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顺秦

第一卷 初入战国 第五十一章 转意(一)

    似乎是婢女的疏忽,这内厅的窗户并没有关严,不知从何处刮起一阵强风,一瞬间屋内的油烛全都偏向了一个方向,而那书案上的绣球在风中左右摇曳翻滚,终究从书案的一头掉落在了地上,一瞬间铜片交互碰撞产生的清脆声响填满了这略显空荡的后厅。

    听到响声的蝶儿缓缓抬起头,盯着那个滚落在地的绣球,沉默了许久,伸手将它拾了起来,默默凝视着这个圆形的小玩意,久久无语。

    滴答,滴答。在眼眶里打转了许久的眼泪还是一滴一滴的滑落下来,打在楚绣缝制而成的绣球上,很快便湿了一大片。

    直到门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犬吠声,蝶儿抬起头,还来不及擦拭掉眼角的泪痕,却看见一个并不算高大黑影从屋外走了进来,那是一张苍老的脸庞,灰白的须发随风摇曳,然而来人却含笑望着屋内的蝶儿,眼神中满是怜爱。

    蝶儿怔怔地看着来人,半晌,忽然间悲声叫道:“爹...”说完,站起身,往前跑了两步,一头扑进了那人的怀里,嘤嘤哭泣起来。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洞香春时,宋病己已经将所有东西收拾妥当,装进了包袱中。

    他的东西并不多,毕竟除了来时穿的那身破旧的衣服和他宋病己这个人,他可算是净身(不是太监那个...)入户,而如今他所收集的全都是这些日子里,各国棋士私人馈赠于己的小物事,而洞香春所给予他的一切,宋病己都不愿意带走,如果可以的话,他宁愿这一切中能包括记忆

    该走了...宋病己长长的吁出一口气,缓步迈出小院,顺手搭上了院门。遥遥朝棋室的方向望了一眼,俄尔自嘲的摇了摇头,转身从洞香春僻静的后门走了出去。

    大梁城中依旧是如此喧嚣,此时已经是大梁城的朝市开市时分,宋病己在人群中穿梭着,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因为这份热闹并不属于他,他也不想在其中过多的流连。

    仿佛与往日无异,大梁城的守卫依旧是那么的漫不经心,宋病己很顺利的出了大梁城,看来那庞涓果然不再在乎自己。不过也算是件好事,宋病己走在回小山村的山路上,心中忽然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这些日子习惯了在洞香春中众心捧月,而今回到原点,终究有些淡淡的失落。

    慢慢止步,转身回望远方的大梁,除了巍峨煊赫的大梁城,一片星罗棋布,港洫纵横的沼泽也映入了宋病己的眼帘。他知道那里便是荥泽,一大群如蚂蚁般的黑点在荥泽上劳作着,那是魏侯魏罃为迁都大梁所征发的民夫在开凿鸿沟。战国时代,大梁以西一带有大片的沼泽地带,特别是中牟附近的圃田泽常年积水,魏侯为迁都大梁后大力发展新都的政治、经济,同时也是军事需要,便发动民夫在原有自然水道的基础上,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修治工程。先从原阳(今河南原阳县境)西北的黄河南岸,开凿了一条大沟到圃田泽(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交界处,为古代我国著名的大湖泊之一,东距开封约40里),使黄河的水流入圃田,又从圃田开凿运河。后来,为了进一步适应大梁经济发展的要求,魏惠王三十一年又从大梁的北郭开凿大沟(运河)来引圃田的水,并绕大梁城的东侧向南延伸,流入逢池。

    再后,又接通沙河上游,利用沙河的一段水道,再开沟接通颖水。于是泗水支流的汴、获、睢水和淮河支流的颖、沙、涡水全部得到沟通。使得此渠上接黄河,下与淮河通流,并可辗转沟通长江,成为中原地区一条水量宏大且影响深远的河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沟”。

    鸿沟的形成,标志着流域性运道的发展,不仅促进了黄淮平原的水运交通、农田灌溉和流域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更对魏都大梁城的繁荣和毁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远远望着这群辛苦劳作的民夫,宋病己若有所思。自古而来,在华夏的土地上,大小水利工程不胜枚举,人们总希望一条天然的水道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其本来的流域,这便是一场人与天斗的战争,虽然耗时巨大,然而往往获胜的都是人类,似乎也在说明一个所谓水滴石穿的道理。

    不过这么浩大的工程,所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惊人,如这鸿沟,以及后来的都江堰、郑国渠,更遑论千年之后大运河,无不是如此。没有哪一个人能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完成,这历史的长河不也正是如此么?任何个人的力量在这滚滚洪流中不过都是螳臂挡车而已,想要改变历史这条大河的走向,所需要的远远比任何一条现实中的大江大河来得要多。

    思虑及此,宋病己忽然抬头望天,明媚的阳光照耀在他的脸上,他缓缓闭上了眼睛,似乎是在沉思着什么。良久,忽然张大了口,朝天骂出了前世人耳熟能详的三字真言!

    “xxx,去你的王图霸业,去你的江山美色,你这贼老天,为何不选别人,偏偏选中了我宋病己!”只见宋病己声色俱厉,声音在这山谷中久久回荡,经久不息,“若你要让我来改变这历史,我就偏不如你的意,我之一生岂可为你所操纵!”

    说完,宋病己再不回头,一步一步沿着熟悉的道路走下去,那大梁城在他的身后渐渐变小,直到成为天际的一个黑点,再也看不见,他仿佛是将所有的世俗繁华抛去在了身后。

    也不知走了多久,远处的山腰出现了一茅草凉亭,凉亭内放置了三张石凳和一个石桌,制工虽然粗糙,然而却也不失为来往大梁城路过此处的百姓商贾们一歇脚之处。抹去额头上的汗珠,宋病己微微加快了脚步,显然是准备在那凉亭中休息片刻。

    不过来到亭子不远处,宋病己却发现里面的石凳上已经坐了一人,那是一位老者,雪白的头发散乱的披在脑后,脸上满是皱纹,嘴角却挂着和蔼的笑容,让人一见顿生亲近之意。

    只是宋病己如今再也不敢单靠外貌来判断别人,正如前世里曾听说过的一句话,不单是美艳如花的女人喜欢骗人,貌似忠良老实的男人也容易骗人,以前或许他还并不在意,可是经历昨日之事,宋病己已经深以为是了。

    放慢脚步,来到茅亭外,瞥了一眼那端坐的老者,却发现在石桌上竟然摆着一副围棋棋盘,棋盘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黑白两子,宋病己有心凑上前去一探究竟,却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紧抿着下唇,缓步坐到凉亭边缘的泥地上,强迫自己不朝当中看去。

    事出反常必定有妖。宋病己相信没有哪家老头会没事跑到这荒郊野岭来下棋玩,而且偌大个地方还就这老头一个人,说明黑白两子都是他一个人弈出,一人对弈这么无聊的事情这老头都做得出来,显然必有深意。就与那乞儿孙膑每日出现在洞香春外一样,若是宋病己早些想到这店,只怕就不会如此容易被人算计了。

    只是悔之晚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宋病己现在再也不敢轻易相信别人,随时都在提醒自己要保持警惕。

    “这位小友,若是有闲,不如来帮老夫看看这局棋,如何?”没想到,宋病己主动开口,那老者倒是找上门来了。

    “小子不通棋道,让老丈见笑了。”宋病己眼底掠过一丝精芒,并不起身,只是淡淡的开口答道。

    “哦?”老者拈须一笑,缓缓道,“名满天下的洞香春客卿却不通棋道,不是让诸人笑话么?”

    这老头果然是为自己而来,宋病己冷哼一声,并不答话,甚至连此处也不愿意多做停留,站起身便要离去。

    “小友这是欲往何处去?”那老者见他要走,开口问道。

    “从何处而来,便往何处去。”宋病己冷冷答道。

    “从何处而来,便往何处去?”老者将他所言低吟一遍,继续说道,“小友此言差矣,人生如白驹过隙,如何有回头路可走。若是此时离去,前功尽皆抛弃,小友如何舍得?”

    “如何舍不得?功利皆是虚妄,声名不过执念,舍不得又如何?难道这两样东西还能带到百年之后?”宋病己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埃,左脚往前一步踏出凉亭。

    “说的好!”老者忽然抚掌赞道,“若是这世间之人都能有小友如此胸襟,何愁天下不得安定。”

    闻言,宋病己终于转头看了他一眼,只见这老者含笑望着自己,眼底颇有几分异色,俄尔他怅然叹了口气,朝老人一拱手,紧了紧负在身后的包袱,快步走了出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