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浮生劫 (八阿哥还魂)

正文 探病

    天亮之后,皇帝执意要协同廉亲王一道探视在西园休养的怡王。

    怡亲王确实病了,但远不若他皇帝以为的那样严重。

    他之所以如此行事,正是因为邬思道临去西宁之前的一番话:“十三爷,你率性、任侠仗义,我很佩服你的为人,但有一句话,只当临别赠言:与平常人交,共享乐易,共患难难。与天子交,共患难易,共享乐难。皇上若要许你铁帽子王你要拼死辞掉,才能保你一世平安。”

    胤祥自是不信,辩道:“我深知四哥为人,他不是鸟尽弓藏之人!”

    邬思道却语气冷峻几近残酷:“十三爷只管不信我的话,但戴铎几个黏杆处皇上的心腹,只怕用不了一个月,就会……”

    见胤祥仍是面露疑色,邬思道更是阴笑道:“我知道十三爷不屑我这瘸子说的话,那几个不过是知道阴私的奴才罢了。今儿既然说道这里,我这老瘸子就再多说一句,皇上登基前多么器重八爷,你只看着他的下场便好。”

    戴铎的下场,以及后面的事情自然全盘印证了邬思道的话。

    胤禩被贬斥之后怡王自然成了皇帝跟前第一红人。皇帝手头实在没人,想要启用邬思道,却被他以‘熬干了的药渣’自比推脱过去,再趁着皇帝放松之际,携了服侍他的小丫头一道遁世回无锡老家去了。

    而胤祥却在皇帝与邬思道密谈当晚,在府门外看见内侍手中托着一杯酒。那时他简直就像是个傻子一般愣在当场,仿佛屋子里面的兄长从未相识过。

    不过邬思道走前曾经给他留下一纸锦囊,只让他要收敛锋芒,便可安心做他的王爷,又暗示说若廉亲王不死,他即可安枕无忧。

    是以不管皇帝如何加恩,怡王始终谨守君臣之礼。

    胤禛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只当他的十三弟因为许多年被先帝厌弃的磨去了锐气,越发关爱事事过问。他已经失了一条臂膀,剩下的兄弟无论如何也要护住。

    怡王日日深沐皇恩但又害怕重蹈覆辙,于是只好玩了命的为皇帝分忧——用一直决计不会被皇帝疑心干政的方式。

    至此,皇宫中汉侍卫之管理,守卫圆明园八旗禁兵之督领,养心殿用物制作,雍邸事务,诸皇子事务,雍正陵寝,凡宫中府中,事无巨细,皆其一人筹划料理,而且“无不精详妥协”。

    不管是那一世,胤禩也无法理解胤祥这样甘愿做皇帝身边第一大总管的心态。

    在他看来,要么称王败寇你死我活,要么明君能吏共襄朝政,最多是隐退山林与弟弟逍遥海外——无论哪一个,都不包括甘心给胤禛做奴才伺候起居。

    ……

    实在是志不投,不相谋。

    皇帝硬逼着廉亲王与他同架并坐,廉亲王推却不过只得在心里叹着气上了皇帝的龙辇。胤禛总是这样强势,他早就习惯了

    在荫凉道里行了不到半里地,西苑已是到了。

    往堂屋走了没几步,便有小道士出来跪迎。

    皇帝问道:“怡王可是起身了?昨夜可曾安睡?”

    那小道答道:“回皇上的话,十三爷昨夜里睡不着,传下王命,叫北京城所有寺院大和尚都去玉皇庙作功德祈雨。贫道一个时辰前才刚刚服侍王爷睡下,这里正要去清梵寺哩。”

    皇帝呃叹一声:“京城大旱朕是揪心,但老十三怎么就不知道爱惜爱惜身子,他的身子正是这样操心操坏的。”

    内殿里异常昏暗,纸窗户都糊了黑纸避光,一掀帘子便闻到一股浓重的药味。

    皇帝没让人通传,携着胤禩自个儿放轻了手脚地进去,里面弘皎正服侍着胤祥一勺一勺地用药。一个苍白消瘦的人就这样和衣躺在大迎枕上。

    胤禛见状先前的情致早已烟消云散,眼前这人与昔日‘千里驹’还是同一个人么?

    这是正听见弘皎道:“阿玛既然醒了,可要请贾神仙过来?”

    胤祥这时已经看到了皇帝,连忙挣扎着起身欲要行礼。胤禛一个箭步上前摁住了,道:“这时候还作死么?还不快给朕躺下!”

    胤禩与十三并不算如何亲厚,因此只说了几句官话便在一旁听皇帝询问。

    不过一刻,原本正奄奄一息同皇帝说话的胤祥忽然闭了眼,喃喃道:“来了来了……”

    胤禩正奇怪着,便听身边的胤禛道:“咱们到屏风后边儿去吧。”

    这是一个公鸭嗓子一般的声音传来:“贾神仙,这边儿请。”

    隔着屏风,胤禩第一次见贾士芳,此人皂衣皂靴,一顶雷阳巾显得略大一点,连额头都遮住了,孤拐脸上亮晶晶的,像是刚刚用水洗过,白得毫无血色,却是滴汗全无。

    他站在门口朝着屏风的方向一笑,才转头对怡王微笑道:“适才已经和十三爷神会,王爷今日身子好些了,是么?”

    胤禩远远看见胤祥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对着那道士说道:“是,我觉得不晕了,眼睛也看得清楚了些。”

    “贫道说了,王爷的病不相干的,其实心明了,自然眼亮。”

    弘皎在一旁奇道:“怎的也不见贾仙长发功行气,烧符驱邪,阿玛便见好了?”

    贾士芳徐徐一笑,道:“十三爷,《道藏》三十六部经共一百八十七万六千三百八十卷,万法通幽,岂能一格拘之?”

    弘皎面露喜色,这是拿贾士芳又道:“王爷可觉着饿了?可以想起身走走?”

    胤祥拍拍膝盖,自嘲道:“当然想,只是我这腿前些日子摔伤之后,恐怕不能了。”

    “你能的。”贾士芳笑道,“人人都能走路,十三爷英雄豪迈一世,反而不能?你起来,自己下地,趿上鞋子走几步看看。”【注】

    胤禩觉得古怪,正疑惑着,却忽然目瞪口呆地看着胤祥推枕而起,舒展双脚,甩着臂膀冲出门去。

    而弘皎早已惊呆,连呼:“活神仙!果真是救世济命的活神仙!”

    贾士芳拈须而笑,“任谁的命都是本自生灭,非大善大恶不能移。十三爷命不该绝,沉局自然能起。”

    “说得正是!”

    胤禩一惊,便看见胤禛已经大笑着迈步走出屏风,也只得跟着落后半步走了出来。

    贾士芳倒是没有一丝骤然见驾的惊惶,对着皇帝一揖:“贫道见过圣上。”皇帝微微颔首,贾士芳有将目光看向在皇帝身后只露了半个身子的胤禩,道:“这位想必是八爷罢,贫道稽首了!

    胤禩温温笑道:“道长有礼了。”便不再说话。

    胤祥对胤禛道:“皇上,这贾道长果真是有生死人而肉白骨这是大能耐,若不是留在京城,那白云观的观主只怕也是做得的。”

    贾士芳笑道:“万事自有缘法,若是万岁王爷不信贫道,就算贫道来了也是束手无策的。”

    皇帝又转头对胤禩道:“方苞他们一开始还非拦着,说是邪魔外道。”笑了两声,又说:“如今才知人不可貌相!”

    贾士芳一扫佛尘,笑对胤禛:“皇上眼瞧着已是大安了。”

    胤禛闻言更觉一股热气弥漫丹田,一把扶着胤禩的胳膊拉着他到自己身边并肩而立,笑道:“朕的股肱爱将回来了,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么!”

    贾士芳目光朝胤禩看过来,寡长的脸上带上意味深长的笑容:“皇上福泽深厚,八爷自是有缘人。”

    胤禩自己便是怪力乱神来的,对于贾士芳的眼神只异常刺眼。

    皇帝很快发现了胤禩的指尖冰凉发抖。

    他想起胤禩的肺疾,于是道:“这个贾道长很有些本是,治好了李卫的喘病,十三的痨病你也瞧见了。你身子一贯不好,不若也让先生试试?”

    胤禩正要推却,那贾士芳已经开口道:“道士草野黄冠,焉敢谬承‘先生。怡亲王与李大人皆是自身修为自身祖德护佑,贫道怎敢贪天之功。”

    皇帝沉下面来,贾士芳这是谦逊还是不愿为胤禩探病?

    胤禩在皇帝开口之前,出声道:“皇上,想必几位大人已经在候着了。”

    皇帝看了胤禩一眼,掏出金壳怀表对了对时间,道:“既如此,贾道长便在此替怡王发功。怡王若是大安了,朕必然出一万银子给你修建道观。”

    贾士芳稽首:“贫道叩谢万岁圣恩。只是贫道云游之人,万不敢受这建观之恩。若是万岁有心,贫道倒是希望能求得一道旨意,让张真人将我的篆籍收在观中,就足感厚爱了。”

    胤禛道:“这有何难?”

    皇帝说罢对着胤祥嘱咐几句,抬脚往殿外走。

    胤禩跟上,路过贾士芳时,听见他忽然开口道:“贫道只有一言相赠王爷,王爷是有慧根的人,早在五行外不入轮回中。如今入世不过是执念而已,当知敬天守命,莫不所向唯吉,大抵有所克削,都因是自克,虽有天命亦不可恃。”

    胤禩如遭雷击,恍惚中喃喃道:“道长能医病祛邪,能未卜先知,即是非常之人。”

    贾士芳笑而不答。

    一直到被皇帝拉上龙辇,胤禩仍回不过神来。

    “如何?”胤禛趁机拉着他的手不放:“你怎么看?”

    胤禩眼睛发直,好一会儿才重新聚拢神采:“四哥,此人不能留!”

    胤禛视乎并不意外胤禩会这样说,只目色温软地看着胤禩。

    天上一个滚雷而过,似乎一尊佛塔轰然而倒一般隆隆作响。空气中犹疑气息渐渐传来。

    “雨来了!雨来了!”远处有小太监尖细的嗓子叫着,居然也没人去喝止他宫中喧哗。

    苏培盛也在轿外喜道:“皇上!雨来了!”

    一旁有小太监惊喜道:“皇上,这贾道长真乃神仙那,昨儿才去观了求的雨,今儿便天降豪雨了!”

    胤禛仍然目光热切地看着胤禩,手攥得紧紧的不肯松开。

    天边已是浓云滚滚,众人只觉凉风习习,吹散了连续数月的闷热。

    一阵铜钱大的雨点扫过两轮,接着便密密不断地噼里啪啦打落下来,将龙辇内外隔绝开来。

    胤禩觉得手上传来的热度逼人,龙辇单薄的隔挡拦不住铺天盖地的雨幕,氤氲着水汽的湿气铺面袭来。

    胤禩觉得自己的衣衫都润湿得塌了,听见轿外苏培盛细着嗓子断断续续的声音急促道:“小兔崽子们,还不快紧着走,要是皇上王爷淋湿了你们担当得起吗?诶,稳着着点儿——”

    胤禩这才记起眼前这人还在病中,忙反手回握着胤禛的手:“皇上,可是又烧了?”

    也许是因为胤禩难得的亲近,皇帝忽然亢奋起来,手臂一伸揽过胤禩的后颈,额头相抵,耳鬓厮磨:“小八,你果真是我的福星,若不是你回来,又怎会带来这场豪雨!”

    胤禩充耳未闻,因为胤禛的额头一样滚烫着似一块钢碳。

    他不可抑制得担心起来,提高了声音:“四哥,还是快回澹宁居罢,臣弟让太医们都——”

    “不!”胤禛觉得从来没有这样心想事成过:“这雨来得善!”

    胤禩回来了,原谅他了。

    老天落雨了,京畿的旱情可解。

    十三弟稍安了,这一切实在太过美好!

    “给朕慢慢的走,不许走快!”皇帝大着声音吩咐轿外的人:“也不许避雨,今日谁不里外湿透谁便滚到慎刑司去!”

    如此一来,抬脚的奴才自然放慢了脚步。

    雨更大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部分参考了《雍正王朝》的对话(没办法,道士们的对话咱学话无能),所以下面补给大家500字。

    另外,《雍》里面吧贾士芳筒靴写得神乎着呢,先给怡王治好了痨疾才被推荐给皇帝的,此人呼风唤雨踩踩地板就能让皇帝病好还能目测张廷玉方苞的隐疾……忒神了点。

    历史资料上面也有这么个人,说贾士芳原来是北京白云观的一个道士,因不守规矩而被开除。在北京待不下去了,他就流落到了河南,变成了河南道士。正好遇上皇帝要寻找术士,被李卫发现后就推荐给了皇上。

    贾士芳进宫之后干得非常漂亮,不超过一个月的工夫就让皇上感觉到舒服、满意,效果特别好。雍正皇帝还给人家写信说:贾士芳这个人特别棒,能让我每天都精神愉快。

    可是不久贾士芳就死了。原因和文里面的一样,皇帝的生死病痛怎么能被一个外人掌握呢?特别是控制欲超强的雍正。

    所以综上所诉,贾士芳被皇帝杀了一次(历史资料),被怡亲王临死前请杀了一次(《雍》里面写的),本文里面就被八爷请杀一次吧。阿米豆腐。

    所以这一章玄幻一点我也没办法,很多事情没办法用科学的观点来解释了,(话说八爷都重生了还科学个毛啊)。

    生离死别快到了哦。

    ————————以下是补给大家的500字——————————

    到了澹宁居,胤禩已经察觉到皇帝不同寻常的亢奋。

    这不对劲。

    几乎是由廉亲王亲手侍候着,皇帝才换下了潮湿的衣袍。只是他仍不肯歇着,拉过胤禩并坐在榻上,问道:“小八,方才那阵雨打断了,你接着说。”

    胤禩愈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直言道:“四哥,先帝曾说过:天设儒释道,以儒为正统,譬如五谷养生育人,释道譬如药石,可以小术辅佐治道。至于以术数符令通幽鬼神,又等而下之。”【注】

    胤禛闻言略略正了色,也道:“这话我也听皇阿玛提起过,据闻还是伍次友先生的谏言。只是贾士芳之流不过俳优太监之流,汉武帝也有东方朔,我倒觉得无伤大雅。”

    胤禩却不这样想:“四哥难道就没想过,他参透天机,能治病救人固然是好,但能予之必能取之。能治人病,难道不能致人生病?”

    胤禛的面色沉凝下来,这触动了他心里一根敏感而纤细的神经。

    他记得方苞与张廷玉也说过类似的话:

    ……“欲令安则安,伊欲令不安则果觉不适。”

    ……“其调治朕躬也,安与不安,伊竟欲手操其柄,若不能出其范围者。”

    只是那时他为病痛折磨,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为他解忧安抚身心的人,自然不会以妖术论之。

    但胤禩和众臣们说得不错,贵为天子,怎能受他人摆布?

    他回想起这数月以来自己的情绪身心几乎皆有次黄巾道士操纵,当下顿觉头颅裂痛,恶心欲呕。

    胤禩见状连忙唤人:“苏公公,快传太医!”

    ********最近更新的好勤奋,不过另外一篇估计要被拍死了,实在没办法啊,文思全部在这边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