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正文 第三十八章

    里正这时开口说话了,“也别吵吵,事情到底是什么样,我想大家都有眼睛,先不说别的,这寒冬腊月的,学文莫名其妙的掉进大川家的猪圈门口,我可不相信真的是大川给他推进去的。”也就是说钱学文在撒谎了。

    “我还没有那么傻,分不清是非,这个事,大川家说说想要怎么解决?”没有问钱家,看来是认定钱学文是来偷牲口的了。

    李大川说道:“那就按照咱们村里的村规,我也不多说什么,刚才钱学文还说只要他还活着就会放火烧我们家的房子。我如果是一个人,就不怕,可是现在我娘,还有我媳妇,还有我妹子都在,他这话说的又狠,万一真的烧了我家的房子,就是他一个人偿命,也是不能抵的!”

    晴雯觉得李大川也不笨嘛,先把钱学文要烧自己房子的话说出来,那即使以后自己家真的有事,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钱学文,这样更能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就钱学文的性子,晴雯估计他干不出这样的事情来。这日子还是要照过,不能因为钱学文的一句话而惶惶不可终日吧。这里说的村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倒是听说过族规,不过钱学文和李大川不是一个族里的,也不好用这个约束他。

    其他的几个汉子听了也点点头,说道:“就按村规!”他们也不希望村子里出一个小偷,弄得大家都不得安生。

    村规就是要让钱学文到时候给村里每户人家有劳役的时候顶替一天,这样下来要是把整个村子的人家都替完,估计也得一两年吧,他就没有闲工夫干别的去了,等于是间接的劳动改造了,也正好治治他好吃懒做的毛病。

    钱学优哪里不知道里正的好意,感激的朝里正点了点头。

    钱学文一听到自己要给每家每户做劳役,那不仅仅是丢脸,而且这劳役可是又脏又苦,哪里会同意,立刻就嚷嚷开了。

    里正说道:“如果不同意按村规,那只好送到衙门里按偷盗罪算了,我这里去做个证人,想来那衙门里的人我也认识几个,不会不相信我的。”

    钱学文这才蔫了,比起坐牢,这给别人做劳役还是好一些,起码人是自由的,到时候再偷个懒,谁会知道?

    像是知道钱学文所想,里正接着说道:“如果给别人家做劳役一次不好的,就做两次,两次没做好的就做四次,直到做好为止。我说话算话,到时候都会问村里人,想来他们是不会和我撒谎的。”

    钱学优替钱学文答道:“您放心,他一定会好好做的。我看着他呢。”

    “大川,这个事就这样处置,你觉得怎么样?”里正问道。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何况这里正处置的也公正,李大川说道:“劝凭里正做主。”

    既然都说开了,大家才想起这钱学文还在坑里呆着呢,有人就搭了一把手,把他给捞了起来,不过这满身的猪粪味却飘了出来,众人都不动声色的离开了这钱学文远远的。

    里正看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就和大家说道:“快过年了,大家都挺忙的,该干嘛就干嘛去,这事就这么处理了。”

    临走的时候,赵氏等人给大家一人抓了一把干果,请大家过来,总不能空手而归,这每家每户都有孩子,别的东西出不起,这干果让他们带回去哄哄孩子也好。

    所以大家都说客气了,但是也没有推辞,钱学优走到最后,还一个劲儿的给李大川赔礼道歉。

    等所有的外人都走光了,晴雯不由的叹道:“这钱学文的哥哥,倒是个好人,真是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这个学优啊,都是被他弟弟给拖累了,以前他们家的日子还挺好的,就是为了给这学文还债,弄得现在家里也是越过越紧,就说他媳妇,也是个贤惠人,要不是这个学文太不像话了,也不至于让学优不管。”赵氏叹道。

    “有的人你管了他会念着你的好,有些人却觉得理所应当,钱学文的哥哥只怕是好心当成了驴肝肺。”晴雯也叹道。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还是别说这个了,折腾了一个早上,咱们什么都没有吃,还是去做早饭吧,今天我们要炸一些果子,等年节的时候招待客人吃。对了,大川,你一会儿杀几只公鸡,我看离过年也没有几天了,这个时候正合适。”赵氏一番话说完,大家才觉得肚子有些饿,看是有事的时候不觉得,现在事情处理完毕了才感觉到了,自然是赶紧做饭去了。

    院子里的地里,蔬菜也只剩下卷心的大白菜孤零零的站立在那里,不过夏天的时候晒了不少干辣椒,到时候可以炒猪肉吃。还有干豇豆,另外秦氏还把收起来的萝卜有的晒成了萝卜干,有的又泡成了酸萝卜,都是一盘菜呢,再加上熏腊肉,还有猪肝等卤好了可以当凉菜,今天又杀了鸡,还有李大川带回来的干鱼,赵氏和晴雯在秋天才回来的野蘑菇晒成了干,这样算下来,过年的菜品还真多。也能好好的过个年,不寒碜了。

    年前的这十几天就在这种过年的氛围中一天天的过去了晴雯赶到腊月二十五把那本佛经给慧明送了去,先是叫了叫苦,总不能让她觉得这佛经是那么好就绣出来的,不然以后还不是逼着自己拼命的绣?虽然很赚钱,可是也不能这样跟赶命似的。

    慧明给了晴雯剩下的五十两银子,说道:“就这一次,以后一定不会了,我这就赶在年前给人家送过去。”

    原来是有人都预定好了啊,当时还告诉自己什么有好多家人都抢着要。看来这出家人不打诳语也不一定。

    晴雯觉得自己和慧明也就是生意关系,即使知道她骗自己又如何?只要不是害自己,而且按时给自己钱就好了,其他的她又不是爱管闲事的,所以也没有多问。带着银子回家了,终于不用熬夜绣东西了。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九,王子安一大早就给晴雯这边送来了对联,这王子安倒是细心,赵氏连忙请他进去喝茶,王子安说还有别的几家要让他写对联,就告辞而去了。

    赵氏不由的说道:“这个子安,不仅相貌长得好,而且为人和善,还乐于助人,真是不错。也不知道以后谁能给他当媳妇。我看他年纪也到了娶亲的年龄了,李家妹子也应该开始操心了吧。”

    “娘啊,咱们操那个心干什么?我看这王子安以后不愁娶不到好媳妇,不是说他准备考秀才吗?等考上了,说不定那些富贵人家的姑娘都愿意嫁给他呢。“秦氏和着面说道。

    “也是,是我瞎想了。唉,要不是这个原因,我看我们家晴雯倒是和他挺般配的,都是长得好,晴雯又是给能干的。“赵氏看晴雯在外面扫院子,悄悄的和自己的儿媳妇说道。

    “咱们晴雯也不差啊,她也会写字,又会赚钱,我看是可以。“秦氏维护晴雯。

    “我这也是怕子安说不定是什么富贵人家出来的少爷,万一瞧不上晴雯,不是给晴雯没有脸。我虽然什么也不懂,可是看他和李家妹子的行事,也不像是一般乡下人的样子,就怕他们以后弄个什么回归祖籍,到时候真把晴雯嫁过去了,不适应怎么办?那不是害了她一辈子?

    而且我听说大户人家的人都是什么三妻四妾,要是子安以后也这样,不是把晴雯委屈了?我可舍不得晴雯受委屈。你看看镇上的郑员外,都娶了好几个老婆,不过就是在咱们镇上有点钱了就这样,听李家妹子说他们是从苏州来的,苏州那地方我没有去过,不过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八个字我也听说过的,也就是说苏州那地方很好,那李家妹子家里指不定是什么样子呢。晴雯这丫头既然在我们家了,就不能让她受委屈。

    要说咱们家现在能过成这个样子,都是晴雯的功劳。就说你和大川的事,我开始是不同意的,要不是晴雯说了让我去白云庵算一算,我还真的错过了你这个好媳妇呢。”

    秦氏也说道:“娘,你放心,我一定把晴雯看得比亲妹子还亲,要是别人欺负她,我第一个就不饶!”要不是晴雯,自己哪里还有现在的好日子过?

    “晴雯的举止我看着也不像是乡下小姑娘的样子,我看那,比那里正家的丫头周玉兰都好上一百倍,有什么配不上那王子安的?娘你上次不是说镇上的王掌柜想要娶晴雯当儿媳妇吗?这不就是说明咱们晴雯很好的?”

    “你可别说那王掌柜的了,我看是不成。那王掌柜人倒是不错,不过他婆娘我觉得太厉害了,有一个厉害的婆婆,以后晴雯的日子一定不好过。一般如果婆婆厉害,那她的儿子我估计就是在人面前也太老实了,到时候架在自己的娘和媳妇中间,肯定是什么话也不敢说。所以我回来也没有和晴雯说,当时和那王掌柜的婆娘说好了是年后给她个信,要是到时候不答应了,你就要受委屈了。你那针线估计在那里就弄不下去了。”

    “这有什么?”秦氏说道:“我本来就是沾着晴雯的光,不去那里也好,总比让晴雯嫁进去的要好。娘,你不知道,那王掌柜的女儿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鼻孔都要翘上天了。明显的看不起我们乡下人,要是晴雯真的成了她嫂嫂,还不得给晴雯排头吃?

    那人又是小姑子,晴雯也不好得罪,真是有苦都没有地方说,再说娘说的,以后那王掌柜的婆娘肯定会把家里的钱把在手里,晴雯幸幸苦苦绣点东西还不是一点儿都没有自己的?而且我看那妇人还身强体壮的,那晴雯还不得受好几十年的气?要是她是和娘一样的人,我绝对不会说什么。

    娘,你只管推掉了,我已经和晴雯商量好了,到时候再多养些鸡,咱们除了卖鸡蛋外,还要给酒楼卖些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儿媳妇懂事赵氏自然是打心眼里高兴,所以心里已经有了决定,等元宵节过后的第一个赶集日,就去和王赵氏说了,免得再生出什么事来。一切,都等过完年再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