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清满庭芳

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求订阅~~~求粉红~~~~

    ========================================================

    胤祯推开她伸过来的手,因为自己起来的太急,头上有些晕晕的痛,胃里也涌起一阵火烧火燎的灼热感。

    完颜氏见状,知道他是因为醉酒而难受,于是,放下湿毛巾,拿起事先备好的茶水,递过去给他漱口。

    胤祯将整碗清茶一饮而尽,只觉,自己的胃里稍微好受了一点。用手支着脑袋,坐在床边不言不语。

    完颜氏见他这副垂头丧气的落魄模样,暗自一遍一遍地重复告戒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她稍微沉吟了一下,方才开口道:“爷,身子要紧,往后不要再吃这么多酒了。”

    胤祯对她温柔的态度,完全无动于衷,只把自己的贴身小厮,叫到跟前吩咐道:“扶我去书房。”

    小厮闻言,略显为难地瞄了一眼十四福晋,连连点头,应了一声是。

    完颜氏板起脸,瞧着他晃晃悠悠地背影,暗暗握紧拳头,就是不肯说出一句挽留他的软话来。

    她的陪嫁丫鬟见此,忍不住多嘴,在旁小声道:“福晋,夫妻哪有隔夜仇,您还是去把贝勒爷留下吧。书房那种地方,怎么能睡的舒服呢。”

    完颜氏冷笑一声,随即坐回到座椅上,赌气道:“他是贝勒爷,想歇哪里就在哪里,我才懒得操那份闲心。”

    丫鬟继续道:“福晋,奴婢说句不当讲的话,这段时间,您跟贝勒爷的关系闹得太僵了,每次见面都是不欢而散,这样下去,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她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完颜氏用手势打住,“我已经足够让着他了。为了一个不可能的女人,天知道,他要这样糟蹋自己到什么时候、”

    足足有大半个月的时间,胤祯一直都独自一人歇息在书房里面,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几乎很少出门。

    完颜氏虽然时常过来送汤送水,两人却只是略问一些关于孩子和身体的问题,平平淡淡的。偶尔,完颜氏也想要说一句温柔贴心的话,却因为胤祯含混无奈的语气,都没能说出口。

    康熙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九。出游江南数月之久的宝珍,带领着全家老小,终于平安返回京城。此次江南之行,对她而言,可谓是意义非凡。不禁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还从中挖掘出很多新的喜好。

    孩子们自然也是受益匪浅,光是每时每地的美食小吃,就已经都让人觉得欢心的了。一路上,额鲁和托雷两人每天吃在一起,睡在一起,感情变得也越来越好。

    哈日查盖很喜欢江南风情,尤其是苏杭美景,宝珍为了让他能够玩得开心,特意在杭州住了小半个月。从温暖入春的南方回到鹅毛飘雪的京城,大家还有些不太适应,每个人都捂得严严实实地,好像粽子一样。

    阮氏买下了很多匹上好的锦缎绣绸,她想用这些布料,给孩子们做几身新衣裳,她自认为自己的手艺,还是要略好于那些家成衣铺子的。

    回府的当晚,宝珍大致算了一下账目,发现这几个月的花销加在一起竟然将近千两的雪花银。虽然一路上,大家都很节省,不过出门在外,事事都需要花钱。

    幸好,宝珍早有准备,这次出行的花销,她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所以,对于府上往后的日常开销,并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宝珍拨弄了一下算盘,将账本上最后一笔用毛笔划去,长吁一口气道:“呵,总算是算好了。”

    春华上来奉茶,满脸笑呵呵道:“格格,请用些茶水点心吧。”

    宝珍缓缓放下毛笔,拿起茶杯,轻抿了一口道:“杂事都收拾好了吗?我看偏院里的灰尘很大呢。”

    春华点点头道:“说来都是那帮丫头偷懒来着,原定早该收拾好的院子,里面竟然还落着灰。回头,奴婢定会好好说教她们的。”

    宝珍闻言,微微含笑道:“倒也用不着说教,只是提点一下就行。”

    春华听了,也跟着笑笑,应了一声是。

    在她离开这段时间里,府上几乎没发生什么事,除了牛二的人命官司,因为柳月娥的再次消失,而不得不维持原先的判罚。宝珍实在爱莫能助,只得先出钱将他安葬于一处风水极好的地方。

    秋后问斩那天,兰芝和白元和都去探望过他,牛二不想之前那般委屈,反而好像是看破了俗世红尘一般,走得很坦然。

    兰芝不忍过多地苛责他,只好给他备了一桌上好的酒菜,算作是给他临别的践行。

    足足在家休整了几天的时间,宝珍前去宫中向皇上和太后娘娘请安。因为宫中的规矩繁多,宝珍不好带什么礼物,只得给两人送上几句贴心的吉祥话而已。

    康熙这半年来似乎老了许多,原本就清瘦的脸庞,越发显得线条分明了。

    康熙见到精神饱满的宝珍,显得很高兴,百忙中抽空同她闲话了一会儿江南之行。

    太后见了他,自然也是满心欢喜,当即,决定留她在宫中陪着自己用午膳。

    太后从年初开始,就一直礼佛吃素,凡是荤腥的东西,她一概都不碰。御膳房的御厨们,每天费尽心思,给她准备了一十二道素菜斋食,每道菜都各不相同。

    宝珍尝过之后,觉得味道确实不错,想来吃素也没想象中得那么单调乏味。

    太后还担心满桌子的素菜,她吃不习惯,于是,温和问道:“这菜你吃不吃得惯?”

    宝珍含笑,点了点头道:“嗯,回皇祖母的话,这些菜的味道很不错,我很喜欢。”

    太后闻此,脸上的笑容浓了几分,只道:“哦,是么?难得你这么喜欢吃,要不要同哀家一起吃素礼佛?”

    宝珍听了这话,稍微想了一下,回道:“皇祖母,我不懂得礼佛吃素的规矩,生怕不小心,冲撞了佛祖就不好了。”

    太后笑呵呵道:“佛祖慈悲为怀,凡是虔诚之人,皆可皈依我佛。你莫要有那么大的负担,只管用心去做就好。”

    宝珍闻言,附和道:“皇祖母说的是。”

    “过几日,哀家要去嵩祝寺礼佛,你若是空闲,就随着哀家一块去吧。”

    宝珍神情认真地点点头道:“是,宝珍要陪皇祖母一同去。”

    隔了几天,太后娘娘果然派人来知会宝珍,明天一早去顺贞们外等候。据说,此去最少爷要呆上七天的时间,宝珍准备携着春华同去,吩咐她去准备一些随行的衣物。

    春华给宝珍准备好几件棉袄,无意间,把十四贝勒曾经送来的狐皮大氅也给翻了出来。

    宝珍待见那件大氅,随即回想起之前的种种事情,只觉,好像过了好久好久,都快记不清楚了。

    春华瞥见宝珍的神情有变,连忙将大氅重新收回到柜子里,轻声道了句:“应该用不上穿它的。”但转念一想,此时隆冬十分,寺中必然清冷,还是要带上大氅比较好一些。

    宝珍见她犹犹豫豫的,拿着那件大氅停顿下来,轻声说道:“衣服多带一些也可以。”

    春华闻此,心知主子是答应她带上狐皮大氅,手上不敢懈怠,继续收拾行李。

    临走之前,宝珍将孩子们一一叫到跟前,叮嘱他们好好在家,凡事要听阮氏的话,不许顽皮捣蛋,让外婆费心劳神。

    额鲁听了,像是个小大人一般地拍拍自己的胸脯,保证道:“额娘放心,额鲁一定会怪的。”

    宝珍闻言,又抚了抚他的小脑瓜,继续温和道:“还要照顾好弟弟,不许欺负他。

    额鲁回头望了一眼托雷,咧嘴笑道:“我是哥哥,怎么会欺负弟弟呢?我们俩一直要好的很呢。”

    托雷听得这话,也跟着笑了,一脸赞同地点点头。

    翌日清晨,宝珍早早地出了门,坐上马车没走多久,就见外面过往的行人,轻声嘀咕道:“嗬,又下雪了。”

    春华应声掀起帘子向外看去,只见,漫天雪花,纷纷扬扬地飘了下来。雪势刚开始的时候并不大,可待到行至宫门前时,已经演变成了鹅毛大雪。

    春华望着窗外出声赞叹道:“好大的雪啊,看着还真是爽快”

    宝珍顺着帘子向外看去,微微一笑道:“常言说,瑞雪兆丰年。看来明年的收成,一定会很好。”

    春华闻言,回头含笑道:“嗯,格格说的对,明年一定会是大丰收。”

    宝珍收回目光,握紧手中的小手炉,重新靠回软垫上面闭目养神,耳边听着马车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不过片刻,马车缓缓停下来,春来掀起帘子禀报道:“格格,要进宫了,请您出示太后娘娘的令牌。”

    宝珍闻言,睁开眼睛,从袖兜中的令牌拿给他。

    春来双手接过,跟着出示被把守宫门的侍卫统领,统领见状,忙点头客气道:“格格请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