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名门闺斗

第十二章 诗会

    “诸位,今日的诗会以花为主题如何?”

    襄阳笑眯眯的询问。

    主题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这些小姐活动起来。

    若是跟在大人身边见客,一个个都是一副大方端庄的官家小姐模样。

    离了身边人的提点还能行事周全的,日后才能坐稳宁国公府女主人这个位置。

    “主题为花,大俗即大雅,郡主提议甚好。”

    说话的是个穿鹅黄襦裙的姑娘,这是王二小姐。

    濯城王家乃当朝王皇后的母家,王二小姐在一众闺秀中属于家世最为突出的一类。

    王家富甲天下,当今能顺利登上皇位,王氏一族功不可没。

    不过王皇后膝下无子,倒是个硬伤。

    吴州多才女,今日宴席所邀之人又大多为名门望族,吟诗作对对于她们来说和吃饭喝水一样常见,诗会倒是真开展的如火如荼。

    “醉倒深红波,此花最解语。孙姐姐这句诗好生厉害,依我看,孙姐姐倒是同这芍药一般,是一朵解语花呢!”

    林婉如轻笑道,见孙家小姐一首暮春咏芍药引起了诗会的高潮,她有意巴结,便奉承了两句。

    孙家小姐不过微微一笑,林婉如这样的人她见多了,不过林婉如的奉承还是让她颇为舒心。

    “林小姐谬赞,西楼只是在姨母处见到芍药有感而发。”

    “孙姐姐所指的姨母可是贵妃娘娘,听说贵妃娘娘甚喜芍花,孙姐姐该是在宫中见到吧?”

    “袁妹妹说的是,西楼确是在贵妃娘娘宫中见到。”

    孙家小姐答了身边一位略方脸的闺秀的疑问。

    话音一落,众人脸上神色不一,孙西楼的诗看似说的是芍药,何尝不是在暗喻孙贵妃。

    孙贵妃膝下已有一儿一女,比之王皇后可谓儿女双全。

    孙家如今前有首辅,内有贵妃,正是得意之时,虽无甚家底,但仍谁看了都要称赞一句,好一个炙手可热的新贵。

    这林家小姐也真是,干嘛上赶着趟拍马屁。

    如若把孙贵妃比作一朵解语的芍药花,那王皇后成了什么?

    襄阳不禁有些埋怨林婉如。

    本来孙家是新贵,不在伯母的邀请范围之内。

    只是碰巧孙西楼在芜地探亲,伯母只好一并让她邀请了。

    偏这林小姐还火上浇油,可不要把场面闹大了才好!

    襄阳看向那边王氏姐妹的反映。

    王二小姐倒是没做什么表示,只是低头看向桌上的诗句,王三小姐是个直爽脾气,当场就讥笑出声。

    “呦,我看这位林小姐倒是会讲话的很,你不该写芙蕖,倒是应该写狗尾巴花!”

    林婉如面上通红,王三小姐是在讥讽她向那家犬一般向主人摇尾巴呢。

    偏她今日穿了条缃色绸裙,同狗尾巴草的颜色相仿,看起来倒是真有几分相似。

    一众闺秀似是都联想到了,狗尾巴草和林婉如裙子颜色相仿一事,一个个拿帕子捂了嘴偷笑。

    更有甚者想到,林家小姐确实咎由自取,可不见她拍孙西楼的马屁拍的飞起?

    孙家小姐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林婉如虽然是奉承自己,但是若把她比作狗尾巴花,那自己成了什么?

    当下就反驳了王三。

    “王宓,你是什么意思?婉如只是称赞这诗句不错,你若是不服,当场作诗便是!”

    她知晓王宓不喜诗书,故而这样说道。

    王三扬眉就要开口反驳,王二小姐皱眉按住,宓儿还是如此冲动,对方明显蓄意挑事。

    如若真闹起来,宁国公府不好收场,就连皇后娘娘也不好言语。

    “孙妹妹又何必咄咄逼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宓儿不善诗书,就不必作诗了吧!”

    王二解围道。

    “颦姐姐好大一顶帽子,既然王宓不善诗书,那就不要妄作评价。”

    孙西楼见状也毫不客气,王皇后膝下无子,孙家也不怕的。

    “好了好了,诗会继续,接下来是颦姐姐作诗了。”

    襄阳见孙、王二人针锋相对,连忙出来打了圆场。

    是可忍孰不可忍,王家虽教导子孙在外不可张扬行事,但孙西楼实在欺人太甚。

    王颦略一思索,挥笔写下诗句。

    “...春来唤我展新姿,占断城中好物华。”

    襄阳开口读道,孙西楼写的芍药,王颦写的是牡丹。

    芍药、牡丹?

    襄阳想起前朝刘大家的那首诗。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诗句一落,竟是无人敢评判。

    在座闺秀的父兄们大多在朝中任有官职,孙、王二人之争看似是闺阁儿女斗诗。

    实则不过是当下早已斗的水火不容的新贵清贵之争的缩影罢了!

    王二这首诗写牡丹,也有向刘大家那首流传甚广的《咏牡丹》致敬的意思。

    正合刘大家诗中含义,暗暗贬低了孙西楼和林婉如所称赞的芍药和芙蕖。

    林婉如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她也看出来王二小姐这首诗有暗贬自己所描绘芙蕖之意,看向身边低头不语的周幼仪,计上心头。

    “郡主,我看就不如由周妹妹来担当这首诗的品鉴人吧!”

    连平仄都不通的人,能指望你会品诗吗?

    林婉如勾起嘴角。

    襄阳听到林婉如的提议倒觉得有两分道理。

    周家本就是勋贵,按说周幼仪的身份也并不比王颦和孙西楼低。

    加上周幼仪乃芜地知府之女,由她评判倒是再合适不过了。

    幼仪一愣,林婉如竟把火引到自己身上?

    她不惹事,可不代表她怕事,昔日徐家嫡女的那股子气韵涌上心头。

    幼仪瞥了一眼林婉如,朝襄阳郡主点了点头。

    “以幼仪之见,这首诗...”

    众闺秀屏气敛声,显然对幼仪的评论来了兴趣。

    “写的很好!”

    写的很好?就四个字?

    孙西楼嘲讽似的一笑,这马屁倒是比林婉如拍的还直接。

    林婉如见状得意一笑,不学无术之人也只能说出这四个字了吧。

    王二同王三对视一眼,这周小姐家世也不低于自己姐妹,也无须这样拍马屁吧。

    只有襄阳郡主不解的看向周幼仪,难道是自己看走眼,看错人了?

    幼仪将众人反应收在眼底,也不方乱,只是娓娓道来。

    “王姐姐的诗,平仄相合,描写生动,寓意中更有意借鉴前朝刘大家的《咏牡丹》一诗,所以我说写的很好,只是...”

    幼仪声调扬起。

    “我认为有一句稍作改动会更好些。”

    幼仪话音刚落,王宓便接话上了。

    “我姐姐这诗做的这么好,你待如何改动!?”

    改诗说来容易实则难,一字之差寓意千差万别。

    若是周幼仪能改王颦的诗,岂不是说周幼仪水准高于自家姐姐?

    王宓一向钦佩自家姐姐,故而出言相护。

    “宓儿!不得无礼!周妹妹见谅,你想怎么改动?还请赐教。”

    王颦代王宓作揖道歉道。

    幼仪对王颦和王宓两姐妹倒是很有好感。

    因而也不在意王宓方才举动,提笔便写下自己心中改好的诗句。

    “我唤春来展新姿,占断城中好物华。”

    我唤...我唤..

    好一个我唤春来展新姿,化被动为主动,一个我字霸气十足,这才是花中之王的气韵!

    王颦看向幼仪,连连点头称赞。

    “幼仪妹妹改的这句甚好!”

    “颦姐姐过奖,在我看来,牡丹的可贵不仅仅在于她的国色天香,而是百搭。”

    周幼仪开口解释道。

    “百搭?这个说法我曾未听过,倒是新奇的很。”

    王颦有些疑惑,众闺秀也点头,百搭从何谈起?

    ------题外话------

    今天用了好长的时间,又重新理了一遍大纲,长篇最怕写到后面接不起来呜呜

    https:///book/5827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