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大雁归巢

第七十二章 和亲之忧(3)

    华阳宫的偏殿里,寒翊云靠在床榻上,脸色已经红润了许多,总算是回过神来了。

    这些日子,他虽都在卧床养病、少出殿门,但京城的局势还是很明朗的。

    经过他命人不经意的暗中指点,天玄府的聂长风已将皇城暗杀一案的参与之人尽数捉拿归案,此事由荣王全权交于兵部尚书和两位禁军校尉处理,过程荣王完全没有参与,再加之案发时不在京城,又有兵部尚书一人全揽在身,那么在皇上的面前,此案便算是了了。

    荣王依然还是圣眷正浓的亲王之身,位置没有丝毫撼动,只是此案终是让他折了一位得意的朝堂大员,还有两名死忠于他的禁军校尉,日后他便没有了兵部的加持,也不能时刻了解着禁军的动向,完完全全陷入了被动之地。

    数日以后,西雁使节抵达了长临城,金銮殿下会见之后,皇帝便下旨让皇庭各司在宫里安排盛宴,以款待来使。

    这场外宴上,朝中王公大臣尽皆在位,寒翊云的席座,被安排在镇国公主的位席之后,隔得非常近,他入座时,并不知道这是皇帝刻意安排的。

    西雁此次派来的使节,正是处于西雁朝局中心的十四皇子——凌王南宫拓。

    入席没有多久,南宫拓便缓缓站起身来,反客为主,率先向皇帝请敬道:“陛下,请恕客臣无礼,先请敬一杯,以贺两邦结亲大喜。”

    皇帝微有迟疑,半晌后方才举杯一笑。

    “贵使所言,深得朕意。他日朕之靖阳公主嫁入贵国,我大明与贵国便能永结姻亲之好,此确为两全其美!”

    皇帝此言一出,台下突如议论纷纷。

    这靖阳公主是谁?

    众所周知,皇上子嗣寥寥,容纳三千佳丽的后宫里只有五位公主,除了前些日子刚刚被召回的镇国公主外,就只有温兰公主、景莲公主、德昌公主和佳阳公主,那这位突然冒出的靖阳公主究竟是何人?

    南宫拓直言问道:“不知陛下可曾收到我国皇帝陛下遣使传来的国书,父皇派客臣前来,是想为客臣之大皇兄求娶贵国的镇国公主。”

    盛月曦闻听此言,双目瞬间睁得非常之大,似乎很是惊讶,西雁国书已经传来这么长的时间了,可是父皇却从未向她提过此事,这件事也没有任何人传出来过。

    皇帝轻轻干咳了一下,连连向盛月曦摇了摇头,示意让她不用担心,然后又对南宫拓笑道:“贵使不知,朕其实早已为镇国公主许配了良人,只因皇后未得病愈,便没有及早公布于世。”

    看到南宫拓暗自不语,皇帝又是勾嘴一笑。

    “所以朕在收到贵国君主传来的国书后,就立即在宗室里精心挑选了一位适龄的女子,昨日已经正式封为靖阳公主,贵使放心,朕绝对不会负了贵国的好意。”

    南宫拓心里并无惊讶,似乎早已料到是这番说辞,所以只是轻轻一笑。

    “恭喜陛下,敢问陛下为镇国公主所许的良人,是何许人也?”

    皇帝心里不禁发笑,这宁海俊果然非池中之物,这西雁凌王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能一一测中。

    皇帝侧目看向寒翊云,心里已经有了定论,不由龙颜一笑。

    “今日恰好,他也在这大殿上。朕为公主所许之良人,便是大明的飞云将军,他,就是驸马的不二人选。”

    盛月曦的心里霎时又惊又喜,看来她的父皇已为她盘算好了这一切,而且早已知道她心属寒翊云。

    可是,寒翊云手中的酒杯却不禁随手一抖,皇帝这一言让他始料未及,但碍于外国使臣在场,不便当场发问,他也只好默默忍下,过后再说。

    南宫拓不由顺着皇帝的眼神看过去,脸上发出质疑的神情,“飞云将军?”

    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寒翊云犹豫了半刻,然后才轻轻举起酒杯,向南宫拓礼敬一饮。

    南宫拓早已听过这位大明新晋骠骑将军的赫赫威名,虽然今日才得首见,但是能感觉到,在这东境一役里他的飒爽英姿,至今仍然余威不散。

    “早闻将军之名,今日得见,实感三生有幸,客臣先恭喜陛下,为公主殿下觅得良婿。”

    “贵使言重,我大明人才济济,寒某不过只是比他们多了几分运气,有幸能得皇上赏识。”

    寒翊云语气淡泊,一字一语之间,似乎都只是为尽礼节罢了。

    皇帝似乎很欣赏他的这番说辞,既能表达出礼让的谦逊,又能向这位西雁的凌王殿下隐喻的展现出大明的人才完全不弱于西雁。

    南宫拓回眸间已是颔首淡笑,看来这大明的朝廷也并非如传言所说,只剩明国皇帝的无上权威和党争势力的勾心斗角,自苏丞相逝世以后,这位新晋的飞云将军无疑会成为大明朝廷里新的中流砥柱。

    的确,大明皇帝既然能够把最疼爱的皇长女嫁于他,这也就证明了这位飞云将军对他的重要性。

    只是,不知明帝是真心想把镇国公主许配给他,还是……只不过作为一种避免公主外嫁的推辞,南宫拓更相信后一种。

    在出使的前一天,他曾看到过有明国人进了大雁皇宫,没过多久,他就被父皇传召入宫,并对他下达了此次出使的谕令。

    这些来自大明的人,实际并非明国皇帝派出的使节,因为他们行事极其隐秘,常人根本无法发现他们的行踪和异常。

    所以这一切,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这些人,来自于大明朝廷里其中的一方党争势力。

    南宫拓想到此处,对于这些人究竟是谁派的,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他一时笑容满面,不吝出言赞道:“贵国有大名鼎鼎的青云斋,也有威震江湖的七侠盟,的确人杰地灵。”

    他不得不承认,大明的繁华,的确胜过了苦居西方的大雁,这也是他的父皇,还有北魏和绛族都觊觎着大明这块宝地的原因。

    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怎能不勾起人心深处的欲望。

    笔直站在南宫拓身后的,是一名模样较为粗犷的武将,俯首像是在凌王的耳旁说了些什么,然后南宫拓便笑着点了点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