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花月佳妻

番外一 陈昱与静珩:知是故人来

    万历二十六年八月十五,中秋节。

    一大早,浣沙溪畔的小巷子里,一处普通人家的门前张灯挂彩,还不时有一些着装整齐的仆人和丫鬟进出忙碌着。

    这些人都是无锡田府派来帮忙的。

    闻风而动的邻里早就听说,今天陈老夫人的儿子陈昱陈大人要迎娶前南直隶巡抚的独生女儿。

    陈昱的父亲不过是个靠卖画为生的落魄的丹青客,而他考了好几年也没考中进士,快而立之年,不仅没娶媳妇,官职也是一直不上不下的。

    谁知突然交了好运,娶到了一个真正的高阁之女。

    这无疑是轰动这小小的翠竹巷里的一个爆炸新闻。

    不时有领居扒着门,随时观察着陈家的情况,等到一有动静,就迅速上前来围观。

    陈母特意做了一身新衣,在堂中正襟危坐,不时地让家里的婆子去打探门外的动静。

    陈昱说要亲自到无锡去接静珩,这一走就是好几天,按照原定计划,今天也该到了。

    申时,巷子外传来了锣鼓喧闹之声,婆子远远地看见了一条红色的长龙,打头的是穿着喜服,戴着乌纱的陈昱,后面是一定虽然不算奢华但却十分精致的花轿。

    押轿的人左边是一个中年喜婆,右边是一个梳着垂鬟,穿了绿袄红比甲的丫头,婆子认得她,她是田静珩的贴身丫鬟绿缕。

    “来了!来了!”婆子丢了手中的扫帚,一路喊着跑进了正堂。

    她的喊叫声也让其余的仆人丫鬟严阵以待,准备着迎接新娘子。

    吴家这小院子比不得无锡田家的大宅子,田希孟原本有意出资,在杭州另外买一座体面的宅院,但田静珩深知陈昱这人好面子,脸皮薄,不会接受这等嗟来之食,便坚持要在陈家的小院子里成婚。

    不过这个只有一进的院子也太小了,连像样的酒席都摆不了,所以田希孟和陈昱只请了自家的亲友。

    但是田希孟这样的退隐高官要嫁独生女儿,这种消息是不胫而走,不请自来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不少是江南的头面人物,就连知府大人也差人送了一对青花瓷瓶。

    “委屈你了,以后要跟我过苦日子了。”陈昱是这样对静珩说的。

    “嫁乞随乞,嫁叟随叟。”静珩这话一说出来,她就后悔了,这不是埋汰陈昱又“老”又“穷”吗?哎,不对,不对!

    她又赶忙改口道:“你别多心,我并没有那个意思……”

    “什么意思?”木讷的陈昱并没有听出此话的歧义。

    “小姐,姑爷,别磨蹭了,快上轿了!”已经整装待发的绿缕说道。

    路上颠簸了两日,他们总算是来到了杭州。

    田静珩不知道这是她第几次来杭州了,以前每次来的目的几乎都是到孟家探望堂姐一家,而这次,她是真正嫁到了杭州。

    田家亲友几乎都来了,陈家人丁单薄,但陈昱以前的几位同窗也来了。

    贺喜的人当中,他没有见到柳承志和如意,他明明给柳家发了喜帖的,但是他们却没有来。

    他无意从同窗那里得知了柳承志入狱后又传奇般地被一位皇亲救出,这位皇亲的身份不必透露,但是此事的确惊动了太后。

    柳家的管家荣木带了一份贺礼前来,说是自家老爷和夫人的差他送来的,他俩现在京师有事,不便前来。

    陈昱留荣木吃酒,荣木不便推辞,三杯黄汤下肚,荣木断断续续地说出了如意和生父相认的一个梗概。

    陈昱感叹世间竟然真的有这样的传奇,不过想到柳承志和如意正在京师的王府“享福”,他也就放心了。

    虽然说是放下了,但是他也希望她过得好。

    婚后,陈昱带着田静珩去了南京继续任职。

    第二年春天,陈昱和静珩带上母亲去踏青,回到了他出生和长大的小山村。

    村口的梨花开了又谢,不知已是几度春秋。

    春风依旧,只是物是人非。

    陈昱和母亲带着静珩,蹚过浊水溪,去看他们以前居住过的祖屋。

    又沿着山路向上,来到以前“归农书社”的旧址。

    原本以为常年无人居住,已经是破败不堪,但是站在山坡下,他们就听到了学堂里的朗朗读书声。

    山坡上的菜园,依旧郁郁葱葱,三间茅草屋已经修葺一新。

    他们这才知道,这一带的土地,都被柳承志买下来了。

    他派人重新修好了书社,还从镇上请了一位先生,免费教村里的孩子读书。

    “这位素未谋面的柳解元,倒是一位善人。”田静珩一边感叹着,一边小心地看着陈昱的表情。

    柳承志曾经是他的“情敌”,虽然他说已经放下了,但是就怕再次提起往事,他还是会介怀。

    陈昱笑着点了点头,又带着母亲和田静珩去往书社后的竹林。

    竹林依旧,那处叫“停云”的竹屋整洁如新,东篱下的菊花新发了不少嫩芽,看得出这里是经常有人来打扫和维护的。

    这里是柳承志和如意定情的地方,却是他曾经的伤心地。

    “我们去山塘转转吧,难得静珩也来了,那里精致不错。”陈母说道:“我记得你小时候,每到春天,最喜欢和你父亲一起到山塘来了。”

    是啊,父亲是为了到山塘欣赏景致,寻找作画的灵感,而他……是为了能在山塘那里“偶遇”采野菜的如意。

    但是缘分终究是强求不来的,或许真的如卧龙寺慧心法师讲的那个故事一样,如意是风带来的露珠,他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蜘蛛,而他命中注定的芝草是这个一直痴恋着他的田静珩。

    要珍惜眼前人!

    “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陈昱站在山塘前,爱抚地拨弄了一下静珩被风吹乱的鬓发。

    “现在的日子不也很好吗?”静珩低下了头,虽然他们已经是夫妇,但是光天化日之下,这样亲昵的动作还是有些让她难为情。

    陈家虽然清贫了些,但比起一般百姓的生活,也算是富足,和心爱的人能在一起,吃的苦也都是甜的。

    临走时,陈昱突然想起了什么,刚离开了几步,又折返回去,从随身的提盒里拿出一个白色的布袋来,上面还绣了一个“陈”字。

    眼尖的静珩看出来这是她和陈昱第一次见面时,陈昱背的那个旧书袋。

    她见陈昱将书袋里装了两块石头,又将书袋挽了一个团,走到山塘边,奋力一扔,这书袋便随着石头,一起沉到了塘底。

    “好好的书袋,为什么要扔了?”静珩问道。

    “旧的东西,该扔就扔了,既然要放下了,那就念想也不要留。”陈昱对着她一笑,转身潇洒地离开。

    静珩瞬间明白了他这句话的意思,心中顿觉欣慰。

    她的爱不仅有了回报,现在也有了陈昱的承诺。

    同年,陈昱因为在京察(官员考核)中成绩突出,被提拔为户部浙江清吏司的郎中。

    一年后,静珩和陈昱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叫隽之。

    后来,柳家又生了一对龙凤胎,不到三天,全杭州的人都知道柳半城儿女双全了。

    再后来,龙凤胎满月的时候,静珩带着隽之,以陈家亲属的身份,跟着孟家的人一起去柳家祝贺。

    隽之满脸欢喜地看着奶娘怀中粉雕玉琢一般的婉真傻笑。

    静珩莞尔一笑,低声凑到他耳边说道:“该来的缘分,躲也躲不掉,你记住便是了,隽之。”

    年幼的隽之听得一头雾水。

    这些年来陈昱忙于公务,为了避免尴尬,对于柳家的事是能躲就躲。

    不过静珩心中一直难以释怀的是,他们柳家还“欠着”陈家一个儿媳妇呢。

    ------题外话------

    这几天佛系更新,不过应该每天都有番外,写完就上传。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