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翠竹飘香,携夫奔小康

第一三三章 九二第一天

    三宝点头道:”叶婆,我儿子是有工资,但是我哪敢乱用?我要留着给阿平读书呢。阿平一个月有十八块钱,我也帮她存着。我现在还能动,能赚一块是一块。叶婆,这个幼儿园他们说是你孙女开的,读幼儿园要多少钱啊?”

    奶奶手指翠竹道:“三宝,这个就是我孙女,我不知道读幼儿园要多少钱,但是知道孩子中午在这里吃一顿饭一块钱,那边玩的孩子都是中午这里吃饭的。”

    三宝很快问阿平道:“阿平,等过年,爷爷送你来这里读幼儿园,好不好?”

    阿平点点头道:”好,爷爷,我想这里读书。“

    翠竹笑道:“李师傅,我这里的学费一般下半年要贵十多元,上半年要便宜十来块。我们这个学期收的是八十元,下学期预算六十八元左右,中午要吃饭就一餐一元,一个星期交一次钱。”

    李三宝又问道:“那下学期什么时候开学报名?”

    翠竹耐心地答道:“我们这里比小学提前两天开学报名,上课估计在正月十六。你如果第一次报名,书包文具和书这里都是送给的,不再收钱,你可以看看我们这里的幼儿园,和县城的幼儿园的设施是一样的。”

    李三宝吃完饭,谢过翠竹,带着阿平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只听阿平道:“爷爷,我现在就想在这里读书。”

    李三宝道:“现在怎么读啊?都要放假了。”

    阿平道:”可是爷爷,我喜欢这里,有这么多玩具,我想读书。“

    翠竹道:“这样吧,老师父,如果你愿意她来这里读书,这十多天我不收钱,让阿平免费这里读书,书和本子我也送给她,但是书包要下学期才有了,你看怎么样?如果中午你们家远,就让她这里吃饭,就交吃饭的钱就可以。”

    李三宝听了,无比感激地说道:“萧老师,这太感谢你了。阿平,快谢谢萧老师。”

    阿平果然对翠竹得到:”谢谢老师!“

    翠竹于是告诉这里的作息时间,因为这个星期明天开始算,只有四天,于是李三宝交了四元钱,说先让阿平今天下午这里读书,三点半钟来接人。

    翠竹让双莲找了书和本子还有笔,用一个原先装东西的纸提袋装着,带阿平随阿英一起在院子里玩,阿平高高兴兴去。

    看到孙女高高兴兴,李三宝再次谢过翠竹,说扁担也先放这里,三点钟过来。

    奶奶笑道:“这李三宝对这个孙女还真不错,也难为他了。夫妻两个这么老了,现在只有这个小孙女,唉!”

    翠竹道:“奶奶,他们家就没有其他人了?”

    奶奶道:“他们家原来挺好的,房子是鹅峰山下最新的。先前三个孩子都有工作,儿子女儿都是大学生,大女儿好像在外地,二女儿在县城,但是去年女婿没有了,女儿带着两个孩子,都还在读书呢。他的儿子是最小的,前年不知道怎么就神经错乱了,媳妇于是离婚了。李三宝的老婆气得还住院,花了不少钱。想来也是,儿子疯了,媳妇走了,女婿又没有了,这么多不顺一下子来了,他老婆哪受得了!”

    罗勇的母亲也听了唏嘘不已。

    翠竹道:“可是奶奶,我看这个孩子不错。这个李师傅有决心给这个孩子读书,说不定这个阿平,将来会有出息的。”

    此时几个老营盘的族人约罗勇母亲回家,于是罗伯母先告辞回去,奶奶也说要回去。虽然萧天宝已经先回去,但是想到这么多鸡鸭,奶奶还是不放心。

    今天两只元五一斤,卖了九十多元,鸭子六元一斤,四只鸭子卖了一百一十元。到过年时,还可以涨五毛一斤。如果一切顺利,年前还有一百二十多只线鸡,四十多只鸭子。除了买谷子及买鸡鸭的本钱,至少有四千元利润。

    这个数字让翠竹一阵惊喜。上半年的小鸡是父亲慢慢积累养起的,虽然死了七八只,但是那时小鸡便宜。后来打工回来,本来来只想养六十多只,但是想到冬天好养鸡,不知不觉每次又多买了几只,慢慢变成了一百多只。

    养的鸭子是父亲的主意,第一批买了二十六只,有觉得冬天没有什么事情,又买了二十多只。到翠竹结婚前后后,家里的鸡鸭已经突破二百。

    今天翠竹和奶奶这么一算,奶奶道:“翠竹,我们一定要看护我们这些鸡鸭,都是到手的钱了。”

    翠竹觉得有理,忙道:“奶奶,我们家里以后要留一个人,要常去河边看,经常把小花带去,小花很警醒的。”

    奶奶道:“翠竹,还是我留家里,把东西送过,你爸爸可以卖,你看着一会,十点你回幼儿园,中午让双莲做饭菜。等你爸爸在家时,我再过来做。等过年就不怕了。”

    翠竹道:“还有十多天就可以放假,到时我守在家里。奶奶,要是过年的鸡鸭可以卖到五千五。到明年正月,我们就可以把双虎贷款的钱还清楚了。”

    原来真的天道酬勤!翠竹把这些告诉双莲,双莲也很高兴。

    跟着这样嫂子,好像摘掉贫困帽,并不是很难。

    转眼已经是一九九二年元月一日,是朱琴堂姐朱嫣再婚的日子。可能因为女儿朱嫣曾经的“出轨”是曾家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加上龙老太受重伤给曾家压力,曾家已经成了整个龙川县城很多人的笑柄,有消息说,曾领导免职是必然的,弄不好还会提起公诉,判刑也不是不可能。而曾勇,工作可能不保,更可能要判刑。

    朱嫣家人高兴,朱家族人也觉得一洗耻辱,所以今天的酒席由六桌增加到十桌。

    虽然是二婚,但是朱嫣今天的嫁妆不少,多数是朱嫣自己置办的,也都是上品。朱嫣的父母哥哥都很大方,两个哥哥送价值二千多元的彩电,父母送的是一套沙发还有电风扇电饭煲液化气灶,一套床上用品,比一般人家嫁女儿的嫁妆还多。

    朱嫣本来极为漂亮,听了朱琴的鼓励,今天更是大胆地装饰一番,换上了一套丝绸的旗袍,加上心情好,更显得高贵典雅。

    如果不是知情人,一定以为是一个初婚的漂亮姑娘。

    斗山乡的规矩是下午接新娘,这和山岭乡里的规矩一样,迎亲的人吃过中饭再接新娘走。

    高杨家虽然在斗山乡,家里一般。但是几个姐姐都是大学生,在外地工作。为了让弟弟再婚的喜宴热闹,通过熟人请了两部车来接亲,一部面包车装人,一部皮卡车装东西。

    送走朱嫣离开,已经二点多钟。朱琴正要回家,只听朱嫣的母亲笑道:“朱琴,进来坐一会儿,伯母有话对你说。”

    朱琴听了,只好进屋,见母亲也坐在陪好几个人喝茶。

    伯母将朱琴拉着坐下,笑对朱琴:“朱琴啊,今天伯母高兴。你哥哥嫂子没有空回来,你和爸妈本来应当多喝点酒,可是你一点酒不喝。今晚没有其他客人,就我们本家,一定要喝点酒啊。来,我来介绍一下,这个是朱嫣的舅舅舅母,和你妈妈同过事呢,这个是朱嫣的表弟,去年农大毕业,在我们林业公司工作。其他人你都认识是不是?”

    朱琴只好点头微笑。

    朱伯母又对自己的哥哥嫂子还有侄子道:“哥哥嫂子,蓝宇,这个是朱嫣的堂妹朱琴,在山岭乡税干所工作。”

    朱琴见伯母这么介绍自己,不由满脸通红。

    正在这时,只见朱嫣的舅舅起身向外一人招呼道:“老朱,快过来!”

    朱琴见父亲笑着过来和朱嫣的舅舅握手,很熟悉的样子。看了一下那个朱嫣表弟,只见他带着眼镜,皮肤白净,中等身材,像个文静的书生。

    父亲很快被拉住在对面蓝宇边上坐下。

    蓝宇的父亲手指儿子笑道:“老朱,这就是我儿子蓝宇,去年大学毕业,分配在县林业公司。”

    朱琴父亲笑着看了一下身边的蓝宇,笑道:“老蓝,好啊,你们一家倒成了林业世家了,令公子一表人才,后生可畏呀!”

    蓝父笑道:“令千金才让人羡慕,这么漂亮的女儿,典型的一支花。”

    蓝宇很大方的起身给每人加茶,几个大人都微笑着暗自赞许。

    蓝宇来到朱琴身边,朱琴忙站起道谢,只听蓝宇笑问道:“朱税官,你们那里的所长姓周吧?”

    朱琴忙道:“是。你很熟悉吗?”

    蓝宇道:“他是我们办公室王主任的小舅子,昨天晚上我们还一起吃饭,因为我们主任过生日。你在那里有两年了吧?”

    朱琴道:”我参加工作开始就在那里,快两年整了。“

    只听蓝父道:”老朱,你儿子一家在外面,是不是该想办法把女儿调回县城呀?“

    朱父叹道:”我要是领导就好了。不过现在大学生分配回来多,我家朱琴现在就少一张大学文凭,没有文凭,难哪。当初到山岭乡,也是费了一番功夫的,那里离县城毕竟近些,想去的人不少呢。“

    蓝母道:”说的也是,我家小宇要不是有本科文凭,也要下乡的。“

    朱母道:”我家朱琴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读大学有些遗憾。“

    蓝宇道:”招干也是不容易的,和考大学一样。税干所这个单位比我们好多了。“

    朱琴听得有些不耐烦,于是喝口茶站起歉意道:”实在对不起,我想回去一下,我和同学约好今天下午去买东西。“

    伯母有些着急道:“朱琴,明天去买东西也可以呀。”

    见朱琴执意要走,朱伯母只好道:”朱琴,早点过来吃晚饭。“

    朱琴只好回头笑了一下道:”伯母放心,我五点半一定过来。“

    蓝父笑问道:”老朱,你女儿不会已经找了对象吧?“

    朱父还没有回答,朱母已经回答道:”还没有呢。朱琴还在函授学习,她们单位也常派她们去外面学习培训。培训的荣誉证书不少,也不知道有没有奖金。“

    蓝母听了笑道:”有荣誉证书就会有奖金吧。小宇,你们单位不是说有奖?只有我们基层的没有,因为我们也没有机会去外面学习。“

    蓝父笑道:”老朱,如果你女儿没有对象,我们就交个儿女亲家,怎么样?“

    朱伯母也笑道:”雨生,我家蓝宇呢,可不是我夸他,从读书起虽然不是最好,但是夸的人还是不少的。朱琴今年已经满二十周岁了吧,蓝宇呢,今年二十三岁,我看他们俩个挺合适的。“

    朱母叹道:”我倒是很愿意,可是要问过我们家朱琴呢。我原来一说找对象的事情,她就不高兴。“

    朱伯母笑看着蓝宇道:”蓝宇,你觉得朱琴怎么样?你如果喜欢,晚上我让你们两个坐在一起吃饭,你们好好说话。“

    蓝宇脸上也微红道:”朱税官这么漂亮,我觉得她挺好的,可是也要她看得上我才有机会。“

    朱伯母笑道:”朱琴这孩子,从小性子也不是喜欢外向的人,她回来,我看她也多数在家里,就是去找同学,我估计也是女同学,雨生,是不是?“

    朱父道:”是,她回来不去她卖衣服的同学王富春那里,就在楼上自己房间。“

    朱母也道:”我家朱琴就喜欢看书,喜欢看小说,所以高考时除了语文还不错,其他都没有考好。“

    其他人也都论说纷纷,蓝宇也微笑起身对众人道:”大姑,叔叔,婶子,爸,妈妈,我也出去一下,你们聊。“

    朱伯母忙道:”蓝宇,记得早点过来吃饭。“

    却说朱琴回到家里,猜想伯母的举措,肯定想给自己介绍对象,不由心里烦闷。

    从抽屉里的笔记本里拿出自己和罗勇的合影,看了又看,甜蜜的回忆,惆怅的思念。

    好想能见到他,可是现实告诉自己,罗勇现在肯定在图书馆看书呢。

    他说十六号放假回来,还有半个月呢。

    不过看到床边带回来的开司米,朱琴很快将照片放回抽屉,拿起已经编织了一尺多长的围巾来织。

    一针一线,把自己的思念编织进去。

    朱琴相信,按照现在个速度,明天一整天,肯定可以织两个这么长,至多五天就可以织成。而那件衣服,年前定可以织好。

    刚才还惆怅万分,现在想到罗勇披上这样的围巾,穿上自己编织的毛衣,朱琴再无一丝失落。

    四点钟时,听到有人上楼的声音,朱琴忙放下手里的针线,很快听父亲在门外的声音道:“朱琴,朱琴,你在吗?”

    听见是父亲的声音,朱琴放心了,很快答道:”爸爸,等一下,我在呢。“

    朱琴起身打开门,见父亲站在门口,忙笑道:”爸爸,什么事情?进来坐吧。“

    朱父进来坐下,看了这个房间,微笑道:”朱琴,你没有出去?“

    朱琴只好道:”没有,刚才你们聊天,我和他们都不熟,所以我想回来。“

    朱父叹道:”朱琴,爸爸问你,刚才那个蓝宇,你觉得怎么样?“

    朱琴有些惊讶地答道:”爸爸,我不认识他,就刚才看过,好像不错,爸爸你认为呢?“

    朱父叹道:”朱琴,爸爸和这个蓝宇的爸爸,曾经是不错的朋友,他家的情况爸爸也知道一些,确实不错。你刚才应当听出来了,你伯母想为你和蓝宇牵线,蓝宇的爸爸也说,希望我们两家可以成儿女亲家。你刚才说那个蓝宇不错,说明你们还有些缘分。蓝宇的父亲说如果你们都有好感,改天我们两家就吃顿饭,把你们的事情定下来,你看好不好?“

    朱琴听了大惊道:”爸爸,不是说等我拿了大学文凭再说吗?我才二十岁,现在不想定亲。刚才那个蓝宇我说他不错,但是未必我就要和他定亲呀。“

    朱父不解地问道:”朱琴,原来你妈帮你介绍对象,你说一看没有好感,所以肯定不可能。现在你觉得蓝宇不错,可是也不想,那你到底想找什么人呀?“------题外话------

    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不会败给距离,不会败给金钱,更不会败给流言蜚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