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鄱湖红船

第1卷 败 落

    42、败   落

    那天早晨,刘大海在湖面上截获了黑虎山的那条贼船,抓到那几个小土匪后,就立即返回了红船局,并连夜将这几个土匪送到了县衙门里。一审讯,才知道这些土匪原来正是准备去吴城长春客栈杀人放火的。

    从这几个土匪口里,刘大海知道自己的父亲三先生已经葬身在黑虎山下的深潭之中。现在的山大王不仅要去吴城烧掉长春客栈,还要杀死自己的母亲三师母,把自己的妹妹抢上山去做什么压寨夫人。

    这几个土匪还交代说,原来的山大王金钩胡子已经不知去向,山上只留下一个三大王。现在的新大王就是金钩胡子的儿子,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后生,并且还说,长得很像刘大海。

    刘大海一听,虽然嘴里大骂他们胡说,但心里却十分的清楚。看来黑虎山现在的山大王必定就是自己的弟弟刘大河。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让刘大海不能理解的就是,自己的亲弟弟刘大河对自己的家人为什么这样恨之入骨?他为什么要亲手杀害自己的父亲,现在还要去谋害自己的亲娘亲姐姐呢?难道他真的变成了胡子挑的儿子吗?

    这时,令刘大海担忧的不仅仅是长春客栈,而是母亲和妹妹的身家性命。

    县衙门将这几个土匪正法示众以后,刘大海便赶回了红船局,把事情的经过对高会长说了。高会长说:“刘大海,我看那黑虎山的土匪,肯定是不会放过你的母亲和妹妹。他们也知道没有办法奈何你,就一定会对她们下手。这几天,你还是带些弟兄到吴城去,在那里呆几天,有些情况也好照应。”

    刘大海本来也有这种想法。现在听高会长这么一说,他正好顺水推舟。于是把红船局的事向其他人交代了一番,就带着十几个弟兄去了吴城。刘大海急急忙忙赶到吴城之后,立即去镖局拜访了自己的师傅黄师爷,并同吴城稽查局取了联系。在吴城镖局和稽查局的配合下,刘大海就在吴城码头进行了一番布置,自己亲自带着人马在那里蹲守,只等刘大河前来“报仇”。

    让刘大海没有预料到的是,蹲守到第三天,刘大海和他的弟兄们真的在码头截获了两条贼船,并当场抓获了黑虎山的匪首老三和十几个土匪,还在船上搜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

    这一下,真让刘大海大喜过望。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么轻而易举地就抓到了胡子挑的把兄弟老三。刘大海知道,只要抓住了这个三大王,黑虎山的一切内幕都清楚了。于是,他就和自己的两个非常知己的弟兄,亲自在船上审问老三。事到如今,老三也没有什么话不好说的。他就有问必答,把凡是自己知道的事情都交代了。从老三的口中,刘大海终于弄清了,自己的弟弟刘大河是怎样变成胡子挑的儿子,又是怎样亲手整死自己的父亲,现在又是怎样成了黑虎山的山大王的?

    弄明真相之后,刘大海觉得这个三大王决不能留。如果明天一过堂,他在大堂上一招供,把什么都抖出来了。那么,不仅自己的家族和声誉就此完蛋了,自己也同样威风扫地。思来想去,刘大海只有想到了吴城镖局,去找自己的师傅黄师爷帮忙。

    当天夜里,两个蒙面人就翻墙进了吴城衙门的牢房,把黑虎山的这位三大王给勒死了。

    老三这就样糊里糊涂地死了。在断气时,他还是弄不明白,这两个蒙面人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勒死自己?

    结果了老三之后,刘大海心中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但是,他却不敢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的母亲三师母。他担心自己的母亲要是知道了真相后,肯定承受不了。他只是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他的妹妹刘素娇,并叮嘱她一定要谨慎提防,然后就准备带着手下的弟兄回红船局去。

    在回红船局的前天晚上,刘大海又去镖局拜访了黄师爷。他把从老三那里得到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告诉了自己的师傅。刘大海觉得,现在在这位老人面前,已经不应该有任何秘密了。他只是恳求黄师爷看在当年同父亲的私交上,帮忙照顾一下自己的这个家。他对黄师爷说,眼下时局又不太平,母亲和妹妹在吴城的日子也许不会很久了。孤儿寡母的是支撑不了这份家业的。他说等到红船局那边有点空闲,他就来吴城把家业变卖了,再把她们送往乡下老家去过日子。这些日子就拜托师傅多费点神。

    事到如今,黄师爷也没有话说,他只有答应了自己的徒弟。答应再从镖局派一些得力的徒子徒孙去,到长春客栈去为三师母看家护院。

    不过黄师爷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也不过是权宜之计。长春客栈的劫难终究是躲不掉的,只不过是迟早而已。再说,即使胡子挑和刘大河不来伤害他们,长春客栈的败落也已成定局。三师母和她的女儿刘素娇,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支撑这样一个庞大的门面。

    后来事情的发展,也正如黄师爷所预料的一样。当长春客栈的那些伙计朝奉们知道刘老板已不在人世之后,便开始人心涣散,各打各的算盘了。

    长春客栈当时还有一两百号人马。别看三先生在世时,那些朝奉伙计、账房管家,还有车夫船夫、使妈下女人等,一个个都是那样的毕恭毕敬,俯首阽耳;一个个又是那样奴额卑膝、低眉顺眼的惟命是从。他们处处显出一个“忠”字,事事露出一个“义”字。但是,等到知道三先生已经死了之后,这些人便换了嘴脸,变了颜色,再不似以前那般模样。先是树倒猢狲散,开始自寻生路,各奔前程。许多人就找出种种借口要求走人,有的甚至还是不辞而别。

    面对这种情景,三师母知道大势已去,自然无能为力去阻止。凡是开了口说要走的,没有不答应的,只好由他们去罢。

    要是这么干干净净地走,那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偏偏有些人尽管当时是赤条条的来,如今却不肯赤条条的去。有的是明拿暗偷,有的则是巧取豪夺。更有甚者,是白天去了,晚上深更半夜的又回来了,或爬墙入室,或凿墙钻洞,大包小包地席卷而去。不多时间,轰轰烈烈的一个长春客栈,便被掏得百孔千疮,人财两空了。

    即更是那些暂时留下来还没有走的,也开始奴才变主子,凶相毕露。一个个只管拿钱吃饭,不再为你卖命了。晴天白日的关上店面不开张,通肖达旦地打牌搓麻将。如今当家的不在,两个孤儿寡母,怕你个甚。不吃你个海干山空,还不想走哩。于是,当年显赫一时的长春客栈,几乎是一夜之间变得冷冷清清,再也不是一个红红火火的生意场了。

    流水落花春去也。三师母当然知道长春客栈已经大势已去,繁华不再了。但她却没有过分的悲伤。长春客栈是怎么来的,看来还得应该怎么去。何况几十年的坎坎坷坷,已经让她将人生世态看得洞穿。尽管她没有能像她的父亲那样,可以观今鉴古;也不可能像她的丈夫三先生那样,到头来似乎已经大彻大悟。但是,她从两三岁开始就在尘世中沉浮的那种经历,足以让她明白什么是荣华富贵,什么是世态炎凉。她既不怨天,也不尤人。她认为命运对她来说还算是公平的。感谢她那死去的亲娘,给了自己一副漂亮的脸蛋,给了自己一身好皮囊。既给了她惹祸的根,也给了她享福的本。这五十多年的光景,她总算过得不祸不福。细细算来,还是没有亏本。想想当年那些身在青楼的姐妹,如今又有几个能像自己这样,可以在人前显贵。所以,事到如今,就是叫那胡子挑一刀砍了,三师母也不觉得亏。

    最让三师母耿耿于怀的,就是自己的三个儿女。大儿子刘大海总算有了出息,找到了一条安身立命的正道,尽管苦是苦些,总算长成了一位能抬头走路的汉子。小儿子刘大河至今人在哪里,三师母至今仍然蒙在鼓里。但是思念了这么多年,如今她已不再去想他了。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就随他去吧。

    这时最让三师母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刘素娇。三师母知道,女儿生得有几分姿色,往往是不幸的根源。何况女儿不仅胜过自己当年,而且又知书达理,满腹子曰诗云。因此,她一直为女儿的命运担忧。如果长春客栈是当年的长春客栈,三先生还在人世,女儿也许可以找一家门当户对的婆家,挑一位可以以身相许的郎君。然而,长春客栈如今已败落成这样子,看来女儿刘素娇的不幸已是命中注定了。

    每当夜阑人静之时,三师母总要在床上辗转反侧,在这些事情上哼哼唧唧。面对一盏孤灯,满室萧然,三先生的音容笑貌又时时浮现在她的眼前。有一天晚上,她竟然看到了一个无头人影飘然而至,来到她的床前。此时,三师母半睡半醒,正在朦胧之中,她似乎觉得那个无头人影,便是三先生。于是,她不但不害怕,反而有一种想拥抱的冲动。她对那个影子说:“冤家,你现在是脱身了。把这么一个破摊子丢给我,你好狠心啊……”

    说着说着,她不由得嘤嘤哭了起来。

    那个影子也不答话,只是在她的床前飘来飘去。

    三师母哭着哭着,头脑渐渐地清醒了。她用手揉揉眼睛,茫然回顾,房屋里又只有她一个人,连那个无头的影子都不见了。

    三师母更是悲从中来。她想,这肯定是三先生报信来了。第二天一早,她就带上女儿,坐着轿子,到吴城的铁佛烧香去了。

    铁佛寺是三师母常来的地方,也是吴城众多寺院中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这里的主持同三师母也是熟人。来到铁佛寺后,三师母花了一笔钱,请主持召集了一班和尚,为三先生念了一堂经,烧了不少香烛纸马。在众多的菩萨面前,三师母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祷了一番。一是愿三先生早日找到自己的头颅升入极乐世界,二是愿大慈大悲的菩萨保佑女儿一生平安,三是保佑长春客栈能起死回生。

    但是,三师母的这场道场却没有半点效果。三先生的人头找没有找到,她不得而知;女儿的一生是否平安,也要等将来再说;唯一可以验证的就是,长春客栈不仅没有起死回生,反而险些在一场大火之中化为灰烬。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