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雪染青松(胤祯)

正文 情终情始(一)

    皇帝看起来风光,颐指气使,总是召谁谁谁来见。康熙当得久了,深知被传唤的是大爷,皇帝才是孙子:传旨的太监一来一回最起码半个时辰,而被传的人焚香沐浴,叙别备车,途中再磨蹭一会,等真正见到,快则一两个时辰,慢则三四天,

    倘若那人住的偏远,路上吃饭投宿,游园赏景,偶尔还在人生的途中迷个路,等五六个月也是有的。

    于是等那人前来觐见,皇帝们打好的腹稿早忘了,只好阴着脸盯这个人半晌不知说什么。不过也有好处,来人被吓的腿软,误以为这是发怒的前兆,犯了错的赶快招供,没犯错的也搜肠刮肚,看是不是后院的小妾数量超过了正常编制,令皇帝不喜。

    皇帝们心思深沉的名头怕都是这么来的,等人的间隙康熙搓着下巴忖度。

    “儿臣……参见皇阿玛。”胤祯斜凑在门口,忍着脸上的疼,期期艾艾的说。

    显然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十四子又犯错了。康熙取出洋教士朝贡的近视眼镜带上,模糊的人影顿时清晰。胤祯低着脑袋,一张小脸鼻青脸肿。

    两个年轻阿哥斗气哪里是皇帝一句传唤能制止的。

    胤祯和胤禟在:“你趋炎附势。”“爷没有趋炎附势。”“你就是趋炎附势!”“你才趋炎附势!”“你趋炎附势趋炎附势趋炎附势!”“我没有我没有我没有!你才趋炎附势!”中肝火大盛,动手动脚。

    接着在:“你就是趋炎附势,你是个小人。”“我不是小人,你才小人!”“你就是小人,你和老四都是小人!”“你才是小人,你和老十都是小人!小人小人小人!”“你你你才是小人!”的对话中大打出手,拿出多年习练的摔跤功夫缠到地上翻滚,倒是打得势均力敌。

    曹顒和胤禟的随侍默契的假装看不见,围成一圈遮住路人的眼光。

    等都没力气了才想起康熙的传唤。胤祯丢开九阿哥拔腿就走。

    九阿哥拍拍一身土站起来,晦气的呸了一声。以自己的聪明劲,对付老十四这种傻子明明应该在背后阴死他才对,刚才怎么那么呆,跟他打起来了呢。

    小太监怀恨打小报告,康熙准备好的慈父的柔和声调顿时眯着眼睛收起来:“跪下。”

    胤祯分辩,噗通下跪。

    康熙好气又好笑,这个儿子也只有理亏的时候才这么听话。他不带表情,一拍桌子:“滚过来。”

    胤祯顶着嘴角的淤痕和脸颊的乌青,默默站起,蹭到康熙脚边,乖乖跪下。

    “你告诉朕,什么是孝,什么是悌。”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为孝悌。”胤祯垂着眼睑看康熙的靴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伤害自己和九阿哥的身体,这可算孝?你和自己的兄弟一言不合,大打出手,这可算悌?你身为阿哥,不知孝悌,怎么做天下人表率。今日把孝经抄十遍呈上来。”

    又要抄,四哥和皇阿玛在这一点上真是一脉相承。“是,皇阿玛。”胤祯怏怏的应了。早知道这么惨,刚才多揍老九几拳才划算。

    康熙捏着他脸上的肉让他抬头,恨恨的说:“都是快要成亲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小孩子脾气。”

    胤祯脸颊生疼,含糊的说:“九哥早就成亲了,他岂不是更小孩子脾气。”

    “你还犟嘴。”胤祯赶快低头做温顺状。

    “滚回去抄《孝经》二十遍!”

    真不新鲜。胤祯有气无力的应他一声,转身欲走。

    康熙想起有事没说,道:“先滚回来!”

    胤祯滚回来。

    “你之前一直歪缠着朕,让朕交给你一些差事。朕本来想让你跟着去监督河堤,学点东西。”

    胤祯惊喜的抬起脸:“真的?”

    “但现在朕得估量估量能不能把差事交给你了。”

    “皇阿玛,”胤祯站起来急切的说,“儿臣不想去监督河堤,儿臣想带兵去湖南。”

    康熙还没决定让不让他去,他居然就开始讨价还价,康熙取下眼镜,两眼一瞪,着力踹他一脚。

    梁九功道:“皇上,太子殿下求见。”胤祯一喜。

    “去阶下站着。”

    胤祯跛至阶下。

    太子胤礽施施然进来。康熙换上慈父的表情:“二阿哥来见朕有何事。”

    “是这样的……”太子不费吹灰之力的将胤祯随行之事敲定了,两父子携手谈笑。康熙临行细细嘱咐说:“现在夏天快到了,二阿哥需让膳房的人细致些,不可再多吃春日里那些食物,省的虚火过旺,身体不适。朕再从御膳房派两个厨子去监看着。另外出宫采买的人选当是忠厚老实的……”

    胤祯哀怨的拍小腿上的脚印,康熙假装没看到。

    康熙回到御书案坐下,半个时辰后惊愕的抬头:“你怎么还在这里。”

    “皇阿玛你还没叫我滚蛋。”胤祯有点赌气。

    “滚吧。”

    胤祯默默的滚了,各种羡慕嫉妒恨。

    “十四阿哥。”康熙唤住他,顿了一会,“这差事朕听二阿哥的推举交给你,可你若是办砸了,”胤祯回头,康熙想了想,“朕就把你的婚期延迟。”

    胤祯眼睛一亮。

    康熙心道原来这小子还不懂成亲的好,淡定的补救道:“然后让你一同娶两个侧福晋。”

    皇阿玛我错了!

    自秦朝往后,朝廷的效率就一代比一代低,身为诸朝之末的大清更是个中翘楚。胤祯四月收拾好东西,五月百无聊赖的看完宗室子弟的骑射比赛、划过龙舟,六月熟悉了军队和几名将领,七月抓紧时间与九阿哥十阿哥明里暗里斗气,终于可以出发。

    最后是到禛贝勒府同四阿哥胤禛道别。

    “四哥,我下午便走了。”胤祯敲门进来。

    “嗯。”阴凉的书房里,香炉冒着袅袅的檀香。博古架上简单整洁的摆放着几只贵重古董。桌案上笔墨纸砚分列,胤禛临摹字帖,头也不抬。

    胤祯道:“四哥就没什么要说的吗。”

    胤禛悬着腕将一个字写完,又开始下一个,一边道:“你怎么不等成亲后再出去办事。”

    “成亲有什么要紧,回来也不迟。”胤祯满不在乎。

    “你这一去,怕不得两三个月?”他的声音如同冬日冰晶上的白雾,清洌微冷,又带着及其细微,难以察觉的柔和。

    “是啊,”胤祯拱拱手道,“弟弟不在的时候,额娘就要四哥照看了。”

    “好。”

    “弟弟还是第一次出门办事,四哥可有什么要教我?”

    胤禛想了一会,人情世故,权势谋略,想说的太多,一时倒想不出如何起头。

    胤祯笑道:“那四哥和我写信吧,我若有困难,便致信问四哥,四哥想到什么,也写信告诉我,可好?”

    说完正事又听他歪扯,胤禛不耐烦的赶走自家弟弟,回到书案,突然发现自己刚才写的字竟出奇的歪斜。他不悦的将纸揉成一团,丢进篓子里。

    李卫伺候一边。

    胤禛一拂袖子走出去。

    李卫跟到门口,一头撞上主子爷的背,吓出一身冷汗。胤禛回身一手推开他,返到篓子边站了一会,拾起纸团打开看,还是那么丑。他想不出为什么,再次揉紧丢了,气呼呼的大步离开。

    胤祯对康熙那天的折腾抱怨归抱怨,真正出发时,还是被大清模范父亲塞了满满几大车衣食用具。打开看都是恰对时令和湖南气候的。

    胤祯随三名朝廷大员赶路几天的功夫,将八辆大车翻了个遍。就像游戏似地,只要短缺了什么,必然能从包裹里找到。

    像某一天他翻出了自己小时候的弹弓,另附康熙的一张字条:你路上必闲的无聊,可持弹弓打鸟玩。胤祯拿着小弹弓,在众人的视线中有些尴尬。不过要不是康熙提起,他还真想不起这是自己小时候的宝贝。

    只是有一个极小的布团不知是什么。直到他闲极无聊时打开,发现是一个肚兜。字条上说:这是你额娘在你小时候亲手给你缝的,想你额娘时,可拿出来睹物思人,拭泪亦可。

    胤祯对皇父的无微不至哭笑不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