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惜梅之为爱与道德的母亲

第1卷 十五(1)

    十五

    这个春节在家的时间不多,但基本是有效的时间都在家了。这么说也不对,应说:“该在家的时间一点都没少;该见他的时间一点儿也没误。”只是把我忙个人仰马翻,不过,只有我自己知道,他们看我,还是很平静。

    这也就是我想要的效果。他给尚姐和我讲的《关公派差巧安排》的故事,这个春节我是“活学活用”了。

    基本是早五点半“晨练”,晚五点半“饭后百步走”。只不过是我把这“百步走进化为千步蹬了。”

    早五点半出,九点半归;晚五点半出,也是九点半归。中间在家帮妈妈嫂嫂干活八个小时,不正是有效时间吗?再从晚九点半至早五点半,又是一个八小时的睡眠。形成了一天二十四小时,三分法儿的“三八制”作息时间,均称和谐,有理有序,不偏不倚。

    他讲的关羽的故事太启发我、太教育我了,关键时候用了真好使,有条有理,不紊不乱。我、他、家,三方兼顾。三方都很周到,三方感觉都很良好。

    我暗暗称奇,妙!妙!心中再想叫第三个“妙”时,忽然觉得脸上发烧,额头湿润了,幻惑中,像似有一群人在发指,并“哈哈哈”地大声嘲笑。

    大哥从部队回家来过春节,大嫂自然很高兴,小侄儿也有玩儿有乐;二哥七一年下半年分配到红城市教育局工作,又抢婚似的,春节带回了二嫂;另外,也有比我大的,还有的比我小。大哥二哥,大嫂二嫂都欢欢喜喜,自然我们也随之其乐融融。不用说,老爸老妈更是“乐不思蜀”了。

    我家人口多,五间房,东间为大,爷爷住。老人家已经九十多岁了,又有些耳聋,基本是我们、包括二叔、三叔家的活祖宗。

    每逢春节,给爷爷跪拜的有他的儿子、儿媳,闺女、姑爷,往

    202

    下就是爷爷的孙子辈儿,我家一大帮,还有二叔家的,三叔家的,大姑家的,又多都娶了儿媳妇,找了女婿。就孙子辈儿的,也有近二十人。我不算小,排行还得第九呢,所以他们都叫我小九儿,比我小的也有这么叫的,外边人,个八的也有这么称呼的。我们下辈儿已经五六个了,大姐、二姐,又有叔家的三姐、四姐,她们也都有了孩子,这个辈份的已经称爷爷老太了,也就是太爷的意思。

    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五十多号人。年三十儿夜一直到初一晚,一伙接一伙的给爷爷跪拜,但爷爷已经不那么敏感了,有一条好,就是再小的,他也没有不认识的。能说清楚是谁的孩子,占什么辈份。

    挨爷爷房间的东二间,是大哥大嫂住屋,正中间是厨房兼堂屋地,厨房西开门是老爸老妈住屋,通过父母住屋,才是我的房间。

    二哥与二嫂两人都在红城工作,家自然安在红城。这次回来,把我的房间让给了他们,我挤到了妈妈身边。爸妈这铺炕上,一挤就是六七口。这还是两个姐姐家距离我们家较近,吃饭、玩儿在这,睡觉回家。不然,都有住露天地的。这是冬季,若是夏季或晚春、早秋,就真的在院子里搭铺了。

    在爸妈房间的北墙上,供上家谱,家谱就是我们长叫的祖宗,年三十儿这天,也有二十九的人家,做很多样供菜,供菜的质量要求很高,色泽要新鲜,味道也要鲜美,供桌面儿得铺上红色的台布,摆得很丰满的供桌上,还要摆放上香炉,香炉一般都是铜铸的,临年近都擦拭得金光闪闪。甚至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人们抢着给祖宗烧香,供桌一头,常常放一摞烧纸,烧一阵子香,就有人给祖宗烧纸。

    供桌上,祖宗前,还供一张“大纸”,大纸早先年有卖的,文革以来就没有了,只得人们手写,里面都写什么,我说不清楚,反正我家供的叫“大龙车”,“车”不念che,念做ju。所说的年午夜发纸 就是把这张“大纸”烧了,意思是发往天堂,为家人祈福、报平安,这个来历我到现在也说不明白。

    “发纸”时,要把祖宗的供桌抬到院当心去,距供桌不远处,燃起一堆熊熊烈火,火越旺越好,以示兴旺。早先年,燃火柴常有用

    203

    芝麻秸秆儿的,以示人丁像芝麻那样多密,又“芝麻开花节节高”。

    大火燃起,照得院子里通亮,一家男女老少都得围在供桌与火堆周围,烧纸的烧纸,烧香的烧香,燃放爆竹的燃放爆竹,人们个个都要围拢跪拜,就是我的九十多岁的老爷爷,年年都不例外,说“岁数再大也不能大过祖宗”,年年如此,以示团结,以示孝敬祖宗,基本家家都是这样,家家都是一幅“除夕午夜贺春图”。我家人多势众,更是热闹非凡。

    “发纸”都要赶到午夜零点时分,即示辞旧迎新。个个村落,都赶在这么一个时间里,笼火的笼火,放鞭炮的放鞭炮,又烧纸又烧香的,一时间火焰四起,响声雷动,火光冲天,象是要把年三十儿这个漆黑的夜,烧成金光闪闪的火焰山。

    在同一个时间里发完纸后,喧闹的世界嘎然宁静。因为自古至今的传统就是“年午夜不许大声喧哗”,意思是不要惊动了神。

    发纸之前,甚至是刚黑天不久,现在说也就是七点钟左右,有的人家的规矩是到西南方向接神。拎着灯笼,走出屯子一段距离,得说“过年了,请祖宗回家吃宴席。”一类的请辞。然后你得示意领回家来,送到供祖宗的供桌上去,这就叫“接神”。

    我们家是“不接不送初六撤供”,就是不接神,也不送神,到年初六那天就把供品都撤下来了;接神的人家到年初二还得送神,吃饺子,放鞭炮,还得说一些“保佑家人平安,明年再回来”等欢送词。

    有的人家接神时,院里还铺上秫秸,意思是给回家来过年的神铺设了平坦的回家之路。

    年三十儿这天白天,甚至全家人忙活一天,家家都是这样,供祖宗、做供菜、铺供桌、贴出门见喜儿、抬头见喜、春条、对联,贴横批、贴福字,横批、福字下都贴的挂钱儿。

    门上贴的是门神,门旁的房墙上贴的是天地牌儿,天地牌儿有的坐南朝北,有的坐北朝南,以表示你家祖籍是什么地方发迹的。

    抬头见喜儿贴在屋里一抬头就能看见的地方,预示喜事多多;出门见喜儿贴在出大门对面的地方,预示你一出门就能遇到喜事。

    204

    春联、春条都要写得很吉利,这都延续几千年了。春联作为一种文化,已经很规范,很艺术,意义很深,艺术性也很强了。比如在祖宗两旁的对联就要写:“敬祖宗年年增寿•;孝父母月月平安”、“祖豆千秋永•;本支百事长”、“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或“留得书香光照万代前程似锦•;继承先人孝敬祖宗业绩生辉”等

    在外门两旁的对联有的是:“砌下芝兰新满径•;尊前花月浩无边”、“玉树琪花香作锦•;水光山色翠连云”、“清光自葆圭璋质•;嘉荫还程杞梓材”或“伟大党指引金光大道宽又广•;毛主席挥手社会主义放光芒”。

    进屋门、屋内各房门都要贴对联,贴横批、福字、挂钱儿。进屋门还要贴上门神,或尉迟敬德,或叔宝秦琼,都是唐朝大将,以示保佑平安。屋门对联常写“功业须当垂永久•;行藏争不要分明”、“九天星宿檐前灿•;四面湖山春至明”或“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等催人奋进的警语。也写些现代的颂扬的对联,如“社会主义无限好•;共产主义更光明”、“翻身不忘伟大党•;吃水感恩打井人”等。

    还有灶王爷,横批是“一家之主”,两边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固定楹联。

    那个时候能写对联的人不多,一个屯儿仅一两人。春节将近,头七八天,人们就自动自觉地错开时间,拿着大红纸,到会写的人家里去,求人家给写,会写对联的人一般的都尊称为先生,写完后,对不识字的人还得耐心地告诉:这副是正北的,正北是指祖宗说的,哪副是屋房门的,哪副是仓房门的等等。

    直到一九六几年了,还有些人不识字,回去竟把“金鸡满架”贴到猪圈上去了,又把“肥猪满圈”贴到马棚上去了的,更有让人接受不了的是,有人竟把“骡马成群”或“肥猪满圈”贴到房门上去了。这种难堪甚至每年都有发生。

    灶王爷是小年儿的事。小年儿的日子是农历腊月二十三,都叫“二十三,灶王爷升天。”这天家家都要吃饺子,但也有吃不起的,直到一九六几年了,还有这种现象。

    205

    吃了饺子,到晚上,也就在八点左右,把在锅灶上面墙上供了一年的灶王爷爷、灶王奶奶请下来,烧为灰烬,这叫“祭灶”。

    “祭灶”也有不少说道,得给灶王爷爷灶王奶奶嘴巴沾上糖,以使其嘴甜,到天上玉皇大帝那为家人说些好话。

    焚烧前,还要用秫秸等材料,扎一些小鸡、小狗、小马等,与祭灶同时焚烧,让灶王上天的一路有它们陪伴,既消除寂寞,又便于一路上的使唤。灶王在天上活动七天,给家人求银子、求钱,求子孙,求旺盛,求平安,七天到大年了,就要回到家中“下界保平安”了。

    春节还有些规矩,诸如: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以示今岁平安;春节期间不许说不吉利的话,如“完了”、“坏了”、“糟糕”等;脏水不能往外泼,垃圾不能往外扫,意思是财富不能往外流;不能剪头,不能洗头,洗头剪头会死舅舅;不可以洗衣服被褥,若洗了,养的牲畜会流产;春节的日子里,人们就是个玩儿,男人多打牌,女人们常常是梳妆打扮,剪纸、掷旮旯哈等。“旮旯哈”就是猪前腿的一块活骨,活骨的四个面儿,分坑儿、背儿、驴儿、砧儿,掷时分对儿、豹子等,玩儿时分掷、弹、欻。几个人一起玩儿,有输有赢。

    年三十儿午夜后,人们长一岁了,见面都要祝贺一声“新年好”,有的地方还有同时拱手叩拜的动作,这样一直到正月十五前。

    我这个年基本都在家,也按时陪伴了他。挺好,闹心的感觉一点都没有了,但不知离开他会是个什么样子。

    我们俱乐部也定正月初七上班,但并不紧张,收拾一下屋子、剧场和院里院外,自由活动也有两三天,玩儿玩儿唱唱,一直到初十才开了个大会,说:“夹板儿又得扣上了,准备元宵节演出。”

    不能老套子,元宵节就要加进灯谜等内容,搜集的谜语,做的彩灯,彩灯种类很多,人们很动脑筋,彩灯花样翻新,什么罗卜灯,白菜灯,西游记套灯,八仙过海组灯,劈山救母连环灯,转灯,走马灯……在吉祥苑外,挂出好几大溜。

    表现最好的是演职员里的男性,勤谨,特别是在这些女孩子面前,显得心也灵了,手也巧了。于树民、方学贵、姜喜林、朱洪雨、

    206

    盛富林、刘占友在玉珊的带领下,挖空心思琢磨,简直做出花来了。还扎了风筝,风筝上还带上了装有干电池的小灯笼。

    说起风筝,到现在他们还每天早晨来到俱乐部,下了自行车,屋都不进,头一宗事是把风筝放起来,种类有八卦、有蜈蚣、有蝴蝶、有蜜蜂、有嫦娥奔月、有飞天蜻蜓,比高低,比样式,比大小 、比轻重。听他们议论,正月十五这天,还要赛一场呢。公社所在地附近的农民,有不少已经约定要参加比赛了。这是他们自发的,但看形势也一定会很热闹。

    几天儿,正月十五到了,元宵节,家家吃元宵,自不必分说,公社大食堂也炸的炸,煮的煮,蒸的蒸,忙不过来时还把我们的张素智、兰亚新、杜淑兰给调去帮忙了。

    这天的节目也很精彩,还吸收了一些上次全公社大赛中的优秀曲目,四合大队自编自演的老调新词《红月娥做梦》,竟梦的是高粱、谷子、大苞米,新种子、新种法,大丰收给社员带来的喜悦;湖滨大队老艺人新演技的张玉生、王树田,唱的《波罗湖水波连波》,以忆苦思甜的形式,唱出旧时期波罗湖汇集了穷人的辛酸苦泪,如今浪花里飞出了幸福的歌。有悲有喜,凄迷高亢,委婉动听,扣人心弦。过场娴熟,动作精湛,鹞子翻身,蹲裆马步,都表演得很到位,男角儿都超过三十岁了,时不时的还来几个前滚翻、后滚翻,拿大顶等。

    俱乐部的节目更是一次比一次精彩,这次的《波罗湖的故事》又多加了些元宵节特色,天神之王宙斯还手持令字灯,以示发号施令,农业女神德墨忒耳双手各持萝卜灯、白菜灯,以示天下农业大丰收。

    邢曙光、周日辉、于书云、莫东方等都表演的独唱,歌声甜美、圆润,下面一个劲儿地鼓掌。说:“不次于马玉涛、郭兰英。”邢曙光唱的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观众都评价说:“不雅于才旦卓玛”。

    公社领导对永安公社的文化生活很重视,尚琴副主任由始至终,另有几位领导也长时间的观看演出,差不多又闹到半夜十二点,远处的有自行车,大马车,那时拖拉机不多,有的大队也开来了,这天观看演出的人,在一个小小的公社所在地,得超过两千多人次。

    207

    正月十五,正好是一九七二年二月润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三月一日了,老爸让给孙宝山树个典型,编成文艺节目的事,已经提出有半年了,还不止一次,事实充分,再不抓紧写可就太不象话了,别让老爸太不高兴,所以我的压力很大。

    老爸跟我说了,但我始终还没向玉珊说过呢。我这是亲眼见到了,编剧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实在是太累了。据玉珊说,还有风险,每句话,每个字,都要反复推敲,是要负历史责任的呀。

    难也得办啊,不好出口也得说呀。

    早上班,我就直接到玉珊在俱乐部的办公室。他已经铺排下,要写了。我进屋就问:“又要写什么?”

    “尚琴传达公社党委意见,让咱们俱乐部总结一下半年来的工作经验。并指示,要从思想建设、队伍建设、水平建设 和组织纪律建设着手,结合学习‘老三篇’,紧跟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进行总结,要从中总结出几条有推广意义的成功经验。”

    “急吗?”我问。

    “不急,说多往你那方面倾斜,给你记载一些成绩,以利于入党、提干。”

    “别为我呀,成绩是大家的。”

    “上边是这样指示的。”

    “可别,可别。我有个任务都压半年了。”

    “什么任务?亲爱的领导。”这时他已经不那么古板了,没有别人时,他都不止一次的跟我开玩笑了。

    “什么领导不领导,说正经的。”

    “说吧。”他摆出一份洗耳恭听的样子。

    “先锋大队孙宝山,老退伍军人,老党员,还参加过抗美援朝呢。”

    “他怎么了?”

    “在生产队放羊……”我把事迹向玉珊介绍了一遍。

    “事迹挺好,人的基础也挺好,素材不错,只是我得见见他,

    208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