县的来得多些。

    马新贻亲眼目睹了已经被煽动起来的民心。商店门一打开,立刻就见人海如潮水般涌入,随后又如退潮般抢光商品后转移阵地。百姓们那是见到货架上有什么就抢,也不问能用得上。特别是火柴、肥皂,100盒100盒地买,几乎从仓库出来,还没上架,就断档了。

    为了能了解到最新的货品生产进货消息,每到一地,马新贻都下大功夫与商店采购员搭上线,详细了解当地的供销采购情形。大体上来讲,全国都差不多的一种状况:

    供销社属下的商店,是要向系统内的仓库调拨进货的,由仓库直接到生产厂家进货。这段时间,生意好的、人气旺的商店,东西往往上午一上架,下午就被一抢而空了。

    怎么办?去向生意稍微差点的商店拨货,可是人家不肯,为此,双方常常会发生激烈的争吵。

    到厂家去进货,也不是那么容易,好多东西都要靠关系才能进到货。比如就算是肥皂这般不起眼的东西,平日里那是化工厂要求到商店份上来才能卖得掉的,现在整个掉个个过来,商店经理要亲自到化工厂走后门,才弄到一些;若是某些不常卖的物品卖断货,就比如21金维他,不是采购员的职员,也都会被领导下令去弄货。

    而为了能完成任务,就连从不求人的老实人,都会绞尽脑汁地让朋友帮忙。就这般,恶性循环,以至于全国人民皆在跑采购。

    综上所述,马新贻推断出此次全国爆发的物价抢购风马上就要来到,而且应该是从北向南波及。不是不到,而是时机未到,等到抢购风潮彻底席卷全国、形势逼人之际,便是自家赚钱的绝好时机。不趁此机会趁火打劫还待何时?*的空子哪是那么好钻的,这种引发全国动乱的中央层面上的重大决策出现的失误,绝对是百年难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