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唐初一小兵

第四十一章 舌战群儒

    “哼,狂妄小儿,我儒家以得治世,你这个无知小儿懂得什么?”说话的是老夫子孔颖达。

    他缕着胡须道:“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既然西突厥人都已受降,我大唐就该接纳他们,而不是做这小人之事。”

    张毅反问道:“好一个君子成人之美,那么祭酒大人,你如何面对战死将士的家人?”

    孔颖达道:“战死的将士有我大唐的抚恤,他们为国捐躯,当得我大唐百姓敬仰。”

    张毅大声呵斥道:“那玉门关城头战死的百姓呢,谁为他们负责,他们们也是为守护玉门关而死的?”

    魏征道:“段志玄身为玉门关大将,却逼迫百姓守城,罪全在段志玄。”

    “哈哈哈哈哈哈!”张毅听到此处放声大笑。

    一个礼部官员上前呵斥道:“这里是朝堂,怎得容你在此放肆,金瓜武士何在,将此子拖出去。”

    张毅大声道:“我笑的是你们这群腐儒,天天嘴上讲着仁义道德,却不知人间疾苦。”

    张毅道:“玉门关一战中,登上城头协助作战的最小一人十三岁,最大一人五十六岁。他们都是自愿协助作战的,程大将军为了救援一千六百多名百姓不惜以两万对阵敌军二十万。而玉门关战死的一千多百姓中有一半就是程大将军救回的百姓。”

    他直勾勾的看着孔颖达道:“我大唐百姓军人一家亲,将士死命作战保护百姓,而百姓也懂得感恩。”

    一个五品礼部官员道:“程咬金擅自出兵,损失惨重,后来差点导致玉门关失守,是为大罪!”

    张毅走到他面前死死的盯着他道:“照你这么说,就对那些百姓不管不顾了?”

    那官员反驳道:“一千多百姓,一万将士,就是一个五岁雉童也知道哪个轻重。那一千多百姓身为大唐子民,为我大唐付出理所当然。”

    站在那里看热闹的房玄龄听到此言语,失望的摇了摇头。

    张毅道:“好一个理所当然为国付出啊,我们军人的职责就是守护大唐领土的完整,保卫大唐百姓的安全,如果要让百姓付出那就是我大唐七十万将士的悲哀。”

    张毅声音低沉道:“刘二狗,十五岁,张小六,十五岁,冯泉五十岁,赵栓柱五十二岁。他们中小的才被父母抚养成人,还没见过我大唐的繁华,老的为我大唐征战了一辈子,可是现在他们都战死了。”

    张毅突然大声吼道:“他们都为了守护我大唐战死了,而你们呢?你们为了六万多刚刚屠杀了大唐几万将士的蛮夷,弹劾战功赫赫,一心为国征战的段大将军。”

    张毅指着段志玄大声道:“你们看看,睁开你们的眼睛看看,瞪大你们的眼睛看清楚,当年何等勇猛的段大将军,为我大唐立下了无数功勋的段大将军,你们看看他现在,骑不的马,提不动刀,人生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美人迟暮,英雄末路!”

    李世民这下是真的被触动了,武将们也都被触动了,他们戎马了半生,但是看到段志玄现在的惨状,真的害怕有一天会这样。他们不怕战死,就怕老到骑不了马,提不动刀。

    武将中秦琼和段志玄同病相怜,他也是因为当年征战沙场,失血过多,导致现在身体孱弱,稍微有个小毛病就得卧床数日,天气冷暖变化之时更为严重。

    张毅失声道:“玉门关一战,我军共战死五万多人,剩下的将士皆是人人带伤,程将军几战共中五刀,段将军城头一战更是身中七刀两箭,身上流出的血足有半盆之多,你们不去商议战死将士抚恤,安抚受伤士卒,却在朝堂上弹劾刚刚击退二十万西突厥和西域诸国联军,为大唐守下玉门关的段大将军,你们真的想让英雄流血又流泪么?”

    一句“英雄流血又流泪”彻底说进了李世民的心里,他走下龙椅,双手扶着颤颤巍巍的段志玄道:“老哥哥,让你受苦了!”

    太极殿大朝会上皇帝称臣子为老哥哥,没有君臣之分,这本不合礼制,但李世民本就是性情中人,他不在乎这个。

    皇帝不在乎礼制,不在乎别人不在乎,身为给事中的魏征提醒道:“陛下……”不过他刚说出陛下二字就被李世民打断。

    “够了,魏征!朕不需要你的提醒!”李世民扶着段志玄感叹道:“张毅说的对啊,让英雄流血再流泪是朕的悲哀,是我大唐的悲哀,是我整个民族的悲哀啊!”

    李世民走回龙椅高声道:“升段志玄为樊国公,食邑八百户,赏金百两,绢十匹。另各州府修建英灵塔,凡战死将士灵位皆入英灵塔以供世人拜祭。中书省即刻下达,不得有误!”

    中书省中书令房玄龄上前称是。

    李世民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张毅,然后说了句退朝,就率先出了太极殿。

    张毅跟着一帮子武将走在太极殿前的御道上,程咬金哈哈炫耀道:“哈哈怎么样,俺老程说能行就能行吧,也不看看张毅这小子是谁找来的。哈哈哈哈!”

    李绩拆台道:“行了吧,你这老匹夫,张毅是人家老段的手下,你就别在这不要脸了。”

    程咬金重重的拍了一下张毅的肩膀道:“这小子是老段的手下没错,但是我发觉的不是。”

    李靖没有理会二人的扯皮,他看着张毅道:“小子,今日你保下老段,我们老哥几个欠你个人情,说吧,你想要啥?我们都尽可能满足你。”

    张毅拱手道:“小子不敢,段大将军对我有知遇之恩,这些都是小子应该做的。”

    李靖拍了拍张毅的肩膀,欣赏道:“好小子,不骄不躁,识大体,今后前途不可限量。”

    张毅谦虚道:“李尚书谬赞了!”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匆忙的跑过来,先是朝诸位武将行了礼,然后朝着张毅道:“陛下宣张小郎君到立政殿觐见!张小郎君,走吧!”

    张毅客气道:“请公公前面带路!”

    张毅跟在那传信太监身后暗想:立政殿?立政殿?立政殿不是长孙皇后的居所么,皇帝叫我去那里干什么?

    正在张毅胡思乱想的时候,那传信太监道:“张小郎君,到了,你在此稍作等候,咱家进去禀报!”

    张毅拱手道:“有劳公公了!”

    不一会儿,那太监出来对张毅道:“张小郎君,陛下让你进去。”

    张毅跟着太监进得立政殿,见李世民正在和孙思邈讨论着什么,并没有注意自己。张毅行礼道:“玉门关游骑营伍长张毅,参见陛下!”

    李世民道:“免礼,适才朕听孙道长说你医术高超,特叫你回来替皇后看病。”

    张毅看了一眼孙思邈疑问道:“有孙神医再起,哪里还用的到小子?”

    孙思邈道:“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先,你的缝合伤口法和烈酒消毒法就是贫道所不能及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