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大雁归巢

第七十章 和亲之忧(1)

    坐在他对面怡然饮茶的,是一位穿着黑袍的男人,黑袍连着衣帽,正好遮挡住了此人的容颜。

    “在殿下离京之前,我就已经劝过了,皇城暗杀,是最简单的路,但也是最愚蠢的路。殿下想要实现夙愿,自然需要使用屠夫手段,可若只懂一味使用此等手段,也是不太可能的。殿下真有此心,便只有依靠出奇来制胜。”

    黑袍人的语气极为冷漠,荣王的脸上此刻却只剩下不解,说得简单,那又该如何出奇制胜呢?

    圣驾刚刚回到宫里,皇帝就迫不及待地摆驾去了华阳宫,只是她们都已经睡下,他便只好来到御书房里,安静地去思考一些事情。

    这些年来,他自问已将皇权牢牢抓在手心里,原以为京城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但没想到,不过离京才短短时日,就有人敢在皇宫大内行凶,而且行凶的对象还是他这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

    这些日子以来,京中实在发生了太多意料之外的事情。

    相府满门,一夜之间惨遭覆灭,案情最终虽被定为江湖仇杀,但在他心里并不这样想,现在宫里又添新忧,这幕后的一切,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默默推动。

    “李正,传朕口谕,密诏天玄府聂长风入宫,不得惊动任何人。”

    李正言“诺”后,便立时将口谕传给他贴身的一位小太监,命小太监偷偷出宫传谕。

    聂长风是天玄府首司尹齐的大弟子,殿前御封的三品天玄史,皇帝赐称风字第一号,执掌天玄府四阁中最为机要的风雨阁,十分得皇上的欣赏和重用。

    明帝此次连夜密诏,无非是为了让他去找出这场皇城暗杀的幕后主导者。

    第二次晨起,明帝罢了早朝,直接摆驾去了华阳宫里。

    皇后娘娘早起,温璃正在为其梳妆,盛月曦则靠在一旁整理今日皇后所要穿的饰服。

    李正方打算宣“皇上驾到”时,却被明帝嘘声禁止,接着就识趣地带着人都退下去了。

    “皇……”皇帝顿了顿,突然又改口唤道,“芷晴,曦儿。”

    在最爱的女人面前,他想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帝王架子,只做一个寻常的夫君。

    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女人,从来就没有在意过他的权位,也丝毫不恋栈这个所谓的皇后之位,因为一直是他,想要把她锁在这个看起来尊贵无比的后位之上。

    盛月曦转过头,惊讶的发现来人竟然是父皇,便匆匆上前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

    皇后娘娘微微侧过脸,似乎瞥见了他的影子,便挥手让侍女们都退下,然后自己缓缓站起身,远远地看着他。

    许久过后,她才轻慢地行了一个臣礼。

    “臣妾,参见皇上。”

    她的语气很是淡薄,没有丝毫的在意,也没有丝毫的波澜。

    皇帝早就应该想到,这个女人的态度,只是不曾亲眼看到她安好,他的心里始终是放心不下。

    盛月曦夹在这尴尬的气氛中,觉得有些不适应,便请旨道:“父皇,母后,儿臣先退下了。”

    皇帝将眼底的柔光敛回,轻声叫住她,“曦儿,你可是要去飞云将军那儿?”

    盛月曦十分惊讶,父皇回宫其实不过才仅仅一日的时光,就好像已经知道了这段时间发生的所有事情了。

    她小心翼翼地点头道:“是的……”

    “父皇与你一同前去,就让你母后好好的休息。”

    此话听来像是无奈,但他也没有再多流连,而是转过身,心里隐隐有些发痛。

    当年的那件事,他真的做错了么?

    寒翊云这几日已经能起身了,只是每天只能稍微活动一下筋骨,就要再回到榻上去,日子总归过得非常苦闷,与外界的联系也就只有靠孙先生来传递了。

    每次问到苏景阳的下落,孙先生也总是无奈地摇头。

    这位相府的大公子,已经失踪快小半年了,还是没有任何的音讯,萧长筠赶赴东境寻找妙音姑娘,也没有传回来半点消息,寒翊云虽然心急如焚,但是也无可奈何。

    直到时间又过去了两个月,大雁派出使节,传来国书,扬着赤底银龙的皇族旗帜,一路翻山越岭,踏入了大明国境。

    历来大雁出使,就不会有什么好的事情发生,像明武七年的以文会友,还有明武十八年的寒潭夜试,可是为了两国邦交,总也不能在明面里进行阻拦。

    素来自诩才士如云的西雁,极爱以文挑衅,不过此次却与以往有所不同。

    因为这一次,他们是意在和亲。

    西雁国书经由快使先行传送入境,最后传入皇宫,终于到了明帝的手里。

    这一卷金帛玉裹的异国之书,求娶的竟然是大明的镇国公主,明帝最为疼爱的皇长女盛月曦。

    皇帝当然震怒,可是遍览全朝,竟已无一人可用,苏丞相已然不在,连他刚刚晋上来的苏景阳,也不见了踪迹。

    这么多年以来,他早已习惯了身旁有苏丞相替他运筹帷幄、化解烦忧,如今骤失支柱,似乎生命也显得格外的苍凉。

    李正站在一旁,似乎也瞧出了圣主脸上的烦忧,便上前为其解忧,献上一条策言,“陛下,苏大人虽然失踪了,但我大明人才济济,这第二才子,却是在的呀。”

    李正的话让皇帝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就豁然开朗。

    “对啊!朕怎么把他给忘了!李正,你速去忠义侯府,传朕口谕,宣宁海俊即刻入宫,不得耽搁。”

    李正欣然领旨,接着便由禁军护送出宫,马驾径直行往长临东门方向。

    自薛家旧府往后,约数尺之距,有一条很长的暗沟阴渠,忠义侯府正是依渠而建,因为忠义侯屡立战功,曾获皇帝数次加封,所以侯府在建成后,其规制也按礼制扩充过几次,不过对于这条暗沟阴渠,却从未有过半点逾越。

    禁军护送李正自侯府正门而入,适才恰逢侯府家宴,侯门中人正齐聚一堂,众人见李公公亲自前来,便骤觉事情不小,于是纷纷下跪迎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