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翠竹飘香,携夫奔小康

第一七八章 朱琴的二宝

    正在这时,罗双虎的电话响了了,是原来的同事打来的,翠竹交代过罗双虎尽量不要麻烦别人,罗双虎只好说今晚和老同事聚聚,明天开始有旅行社安排,自然不会再去麻烦同事。

    罗双虎原来出差去的几个地方都是免门票,网上查好是十九日下午四五点的火车,回家那天上午罗双虎觉得自己可以带几人去参观。

    ”双虎,其实那个广场值得去看,我原来想过无数次到那里的情形,不知道看了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罗双虎笑道:”最远的景点一定是爬长城,其他都在市区。我们有两天时间,线路肯定由远而近。“

    子罗提醒道:”爸爸,我网上都看了,在京城打的和坐公交车最方便,自己开车不熟悉路反而不方便,你如果想去找原来的叔叔,我们就打的去。“

    翠竹道:”双虎,我们要选哪个早上去看看升旗仪式,看电视上这情景多神圣庄严。“

    罗双虎道:”你这样一说我还真想看看,我出差来过这里几次,都没有看过升旗,这次一定不错过!“

    且不说翠竹一家三口如何去京城。

    八月十六日晚上,龙川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龙川一中位于城南,原先城北通往城南有两座大桥,一座位于龙川一中下首两公里左右,建于五十年代,国道也经过那里;一座位于龙川一中上首三公里的地方,建于七十年代初。

    近几年来,龙川县城发展快,主城区的城北人口暴涨,龙川一中作为一个重点中学,让很多人感到两座桥隔学校太远,不单学生去一中读书不方便,南北交通也有很多不便,因为城南眼下没有城北热闹,但是发展的空间更大。于是政府今年重点的民生工程,就是在两座老桥之间,再建一座新桥。

    新桥的桥墩已经建好,八月六日,是给桥面铺上水泥,几十人工人从早到晚,忙到晚上八点,总算把桥面的水泥铺好。可是不到两个小时,铺上的水泥却塌了,据说损失七八十万。

    不幸中的万幸,两边都有铁栏隔离,只有在桥头守做工地的两个民工受伤,被送到医院救治。

    虽然没有其他人员伤亡,但是整个龙川县城都轰动了。而且为了让新桥尽快建好,县城所有机关事业单位,每个干部都捐款一百元以上。

    翠竹和罗双虎知道这件事情,是次日一早在家庭群里知道的,是罗勇发出的消息。

    翠竹叹道:“还好现在没有通行出事,要是通行出事,那不知道有多糟糕。”

    因为要赶去旅行社约定的出发地点,翠竹和罗双虎也没有空多聊,收拾好东西,与黄云枝一家四口出去打的。

    不出罗双虎的意外,那个旅行社发出的路线安排,出游的第一站便是爬长城。

    翠竹这次带了一个遮阳帽,子罗也买了一个太阳帽,罗双虎却说不喜欢带帽子,只戴上太阳镜。

    “双虎,现在天热,这样晒一天,不变黑才怪。”

    翠竹笑道。

    罗双虎不以为意道:“我黑没有什么,反正你不嫌弃我就可以。子罗可别晒黑了,要不你同学还以为你是卖木炭的。”

    不过十多分钟,已经到了约定地点,翠竹见已经有一辆大巴车在那里等着,游客多是像翠竹一样的外地人。

    这次临时组团的游客男女老少都有,有一半是来首都送孩子读书的。天气有些热,但是大家的兴致很高。

    翠竹和黄先生的妻子心细,都带了水果。子罗自告奋勇背自己一家三个的东西,而黄云枝则背自己一家四口的东西。

    不到长城非好汉。

    四十分钟后,翠竹终于见到了雄伟的万里长城。

    游客实在多,在山脚下,翠竹见蜿蜒而上的城墙上,已经好多人在往上攀登,而且可以看到很多外国人也来到这里。

    “姐姐,我先走了!”

    十岁的黄云中一进来,很快往上跑去。

    “小心,云中,等着我们!”

    黄先生忙道:“云枝,你跟着弟弟先,我们慢慢走。”

    翠竹也道:“子罗,你们走前面吧,我和你爸随后来。”到第一个烽火台那里等我们,我们也拍几张照片。“

    子罗听了,于是随黄云枝姐弟在前。

    二十分钟后,城墙越来越陡峭,翠竹见子罗和云枝姐弟已经登上第一个烽火台往下张望。

    “爸爸,妈妈,看我们到了!”

    黄云中的看着还在往上攀登的父母和翠竹罗双虎,大喊道。

    翠竹走得有些累,笑道:“这故人确实智慧无限,这么陡峭的地方建起来这么雄伟的城墙,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

    罗双虎道:“这长城号称万里,不登实在枉过人生。翠竹,以后我们的子君和子营,让他们靠别的城市,我们借他们读书时的机会,都顺便游上一遭。”

    翠竹笑道:“让他们姐弟两个去杭州读书。不是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怕他们没有能力一本也考不上。”

    罗双虎笑道:“子营不退步应当没有问题,我听说浙大就很有名。不过我们选的学校,他们自己不喜欢也没法子。”

    翠竹见越来越陡峭,只好对罗双虎道:“双虎,拉我!”

    罗双虎见翠竹一脸是汗水,忙拉住翠竹道:“我们上去休息一下。”

    翠竹道:“我估计至多走两个烽火台,电视上看很平坦,这么走起来这么难,古代人太厉害了。”

    黄云枝的母亲这次比翠竹轻松,笑道:“是有些陡峭,不过我在家里常上山下地,所以现在还勉强可以。”

    此时导游上来道:“这段长城最高处在第四个烽火台,你们到那里后就回走,我这里等你们,就不上去了。你们记住,十一点在下面休息处集中。”

    众人自然答应。

    站在烽火台上,翠竹终于舒了口气,子罗忙递过水道:“妈,你先喝水!要不要吃水果?”

    翠竹忙道:“拿瓶水给我就可以。现在才是第一个烽火台呢,走吧,到上面照合影。云中小朋友,你比我厉害。”

    黄母笑道:“他平常都是猴子一样好动,不知道累。大妹子,我们慢慢走,看能不能走到第四个烽火台。”

    翠竹道:“无限风光在险峰,这话估计到这里的人不相信也会相信,哲理!”

    黄先生笑道:“古人说不登长城非好汉,一定就是站在这里长城上说的。”

    走在前面的子罗不时用手机给几人照相。

    罗双虎看到阳光帅气的子罗,笑道:“翠竹,你看我们子罗,站在这长城上,还真有点帅。”

    翠竹笑道:“到前面,烽火台,我帮你们爷儿两个好好照相。”

    好像就一个暑假,翠竹觉得自己的儿子真长大了,无论言语还是行动。

    黄云枝牵着弟弟,子罗在一旁指点周边山河,翠竹心里真有这么一种想法,也许有一天,云枝手上牵的不是弟弟,而是自己的孙子。

    可能因为心情突然大好,翠竹似乎觉得轻松了许多,很快到了第二个烽火台上。

    “翠竹,我们这里照合影。”

    罗双虎笑道。黄云枝笑道:“罗叔叔,我帮你们照全家照,这里的景色不错!”

    子罗将手机交给黄云枝,很快站在罗双虎和翠竹前面。黄云枝笑道:“萧子罗,你站到你妈妈后面,你站前面太高了!”

    罗双虎笑着拉过子罗道:“不是你太高了,是你妈比我们两个矮了一点。”

    两家人这里拍了好些照片,于是继续往前。半个小时后,两家人都走到了第四个烽火台。翠竹兴奋地说道:“双虎,我先还以为我到不了这里,我还是走到了!”

    罗双虎拉住翠竹站定笑道:“今天表现不错,子罗,过来,给我和你妈多拍几个,回去让你妹妹和弟弟看看,你妈就想当年二十岁!”

    此时黄云枝已经乘罗双虎说话的同时,连拍了几张照片,又笑道:“随意照,这里人少些,视野开阔,好看。爸爸妈妈,你们带云中,也照几张。“

    几个人在这里观望了好一会儿,于是开始回走。

    下到一半时,只见七八个黑人小伙子说笑着上来,翠竹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黑人,有些奇怪问道:”双虎,这些人也难为他们,从非洲来这里旅游。“

    罗双虎笑道:”他们应当不是来专门旅游的,是留学生。云城大学也有留学生,只不过没有这么多黑人。“

    翠竹顿时明白过来,罗双虎又手指一个穿着长袖黒衣服还蒙着面纱的女子道:”那个应当是中东那边的人,他们信教。“

    翠竹悄声道:”这么热的天,穿这么多,还带着这么厚的面纱,岂不难受。“

    罗双虎道:”这都是平常习惯,习以为常。“

    几个人说笑下到山脚,只见那个导游已经在那里等着,说时间还没有到,先到的歇息,等人到齐了再走。

    翠竹于是让子罗拿出带来的吃食和水,招呼黄先生一家一起吃,黄云枝也自己带来摆出,大家边论说下午要去的颐和园。

    接下的行程,翠竹一点不觉得辛苦,去的景点都不错,只是觉得旅行社安排的中餐实在不够好,还担心子罗在学校吃不惯,因为子罗到现在还没有出过远门住校呢。

    八月十八日下午四点多,旅行社安排的二日游已经结束,罗双虎带着大家广场附近玩,参观了纪念堂和博物馆,一直到六点钟时,两家人才返回住所。

    次日一早的安排,罗双虎说五点半出来看升旗,然后去吃早餐,送子罗黄云枝去学校,顺便参观两个名校。吃完中饭后,罗双虎和翠竹还有黄先生一家准备就在西站附近游览,算好时间乘车回家。

    因为罗双虎来过几次,又说西站自己知道线路,且时间也不算紧,所以其他人自然放心。

    算起来虽然只有三天,但是大家觉得玩的地方确实不少。而且两家人高兴地是,子罗和黄云枝虽然不同班,但是一个一班,一个二班,论理教室连在一起。

    从两个人现在的言谈看,两个人相处很好,四个做家长的自然交代两个人平常要相互照应,有事可以电话联系,子罗和云枝自然答应。

    黄先生的车票是下午四点,翠竹和罗双虎的是下午四点二十点,罗双虎和翠竹回到赣市应当晚上二三点,于是商议准备到那里住一晚,次日上午回家。

    火车上比坐客车方便,上车后不久,翠竹已经昏睡,罗双虎也躺着养神。

    八月二十日上午十一点,翠竹和罗双虎终于回到龙川的家里。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已经到九月。

    九月二十五日下午放学后,翠竹带着双莲来到县城,拿了朱琴的身份证还有证明,一起去计生部门例行检查,一切在翠竹意料之中,进展很顺利。

    孩子已经四个多月,但是朱琴较瘦,常穿衬衣制服长裤,确实也看不出来。

    国庆节时,朱琴自己在网上买了两套很遮肚子的宽松休闲连衣裙,在家休息时穿。和原来想比,朱琴尽量少出去散步,至多来翠竹家走走。

    不知不觉,已经是严冬,朱琴单位上发风衣,朱琴特意选了大一码的风衣。

    孩子已经近八个月,因为怕人疑惑,朱琴也不敢吃太多东西。每次出去,都特意装扮一下,让母亲和罗勇检查好再出去。

    现在是最关键时候,因为孩子也到了长得最快的时候。虽然好像一切顺利,其实在朱琴心里,还是有很多担忧。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星期五,朱琴下午说请假,说要去看外省的叔父,请假一个星期。下班后回家,很快收拾好东西,吃过晚饭,当即让罗勇开车送自己和母亲去哥嫂那里。

    也许冥冥之中孩子知道朱琴的担心,朱琴来到哥嫂家的第三天晚上,不足八个月的孩子竟然有了临产的迹象。

    罗勇刚回去,有时半夜,朱琴让母亲和哥嫂不要告诉罗勇,让嫂子送自己去医院。

    二零一零年一月二十六日早上六点,朱琴的二宝出生了。

    这是一个很可爱的男孩,只是和朱琴的大宝罗来庆相比,小了近两斤。

    朱琴看着襁褓中有些偏瘦的孩子,虽然不是最期望的女儿,但是还是很激动。觉得这孩子太懂事了,自己尽管一直控制饮食,这个宝宝除了重量轻些,其他都很健康。现在是自己最担心的时候,可是他却提前出生了。如果一切顺利,一个星期就回龙川,那是绝对没有人怀疑的。

    朱琴的母亲和哥嫂都很高兴。朱家的孩子太少了,嫂子建议,让孩子姓朱,先送回山岭镇上让罗勇的母亲带,就说是县城本家的人请带的孩子。

    朱琴看着身边可爱的孩子,忍不住给罗勇打电话,告知一切顺利。

    因为朱琴知道,罗勇肯定随时都在牵挂自己。

    一个星期后的晚上,罗勇开车将朱琴朱母还有自己的二宝接回龙川,当夜送回山岭镇家中。

    为了不让任何人怀疑,更加担心连累做领导的罗双虎,朱琴产后半个月便回县城开始上班。

    朱琴延长了一个星期的假期,说在叔叔那里得了阑尾炎做了手术。这次回来后,同事们见朱琴瘦了好多,知道朱琴做了阑尾炎手术,都很关心,所以帮着朱琴分担工作,朱琴上班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

    但是回到家里,朱琴最难过的是不能时时见到自己这个二宝宝,而且只能早晚给孩子喂奶,孩子留在山岭乡,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喝牛奶,朱琴只能在晚上和罗勇一起回山岭镇和这个二宝相见。------题外话------

    生命中,有些人来了又去,有些人去而复返,有些人近在咫尺,有些人远在天涯,有些人擦身而过,有些人一路同行。或许在某两条路的尽头相遇,结伴同行了一段路程,又在下一个分岔路口道别。

    无论哪种,拥有时要好好珍惜。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