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潘杨柳

后记 第一章 30

    熬过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春天像一个俏丽的姑娘,姗姗而来。昆仑山上的冰雪开始消融,无数条小溪顺着山的皱褶流淌,流到山下便汇聚成一条条小河,滋润着广袤的沙漠。凡是有水的地方各色各样的野生植物疯长,同时也成为各种鸟兽栖居的地方。

    部队封存的农业机械基本上完整无损,原来开垦的那一片土地长出了一丛丛红柳,拖拉机拖着犁铧把红柳连根挖出,李虎的四个儿子便拿着坎土墁敲碎红柳根上的沙土,归拢在一起点燃,广袤的大漠上升起了一道道直烟。野猪们看到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被两只庞然大物(拖拉机)怒吼着侵占,开始时还心有不甘,瞪起眼珠子横站在拖拉机前面,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可是那庞然大物并没有把野猪们放在眼里,依然怒吼着前行,野猪们只得步步后退,相持了一段时间以后终于开始灵性,认识到它们根本就不是拖拉机的对手,野猪们消失了,到更远的地方去谋生,可是一群群侯鸟却接连不断地飞来,在新翻的土地上寻找昆虫,鹰在湛蓝的天空上盘旋,偶尔俯冲下来,扑捉田野里觅食的锦鸡,锦鸡们呱呱鸣叫着四散里逃亡,留守老人开心地站在田埂上瞭望,身旁站着一只麋鹿。

    李虎给四个儿子起了个好听好记的名字,分别叫做大宝二宝三宝四宝,四个宝贝儿子确实也够听话,每天只知道吃饭睡觉干活。李虎的老婆叫什么娜伊古丽,潘明鹏嫌那名字难记,直接叫那女人古丽,古丽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管理着整个垦荒者的吃住。去年部队老战士退役期间,潘明鹏和李虎跟部队后勤首长联系,雇用了两名退役的坦克机械手,坦克兵开拖拉机不用训练,两名老兵保持着部队作风,每天兢兢业业,开着拖拉机在广袤的田野里穿行。一千多亩土地很快就被翻耕一遍,修理水渠却相当费工,开挖机只能把原来的旧渠道疏通,加固水渠却要全靠人力去完成,大小水渠绵延十几里,必须一段一段地加固,李虎带领着四个儿子脱光衣服从早干到晚,终于赶在下种前把水渠修完。昆仑山上的雪水顺着新修的水渠流到田间,新翻的土地经过漫灌以后又重新翻耕平整一次,播种机把棉花种籽均匀地播洒在田间。过了一段日子棉苗出土了,孱弱的棉苗在微风中摇曳,垦荒者站在田头,畅想着收获的秋天。

    那两个退伍战士把棉籽全部种到田里以后便回到了他们的老家,临走时留下了电话号码,答应明年春天还来。李虎建议留一部分土地建设蔬菜大棚,他说每年的反季节蔬菜都能卖上好价钱。留守老人建议种植葡萄和哈密瓜,昆仑山脚下已经通了火车,这里的瓜果不愁外销。可是种植这些瓜果蔬菜相当费工费力,种植面积不能过大。部队后勤首长来这里视察,建议潘明鹏栽种上几十亩和田大枣,他说这几年和田大枣已经名扬四海。潘明鹏还计划利用田埂和边角地带栽植核桃。一幅幅美景在拓荒者的眼前展现,所有的人都卯足了劲,准备在这里建设美好家园。

    没有任何先兆,远远的地方涌过来一道黄褐色的高墙,那高墙在迅速移动,紧接着天昏地暗,沙石被风夹裹着,好似魔怪一样,所到之处肆无忌惮地摧残着众生。这就是沙尘暴!红柳屋顶被风掀开,小兰惊恐地抱紧明鹏,头埋在明鹏的怀里,浑身颤栗。明鹏轻抚着小兰的头,能感受得来小兰那隆起的肚皮里跳动的生命,安慰小兰:不用害怕,很快就会过去。

    自从小兰怀孕以后,潘明鹏有一种成就感,想不到五十多岁了还能做一回爸爸!小兰的所有缺点和瑕疵都在明鹏的心里迅速消弭,明鹏眼里的小兰还是那么天真可爱,他小心地呵护着小兰以及小兰肚子里的生命,毫不犹豫地承担起做丈夫和父亲的双重责任,所有的体力活和家务活都由明鹏一人来承担,小兰每天搬条凳子坐在茅屋前,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沙尘暴一直刮了一天一夜方才平息,据留守老人说,沙尘暴每年都有,但是就像这种特大沙尘暴十年八年遇不上一回。只见几乎三分之二的棉苗已经被沙尘暴掩埋,只留下大约三分之一的棉苗在孱弱地挣扎。

    潘明鹏和所有的拓荒者都是第一次种棉花,不知道遇到这种灾情怎样补救,他们请教了经验丰富的棉农,棉农告诉潘明鹏,目前的补救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把棉苗用拖拉机犁掉以后重新种植其它农作物,另外一个办法就是赶快把被沙石掩埋的棉苗用手刨出来进行抢救。可是潘明鹏他们只有九个人,一千多亩地用手刨棉苗根本就不现实。正无奈时只见一溜沙尘沿着那条戈壁便道席卷而来,大家以为沙尘暴又来了,一个个脸上显出了愁容。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辆辆汽车拉着士兵。

    后勤首长从先头的小车上下来,告诉潘明鹏和李虎,他们是专门来救灾的,为了把沙尘暴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部队暂停了训练,兵分几路,帮助棉农抢救棉苗,修补被风吹倒的茅屋,寻找丢失的牛羊,抢救受伤的群众。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解放军出现,我们这支部队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

    战士们排好队,部队首长简单地动员了几句,紧接着大家像打仗一样,迅速跑向棉田,迅速散开,整齐地蹲下,用手刨开沙土,抢救那些被沙土掩埋的棉苗。有些棉苗已经被风吹断,无法复原,战士们便把其他地方多余的棉苗挖过来补栽,就那样几百名战士一直干了两天,一千多亩土地被战士们用手齐齐刨了一遍,虽然看上去还有缺苗现象,但是大家已经尽力了,在人和自然灾害的博弈中初战告捷。

    大自然迅速地向世界展示了它那强大的生命力,才过了不几天,田野里又重新泛绿,呈现出一种生气勃勃的现象。浇过二次水以后,棉田里又追施了一次化肥,棉苗开始旺长,一片绿浪随风起波,人站在棉田里,犹如在大海里飘荡。

    夏秋之交,潘亮来了,看望爸爸。父子俩沿着田埂漫步,潘明鹏看见儿子刚毅的脸上已经长出了胡须,不由得想起了秀珠,感觉中他愧对儿子和死去的妻子,心便隐隐作痛。潘亮告诉爸爸,他打算去美国求学,这一去几年之内父子俩难以相逢,特意叮咛爸爸千万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而潘明鹏主要还是关心儿子的婚姻,觉得儿子已经长大,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可是每当爸爸提及这个问题,潘亮总是淡淡一笑,虚以应对,说声不忙,搪塞过去。这一次潘明鹏却明显感觉到了,儿子好像有什么不便告人的隐忧……

    送走潘亮不几天,小兰到了临产期。潘明鹏急忙开上小车把小兰送往县城医院,为了预防不测,特意带上古丽。想不到戈壁滩上一路颠簸,小兰把孩子生在半路上,是个女孩,孩子一出世便哇哇大哭,让潘明鹏感觉又喜又慌,多亏了古丽有经验,赶忙给孩子包扎。住进医院后医生为母女俩做了检查,告诉家属母女平安,潘明鹏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正在这时潘明鹏的手机响了起来,手机那头传来了杨倩那甜甜的嗓音:潘叔,您在哪里?我是倩倩,您的电话号码是潘亮哥哥告诉我的……说到这里杨倩突然泣不成声:潘叔,赶快救救妈妈,妈妈想不开,有自杀的**。她到新疆找您,现在住在喀什,我把妈妈的电话号码告诉您,您跟她联系……

    厚实、严肃、客观、可信、负责,不哗众取宠、不愚弄读者。我用我精瘦的肩膀不断地撞击着文学殿堂的大门,总希望那扇大门对我打开一条缝,让我在里边的某一个角落,点亮一盏属于我自己的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