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畸形儿

正文 第二十八章 前程似锦(1)

    不少庄稼人都犯一个毛病:看见坐小车来的官,就觉得真了不起,无形中瞅着就发畏,见面的时候毕恭毕敬,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一句错话都不敢说,很怕人家不乐意,就招灾惹祸了。不用说太大的官,就是乡头头坐轿车来了,也把他们吓得躲挺远,唯恐人家问他点儿什么,如果答对不好,不但自己得遭殃,还得拐带别人跟着受罪。骑摩托车来的,都有半仙之体,不是本身掌点儿实权,就是在领导跟前说话好使,对这样的自然还是敬着点儿好。对那些骑自行车的干部,他们就有点儿瞧不起,觉得这不过是跑腿学舌的小喽啰,啥也说了不算,跟这样的深点浅点无所谓,反正他也不能把自个怎样。

    李书记就吃过这样的亏——在大坑村蹲点的时候,总是骑个自行车,东走走,西转转,跟这个唠一会,跟那个扯一番,大伙觉得他和老百姓不差啥,也没太拿他当回事,就是觉得这人挺随和,一点架子也没有。所以听于仁辛长好他们叫书记,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官。乡里叫书记的十来个呢,也就是有时候朝老百姓骂几句喊几声,除了耍耍威风也没看出来有什么特别。有的连句人话都不会说,就因为在公家混的年头多了,也挎上了这样的官衔,实在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上下班也和老百姓一样骑自行车,乡里的轿车没他们的窝,据说县领导来了陪酒的时候他们都上不去桌,李书记大概也是这伙的。

    直到于仁告状赢了的时候,人们才知道:这个李书记也是县太爷当中的一位,还排在牛县长前边呢!只是因为不会摆谱,就让老百姓把他看扁了,以为他也是打小旗的呢。

    李书记大概明白了这层意思,提升地区行署副专员以后,又把大坑村作为他的联络点,知底细的人肯定得猜傍他是为了到这找补找补脸儿——你们这帮土包子不是瞧不起我吗?我非得让你们看看我怎么样!

    人们大概真猜错了:李书记这回确实是坐轿车来的,可当时就打发走了,他自个和于仁一样当上了步兵,开动十一号,东走走西转转,这瞅瞅那看看。过了几天又来了几个人,在于仁、辛小光、老面瓜几家屋里搞起了什么试验——其实就是把苞米瓤子粉碎了,在屋里一层层放好再搁里点儿什么药,然后把屋里整热乎,外来人黑天白天的看着,眼睛都熬红了。

    眨眼就是一个来月,奇迹真的发生了——只有大热天在树林和草地才能见着的蘑菇,竟然大冷天长到了屋子里!屯里人象看西洋景似的,到这几家看了又看,发现这蘑菇长得又密实又匀乎,一个挨一个,齐刷刷的,简直就象神仙用什么法术变出来一般。

    再往下就简单了:装到机动车里,搁棉被一苫,拉到城里去买。城里人都觉得是稀奇物,有钱没钱都买点儿尝尝——嗯,味道还真不错。小光还想出个好点子,让帮着种蘑菇的那几个人把这蘑菇有啥营养都写下来,又打听好了这些人的单位和姓名,在卖蘑菇的时候印出了传单,上边写明白了什么科研所什么专家鉴定这蘑菇有什么营养,人们看了以后自然相信。有的人觉得不底实,特意按上边写的电话号码打电话专门问这事,听到明确答复了,才知道卖这东西的确实没掏瞎。这样一来他们反倒成了大明公,闲唠嗑的时候就替这蘑菇做了宣传,一传俩俩传三,不多日子大伙都知道了这玩意不但好吃,而且特别有营养。再加上吃它等于冬行夏令,显得有面子,来客了炒上一盘也上讲究。有人说消费不仅是需要性消费,更是观念性消费。这话虽然有点儿拽文,可说的都是实情。人们就只为了那种感觉,认为这花钱值个,都这么想,销路就打开了,利润自然也就来了。后来干脆不用零售,天天早晨几个大户就把一车蘑菇全包了。

    忙乎完一茬,几家坐下来拢拢账:去了乱七八糟的花销,每家都净剩两千多元,忙乎一个多月,就是一间房那么大块地方,比种两垧地大苞米还挣钱。甄小抠觉得不是滋味了,埋怨辛小光偏心眼儿,有这样的好事为啥不算他一个。辛小光说:“当时动员你参加,你听说得五百多块的本钱,说啥也不干呐。”甄小抠说:“当时你也没说能挣这些钱呐。”辛小光说:“我们当时也就是搞试验,成葫芦瘪葫芦谁心里也没底,更不知道能有这样的行情啊。”甄小抠没嗑儿摸了,只好商量下期再搞他也跟着干,辛小光挺痛快的答应了,他才有乐模样。

    屯里人听说这事大敞开,家里有闲房子都想参加,不几天就凑了八十多户。于仁看大伙都认准这个路子了,就跟李书记商量,又派来了几个技术员,先是把想种蘑菇的都聚到一块,在学校的闲屋子里办了几天培训班。然后辛小光领着这几个技术员走门串户,到各家去现场指导。前后不到一个月的功夫,近百家蘑菇房都轰轰烈烈的干起来了。

    也该着他们走字儿——一帮二五子稀里糊涂那么整,还真一家没瞎,不几天小蘑菇就都冒出来了。可是难题又接着来了:这么些蘑菇卖给谁呢?货多自然贱,跟原来那点儿玩艺手捂手按着卖可是两码事啦。于仁早料到了这一步,连着十多天在外边跑市场,联系了不少菜贩子。他们听完介绍,都对这新鲜物挺认可,答应接货,价格定到每斤两元钱。虽然没有刚开始的价格高,可是大批量往出整也只能这样,闹个省心省事,比搁人蹲市场省工省力。回村里跟大伙一合计,大多数同意。有人提出干脆由村上往出整得了,不然个人家那点儿玩意又出人又出车的就没账算了。这样每天谁家出多少蘑菇都采下来包装好,村上到各户验质检斤,再拉到市场一块儿卖。然后扣除车费人工和掉秤的损失,剩多少大伙均摊,这么多家都可以坐在家里擎干的,村干部操点心就算是为大伙办好事了。真是人多出韩信,大伙都说这个主意好,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只有甄小抠觉得还是个人出摊挣得多,不愿入伙,也没人劝他,由他耍单鞭去吧。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