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

正文 第9章 和亲匈奴 (二)

    刘敬认为:有一个可以长治久安的办法,但是,陛下不愿意。刘邦急忙说:只要能阻止匈奴入侵,有什么不能做到的事呢(上日:诚可,何为不能----《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刘敬说:陛下把嫡长公主下嫁单于,再送上厚礼。匈奴知道汉朝送去的是皇上的嫡生女儿,还有丰厚的礼物,他们必定会让嫡长公主当阏氏,生了儿子将來一定是太子,最终可以取代冒顿单于。因为他们贪恋汉朝的重礼,陛下可以年年送一些我们用不完的东西,同时,派出一些能言善辩的人向他们输送礼仪。冒顿在,他就是皇上的女婿,冒顿死了,你的外孙就是新单于,哪里有外孙和外祖父打仗这回事呢?这样,不用动武汉匈关系就可以得到改善。

    但是,和亲匈奴的一定要是皇上的嫡长女。如里匈奴知道嫁给单于的不是嫡长女,而是宗室之女,那他就不会真正和我们和解。

    刘邦一听,非常高兴,立即和吕后商量这件事。

    吕后听说要将自己独生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匈奴单于,立即哭哭啼啼,日日哭,夜夜闹。

    最终刘邦也沒有办法下定决心让鲁元公主和亲。而是在宗室中找了一位姑娘,假称是长公主,嫁给单于,并派刘敬去匈奴缔结和亲之约(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和亲匈奴是汉初国力较弱无法与强大的匈奴进行正面战争的困境中采取的一项权宜之计,说它是性贿赂有些过度,但是,它确实有辱国格。

    我们也要看到,汉初的和亲为汉朝赢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向匈奴展示了汉文化的魅力,为民族大融合打下了基础;汉朝的贡奉增加了匈奴对汉朝的经济依赖;所以,汉匈和亲对西汉初年的政权來说也有它积极的一面。

    吕后决策

    面对冒顿单于厚颜无耻的挑衅,吕后是勃然大怒。朝中的大臣看见吕后动怒,便纷纷顺着吕后的倾向发言。

    樊哙最积极,干脆说自己只要带十万精兵就可以横扫匈奴。樊哙此时是上将军,在军中地位非常高。当然,这和樊哙之妻是吕后的亲妹妹有关。

    总之,朝中是一边倒的喊打声。

    面对这一片喊打声,只有一个人头脑非常冷静。他说:樊哙应当立即斩首(樊哙可斩也)!当年高皇帝(刘邦)率领三十二万大军攻打匈奴,被困于平城。现在樊哙凭什么说可以用十万军队横扫匈奴。这是当面欺君!当年秦朝曾下大气力对付匈奴,从陈胜起兵到今天,战争的创伤都沒有恢复。如今,樊哙又当面逢迎主上,这是想动摇天下的根本。况且,匈奴是个什么东西,听到他们的好话不值得高兴,听到他们的恶语也不值得愤怒。

    这一番话立即震动了整个朝廷!

    这番话和吕后的意见完全相左!

    这番话痛斥了上将军樊哙,而樊哙又是吕后最亲信的将领!

    说这番话的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这么大胆?吕后会听从这个人的意见吗?

    敢于力排众议在吕后面前讲出一番道理的人,是中郎将季布。

    季布是谁?他有什么特殊身份呢?

    季布原是项羽手下的一员猛将。在楚汉战争的战场上,季布曾经屡屡困辱刘邦。但是,季布在当时名气极大,特别是季布讲信用,当时人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承诺,比金子还要贵重。“一诺千金”这一成语就出于此。

    项羽自杀之后,季布逃亡。刘邦一直惦记着这员屡屡困辱他的名将,下令悬赏千金要季布的人头,而且下令,谁敢藏匿季布,灭他的三族。

    季布先隐藏在濮阳一位周姓人家中,这位周先生说:政府通缉你非常紧,很快就会追查到我家來了。如果将军能听我的话,我就献一计。如果将军不愿听我的话,我愿意自杀表明我并非想出卖你。

    季布答应了他。

    周先生剃光了季布的头发,项束铁圈,穿上粗布衣,打扮成一个被贩卖奴隶的模样,然后将季布放在一辆载重车上,和他自己家的奴仆在一起,到当时著名的侠客朱家家中去卖奴隶。

    朱大侠心里非常清楚周先生卖给他的奴隶就是季布,但是,仍然将季布买了下來,安排季布到地里干活。但是,朱家对他的儿子说:这个奴仆干不干活,一律听他的意见办,千万不要勉强他。而且,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和他同桌吃,绝不能轻视他。

    朱家把这一切安排好了之后,便乘了一辆轻便的小车到洛阳來见刘邦最亲信的太仆夏侯婴(滕公)。

    夏侯婴一直为刘邦驾车,是刘邦的专用车夫,而且,夏侯婴还救过刘邦的儿子惠帝刘盈、女儿鲁元公主。此时,夏侯婴官拜太仆。夏侯婴认识这位朱大侠,便留朱家住下來,热情款待了好几天。

    朱家看着机会成熟了,便对夏侯婴说:季布有什么大罪?皇上这么着急地要抓他。夏侯婴说:季布多次为项羽困辱皇上,皇上很恨他,所以才下决心一定要抓到他。

    朱家问滕公:你看朱家是个什么样的人?

    滕公说:是个贤士啊!

    朱家说:两主相争,各为其主。季布为项羽出力,那是他的职责。而且,项羽的部下能杀完吗?如今皇上刚刚得到天下,因为个人的私怨悬赏通缉一个人,这不显得皇上心胸太狭窄了吗?而且,像季布这样有才能的人,皇上如此紧急通缉,他不向北投奔匈奴,就会向南投靠南越。天下最忌讳的事就是让壮士去帮助敌国!您为什么不找个机会劝劝皇上呢?

    夏侯婴知道朱家是一个大侠,并猜到季布一定藏在朱家家中,于是,他答应了这件事。

    过了不久,夏侯婴按照朱家的说法说动了刘邦。刘邦下令赦免季布,并召见季布,任命他为郎中(皇帝的侍从官)。

    到了汉惠帝之时,季布官拜中郎将(皇帝的护卫官,属郎中令)。

    吕后、樊哙与朝中诸臣纷纷要求出兵攻打匈奴之时,季布非常清醒,他不顾自己曾在项羽手下任过大将的“历史问題”,毫不犹豫地站出來讲了自己的观点。

    吕后听了季布的话,什么也沒有说,下令退朝,从此再不提出击匈奴一事(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史记·季布列传》)。吕后心里不得不佩服季布说得有道理,但是,樊哙又是自己人,不便批评,只好罢朝。

    但是,如何答复匈奴冒顿单于的信呢?

    吕后让人写了一封言辞谦恭的信,说:大单于沒有忘记我,专门给我写了信,我惶恐不安。仔细想一想,我已经年老体衰,头发、牙齿都脱落了,走起路來摇摇晃晃,故难以从婚。

    并赠送了两辆车马,一位美女。冒顿单于接到回信后,又派使者來,道歉说:我从未听到过中国的礼义,陛下这次算是让我领教了。于是,冒顿单于也献了马,作为答复,两家于是再次和亲。

    吕后接纳了季布的正确意见,忍辱负重,维护了汉匈之间的和平,表现了她不同凡俗的政治家的眼光和气度。

    这位在汉初宫廷斗争中残暴无比的女主,在处理汉朝和匈奴关系上却保持了少有的冷静,使汉匈关系继续保持了一种友好状态,这对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十分有利。

    但是,外交政策的正确无法掩盖吕后政治决策中的重大失误,一场迫在眉睫的政治决战正在酝酿之中。这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政治决战呢?

    请看:荡平诸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