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偶得集

正文 偶得集四一

    昔日,袁绍四世三公,声名颇佳,却败给了籍籍无名出身宦官世家的曹操,项羽出身王侯之家,祖父父亲皆是楚国著名的将领,可是却败给了出身贫贱流里流气的刘邦。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验证了一句话:“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诚然,行走在社会上,声名是一种极好的招牌,就如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的招牌,就可以拿来招揽那些忠于汉室的人。袁绍那“四世三公”的招牌,可以招揽到河北英豪,成为北方的一镇诸侯。可是,招牌就是招牌,只能拿来做宣传,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实力,不然刘备就不会以堂堂中山靖王之后,还一直是曹操的手下败将,几乎是闻曹而逃了。袁绍也不会在官渡败北,输给了声名不佳的曹操了。

    声名不可没有,却不能倚之过重,过分的倚重名声,有名无实,只能是自取其辱。

    声名固然不是最重的,而实力才是决胜的关键。

    以曹操的实力而论,袁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曹操早在中原地区实行了“军民各半”的屯田制度,一举解决了中原缺粮问题和百姓的安居乐业问题,还增强了己方经济实力,以当时袁术雄霸淮南的实力,无非是终日常以河蚌虾蟹为食,与他的同宗兄弟袁绍一样,其经济实力和曹操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究其政治根源,曹操和袁绍曾有一番关于争夺天下的论述,袁绍曾言:南据河,北阻燕代,霸业可成。曹操曾言: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只此一节,就可知袁绍与曹操的政治阅历差异是巨大的,袁绍之败是很正常的。

    就军事实力而言,袁绍是徒有其名的,手下良将虽多,却不能尽用,谋臣虽广,却不能人尽其才。加之曹操关于袁绍的那番的精彩论述,更说明了袁绍败亡之因:‘袁绍色厉胆薄,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袁绍如此之庸主,焉能不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