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接下来几天就是客来客往,熟悉的晴雯就亲自接待了,不熟悉的就推说事情忙,有机会再见。不然一个个的都要忙碌,那还不得累死?

    真是得有个管家才是,起码内院的的又一个,红梅三个人都是姑娘家,不方便。可是自己这个家庭是从无到有,慢慢发展下来的,不像那积攒了几代的人家一样,还有家生子,那管事婆子自然不会少。从外面买来的年纪大的,你敢一开始就让人家当管事妈妈吗?

    可以说,身边除了辰哥儿的奶娘是已婚妇女外,还真是清一色的姑娘。

    新兴家庭开始难哪。

    是不是自己也要开始给红梅几个人婚配了?但是这府里都是女多男少呢。除了最开始的四个小厮外,又买回来几个小厮,但是年纪都很小呢。

    如今家产渐渐变多,田产也不可能永远靠着李大川,总得让自己家的奴才管一管吧,这管着管着就成了管事的。这样才是长远之道。大川哥还有自己家的事情要忙,不能老是让他为自己家的事操心,就说这有时候还贴补银子,简直是太不应该了。真的好好想一想了。

    身边的三个丫头年纪也大了,问一问她们的意思吧,晴雯向来尊重她们的意见,不喜欢直接就把人给配了。以后生活不幸福也是遭罪。

    这次见到郑夫人,郑夫人感觉比三年前更富态了。她很委婉的说了自己家的事现在都是自己的几个儿子在管了,郑员外已经退居幕后,不管事了。希望以后能和王大人家常来常往。

    郑夫人状似不经意的说道:“我们家的七姨娘去年得了重病,可惜了,怎么治也治不好。”

    七姨娘?不就是周玉兰吗?难道已经死了?晴雯虽然觉得她行事恶毒,但是猛然间听说这个人不在人间了,还是觉得震惊!周玉兰和自己差不多的年纪吧。晴雯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感觉,这样的一个女人,怎么说呢?是她自己害了自己,还是他父母害了自己,还是郑夫人害了她,还是别的原因?花一样的年纪,就这样凋零了,人的生命可真脆弱!

    郑夫人说这话的意思无非就是得罪过晴雯的人已经不在了,咱们可不可以重归于好?

    晴雯不可否认,郑夫人是宅斗高手,某些方面自己还是佩服的。但是这种人并不能和她成为真正的朋友,她要是没有好处,会和自己来往?算了,反正自己也不打算和她真心相交,就当是一般往来吧,和她和平相处总比与她为敌为好。

    贵林酒楼的连夫人还是一如既往的风情万种,不过就是看到晴雯的两个孩子的时候满脸的惆怅,因为这位林夫人嫁过去这几年了,肚子都没有动静,她又是填房,前面还有继子,林老板倒是不急,反正他有儿子,但是作为女人,没有自己亲生的孩子,怎么也算是一个缺憾,特别是林夫人这样的,是后母。林老板在的时候还好说,等林老板去了,那继子又有了媳妇,到时候不孝顺林夫人就是告状也没有办法啊,人真要狠心起来,你告状?你出门都困难,还告状。都以为是像王子安这样心地善良啊。

    处理了这些人情往来,晴雯觉得有必要和自己的三个丫头谈一谈了,她们的岁数大了,可以婚配了,当然如果她们能配给府上的小厮更好,到时候可以继续到自己身边帮着官家,但是如果她们不愿意,自己也不会勉强。

    她们这一拨十来个丫头,除了死去的墨竹,撵出去的绿梅,跟着文夫人的春兰,年纪还小的绿竹,年纪都相差不大。秋兰当时在厨房里学到了不少本事,现在这府里的厨房都归她管,另外给了她几个小丫头打下手,在这里说不定会住不了几天,晴雯也不想临时雇人,有时候李氏还亲自动手做饭呢,所以先让秋兰顶着,这一日三餐也是够用的。

    绿菊年纪也十六岁了,也到了嫁人的年纪,宝儿身边只有一个绿竹和她岁数差不多,这还不够,起码得补一个小丫头。

    另外紫菊,红菊从原来的洒扫升到了管库房的活计,良辰回来后就跟着老太太李氏了。

    想一想,好多丫头都要配人,晴雯先紧着自己的丫头吧。

    所以先把红梅,白梅,夏兰给留下来,委婉的说了自己的意思。结果还没说完,这三个丫头就脸红的不行了。晴雯笑着说道:“这是怎么了,平时看你们大大方方的,现在怎么这样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们都是无父无母的,也只有我来张这个口了。”

    “一切都听夫人的,奴婢们没有什么意见。”三人都答道。

    晴雯扶额,“我可不是问你们看上了谁,这样问都是不应该的,不然别人听见了,还以为我的丫头不收闺誉呢,只是问你们,是愿意留在府里呢,还是出去嫁到外面去。这在府里呢,嫁人了也可以在我身边服侍,到时候成为管事的妈妈,我身边也需要这样的人,你们老爷外面还有一些田产,都需要人看着,你们知道我们府上目前一个管事的也没有,开头几年还没有什么,但是这日子长了也不是办法,你们的大舅爷以前是帮着我们管的,但是他一个人精力有限,他家里还有自己的事,我们也不好老是麻烦他,所以那里也需要人。

    到时候我们去外任了,总得留一房人照看这些田地。不好的地方呢,就是你们还是奴婢的身份。要是嫁到外面去呢,我可以把你们的卖身契还给你们,你们也能当平民,好好的过日子自己做个小生意什么的,也是好事,这可都是你们一辈子的事情,得好好想一想,你们都是我身边最亲近的,在翼城的时候也帮着我处理了不少事,我希望你们都过的好。”

    红梅说道:“夫人,奴婢们知道夫人的一片心,夫人能够找我们说这些事,奴婢们都很感激了,奴婢也不怕臊,奴婢想着能一辈子伺候夫人,以后在夫人身边当个管事妈妈!”红梅想着,夫人对自己算是好的了,从来没有打骂过,那以后跟着夫人还有什么好怕的呢?虽然说到了外面能当平民,但是在外面就那么好了?

    赚钱养家都不容易,以后要是嫁了个不着调的,就是想告状也没有地方告去,自己没有父母,相当于没有娘家,这里夫人又不会常呆,吃了亏也没有人管你,说不定人家还会嫌弃自己以前是个奴籍呢。而呆在府里就不同了,家的人同样是府里的人,彼此间也认识,自己是夫人身边的贴身丫头,就是想要欺负自己也得掂量掂量,再者,自己也是真心想要留在夫人身边的。这么好的主子到哪里去找啊。

    在府里吃穿不愁,每个月还有月钱,防着这样的生活不过,跑出去干什么?以前的爹娘都是平民了,还不是穷的买儿卖女的?这样的日子自己可不想重复。

    夏兰和白梅心中的想法都是一致的,到这府里多好!人哪,都是不想改变美好的现状。

    所以都想要留在府里。

    晴雯见她们都想好了,就说道:“你们想好了,我就心里有数了,咱们府上,豆子是最开始就跟着我们的,人也机灵。你们老爷也器重。雨墨呢,和你们一同进的府,虽然话不多,但是我看也是个胸中有丘壑的。知书跟着文师爷,过段时间会回来,这个知书的主我倒是做不得了,还得问问文师爷的意见。青山和南山,他们带出来的小厮都干得不错,想来本事是有的。不过呢,这只是我这里知道的,相比你们自己私底下也相互说过吧,你们自己心里要有个数,我到时候让人暗示一下,等你们老爷回来了,让这几个人去提亲,总不能我好好的丫头还要自己去提亲吧,你们好歹要让人求一回是不是?

    要是到时候他们求亲了,你们不乐意,可一定要说,知道吗?这可是你们一辈子的事,不要因为是我说的,你们就不说,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谢谢夫人!”三个人都感激的说道。

    也只能让这些男仆们自己提,不然晴雯对着自己的丫头说,把你和谁谁配到一起,估计自己都觉得很不好意思。

    就趁这一段时间,放出些风声,让他们好好斟酌斟酌。想来三年的相处,互有好感的大有人在吧,只要不做违背礼法的事情,自己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另一边,王子安赶了一天,赶到了京城,立刻就去吏部报道了。吏部的人让他把自己的住址留下,等有通知了,会立刻就把这通知传给他。王子安以为还要上下打点,不过刚要拿出钱来,那吏部的官员就变了脸色,说道:“这位大人可不要弄这一出,要是让人知道了,我这个位置可就保不住了。你是第一次来这里办事,我也不好说你,下次的时候你可千万别这样,不然你这官保得住保不住还是一回事呢。”

    王子安惭愧,问道:“谢谢大人提醒,我下次再也不会了。没想到我朝的吏部这样公正廉洁,吾皇英明啊。”

    “那是,皇上最不喜欢上下官员贿赂,又担心咱们的俸禄太少,逼不得已要受贿,所以给咱们吏部的官员的俸禄都是很高的,足够养活一大家子了。而且每个月还有补贴,就是不允许贿赂之风。圣上说了,缺钱可以和他说,他能给你补,但是要让他知道了谁受贿了,那这个官就不要当了,以前的俸禄也要全部交回来,反正你是嫌弃这俸禄,那何必给你呢。”

    王子安又问道:“皇上怎么知道谁受贿了?”

    那官员说道:“咱们吏部每月都有一次例行的家产汇报,而且,你以为皇家的人没有本事啊,你就是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说不定皇上都一清二楚呢,可不敢存了坏心思。”

    “那岂不是都不敢在吏部了?”王子安问道。

    “这你可就不动了,这吏部想要来的人多的要命,告诉你吧,这俸禄又多,还有皇上的补贴,说出来都好听,为什么不过来呢。但是你就是想要进来,也得有本事啊,没有本事的人,你就是进来了,也呆不长。”

    “那么说大人是有本事的呢。”王子安笑着说道。

    “没想到你看着老实,其实也会拍马屁啊,我算什么有本事的,只是一般,我们的姜大人才算是有本事的了。咱们的老尚书也要告老还乡了,姜大人就要升上去了。以后跟着姜大人干,这日子更好过了。”

    王子安没有说自己认识姜大人,和这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就告辞而去了。

    刚才说话的是吏部的一个文选主事,是吏部最低的官员,不过正好就是管这些文官的考授升调的。但是最后还是尚书大人定夺,主事上面还有员外郎,郎中,侍郎,尚书。

    不过看一看这个人的上司对他的考评还是可以的,这主事就翻了王子安上司的考评,竟然是个优。对王子安的印象好了很多,又看是第一次回京述职,估计没有在京里混过,也没有人提点,所以就犯了刚才的错误。这样想来家世背景也是简单的。这样的人应该是有真才实学的。到时候推荐他到好一点的地方吧,圣上可是喜欢有真本事的人。

    都说应该把有真才实学的人放到艰苦的地方去,那这样一来,富足的地方就要放饭桶?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富足的地方可是整个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当然是要弄好人才,想一想林老爷当年不就去扬州管了盐运?

    这位主事觉得应该把那些没本事的人放到苦地方去吃吃苦才算是好事呢,让他们知道知道老百姓的苦,也好学好不是?

    正想着呢,下朝回来的一众人回到了吏部,这上朝的只有尚书和侍郎才有那个资格,像他们这样的人,只能乖乖的呆在部里好好的看家了。

    不过这位文选主事看见回来的几位大人脸色都不好,忙殷勤的给几位大人泡了茶端上来。

    要说吏部这个地方嘛,大头是尚书,二把手就是两位侍郎大人,然后就是自己的直接上司员外郎和郎中。头头们的心情不好了,直接影响到下面的人。

    这位文选主事做好了这一切,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尚书曹大人说道:“老了,老了,真是不中用了,我看我得尽快告老还乡,不然一世英名难保了。”

    “曹大人是不是因为今天朝上圣上发火的事情?”吏部侍郎姜瑜问道。

    “可不是这个,通州那边竟然出现了勒索过往船只的事情,你说好巧不巧,竟然勒索到了肃亲王爷,不是在老虎头上拔毛吗?幸亏王爷带的人手多,把那一伙在运河上为非作歹的人给抓了起来,你说要是当时王爷有个好歹,那可怎么办好?这通州县令可是从我们吏部任命下去的,皇上到时候追查起来,我们岂不是要被牵连?”

    “曹大人此言差矣,这全国的官吏除了需要圣上金口玉言的,不都是我们吏部任命的,如果每个地方出了事情,都找我们吏部的麻烦,那圣上一整天就别忙别的事了,只盯着我们吏部好了。咱们吏部也不光是任命官职,这承爵,守制都是我们吏部在管。地方官员自己没有办好差事,皇上是不会牵连到我们吏部的。”姜瑜说道。

    另一位侍郎也说道:“是极!皇上也只是说了通州县令管辖不严,要严惩不贷。咱们吏部就等着给那通州县令下撤官的文书吧。不过这次也闹得太不像话了,竟然连肃亲王都敢打劫,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那通州可是京杭大运河的尽头,来京里述职的人只要是能走水道的,哪个不从那里通过?也不知道谁那么大的胆子,竟然生出这样的主意,我就不信那通州县令不知道。”

    姜瑜道:“也不是胆子大,是他们有眼不识泰山,咱们的肃亲王喜欢微服出游,这次刚好乘的是不起眼的船,那群贼子以为是没有身份背景的,所以就上船勒索了。像那些回京述职的,哪一个不是用的大船,贼子们都是有眼光的,自然会放过,你们说这几年回京述职的官员,有没有人说自己被抢劫勒索?”

    众人都摇头,姜瑜说道:“所以,这位通州县令可以说他倒霉,也可以说他是办事不仔细,本来这运河就是通州的重中之重,竟然还会出现这样的一群人,把他撤职也是应该的。”

    曹大人突然感慨道:“老了,老了,还是你们年轻人想的全面,我啊,再熬过这一个月,就要告老还乡了,也不知道赶不赶得上回家过年。”

    曹大人老家也可以经过京杭大运河,其中的一个员外郎就笑着说道:“大人肯定赶得上回去过年,只要你穿的好一些,别让人误会您是平头百姓就成,不然被绑了去,也只好在外面过年

    了。”

    说的大家都有些想笑,曹大人也笑骂道:“你这个死小子,今天就说这事呢,你还要火上浇油。”

    说了一会儿朝堂上的事情,大家就开始忙开了,姜瑜看了看今天来述职的人员名单,其中有一个,河北王子安。原来是他啊。

    评级竟然是个优,这三年期间还休了一座桥,不错不错,税收都上来了,案子也破了不少,在翼城这个穷地方能做这些事,真的是不错了,这几年在吏部,看了许多人的考评,有些人到了穷地方,就是明哲保身,什么事也不干,就等着三年一过,换地方呢,这修路架桥的事情别说干了,连想都不想。更多的是想托关系把自己从那个地方捞出来。

    这世上有那样不劳而获的事情吗?所以你越是这样,越让你在那个地方呆久一些,让你彻底想明白为止!只有真正有抱负的人才会在逆境开始奋发,改变现状。

    王子安倒是不声不响的就做出了成绩,这样的人耐得住寂寞,姜瑜想了想,心里就有了一个决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