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偶得集

正文 偶得集五一

    一次课堂上,数学老师问学生如何测量教室的周长,学生说只要知道长和宽就行了,老师说不知道,学生没办法,老师说可以用工具,学生说可以用米尺测量,老师说如果没有米尺呢?学生们再次陷入沉默,老师只要再次启发,我们的手和脚不都是可以测量长度吗?学生恍然大悟!

    过往的教育中,我们经常重视已有问题的分析,计算,和归纳总结,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最初步骤,恰恰是我们忽视的,那就是建模的过程;建模的过程,是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自己的所学,建立起合适的,科学的解题模式,这才是我们学习函数等模型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一切学习的初衷和关键。

    忽视建模过程的缺点,还不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缺失,重要的是,我们失去了独自面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以及以后的归纳整理。这和家长教育孩子一样,只学会了给孩子东西,却没有教授孩子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逐步的丧失或局部丧失**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高分低能的人。

    问题的关键,我们的老师或者家长给了孩子们太多的关照,甚至是特殊的呵护,具体到一些教学细节上,学生们成了或多或少的被动接受者,失去了主动的探究精神,和**自主的探索过程。我们给了孩子们过多的爱,却缺失了一种关键的爱,那就是使得孩子们迅速自立的爱,那种能够使孩子们立于天地间的重要精神。

    自立是生存之本,唯有自立,才能自信,自强,才有自尊。

    可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忽视了自立精神的培养,学生们只能在已知长和宽的情况下,计算出教室的周长,一遇到长和宽未知的问题,就手足无措了;这种情况遍及整个教育领域,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过常常是给人挂在嘴边喊喊口号罢了,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体系中,就举步维艰了。

    教学者的功能,就是要让学生懂得“生存的技能,生活的知识,生命的意义“,我们重视的只是书本上教条的知识,书本外尤其是关于社会实践,个人探究方面是极为薄弱的。

    学到了一对书本上的教条知识,对社会何益?对国家何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