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正文 第三十九章

    腊月三十,中午李大川贴了对联,放了鞭炮,然后全家四口围着一桌子的菜好好的吃了一顿。晚上是要守夜的,在天黑的时候四个人对着几个牌位拜了李家的祖宗。

    也就是在堂屋的正中间磕了三个头,然后上香,放了供奉的馒头等物,不比以前在贾府的时候那么夸张,不光是主子要穿的整整齐齐,下面的丫鬟等人也是忙得脚不沾地。每个人都不得闲。

    拜完了祖宗,就是等着守夜了,四个人说着一些家常话,把花生,瓜子,大枣等吃食拿出来边聊边吃。说的话不外乎是今年粮食多打了,还有过年的时候要去哪里。再有就是一些村里的小八卦,李大川是插不上嘴,只好在旁边给三个女的拿东西吃。

    晴雯想着自己来到这个家也快要有一年了吧,真是快,不知不觉中一年就过去了。

    还是不要过多的想着过去,人都是要向前看才好。向前看才有希望呢。

    其实自己现在过的也挺好的,吃得饱穿的暖,没有人背后捅刀子,虽然有些事情,但是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过日子哪里不是磕磕碰碰的?

    李大川在镇上有了些见识,实在是坐的无聊了,和家里人说着自己从店里听到的消息。

    “听我们掌柜的说,想要把京里的店给关一阵子呢。”

    “啊,为什么?”其他的三个人都很吃惊,按说像这家具店,而且是做高级家具的,不是越是富贵人家多,越赚钱吗?那京里随便提溜一个人出来,或许都是几品官的管事了,更不用说王公贵族了,还有什么王爷,公主等。京里的才是大头啊,为什么要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呢?

    “说是秦王爷被赶到齐州去了,不知道这京里会发生什么大事呢。”

    秦王爷?不就是林姑娘的夫婿吗?晴雯自己对林姑娘的印象很好,似乎林姑娘去贾府看到自己都是笑着的,所以有些急切的问道:“那秦王妃有没有跟着过去?”

    李大川说道:“听说是跟去了,具体的我不清楚,只听了个大概。不过秦王世子好像留下来了,说是留下来当人质。我觉得不会吧,那秦王世子是皇上的亲孙子,皇上他老人家也不至于那么狠心。而且我们这里有些见识的人都说,秦王恨得皇上的喜爱,怎么会对付他呢?”

    那可不一定,这世上的事越是权势大的,越没有什么骨肉亲情。晴雯不由得替林姑娘着急起来,要是连林姑娘都没有好下场,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是让人觉得公平的呢?

    自己在贾府因为当着一等丫头,所以多多少少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听说贾府的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都想着打林姑老爷家的家产。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是能说出这种话,

    肯定是有这个影儿,而且自己从现代看到的书里面,也有好多专家都认为有这个可能性,要不然怎么贾家姑太太才刚过世,老太太就把人给接过来呢,现在这里的情况虽然已经改了这么多,但是每次贾母都是想方设法的促成林姑娘和宝二爷的婚事,也从侧面反应了贾母确实有这个想法。

    还好有秦王的出现,林姑娘没有嫁成宝二爷,宝二爷的性子,如果家族能够一直富贵下去,还算是能够支撑下去,但是一旦家族没落了,说句实话,估计连晴雯自己都不如,起码晴雯有手艺,能够养活自己。

    不知道宝二爷和宝二奶奶过的怎么样了。刘姥姥那里问的也不清楚,她也只对王熙凤那边尽心。现在王熙凤又搬到大太太那里去了,更是对二房那里的事情不了解了。

    还有害自己的袭人,是不是如愿的当上了姨娘?

    不过想到宝二奶奶也不是一般人,晴雯就不相信她看不出来袭人是个怎样的人。也就是王夫人那样的人才会觉得袭人很好。

    “这些事哪里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操心的?还是说点别的吧。”赵氏不想听这些话,把话题给扯开了。

    “嗯,我就是随便那么一说,京里再怎么闹腾,也拖累不到我们这里,我们好好的过日子就行了。”李大川说道。

    也不一定,要是真的发生政变,那这京郊估计也就会遭殃,因为好多朝代都会把军队放在京郊,就是不知道这个朝代是不是也是这样,到时候自己这个村子离京郊又近,还不一定会怎么样呢。

    晴雯问道,“咱们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军队呢。”

    “没有!京郊就南北大营,咱们在西边呢。”李大川答道。

    “那就好,咱们就放心了。”只要不是全国范围内的打仗,这里就很安全,一般的要发动政变,就是在京里或者宫里,再不济就是京郊调动军队过去,真要发生全国规模的战争,到哪里都不安全。

    “晴雯,你是不是担心什么?”秦氏问道。

    “我听大川哥说秦王的事,既然是他们东家都想要把京里的店关了,那自然是有风险了,他自然比我们见识要好,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要放在心上的好,咱们这里离京郊比较近,万一有什么事,波及到了就不好了。”

    “我在这村子里住了这么多年了,你们就放心吧,不会打到我们这里的,而且大家不都说秦王厉害的不得了吗?还把那些蛮子给打跑了,到时候只要秦王爷回来就什么都不怕了!”

    李大川和秦氏都露出确实如此的表情,看来秦王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真的是无所不能啊。

    林姑娘真的是嫁了个好人,不过林姑娘本身就很聪明,不知道他们生的世子该有多聪明。而且林姑娘人长得那样漂亮,秦王又是皇子皇孙,不会差到哪里去,两个都好看的不得了的人生出来的孩子那真是不知道该有多好看了。

    希望真的如大家所说的,皇上他老人家喜欢秦王,爱屋及乌也喜欢世子,不是把他当成人质。

    “有人放鞭炮了,大川你也快去放吧,我们三人去煮饺子,吃完了饺子这守夜也守到了,大家都去睡觉,明天一早还得去给各家各户拜年呢。”赵氏吩咐道。

    聊天的时间过的可真快,一眨眼就是到了子夜了,李大川连忙去点炮仗,晴雯等人去烧火下饺子。等热乎乎的饺子端上了桌子,全家都好好的吃了个肚圆,赵氏还希望李大川和秦氏能早日让自己有孙子抱,把两人说的都不好意思,晴雯进来看见秦氏红着脸,知道赵氏又在唠叨着传宗接代的事情了,每次觉得自己是未出嫁的姑娘,听这个事不好,所以都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时候和秦氏唠叨,没想到这大年初一刚刚到就又说了,看来秦氏和李大川的压力大啊。

    不过也难怪,两人都不小了,以前是那张氏那样闹腾,李大川又一心躲出去,赵氏估计也不想张氏能生出个孩子。

    现在碰到个如意的媳妇,还不赶紧着要孙子抱?

    晴雯装作没看见两人大窘样,说道:“我在这饺子里包了个铜钱,看大家谁能吃到,谁吃到了据说一年都有好福气呢。”

    “那你可不能做记号!”秦氏打趣说道。

    “放心,我要是做了记号,我是小狗。”晴雯笑着说。

    结果大家都分了一碗饺子吃,最后是赵氏吃到了,等她把铜钱吐出来,剩下的三个人都一起恭喜赵氏,赵氏也喜欢的不得了,虽然知道是小辈们讨她欢心,可是看着如今自己这一家日子是越过越好,相比较去年的残羹冷炙,不知道好上多少倍,所以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

    王子安和李氏是两个人在守夜,母子两个没有多少话说。

    李氏心里有点难受,说道:“要是我们还在苏州,哪里会这样冷清啊。”

    “奶娘,如果是在苏州,不是白白受气?还是这里好,虽然只有我们两个人,但是也没有人再给我们摆脸色,我觉得比苏州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呢,奶娘,你就不要伤心了。”王子安劝道。

    “我知道,都是我的不是。自从老爷去世后,咱们的日子哪里好过过?少爷您是什么都不计较,所以才会来到这里的,我再也不说了。等明年,少爷娶上媳妇了,再生个孩子,那我们这个家就会越来越热闹了。”李氏说道。

    “还好有奶娘陪着我。就是苦了奶娘了,让你也不能看看你自己的家。”王子安愧疚道。

    “少爷,您别说这样的话,我那个家也没有什么留恋的,自从我的宝儿过世后,谁还会把我当成那个家里的人?不过是没有钱花了,才会想起我来。要不是少爷一直帮衬这我,我指不定被那群叔伯卖到什么地方呢。”李氏说道。

    李氏有一个孩子小名就叫宝儿,生下没有五个月孩子就得疾病死了,婆家的人说李氏的命不好,把孩子给防着了,就要赶她出去,她丈夫也因为儿子死了心里伤心,就听信了这样的话,李氏走投无路,刚好王府里的三少爷出生需要奶娘,她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了府上,没想到竟然被选上了,因为刚刚失去了孩子,所以她就把感情全部转移到三少爷王子安身上,看得比亲儿子还要亲。

    她丈夫知道自己的媳妇有了进项,就又缠着要银子,李氏一来是怕事情闹开了会被撵出去,二来是怕见不到三少爷了,所以只能忍气吞声,给了丈夫银子,直到王子安长了个十来岁懂事了,看见自己的奶娘在背地里哭让人打听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派人去警告了她丈夫,没想到他竟然乘李氏回来祭奠自己的儿子的时候,偷偷的喊了人要把李氏绑了卖了。

    还好王子安一直在注意这这边,才没有让李氏的丈夫得逞,后来李氏的丈夫不知道是喝醉了酒还是怎么的,就失足掉到河里淹死了。

    那族里的叔伯们想要占了自己家的房子,就又一次想要把李氏给改嫁了,最后又是王子安背地里帮了忙,使李氏躲过一劫。

    这次三少爷离开了自己的家,李氏就一直跟着,两人也情同母子。相依为命了。

    作者有话要说:有没有虫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