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小说 > 北刀捭阖录

第十四章 暗潮涌动

    北齐,大梁。

    这座城同样宏大,与临安不同的宏大。

    作为北齐的都城,没有南晋的繁华与招摇,而是多了一份庄重和肃杀。宽阔的街道路面全部用细密的黄土一遍遍夯过几百遍,又拿上好的石砖垫上,哪怕一匹负重的战马在上面来回跑上一天,也不会留下一点点痕迹。

    大梁就是这样,不起眼,但是又难以忽视。

    大梁的皇宫,也延续了北齐人的特点,修的大而朴素,一切以实用为标准。

    “诸位卿家可曾听说,南晋已经开始在边塞囤兵的事了?”北齐皇帝,坐在宽大的龙椅上,一袭黄袍遮不住他壮实威猛的身形,冠上珠帘垂下来,看不清他的脸。

    “陛下,微臣以为,此时还有待商榷,不可贸然出兵!”一位文士打扮的老者上前请奏。虽然在北齐,文官地位不敌南晋,但是仍在朝堂上占一席之地,尤其是大学士的身份,就连皇帝也需给几分面子。

    但是军中不买账的也不少。

    “你个老匹夫,南晋那群娘儿们都要打过来了你还在这里慢吞吞地商量,我听闻南晋的高官们都有断袖的爱好,我看你这老头儿一把年纪了还文绉绉的,我建议你去和他们商讨,和他们在床上商讨去吧。”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将出来嚷嚷。此话一出,引得武官一列发出哄笑。

    “你们这些….不学无术!粗鄙无赖!”大学士捂着胸口指向那武将怒斥,嘴唇发抖,文官也不是好欺负的,当时隔着金銮殿开始叫阵,场面乱成一乱。

    北齐皇帝嘴角勾出一丝微笑,对于这种情况,他不但不感到气恼,反而还看的津津有味。

    眼看口角之争就要演变成武官单方面殴打文官的时候,皇帝一旁的老太监凑过来,弯腰垂头,询问到需不需要制止这场面,他点了点头,也该说正事了。

    老太监看着瘦弱,走路都是轻飘飘的,似乎一阵风都能吹走,但嗓门可不小,在混乱的大殿中硬是喊出金鸡报晓的味道,下面乱哄哄的一团立刻安静,各自归位。

    “诸位卿家,朕心中自有决断。”男子的声音很和蔼,但是和蔼中又带着一丝帝王的威严。

    “请王大学士。杨大将军早朝后留下,其余人等有事上奏,无事,退朝!”老太监又开始打鸣。

    官员们还未整理刚刚在混乱中扯的衣冠不整的朝服,就挨个上,或奏事,或议政,这个时候,文官武官倒你礼我让,全没有刚刚打生打死的模样。

    早朝毕,官员们纷纷退朝,刚刚被老太监点名的两位官员,留了下来,一位就是刚刚朝堂之乱的“罪魁祸首”,王大学士,一位是自从上朝就眯着眼睛,像是在打瞌睡的中年男子,杨大将军。

    老太监早早地关上銮殿大门,驱散了里面的宫女,偌大的朝堂内,只剩三人,和一个曲腰站在门边,像是门童的老太监。

    “两位爱卿,对于南晋囤兵这件事,有何看法?”皇帝并未下达命令,而是先询问两位大员的看法。

    “陛下,臣的看法,刚刚在早朝时,就已经说了,臣私以为,两国之间,一举一动皆不可懈怠,三思而后行方为上策。”王大学士率先开口。

    “杨将军,你有何高见?”

    一直眯着眼的杨将军此时脸上无半点疲软神色,恭恭敬敬地回答道“臣的意见和大学士的大体相一致。”

    “哦?那哪儿不一样呢?”

    “臣以为,虽不可轻举妄动,但事关国家安危,做好万全准备,才能百战不殆。”

    “你的意思是,两手抓?”皇帝似乎挑起了兴趣,“若此事交与爱卿处理,你会如何安排?”

    “臣认为,一方面不可万全置边境百姓和大军的安全不顾,北齐方面,同时出兵,一方面也需要去南晋那边商讨,若是可能,尽量在不开战的情况下达成共识,从而退兵,北齐南晋,任何一边都不可能完全压倒另一方,他们要是动起来,同样伤筋动骨。”

    “爱卿说的有道理,哼,南晋。”皇帝先是赞赏,随后冷哼一声,南晋北齐两国在一触即发的情况下相安无事多年,皆是北齐一再退让,这是这次南晋的行为相当于跳在北齐头上撒野,一国之君,三番两次退让,成何体统?

    “那调兵遣将一事,杨将军可担得起此重任?”

    “臣当万死不辞!”杨将军受旨。

    “王学士,和南晋的商讨,你心中可有人选?”皇帝转头问向王大学士。

    “臣愿担此大任,定不辱使命!”

    “好,很好,朕得此二良将,何愁不能复兴我北齐荣光!”皇帝十分欣慰,北齐有这二位,内外兼具,从先帝以来的疲软,一扫而空!

    “陛下,臣还有一件事,不值当讲不当讲。”

    “爱卿请讲。”

    王大学士压低声音,似乎生怕他人听到似的,虽然此时大殿包括他,也只有四人。

    “陛下,微臣觉得,此次南晋方面囤兵的方方面面,似乎过于奇怪了。”

    皇帝没说话,沉默一阵子,缓缓开口,“朕也有此感觉,南晋朝廷并非没有良将,若是准备开战,完全可以在我们未察觉之前突袭,打我们个措手不及。”

    “微臣也这么觉得。”半天没出声的杨将军也是一脸困惑,“摆好架势,等别人准备万全再打,自古以来,这种战术,闻所未闻。”

    “朕怀疑其中另有阴谋。”

    “两位爱卿,此去凶险,务必小心!”

    “谢陛下厚爱!”两人同时谢恩。

    一直站在门口的老太监此时也将门打开,恭送两位离开。

    皇帝看着空荡荡的大殿,脸色阴晴不定,老太监回来了,垂手站在他身边,听候他的命令。

    “你说,这天,是不是要变啊?”皇帝像拉家常一样问向身边的老太监。

    “奴婢不知。”

    “但是这天,又何时真正晴朗不变?”

    ……

    “师兄啊,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好不好啊!”边塞,两名身穿道袍的少年并肩而行,其中一名稍胖,大汗淋漓,向旁边瘦些的哀求道。

    “忍忍吧,师弟,今天得找到落脚的地方,这边塞的天气可不比咱们荆州,白天热的像火炉,晚上冷的像冰窟。”他抬头看了看头上的太阳,周围的空气似乎都晒的有些扭曲。

    “不行了我顶不住了。”稍胖的道士身子一歪i,倒在沙丘上,激起层层沙浪。

    “哎,师弟你…”瘦些的无奈,蹲下来,从他的腰间解下一个水袋,望他嘴里灌了点水,又从别在手臂上的荷包中,取了些晒干的薄荷叶,喂给他。折腾半晌,胖道士才恢复过来。抬头看了一眼周围无尽的荒漠戈壁,又是一阵叫苦。

    这谁顶得住啊!

    瘦道士也觉得,他们这样在荒漠里漫无边际的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前些日子,执法长老突然找来自己和师弟,说是有要事交与他们两人,结果给了一副画像,一块掌门信物,还有一封密信,就把自己两人打发到边塞来了,若非他们二人在师门一向深受上下喜爱,他都以为被宗门流放了呢。

    “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师弟,快些起来,谁知道这儿的天什么时候黑,那个时候还没落脚的地方,咱们就完啦!”他使劲扯着师弟的胳膊,可惜沙太滑,硬是在地上拖出一条深深的划痕,也没将他拉起来。

    “师兄啊,我想回武当!”胖道士哭丧着脸,跌跌撞撞地爬起来。

    “两位小师傅,怎么流落到这儿了?”一个声音从两人背后传来。

    瘦道士一回头,发现一位裹着薄纱,脸上带着黑色面纱的少女,身后还牵着两匹骆驼。

    这少女出现的不明不白,十分诡异,瘦道人没回她的话。胖道人也觉得不对劲,同样没再闹腾。

    少女看出两人的防备,摘下面纱,灿然一笑,白净的脸没有一丝被风沙侵蚀的痕迹,“两位小师傅,我家就住在附近,家里还有两个叔叔,若是不介意,今夜去我那里歇歇如何?这里的夜晚,一般人可熬不过。只是需要你们一人出十枚铜子儿。”

    瘦道士摸了摸荷包,里面钱还有足余,只是这莫名而来的少女,始终让他放不下心来。

    这时,胖道士拉拉他的衣角,给他使个眼色,意思是,三思而后行,他虽吃不了苦,但是警惕性还是有的,出事儿的往往都是别人给个蜜枣就跟别人走,到了地儿就是一大棒敲晕。

    少女见两人还是不说话,作势欲走。

    瘦道人有些急了,“姑娘慢走。”同时也对师弟使了个眼色,“随机应变!”

    少女转过头,甜甜一笑,将牵着骆驼的绳子递给他俩,“你们累了吧,骆驼上休息会儿吧,它们知道路。”

    瘦道人接过缰绳,手指无意触碰到少女的手,冰冰的,软软的——这是他第一次碰到女孩子的手,他的脸“唰”一下就红了。

    少女看着他变红的脸,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咯咯”的笑起来,像是银铃。

    “还未请教两位小师傅的道号呢。”待两人骑上骆驼后,少女问道。

    “我叫顾流光,他叫允飞虹。”名叫顾流光的瘦道士说道,同时指了指名为允飞虹的胖道士。他们年纪资历还不够,并未取道号,仍是俗家名号。

    “顾流光?真是个好听的名字呢。”

    “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慕萍。”

    ……

    “师弟,你为何派出流光和飞虹二人去寻找小师弟?”听了林道人的安排,萧掌门有些不解。

    他们两人的武功和心性,在武当的年轻一辈里,并非最好。如此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掌门有些不放心。

    “掌门你放心,我自有我的考量。”林道人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飞虹那孩子虽有些懒惰,但是脑子灵活,在边塞那种地方,龙蛇混杂,光是武功高强,没多大用处,脑子灵活,懂得如何规避危险,才是重中之重。”

    “那流光这孩子呢?”在掌门的印象里,顾流光他除了识大体,老实之外,就再没给他留下什么印象。

    “流光那孩子和飞虹关系莫逆,若飞虹有时耍些小性子,他也劝得动。”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流光那孩子,和小师弟当年,一模一样,也许小师弟看到他,能明白我们的心思。”

    “和小师弟一样?”萧掌门当然知道小师弟年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跋扈,乖张,和顾流光一点儿也不搭边。

    “师兄,有些东西,不要光看表面。切莫着了相。”

    “那孩子,心里也藏着一把剑。”

    “利剑含锋而不漏,一旦出鞘,必将天下闻名。”

    “师弟,那孩子在你心里,评价真的如此之高?”在他心中,林道人很少对门内弟子做出如此高的评价。

    “师兄,咱俩打个赌如何?”

    “赌什么?”

    “就赌你那坛藏了十五年都舍不得喝的落枫酒如何?”

    萧道人大笑,“若是此子真当的得如此评价,那坛酒白送给你又如何?”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两个须发花白的老头儿像孩子一样,定下赌约。

    ……

    边塞的景色,对于初到此处的顾流光和允飞虹来说,十分新鲜。坐在骆驼上,左瞧瞧,右看看,太阳从脑袋顶,移动到西边的沙丘上。

    “到啦!”走在前面的慕萍发出惊喜的声音,出现在两人面前的是一幢充满中原风格的客栈,招牌破旧,灰蒙蒙的,像蒙上一层灰。

    两人跃下骆驼,将缰绳递回慕萍,她将两匹骆驼系在客栈门口,又往骆驼嘴里塞了些草。

    “进来吧。”慕萍喂完骆驼,走到客栈门口,招呼着两人。

    顾流光和允飞虹对视一眼,同时抬脚。

    客栈里面没有想象中那么破旧,干净而整洁,随意摆放着的几张桌子,被擦的一尘不染。

    客栈的柜台处无精打采地趴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书生,看见慕萍带着几人走进来,才打起精神,坐直身子。

    “二叔,这几人是我在外面发现的,来咱们客栈住上一晚。”慕萍主动说道。

    “两个人,一钱银子。”书生的声音和外表一样,提不起劲。

    “你们这是敲诈!”顾流光有些愤怒,明明早就谈好的价格,到了这里,陡然翻了几番。

    他看向慕萍,可爱的脸蛋也变的有些可恶,“有你们这么做生意的吗!”顾流光想和书生理论。

    “不愿意,好哇,睡外边儿也没人拦着你。”书生一脸的无所谓,“不过我好心提醒,这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夜里指不准有个豺狼虎豹。”

    允飞虹一把拉住他,满脸堆笑,“我们住,我们住!”说着从荷包里掏出一锭碎银,“在麻烦帮我们兄弟俩炒几个菜。”

    “老三,整几个菜!”书生冲着厨房方向大喊一声。而递给书生的一锭银子,他丝毫没有找钱的意思,只好拉着顾流光到一旁坐下,眉宇间有一丝肉痛。

    “师弟,他们这是欺人太甚!”顾流光非常不服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允飞虹此时却放的比他开,“他们越是这样坑,我反而越是放心。”

    不一时,饭菜被一个敞着衣服,满身油污的大汉端了出来,味道一般,但勉强充饥。

    饭毕,慕萍将两人引至楼上一个房间,窄而简陋,但是十分干净。

    “热水我一会儿送过来。”慕萍对着二人行了一礼,准备离去。

    “你们这样坑人,难道不会觉得良心有愧吗?”顾流光还是不甘心。

    “有愧?”慕萍呵呵一笑,“一钱银子换两条命,恐怕这世上还没如此划算的生意吧。”

    “什么意思?”顾流光有些不解。

    慕萍没解释,转头离去。

    天色黑了,寒气从开着的窗户渗进来,凉彻骨髓,允飞虹打了个寒颤,急忙关上窗。

    黑漆漆的沙漠看不见任何人或动物,风从沙子里透出,发出“呼呼”的声响。

    “幸好有个地方落脚。”感受到寒气,顾流光叹了口气,只得这么安慰自己。

    “今天累死我了,等热水来了喊我,我先歇会。”允飞虹衣服都不脱,往床上一趟,狭小的木床被他挤满,身体呈个“大”字。

    顾流光坐到一旁的凳子上,看着窗外黑乎乎的夜空,也不知想些什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