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暮落之山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在奥斯麦帝国的北方,雄踞着另一个帝国——耶罗帝国。耶罗帝国在一开始并不是帝国,和阿雷公国一样,也是奥斯麦帝国的附属公国。但是在奥斯麦帝国历789年(即为现在的200年前)时,耶罗帝国当时的统治者,耶罗大公三世励精图治,强兵秣马,在吞并了附近的多数伯爵领,侯爵领之后,版图壮大了许多。

    而时值壮年的耶罗大公三世并不满足于做一个臣属,急切地向着奥斯麦帝国北方最大的军事堡垒——伦的堡进攻。强大的奥斯麦帝国虽然在多年的强势中逐渐走向腐朽,政治混乱。但是面对臣属的叛乱,奥斯麦帝国的将军们缺展现出了帝国应有的强大和反应速度。在伦的堡与兵锋正劲的耶罗帝国的部队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由于奥斯麦帝国内政混乱,在后勤补给方面并不能带给伦的堡的将士们有力的支援,导致堂堂帝国部队只能在伦的堡内死守。时任奥斯麦帝国前线最高统帅的波德·提利昂并不擅长防御作战,他更擅长的是在广阔的平原上与敌人面对面的交锋。好在伦的堡毕竟是北方雄关,军事储备和后勤储备都是过关的。

    纵使耶罗帝国兵士无双,也难敌天堑雄关。双方在伦的堡城下和城墙之上交锋整整3个月。双方均死伤无数。耶罗帝国虽然有所准备,可是面对这千年雄关难免产生“能否战胜”的念头。

    兵锋受阻,一时之间耶罗三世在国内的声势收到了一些有心之人的挑衅。之前的公、侯爵领内开始出现了反抗军。一开始仅仅是涓涓细流,乌合之众。很快就不攻自破了。

    虽然这反叛军很快就消散了,在一些曾经的领主看来,耶罗帝国的精锐部队被阻挡在雄关伦的堡下,国内的镇压力量肯定存在真空。“复国”的念头一旦出现就不可控制了。再加上朝野内的有心之人的帮助,耶罗三世强势占领的领土内的反叛军成了气候。不但有了统一的指挥,甚至是军事方面的补给。前方战事不顺,后方庭院失火。耶罗三世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

    波德·提利昂虽然受到了耶罗帝国内部出现叛乱的消息。但是他并不是蠢材,他害怕这是假消息,因为他明白,此时此刻的帝国军队如果丢弃雄关相助,在后勤补给都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很容易崩溃。于是他按兵不动,死守伦的堡。同时,派出精锐的斥候,绕过耶罗帝国的军队,试图去收集关于耶罗帝国失火的信息。

    同时,派遣小股骑兵骚扰耶罗帝国的后勤补给线。这些骑兵自给自足,自带一周的补给,只后的情况全凭自己处置。若是起到作用并且能够在战争结束时安然回来,提利昂许诺,荣华富贵不在话下。

    虽然耶罗三世极力压下后方叛变的事实,但是这些消息既然能够传到提利昂那,自然也能传进耶罗军队的营帐中。当然,就算没有传播进去,提利昂也会让这些消息进入耶罗部队的军帐内。

    军心惶惶,加上偶尔传来的补给线被袭击的消息,耶罗帝国的军队出现了哗变的前兆。

    就是在这种两方为难的情况下,时任光明教会的教皇出现在了战场上。出现时毫无征兆,出现后顿时金光万丈,仿佛有无数唱诗班在吟唱着赞美光明主神的赞歌,甚至有些目力出众的士兵看到教皇背后出现的天使。

    教皇就在两方军队中间走过,一直走到莱茵河边。这是双方最高将领脑海中响起了教皇那苍老而慈祥的声音:“都过来吧孩子们,你们都是光明主神的孩子,没有争斗的必要。”

    虽然都害怕是对方的诡计,但是碍于教皇这惊人的实力。两方都不敢违背,生怕违背了教皇让这个不知道是什么实力的怪物站到对方的立场上。

    就在这莱茵河边,双方最高将领在征得双方领袖的同意下,签订了莱茵盟约。

    《莱茵盟约》内容很简单:1.双方撤兵。百年内不得相互攻伐。2.光明教会与奥斯麦帝国承认耶罗帝国的存在。3.耶罗帝国内部允许光明教会自由传教,并保有教会武装力量用来对抗异教徒。4.奥斯麦帝国皇帝由光明教会教皇亲自加冕为神圣奥斯麦帝国皇帝,奥斯麦帝国正式更名为神圣奥斯麦帝国。奥斯麦帝国首都耶路撒冷作为光明教会圣城。

    除了上述四条,作为战争优势方,奥斯麦帝国可以享受光明教会向教徒征收的全部税收的3成作为补偿,持续时间为百年。当然这一条并没有被记载在向世人公布的《莱茵盟约》中。

    在这百年的时间中,耶罗帝国与奥斯麦帝国并不是真的那么和平。帝国历836年,耶罗帝国向奥斯麦帝国西部的一块狭小的领土——自由同盟发起进攻,意图掌握更加自主的军事主动权。而奥斯麦帝国碍于《莱茵盟约》不能干涉,但是也秘密派遣了一支精锐部队进入自由同盟,帮助自由同盟的城主们抵抗耶罗帝国的军队。

    将在外君名有所不受,在长期的外部征战中,由于不收到奥斯麦帝国官方层面的承认,加上耶罗帝国的诱惑,这支精锐部队在851年竖起自己的旗帜,正式将自由联盟全境占领,同时,耶罗帝国军队退出自由联盟,承认自由联盟的独立存在。奥斯麦帝国虽然多次想派兵征服自由联盟雪耻,但是碍于耶罗帝国的暗中帮助,自由联盟虽然摇摇欲坠但是始终让奥斯麦帝国占不到任何便宜。

    最终,奥斯麦帝国不得不暂时停止这种浪费军费的行为。

    可是,奥斯麦帝国毕竟是老牌帝国,怎么可能忍受这种耻辱。终于,在渡过百年之约的15年后,即是帝国历904年,奥斯麦帝国和耶罗帝国再次与伦的堡进行对峙。与耶罗帝国的立国之战不同的是,这一次奥斯麦帝国上下一心,一心想要雪耻,而耶罗帝国也不是全无准备。这一次的战争打的异常惨烈。双方在伦的堡激战6月之余,奥斯麦帝国并不是完全死守,经常派出精锐骑兵与耶罗帝国的部队进行野战。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双方将士的血水将伦的堡附近的土地覆盖了一层有一层。在战斗的最后时刻,伦的堡附近的土地完全失去种植的可能,土地呈现暗红色,太阳一照甚至有令人呕吐的血腥味从土地中翻涌而出。

    再一次势均力敌,对于双方虽然都不能接受,但是碍于国力限制,只能暂时退兵。这一次战争被学者们命名为百年战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