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重回一八〇〇年

正文 第十八章:英雄会襄阳

    我骑着大青骡子,踏着清晨的寒霜,一路直奔襄阳城而去。我去襄阳是要参加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是收元教总师傅齐林召集的,他要集合湖北各地的白莲教首领共谋大事,揭竿起义。

    陆一苇将此事告知我之后,我不敢怠慢,连夜赶路,按照约定的时间,阴历十一月二十五日赶到了襄阳城下。

    襄阳城乃鄂北重镇,水陆通衢,更是战略要地。南宋末年,宋朝的军民在这里与蒙古大军血战五年,谱写了一段悲壮的史诗。如今,光阴荏苒,往事已逝,只有高大巍峨的襄阳城墙依旧耸立在汉水之滨,默默地向南来北往的游子过客们展示着那一段辛酸的历史。

    我来到了襄阳城的南门又名文昌门之外。此时,旭日高升,城门大开,熙熙攘攘的人流不断地进进出出。在城门外,各种建筑也是栉次鳞比,一派繁华景象。我按照约定,来到了文昌门外一个名为“迎春茶坊”的茶馆里坐下,静等来接应我的人。我一边喝着茶一边暗想,齐林他们如何才会认识我呢?

    正在这时,忽然身后有人低低地招呼了一声:“龙师傅”,我回头一看,不觉大喜,原来是宋一真的大徒弟马清峰。他们师徒俩因为我派陆一苇及时传递消息而得救,事后,他们曾经亲自到赵家沟来道谢,想不到今天又一次见面了。

    马清峰见到我也很欢喜,他也不坐下,对我说道:“龙师傅,快走吧,很多师傅们都到了,齐林老师傅说了,人到的差不多就开会。咱们快走吧。”

    我答应了一声,站起身来跟着马清峰直奔城内而去。

    来到了城里,我跟马清峰穿过了几条街巷,来到了一处宅院的后门。马清峰四处看看无人,便上前拍打门环,门很快就打开了。一个身穿青袍的人探出头来看了看,马清峰和他点了点头,便带着我走进了门去。

    身穿青袍的人带着我和马清峰穿过一道道院门,来到了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三间北房。青袍人走过去挑起了正房的门帘,让我和马清峰走进去,只见屋子里满满地坐了一屋子的人,大家有的喝茶,有的抽烟,屋子里烟雾弥漫。

    这些人里,我只认识宋一真,他见我来了,便笑盈盈地站起来和我拱手施礼,然后又对其他人说:“诸位兄弟,这位便是均州自然教的龙汉青龙师傅,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屋子里的人便纷纷向我抱拳致意。宋一真便向我介绍屋子里的其他几位教首,有湖北宜都的张正谟、聂杰人,有枝江的刘盛鸣,有长阳的林之华,有孝感的鲁维志,还有开门的那个青袍人,齐林老师傅最信任的大弟子姚之富,以及齐林的师弟刘之协、以及徒弟樊正明等人。

    正在这时,忽听门外有人笑道:“龙师傅来了,还不快给我引见引见!”只见门帘一挑,走进来一条大汉。只见这大汉年纪约有五十开外,身穿一件靛青长袍,腰扎牛皮腰带,头戴一顶没有花翎的红缨官帽。我一看到这顶帽子就知道来人便是收元教的总师傅,湖北白莲教最大的教首齐林。

    为什么齐林要戴一顶官帽呢?嘿嘿,这可就奇了,原来,这齐林的公开身份竟然是襄阳府下属的襄阳县县衙门的总差役!地位大约相当于日后县公安局刑警队的大队长。

    一个吃着官饭的人为什么要秘密组织白莲教,并要扯旗造反呢?这是我感到困惑的问题,也是历史学家感到困惑的问题。齐林见到了我,便高兴地拉住了我的手呵呵大笑:“是龙老弟啊,哈哈,我要谢谢你呀,要不是你及时通风报信,我的大徒弟宋一真这阵儿早就变成一副骨头架子了——肯定是凌迟处死嘛,而他要是被抓起来,估计肯定也会把我牵扯出来。这小子骨头软,禁不住那三根夹棍,我嘛,他官府倒是抓不住,可是我这顶官帽就戴不成了,哈哈哈!”

    大家都哄堂大笑了起来,宋一真的脸上十分尴尬,只能嘿嘿地干笑了两声。

    我看着齐林,决定单刀直入地提出我心中的疑惑,于是问道:“齐师傅,龙某今日和你相见,实在是三生有幸啊,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的不敢相信,一位官府中人,却要扯旗造反,和朝廷分庭抗礼啊。”

    齐林呵呵大笑,拍着我的肩膀说:“老弟呀,你们官场外的人大概都以为凡是当官的,都是黑了肚肠没了良心的缺德鬼吧?其实呀,官场里的人也有好有坏,只不过在官场里正不压邪,好人到了这里要么变坏,要么滚蛋,想干好事是不成的。你老哥哥我当年来当官差,只不过是为了混一口饭吃,也是想干好事都干不成啊。几十年来,我眼见得一位位官老爷们流水似地在这衙门里进进出出,哪里有他妈一个清官啊?个个都是吃人饭不拉人屎的王八蛋,都是喝百姓血吃百姓肉的豺狼野兽。后来,我终于悟透了,不是这些当官的天生心黑,而是整个大清国从根上就烂了,在大清国的官场上根本就没有好人容身的地方,因此要想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就得造反,就得把这满清朝廷连锅端了才成。于是,我就跟着刘松师傅入了收元教,领着弟兄们筹划起义大事。如今,我看这火候是差不多了,该咱们兄弟大干一场了!”

    众教首们纷纷点头:“没错,说得对,是该大干一场了。齐师傅,你就说吧,咱们到底该怎么干?我们都听你的。”

    齐林不紧不慢地拿出烟袋,坐下来点上抽了两口说道:“要说怎么举事起义,这是个大事,得大家伙商量着来。之富这孩子心眼多,他想了个主意,大家伙不妨听听。之富啊,你给大家说说看。”

    姚之富面容瘦削,目光炯炯,透着精明干练,他站起身来说:“各位师傅,我是这么想的。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都是灯节,到了这一天,襄阳城是城门大开,一夜都不关——当然各地的城门都是这样。而且,到了这一天,衙门里当差的,还有兵营里的官兵们都要过节,有家的回家,没家的就找地方喝酒赌钱,我想这一天正是咱们举事起义的天赐良机啊。我的办法就是,咱们趁着这一天,各地同时举事,带着各自教里的弟兄们杀进城里,占了各处衙门、兵营,抢了各处仓库、储备,杀掉那些当官的,咱们的起义就一举成功了!”

    宜都的聂杰人一拍大腿:“好,姚兄弟这个主意妙,咱就这么干!”其他人也纷纷一致表示赞成。

    我说道:“姚兄弟的计谋很好,但要保证成功,还需要各地的师傅们周密计划才行。各地的师傅们要把人马组织好,制定出详细的计划,派什么人在什么时刻占领什么地方,走什么路线,遇到变故之后采取什么补救措施,都必须一一筹划周详,咱们准备得越周密,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对此万万不可大意。”

    齐林点着头说:“龙老弟说的好,一看就是个能办大事的人。龙老弟啊,我看郧阳府的起义大事就全权由你担当了,你看怎么样?宋一真,还有清峰,你们都要听龙师傅的调遣,听明白了没有?”

    马清峰毫不犹豫地点点头:“齐师傅你放心,我们保证全都听龙师傅的。”宋一真也点了点头:“行啊,我看就这么办吧。”

    我接着说道:“起义之前,保守机密是至关重要的,咱们的起义计划只能限于少数亲信骨干成员知道,决不能泄露到下层教众那里。否则,咱们必将会被官府一网打尽,到那时就悔之晚矣了。”

    齐林频频点头:“龙老弟说的,我越听越在理,你们大家都要照着龙师傅说的去做,知道吗?”其余的众人也表示同意。

    我又说:“起义之后,朝廷必然派兵前来镇压,一场大战在所难免。对于咱们来说,最要紧的是必须立即联合一起,统一指挥,所有各路人马都要在一个人的号令下行事,千万不能各干各的,那样就会被朝廷各个击破。我提议,起义之后,咱们大家都要服从齐林齐老师傅的号令,奉齐师傅为尊。”

    姚之富说:“我师傅德高望重,理应做咱们的首领,大家说是吧?”

    众人都一致赞成。齐林说:“我这个人呢,其实也没啥正经本事,不过大家既然信得着我,我就只好大尾巴驴上套硬充骡子赶了。不过,我倒是有个提议,我想请龙老弟来当军师,去演个摇鹅毛扇的角色,帮着我调兵遣将、指东打西,龙老弟,你可一定要帮我这个忙啊。”

    我笑了,说道:“我可不敢充什么摇鹅毛扇的,不过齐师傅看得起我,我一定会尽力而为的。齐师傅,我有几句很重要的话,想要和您单独谈一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