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翠竹飘香,携夫奔小康

第一五七章 大方的朱兄

    十二月十七日的下午三点多钟,翠竹和双莲及李老师正在幼儿园院子带着刚放学的孩子们,等着家长一个一个接回去,只听见急促的警笛声由远而近,很快见有一辆警车驶过,从往乡政府方向而去。

    众人纷纷议论,猜测不知道哪里出了什么重要案子,但是可以肯定,一定是在山岭乡的范围内。

    家长们领着孩子们先后离去,李老师也告辞回家,翠竹和双莲关好门回家,见家门口也好些人在议论纷纷,都还在猜测刚才的事情。

    晚饭后,天气虽然寒冷,多数人都在家里,但是还是有些好事者出去探听消息。翠竹家里,萧天宝要回萧家村老宅住,双莲去了萧立阳店里,翠竹带着孩子和奶奶还有婆婆在看电视。

    快八点钟时,翠竹正要带孩子上楼,只见双莲回来,告诉了翠竹今天放学时警车来这里的原因。

    原来,在离山岭镇八九公里的小黄村的一座山坳里,一个打柴的老汉在一处树木茂盛的木梓树下,发现了一个死人,当时吓得魂飞魄散。所幸当时山上还有几个妇女在割柴,听到老汉的惊呼声,先后围过来看,然后向离该地里三四公里的村委会报告,村干部当即叫上老汉一来来到乡里汇报。

    双莲道:”刚才听人说那个死人被警车带走了,并不是小黄村的。他们说这个人一定是外地或别乡做生意经过这里的。”

    奶奶听了叹道:“不管是哪的人,一定是被人谋财害命了。唉,外出赚钱就是不容易啊。解放后已经很少听到这样的案子,怎么现在还有人这么胆大害人。”

    双莲问道:“奶奶,那个地方可以通到哪几个地方呀?”

    奶奶道:“那里往北可以通到凤岭乡,往西可以通到水西乡,水西乡已经是外县了。”

    双莲道:“今天听了这事,我以后不敢一个人走山路了。”

    翠竹道:“我也是,好可怕。”

    奶奶道:“你们不知道,在解放前,这样的事情常有。比如当年的远来坳就有土匪,专门杀人抢钱的。”

    双莲听了惊问道:“奶奶,你说的是真的?那解放前不是没有人敢经过远来坳?”

    奶奶道:“怎么没有人经过?那里是我们山岭乡到堆子乡的必经之处,堆子乡又是大乡镇。过了堆子乡,我们这里可以到那边的七八个乡镇,所以经过远来坳的人很多,尤其当街日。那个山坳上,现在一定还可以看到解放前人住过的痕迹。”

    翠竹道:“我原来随几个姐姐去过堆子乡当街,我见过那山坳上有人在卖茶,我还看到那里有建过房子的屋基。奶奶,那些房子都没有了,解放前应当不止一户人居住在那里吧?我看上面那些屋基的面积不小。“

    奶奶道:”说起那里,让人好可怕。解放前夕,上面本来有兄弟两个人在那里居住,他们祖上几代住在那里,卖茶做过往商客的小生意。那时兵荒马乱的,突然有一个晚上,有人看到那山坳里火光冲天。等到第二天有人经过那里时,上面的房子全烧了,住在上面的两家七八口人,除了有两个年轻人前些天被抓丁走了,其他人都烧死了,两个被烧死的老人身上还有被绑着的绳子,应当是关在屋子里被熏死的。自从那件事情以后,再没有人在上面住了,但是这山坳下有人会在上面卖茶,估计现在卖茶的人也没有了。”

    翠竹道:“我还是读初中时和姐姐们去过那里,那时上面有一个茅草棚,有一个人在那里卖茶,两分钱一碗。坐下泡茶,一角钱一杯,可以再加水不要钱。”

    奶奶道:“总之去外面,都不要一个人。翠竹,你和双莲去打工时,我和你爸爸虽然知道你们有伴,但是还是不放心呢。其实勤快点,不出去留在家里,要解决吃穿住还是可以的。不早了,我们上楼休息吧,明天当街呢。”

    次日一早,罗母和双莲在准备早饭,翠竹带着孩子下楼,让双莲和婆婆看着看着孩子,自己和奶奶要回萧家村老宅,因为奶奶现在有不少小菜要卖,昨天已经准备了一些包菜,今天早上要准备好大蒜和芹菜,还要帮父亲带一担鸡过来。

    萧天宝现在贩来的鸡还是放在老宅子养着,因为新房子实在不方便,再说老宅子早上要放养鸡鸭,晚上要关鸡鸭,所以萧天宝每天都要往返几个来回。

    这么多鸡鸭,因为家里都围起了竹篱笆,还有一条很忠心的狗看护着,除了奶奶和翠竹少回来住,厨下很少做饭,其他都和先前没有搬家时一样,因为每天晚上,萧天宝都在这里这里居住。

    说到忠诚的狗,翠竹觉得现在家里的两条狗,真的和家中的一个成员一样。双莲家的小白,晚上多数在幼儿园的后院,但是白天常跟着双莲和翠竹到新家。萧家村那条小米较少出来,但现在也已经知道来这里找饭吃,常跟萧天宝过来。一家子也不亏待两条忠诚的狗,新房子的后院,专门准备了两个大碗放在地上,那是喂狗专用的碗。

    两条狗已经习惯,吃饱了,一条回萧家村,一条回幼儿园,晚上从不在新房子过夜。

    翠竹家里现在养的鸡鸭,一个月后,就会迎来售卖的高峰,所以一家子对这些鸡鸭分外尽心。幼儿园的鸡鸭,除了先养在那里的老母鸡,都是罗母从来营盘带出来的老母鸡母鸭。不过八月底,罗母还买了十只新鸭放在一起养,说养到过年时,可以卖一半,自己留着吃一半。

    吃过早饭,萧天宝依旧卖鸡,奶奶卖菜。现在卖东西方便多了,离家里不过三四十米远,所以大家先帮着将东西带着去就可以,萧天宝和母亲会在那里守着。

    文香因为马上要生孩子,所以一个星期前已经请假回家,现在翠竹每天要管着一个班的孩子。罗母每天要准备幼儿园的饭菜,确实忙不开时,就把子罗放在小班和幼儿园的孩子一起玩。

    子罗虽然比其他孩子小几岁,但是看到这么多小朋友,母亲翠竹和姑姑双莲也都在,倒很乐意和那些小朋友一起玩。

    今天的当街日,无论茶点摊子还是当街来来去去的人,都在论说昨天的无名死人一事。众人听说,今天一大早,警车又来了,再次去了发现死者的地方查探。

    众人议论纷纷,现在案情也已经不再是秘密:死者应当是被谋害后拖到那里隐藏的,因为沿途有拖过重物的痕迹。

    发现死者的地方离大路边有三百多米远,凶犯应当是一个体力很不错的人。现在可以肯定,死者是经过这里时被害的,凶手很可能是他的同道者,也可能是那个地方附近的人。这条路来往的人虽然不多,但是因为这条路可以通到几个村几个乡里,凶手会是什么人,谁也说不清楚。

    这个死者没有人认识,身上也没有可证明自己身份的任何东西,估计只能作无名尸体处理。

    现在已经是冬天,农村没有什么农活,翠竹建议三姐也出来做工,让她将两个孩子送在幼儿园读书,中午吃饭也在这里。每当做工回家时,三姐夫妻两个接了孩子回去。

    翠竹的三姐夫叶文生现在主要做泥水匠——如今已经是大工,就在镇上做事。镇上的多数单位都拆旧建新,私人建房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再没有建传统土砖房的人了,都是建水泥钢筋的红砖的新式洋房。

    翠竹的三姐从十月底开始出来做事,夫妻两个一起,一天下来二十五元一天,感觉轻轻松松的,比砍柴烧木炭好多了。

    翠竹三姐家里一直穷,近几年烧木炭卖,家里也没有多少积余。烧木炭首先要砍柴装窑,然后烧炭出窑,再挑到山岭镇上卖,夫妻两个忙上一个月,也就三四百元一个月。而天气暖和时,木炭也没有了销路。现在夫妻两个一个做泥水一个做小工,每天有二十五元一天,一个月下来有七百多元,比原来翻了一倍以上。

    翠竹的三姐出来做事,和翠竹接触也越来越多,才发现这个妹妹实在与众不同,不愧是读过高中的半大学生,比自己和两个姐姐更加精明能干,也特别勤快。幼儿园忙碌,回到家也忙碌。家里要买肉类的菜,也多是翠竹去准备。

    翠竹的身上,看不到疲惫,更看不到任何的消沉情绪。她好像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有使不完的劲头。

    翠竹的种种让三姐的脑袋似乎也开窍了,现在明白,其实自己也可以过得更好的,如果有翠竹这样的干劲,虽然不可能很快发家致富,但是应当可以很快改变现在这样的困境。

    翠竹一年到头收获最大的应当是幼儿园。但是她除了幼儿园,还有很多进钱的地方,比如罗双虎有固定工资,家里有大批鸡鸭待卖,还有各类小菜,两头猪,父亲还在贩鸡。

    两个家庭的收入,最终多在翠竹手里运转。翠竹曾经说,单是年底卖鸡鸭一项,除去本钱,应当在三千五百元左右。幼儿园现在双莲只要工资,不让翠竹再给其他钱,暂时翠竹每个月给双莲的工资是两百元。正月开始,幼儿园的利润翠竹和双莲平摊,她们每个人幼儿园一年的收入应当在六千元左右。

    三姐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很快可以算出,翠竹一年的纯赚收入肯定超过一万,还不包括罗双虎的工资,父亲奶奶卖东西赚的钱。

    十九日的星期天,罗勇和朱琴回来了,是骑着崭新的一辆女式摩托车回来的。朱琴说自己哥哥好大方,这辆摩托车是哥哥送给自己的嫁妆,价值五千多元,买了不到一个星期。

    朱琴还带回了很多东西,送给子罗一个可以上电池转动的海豚,其他是装饰新房用的,其中还有和罗勇做的婚纱照。

    晚上翠竹一家被请过去吃饭,但是奶奶和萧天宝没有过去。因为奶奶喜欢早早吃饭休息,萧天宝吃饭后要回萧家村。翠竹的家的晚饭,一般比其他人的晚饭早二十分钟以上。

    现在朱琴罗勇离结婚的日子只有十来天。三楼的新房里,挂上这次带回来的婚纱照,屋里已经有了浓浓的喜庆氛围:家俱是全新的,都是罗伯父亲手打制而成,墙上有结婚照——和翠竹与罗双虎那时拍的婚纱照一样。朱琴说,一共花了二百多元照相。

    罗勇说,元旦那天,自己原来的室友都会来龙川,所以请翠竹到时收拾幼儿园的屋子住客——因为罗家族人及自己的姐姐姐夫还有其他亲友,都可能要这里留宿。

    山岭镇的规矩,女儿出嫁前一天主客要到,住上一晚;出嫁后便离开。而迎娶方,亲友则在迎娶那天前来祝贺,至亲有的要住一晚,次日早饭后离开。

    有翠竹的幼儿园作挪腾,镇上有三家罗姓族人,所以三户人无论哪家做喜事,都不用担心没有人手没有亲友住的地方。

    和翠竹一样,朱琴的新房布置也少用大红色。家俱是淡蓝色,墙脚也是淡蓝色,窗帘是淡绿色。来到这个屋子里,给人十分温馨闲适的感觉。

    罗勇和朱琴这次只在家住了一个晚上,便一早骑上摩托车返回县城上班。罗勇说二十二日晚上再回来,因为那天罗双虎回家,次日大家要一起去朱琴家定亲事。

    朱琴的母亲让罗家给九百九十元做聘金,陪嫁的大件东西有摩托车,彩色电视机,床上被褥两套,还有其他小电器日用品一类。

    朱琴的嫁妆自然是丰盛的,所以罗勇的父母对聘金一事,很得安慰,觉得县城的人嫁女儿确实大方。因为现在山岭镇嫁女儿,聘金在一千以下的,也就是翠竹和罗双莲。

    罗勇家建房时朱琴已经拿出了二千元,现在嫁妆还有摩托车,有彩色电视机,这三样加起来,已经近万元,何况还有其它!

    转眼已经是二十二日,这是罗双虎请假回家的日子。翠竹不知道罗双虎几点可以回到家,况且不是星期天,所以吃过早饭,便和双莲去了幼儿园上课。

    九点多钟时,翠竹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罗双虎抱着儿子来到幼儿园,微笑着静静地在旁边走廊下听翠竹上课。但是只一会儿,子罗耐不住,闹着要进去看妈妈。

    翠竹并没有注意到罗双虎和儿子的到来,只认认真真上课,待听到儿子叫妈妈的声音,这才注意到罗双虎已经回来。

    “翠竹,我刚回来,你安心上课,要买什么,我现在去准备。一会儿我这里做饭菜。妈现在家里洗衣服。奶奶去菜园了。”

    罗双虎笑道。

    翠竹只好点头道:“不要买什么,菜在厨下,我已经买了肉,中午这里吃胡萝卜和包菜炒肉,我一会儿和你说话。”

    曾经想着,一旦罗双虎回来,翠竹觉得一定会情不自禁激动万分,但是眼下虽然有心潮起伏,却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激动。

    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已经在无声中传递彼此曾经的无尽相思。

    思念,是淡淡的幸福;是无尽的牵挂,也是长久相互的欣赏。

    十一点半钟时,幼儿园放学,几个老师安顿好孩子吃饭,翠竹和罗双虎带着孩子回家。

    今天中午是翠竹罗双虎夫妻再聚的第一餐饭,又是当街日,所以双莲留在幼儿园,希望哥嫂可以好好团聚。

    傍晚时候,罗勇骑摩托车回来了,请翠竹和罗双虎到家里吃晚饭,因为明天要去朱琴家议定亲事,今晚有好些事情要商议。

    罗勇和朱琴的这次定亲事只是个仪式,但是双方还要商议元旦迎娶的诸多事宜。

    罗勇家里没有县城的亲戚,县城迎娶的婚俗也不清楚。罗伯父觉得罗双虎多年在外,和大家一起去见朱琴的家人,谈吐待人接物可能更妥些,因为双方家长都还没有见过面。

    ------题外话------

    日子在不同的空间流逝,想念在不同的时间来临。

    完美的爱情,就是步入婚堂,其次是生儿育女,让爱情延续希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