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汉之帝国

正文 40.幽冀蝗灾-刘昊水淹取难民

    公元一八一年,注定了是大汉朝不平静的一个年代。入夏以后,中原各地大旱,因此而引发的蝗灾将数以万计的良田吃的一干二净。朝廷昏庸无道,各地吏治无方,到处都是无家可归,无食可吃的灾民。

    黄河以北素有天下粮仓的冀州,这一年的蝗灾闹为严重。漫天飞舞的蝗虫,如同上天撒下的酒水一样,向着幽冀交界之地涌去。

    “报!”

    “何事?”

    “报将军,范阳传来急报!”

    “念!”

    那传令兵也不含糊,一口气将田丰写给刘昊的快报给念完了,中间连个背儿都不打。

    “什么,蝗灾。”

    “是的,田太守说,月前便有冀州逃到范阳的难民,只是人数不多便没有汇报,但是从下旬开始,人数一下子多了起来,每天都有不下数百人向范阳城涌去,现在广阳城外已经冀州的难民围的水泄不通了。”

    “难民,怎么会这么快。”

    “田太守着人送报时还说,现在范阳与冀州交界处已经发现了蝗灾的迹象,如果不赶快处置,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蝗灾到哪里了?”

    “回将军,田太守来报时,幽冀边界只有少量的蝗虫出现。”

    “马上传我将军,八百里加急,告诉田丰,将幽冀边界的所有河流统统截断,沿岸百姓全部北迁,同时告诉子龙将军,派细作去冀州境内,着河流上游,筑坝拦水,择机水淹灾区。”

    “是!”

    那传令兵接到命令头也不回便向府外跑去,也不管刘昊下的命令有没有效,管不管用,自己先去传了再说,现在整个幽州军中对刘昊的服从基本上达到了盲从的地步。毕竟刘昊可是带着他们打过N多次胜仗的,高大的战神形象可是深入军心,估计这个时候,就是皇帝老子来了,都不一定有刘昊好使。

    范阳:

    田丰和赵云两个人看着手中基本上一模一样的命令,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开什么玩笑,水淹粮田?北迁百姓?这是救灾吗,整个一制造灾难。

    “这是将军(主公)亲口说的吗?”

    “回田大人,赵将军,这的确是将军亲口所说,而且临行前,将军还特别交待要田大人和赵将军速派人去执行此事,迟恐生变。”

    “啊?”

    两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起大眼瞪小眼,干愣在那里,这刘昊脑子不是烧坏了吧,这是什么命令啊。别人不知道,田丰可是十分清楚范阳的现况,范阳与冀州交界之处,可是有着大片良田,那都是今天刚刚开垦的,现在已经是夏末了,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秋收了,这大水要是一淹过去,那一切不就全毁了吗?

    “将军将令到!”

    田丰和赵云二人正在屋子里不知如何去做的时候,又一个传令兵高声通传进来。刚刚的传令兵才刚刚出去没有半个时辰,怎么又来一个传令兵,十万火急也没有这么急的吧。

    “报,幽州五郡太守,安北将军,刘昊将令,着范阳太守田丰,范阳守将赵云接将令后火速执行,不得有误,凡延误军机者,一律军法处置。”

    说完那背插三面黑旗的传令兵将手中刘昊亲手写的书信交到了田丰的手上。田丰接过书信,急忙拆开,洁白的纸上,只有简单的四个字,掘河灭蝗。看完这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书信,田丰又看了看赵云,发现赵云也是和自己一样的表情。最后二人将目光又回到了传令兵的身上。

    那传令兵背插三面黑旗,那三面黑旗代表着什么意思,所有幽州五郡军政要员没有一个是不知道的,黑色令旗,一面,代表此事在一日内必须执行,两面,代表此事在半日内必须执行,而三面黑旗,便是要你在一个时辰内就要动手去做。而同时,三面黑旗传令使负有监管之职,一旦发现有接令而不去执行者,传令使便会如时回报,届时,刘昊便要亲自出手了。

    赵云加入幽州军时间虽然不长,可是幽州军的军令之严,他可是清楚的知道的。整个幽州军,除非刘昊不下令,只要刘昊将令一下,哪怕前边是吃人猛兽,那些兵士们都敢去斗一斗。“既然主公已经如此说了,想必主公一定早有打算,我们当速去安排。”

    “也只好如此,只是可惜了那万亩良田了。”

    二人无奈的摇了摇头,到现在也是没有搞懂刘昊下这命令的意思,洪水还可以灭蝗吗,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从刘昊身上发生的太多新鲜事,保不准这一次真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呢。

    “各位乡亲们,如果冀州之地蝗灾泛滥,不日便会席卷范阳,今得安北将军之令,着范阳南部各县之百姓北迁以避蝗灾。北郡之地已准备好了大批粮食,足够各位吃过明年秋收,还请各们乡亲早早收拾,及早动身。”

    “啊,北迁,那我们家的几十亩田地怎么办啊?”

    “是啊,我们的良田可都在这里啊,去了北地那粮食怎么办啊?”

    “列位乡亲,列位乡亲,太守大人说了,此去北地,一是为了避免蝗灾,蝗灾一过,各位的田地还是会一分不少的给大家耕种,只是此次蝗灾势大,今年的粮食怕是要颗粒无收了,但是太守大人已经在北地备足了粮食,所以大家只是去北地住上一阵子,明年还是可以回来种田的,况且,北地也有大片的粮田未种,各位如果明年不想回来,明年在北边也可以分得和南部一样多的田地。”

    “真的吗?”

    “当然,太守大人说分给乡亲们田地,可曾骗过各位?”

    “那到没有!”

    “太守大人说可以打败鲜卑人,可曾打败了吗?”

    “确实打败了。”

    “太守大人说给各位乡亲耕牛及农具,可曾骗过各位?”

    “不曾骗过。”

    “既然如此,各位乡亲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此次太守大人要各位北迁,也是迫不得以采取的办法,所以还望各位乡亲们多多配合。而且此次如果各位乡亲在北部定居,太守大人说了将给每户多分一亩田地。”

    “多分一亩田地,那可真是太好了。”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快快去收拾东西,免了误了太守大人的灭蝗大计。”

    “对,对,快点去收拾东西。”

    一听说有地分,而且还免税,这些小农们一个个的心思都活络了起来,反正在哪种田都是种,不就是换个地方嘛,也不少块肉,这年头有便宜不占白不占,不占王八蛋。什么时候,小农民的思想始终都是摆脱不了占小便宜的束缚。却不知道,他们贪的这种小便宜却给刘昊带去了一个大便宜。

    除了当地的百姓,对于那些逃难过来的冀州百姓刘昊也是发起了动员令。责令荀彧到范阳宣传,方悦带领五千将士一路护送,浩浩荡荡的逃难大军,足有二十几万人便跟着幽州军一路向北,移民去了右北平。

    而这些人去右北平刘昊也不是白让他们去,右北平现在有大片的土地没有开垦,到明年,现在这二十几万人就可以自己去开垦田地,到了明年,这些田地就可以分给他们,而且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去建造城市,修筑水利。等一切基础设施完成,明年,就可以等着丰收了。

    刘昊手里边打着叮当响的算盘,虽说范阳一地今天肯定是损失不少,可是前一阵子的白纸,玻璃,白酒都换了不少粮食,足够挥霍一阵子,等到其它各地的秋粮收割,就算五郡之地一年颗粒无收都不会有问题。

    当然,刘昊也不会白让这些百姓移民右北平,毕竟,以后他们都是自己的子民,没理由搞的这么死,所以刘昊还是会给他们一些甜头的。

    现在刘昊可谓是钱大气粗,要田有田,要地有地,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兵有兵,手下谋士良将一大把,就等着煮酒论天下。当然也不在乎这点小利。

    此去右北平的所有冀州难民,每家每户一个月可分得三十斤大米和十斤小麦,别的地方能混口粥喝就不错,还分给你米面,想都不要去想。而且,除了米面之外,右北平现在正在搞煤矿开采,他们也可以去采矿,换取工钱。到了右北平,他们可以按照各县的规划建造房屋,虽说房子都是统一样式,统一大小,但是这对于这些朝不保夕,无依无靠,无水无食的难民来说,已经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所以一传十十传百,当刘昊对冀州难民的迁移令一出,冀州各地遭受蝗灾的百姓蜂涌一般向着幽州而去,整个冀州接连幽州的郡县,差不多出现了十室九空的现象。一直到半月以后,范阳南部,冀州北部各个水系,洪水决堤,难民北上无门,才阻止了这股移民潮,可是此时,已经移民幽州境内的冀州百姓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万之众。

    整个幽州人口再一次实现暴涨。而随着洪水倾泄而下,那些遭受蝗灾的地区,全部变成了一片泽国,本来漫天横飞的蝗虫失去赖以生存的干燥环境,一下子烟消去散,半只都看不到了,只有残留的低洼水面上,偶尔还有一两只死去多时的蚂蚱。

    而作为此次洪水的制造者刘昊,在洪水过后,也是亲临范阳,看着眼前那些成为一片泽国,自己辛苦开垦的良田,心里也是感触颇多。

    “就这么毁了。”

    刘昊身边站着田丰,赵云,荀彧和方悦等人,刘昊说话,没有人回答,此时,谁都知道刘昊心里的痛,当初,田丰还不理解刘昊下令水淹良田的苦心,直到他看到满天的飞蝗铺天盖地一般飞向田野,刹那间将作物吃的一干二净的时候,脑门上的冷汗都流了出来。

    如果没有这次水淹良田,那这些等待着秋收的良田命运又是如何呢,而除了范阳,那范阳以北的地方呢,田丰不敢继续往下想,因为他想得到那后果有多严重。

    “从此以后,在此处多植树木,保护河流,记住,每造十亩田必有二亩为林,切不可大肆开垦造成土地荒化。此令从即日起速传往各郡执行。不得有误。”

    “诺!”

    “这些该死的蝗虫,这次害得我花了如此多的钱财,浪费了如此多的土地。”

    “主公怕是说的不是心里话吧。”

    “嗯?”

    “主公现在之实力,怕是天下间都难有人可以匹敌,单说治下百姓便有二百二十余万,而且此次治蝗,相信主公心中一定有了防治蝗灾的办法,而且新近移民的冀州百姓在得了主公的好处之后,只怕以后一定也会一心跟着主公。如此一举三得,主公此次是只赚不赔。”

    “呵呵,亏你说的出来,算了,都回去吧,田公,赶明等水下了,把地里的败草全都烧了,防止瘟疫。”

    “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