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名门闺斗

第十三章 调虎离山

    “所谓百搭,就是牡丹啊,和任何话都能凑成写吉祥话。

    和月季在一起,人们就说富贵长春,和海棠在一起,就是富贵满堂。

    就是和牵牛在一起,人们也有说富贵千秋的,可不是百搭么?

    总之就是离不得富贵二字!”

    周幼仪一本正经的解释道。

    众闺秀倒是乐成一团。

    这周家小姐真是妙语连珠,偏她今日打扮的像个年画娃娃似的精致,倒叫人十分爱怜。

    只有王颦心中暗自点头,离不开富贵二字么?

    王家如今可不是富甲天下,当今圣上若无王家财力,也登不上这九五之座。

    这周家小姐是有意还是无意...?

    林婉如见众人不仅没有嘲笑幼仪,反而你一言我一语的同周幼仪聊上了,心下十分嫉恨。

    什么改诗,什么平仄,什么百搭,不过是拿书上一点墨水滥竽充数,和南郭先生没什么分别。

    “周妹妹说的真好,不知妹妹作的诗是哪首,也好让姐姐开开眼。”

    林婉如问,写诗可不比评诗,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谁不会啊。

    周幼仪淡淡的瞥了林婉如一眼。

    经过今日一事,她也算是彻底明白,这林表姑娘压根不是真心对原主好的闺中密友。

    相反的,是一匹图谋不轨的中山狼,看来日后她要更加防着这位表姑娘了。

    幼仪提笔开始撰写,主题为花,那她就写梅吧。

    因着前世含梅香而生,她对梅有种特殊的情感,这首诗还是自己十岁寿辰那日写下的。

    幼仪边写着,想起那羊脂玉的梅花玉牌,也不知今世能否寻到那位恩人...

    “腊半雪梅初绽,玉屑琼英碎剪。素艳与清香,别有风流堪羡。苞嫩,蕊浅,羞破寿阳人面。”

    “咦,这写法倒是新鲜,虽不成诗律,读起来倒是别具一格”

    襄阳点头称赞道。

    “新鲜是新鲜,可这怎能称为诗呢?”

    林婉如看似惋惜的出言询问。

    “幼仪妹妹这诗大方质朴,

    素艳、清香、苞嫩、蕊浅,八个字就把梅的形态描绘了出来,

    诗三百仅用四字便能成诗,靠的并不是多么的音律相合,而是其中质朴直率的情感啊。”

    王颦一番言论让林婉如哑口无言。

    诗三百乃公认的诗歌之源头,王颦都如此说道,她再牵扯不清又是一番嘲弄。

    幼仪瞧过去,林婉如不再说话,低着头,面色有些奇怪。

    并没有怨恨或不服之类,反有些淡淡的笑挂在脸上,心中留意了两分。

    “周妹妹,这首诗可有名字?”

    一个容长脸的闺秀询问道。

    “自然是有的,我在书上看到人们称这体裁为词,词的名字就叫词牌了。

    我这首词的词牌就取名为暗香记。”

    周府的书里肯定是没有的。

    只是她在徐家曾看过一些从各地收上来的诗集,知晓江南是有这样的诗歌体裁,名唤词的。

    至于暗香记三字,全当她对前世的一点祭奠吧。

    在座的闺秀们对这新鲜的体裁来了兴致,纷纷议论起来。

    王颦参加过许多诗会,闺阁女儿家的诗会如此热闹的倒是头一回。

    当下就向提议将会上的诗细细编撰起来,待她回京可进宫奉给皇后娘娘呈阅。

    襄阳一听连连点头。

    这事成与不成都有宁国公府一片心意,何乐而不为?

    林婉如面色淡然,整个人隐在一片阴影里。

    看着俨然是人群中心的周幼仪,心中一片报复似的快感,再让你得意会儿,很快这些就都是我的了。

    -------

    平安巷。

    偶尔路过的走贩看向那紧闭的红漆大门。

    倒不是因为上面那”周府“二字的匾额,而是门口站着个身影。

    立了有近一刻钟,裹着一席暗色的袍子,只看得到一双挑线绣鞋,能够确认是个妇人。

    秦姝扣了下门,里头探出来一个青色褂子的小厮。

    “林夫人这边走,我们老爷要见您。”

    秦姝点头会意,拢紧帽兜压了面纱低头跟着青衣小厮走。

    “哎呦!”

    秦姝偏头看,她低着头走,没瞧见前方有人,这会撞了个穿宝蓝福字团花缎子的男童。

    徐氏两个儿子一个十七八、一个十四五,这孩子年纪看来不过八九,看样不是。

    此番来访实为密访,耽误不得,秦姝压紧面纱低头往前走去,不再理会。

    “福儿,福儿...”

    冬姨娘焦急的呼喊,怎么自己离了一下哥儿就跑到前院来了。

    福哥儿应了冬姨娘答,委屈巴巴的给自己娘亲指了那个撞他的人。

    冬姨娘瞧去,只远远的看到一个灰色袍子,似是往老爷书房走去。

    “文表哥...”

    秦姝已然到了书房,脱了灰扑扑的袍子。

    底下是一袭玉色长裙,头上一根白玉钗,接下面纱露出一张曾让周玉文朝思暮想的脸来。

    周玉文惊讶的看着眼前的妇人。

    今日他恰逢沐休,接到小厮递进来的金镶红宝石长命锁认出这是他的生母,秦氏的遗物。

    以为是老家来人,虽然不记得有位姓林的妇人,但心下激动,还是让人领了进来。

    没想到居然是秦姝。

    良久,二人相对无言。

    “文表哥是生我的气吗?”

    秦姝哀怨的开口,一双细眉蹙起,两点泪光浮现。

    她年轻时本就是极美的,这些年虽跟着林耀祖吃了不少苦,但反添了几分妇人的韵味。

    如此清纯又娇媚的反差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倒叫周玉文呼吸一窒。

    秦姝察觉到周玉文的细微变化。

    “当年若非我母亲逼我,你和房表哥又随姑父姑母去往前线,我们现下早已...”

    说罢抬眼看了周玉文一眼。

    这一眼看的周玉文是心神一漾。

    仿佛回到年少时,也是这身玉色衣裙,少女站在桃花下朝自己嫣然一笑的样子。

    “莫说了...”

    周玉文怅然若失的开口。

    如今自己身边儿女双全,妻妾美满,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是呀,还是不说了,文表哥如今好大的官,倒叫我不敢相见了。前两次都未曾见到呢!”

    秦姝低头,语气轻快,仿佛是同周玉文开玩笑。

    她来周府两次都是徐氏接见。

    周玉文想起来徐氏是同自己说过有表亲前来拜访,他一听是个什么姓林的妇人便让徐氏做主去打点着。

    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应当的。

    “此番我前来也是同表哥道别,如今我和女儿相依为命无处可去,

    表嫂虽垂怜我,但姝儿自知寡居之人不宜露面,想必不久就要离开芜地了。”

    秦姝似是不经意的开口。

    “寡居?”

    周玉文一愣。

    秦姝仿佛听到什么伤心事一般,身子剧烈的颤抖起来。

    眼泪垂落腮边,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捡了些大概的说给周玉文听。

    听到曾经被舅舅舅母捧做掌上明珠的表妹居然受到如此对待,周玉文不免有些愤怒。

    若当初自己能够再坚持一会儿,也许舅母就把姝妹许给自己了吧...

    人到中年反而更怀念起年轻的时光来,年少那份青葱的执念浮上心头。

    秦姝的出现让周玉文想起曾经在秦家的惬意时光来,如今官场沉浮,他早已失去了那些细微的感动和快乐。

    想到这里,周玉文不禁抬头问道:

    “一定要走吗?你一个弱女子,能有何去处呢!”

    秦姝故作坚强的一笑。

    “也不过是去京州谋口饭吃罢了,昔日母亲给我的一个小庄子也不知还有无人在。”

    京州?

    周玉文稍作思考,年底就该回京述职,自己捎上姝妹也无大碍。

    周玉文开口留下秦姝:

    “你若还唤我一声文表哥,我必得护你周全,年底我将回京述职,

    那庄子听你描述多半是偏僻无人之所,这样怎可住人,一来不安全,二来孩子怎么办?

    届时回京,姝妹和我一同去侯府便是,想来大哥也是乐意的!”

    昔日母亲事务繁重之时,他和大哥也曾受过秦家照顾,带姝妹回侯府大哥是必然不会反对的。

    ------题外话------

    原名《暗香记》,更名为《名门闺斗》~

    https:///book/5827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