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唐初一小兵

第二十章 整军备战

    高昌王宫,高昌王麹文泰已经砍死了几个不顺眼的宫女了。这会他正坐在王座上喘着粗气。刚才还和突厥使节把酒言欢,豪言壮语,刚才敌人的夜袭一下把他打到谷底。

    这时一个侍卫来报,突厥使节求见。还没等麹文泰开口,门口便传来一个声音:“高昌王,你是怎么回事,敌人竟然在你的王都杀人放火,还把粮仓烧了。”来人正是西突厥使节,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的弟弟阿史那纳鲁。

    麹文泰苦笑着脸:“纳鲁兄弟,谁也想不到敌人只有区区几十人,就敢夜袭屯兵十万的高昌城啊。”

    纳鲁哼道:“城中粮食被烧了一半,那你说怎么办?要是耽误了东征计划,我大哥可是没我这么好说话。”

    麹文泰道:“粮食没了,小王可以再凑就是了,耽误不了可汗的大事的。”

    纳鲁道:“哼,希望如此。”说完便转身而去。

    麹文泰看着纳鲁远去,抓起案子上的杯子狠狠的摔在地上。

    十日之后,玉门关大营,段志玄营帐内。

    “董鑫,怎么回事?怎么又是这个张毅没有传回消息。”

    董鑫正要答复,却听帐外侍卫禀报:“大将军,高昌方向的游骑回来了。”

    段志玄连忙道:“快快带进来。”

    来人正是冯泉,只见冯泉风尘仆仆,满脸憔悴道:“游骑营十火士卒冯泉禀报大将军,西突厥联合西域高昌几国,领兵二十万,一个月后将兵临玉门关。具体情况都在信中。”冯泉从怀中掏出信件便昏了过去。他本来身子就没恢复好,这一路又要照顾四个年轻人,他就算是铁打的汉子也受不了,何况他已经年近五十。

    段志玄叫侍卫把冯泉带下去好生照料。

    段志玄拿过信件看了一遍道:“赵佑,把这个信件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赵佑领命出了营帐,去安排具体事宜去了。

    是夜,长安太极宫,两仪殿内,大唐皇帝李世民,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中书令房玄龄,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左领军大将军程知节,兵部尚书李靖,河间郡王李孝恭齐聚一堂。

    李世民拿出白天刚从玉门关传回的信件让贴身太监传给诸位大臣查看。

    程知节脾气最为暴躁,他首先开口道:“陛下,这西突厥联合西域几国是真的要攻打玉门关?这是谁给他们的胆子?”

    李世民并没有搭理他,而是问长孙无忌:“辅机,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拱手道:“陛下,臣以为这西突厥联合西域几国攻打我大唐是本着和颉利一样的心思,都是趁我大唐立国之初,根基不稳,想上来分一杯羹。”

    李世民点头又问李靖:“药师,你以为该如何?”

    李靖拱手道:“臣以为应增兵玉门关,打退他们,起杀鸡儆猴之意。”

    房玄龄道:“陛下万万不可,我大唐这才平定四方,全国各地都百废待兴,现在正是修养生息的时候,不宜再大兴兵戈。”

    杜如晦上前附和道:“陛下,玄龄言之有理,不过咱们也不能落了大唐的威严。臣以为应当派兵支援玉门关,但兵力不宜过多,能守住玉门关便可。”

    李世民点头道:“嗯,诸位说的都在理,那么应当派多少兵马前往支援呢?”

    李靖道:“五万,玉门关段志玄有三万将士,再支援五万定可守住玉门关。西突厥和西域联军虽有二十万之众,但他们都是骑兵,补给不足,八万人只要守住玉门关三个月,敌人自当会退兵。”

    其他几人同道:“陛下,臣等附议。”

    李世民道:“好,就依药师所言。任段志玄为河西道大总管,严守玉门关。任左领军大将军程知节为河西道副总管领兵五万即日前往玉门关支援。中书省拟旨,门下省批复,尚书省执行,不得有误。”

    几人皆是拱手称“诺!”

    李世民摆摆手道:“好了,都去忙吧!”

    “臣等告退!”几人说完便退出了两仪殿。

    待几人走后,李世民收起刚才还古井无波的脸,抓起桌上的杯子狠狠的砸在地上怒道:“真是欺人太甚,先是东突厥颉利小儿,这又是西突厥,西域几个小国竟然也敢在老虎身上拔毛,真是活的不耐烦了。等朕休养生息两年,定报此仇!”说着又在桌子上狠狠的砸了一拳。

    第二天一早,大唐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中书省房玄龄拟旨,门下省杜如晦批复,尚书省李孝恭执行,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筹集粮马军械,兵部尚书抽调兵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到中午十分,左领军大营五万士卒已经集结完毕,相应的粮草军械也都已到位。程咬金直接下令大军开拔。

    这就是大唐的效率,军事效率。五万人马调动集结和相应的装备器具的配给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

    玉门关城外,二十几骑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恶臭,人人带伤,缓缓前行着,可以看出这二十几骑非常疲惫,有几人甚至都已趴在马背上摇摇欲坠。

    “兄弟们,一定要撑住啊,前面就是玉门关了。”一个声音焦急的喊到。

    张毅抬头看了一眼巍峨耸立的玉门关轻轻说了一声:“兄弟们,到家了。”便一头栽落马下,他这一栽,就像起了连锁反应,身边十几人也都一个个的栽倒在地。

    赵腾急忙下马,扶着张毅道:“兄弟,兄弟!”

    正在城头巡视的段志玄看到了这一幕,对身边的亲卫道:“派几个人下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几个亲卫领命下了城头,来到张毅二十几骑身前高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

    赵腾强提一口气道:“游骑营九火火长赵腾。”说完,他便眼前一黑,也昏迷过去。

    其中一个亲卫上前解下赵腾的腰牌一看,果然是游骑营的人,立马转身吩咐:“你们几个好生看着他们,我去禀报大将军。”

    侍卫登上城楼来到段志玄身边:“禀报大将军,是游骑营夜袭玉门关的那一批人。现在都已昏迷。”

    段志玄道:“嗯,快派人带他们去营帐休息,另外派人到回春堂把赵无极先生请来为他们医治。”

    营帐内,张毅“啊!”的一声猛然做起,顺手就要抽刀,可是他在身边摸了一圈也没找到刀。

    “你醒了?”一个女子的声音。

    赵腾在一边笑到:“哈哈,灵儿妹子,我说张毅兄弟肯定会疼醒吧。啊!赵神医,轻点!”

    赵无极轻轻笑道:“呵呵,你们这些伤口都得重新处理,不然会对以后有很大的影响,你们要是不想以后成为瘸子,残废,就给我好好忍着。”

    赵腾陪笑道:“唉唉,赵神医您说的是,您继续,继续!”

    “你就是张毅?”一个鹤发童颜,身穿道袍的老者朝张毅问道。

    张毅道:“小子正是张毅。”又向正在给自己处理伤口的赵灵儿问道:“灵儿姑娘,这位道长是?”

    张毅他们逃出高昌城之后,又遇见了两波西突厥斥候,所幸是对方人不多,张毅这些人才得以活命,就这剩下的二十几人也是人人带伤,张毅只能教他们互相处理缝合伤口。都是些大老爷们,针线活自然不会好到哪去,大部分都是被缝成疙瘩,而张毅腿部和背部的疙瘩,正是出自赵腾之手。

    赵灵儿没有停止手上的动作答道:“这位是孙爷爷。”

    张毅愕然道:“孙爷爷?你是药王孙思邈孙神医?”

    孙思邈抚须道:“都是些虚名而已,老道正是孙思邈。”

    张毅道:“小子见过孙神医!”

    孙思邈道:“你这小娃娃,都跟你说了是虚名,以后跟灵儿那丫头一样叫我孙爷爷吧,小子我问你,这缝合之法真是由你所创?”

    张毅点头道:“是的孙神……孙爷爷,小子以前见娘亲缝补衣物就在想这伤口为何不能缝补,所以就在自家猪身上划了两道,一个用针线缝补,一个令其自然愈合,果然,缝补的伤口比自然愈合的要快上许多。”

    孙思邈抚须笑道:“还真有你小子的,还知道拿猪做实验。哈哈哈!”

    张毅笑道:“呵呵,因为这个,我娘打了我好几天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