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有凤临门

第十七章 欺负

    魏媛从来没像今天这样痛快过。

    她看着冯玉颜仓皇上了马车离开的狼狈模样,先前的郁闷之气一扫而光,整个人都轻快了。

    齐宸说得无错,有些人,不是你忍她、让她,她就知道适可而止的。

    还不如遇强则强,让她们见识一下自己的厉害。

    若是母亲也能这样刚强,那些个亲戚应该就不敢再得寸进尺了吧?

    她不由对齐宸多出几分崇拜来。

    姚小姐也在门口陪着她们。

    像冯玉颜这样善于攀附的人她见多了,跳梁小丑一样,可像今日这样直接撕开脸面的却不多见。

    她与魏媛熟识,知道她的性子随了魏大太太的摇摆不定,遇事能忍即忍惯了,忍不了就干脆避出去。

    楚萱也是见过几次面的,大方得体还带着几分爽利,但不像是个有主意的。

    倒是齐宸,看着温温柔柔的,坐在那里也不言不语,但姚小姐总觉得她和其他人有些不一样,究竟是哪里不一样她又说不上来。

    她对齐宸充满了兴趣,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再邀出来一起聊聊。

    本是不得已而来,却意外乘兴而归。

    魏媛心中高兴,对齐宸道:“今日都没来及好好说上几句话,可惜我近来家中事忙,轻易不便出门。五月初六我祖母做寿,你们可一定要来。”

    楚家那边的帖子肯定是不会忘的,就是不知道母亲有没有给齐府里发帖子?

    要是没有她得赶紧提醒着补上。

    四人互相道了别,各自坐上马车回府。

    楚萱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对齐宸佩服得不得了。

    她回去就把今天的事告诉了母亲。

    楚大太太与魏大太太交好,魏大太太头疼冯氏母女的事她也是清楚的。

    她早就劝魏大太太能强则强,与其这样叨扰不清,不如直接摆出姿态来震慑一下,好让那些得寸进尺的人迎难而退。

    可魏大太太那个软面团的性格,嘴上答应了,一转头却又妥协起来。

    她在旁边看着也是干着急。

    魏家老太太从前掌着家,内外都敬畏她不敢造次,这几年老太太年纪大了,人越发的糊涂起来,早就不过问家事,府里的几门远亲便开始打起主意来。

    魏大太太若是再立不起来,来日恐怕烦心事要更多。

    但她没想到魏媛敢敢当着这么多人面给冯玉颜难堪。

    听楚萱说是齐宸说动了魏媛,她先是一惊,继而又觉得是情理之中。

    她一直觉得齐宸这个孩子不简单,很是有主意。

    通常主意多的女孩子会让人觉得心思深沉,可齐宸这样却又不让人厌烦,反倒觉得她可信赖。

    难道是因为生了那一副面相吗?

    她笑着摇摇头。

    齐大太太虽心思纯良,但性子太过柔顺,一看便知是个不能操心的人。

    虽然她没有儿子,可有齐宸这样的女儿在身边,还真是有福气。

    心中虽然羡慕着,可再看看眼前毫不顾忌专心吃糕点的女儿,楚大太太心中又是一片柔。

    旁人家的女儿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再怎么样也是自己疼,无论怎么也都是希望她能好好的。

    她释然的笑笑,用手绢擦掉楚萱嘴边的糕点渣滓。

    ……

    过了年之后,日子就过得飞快。

    春风送暖,园子里的玉兰花一夜之间便开开了,引得小丫鬟们纷纷争着去花园里当差。

    连赵姨娘也时常在园子里走动,还让人在花树下摆了桌椅,天气好时她便在此赏花吃鲜果。

    有她在的时候,园子里是少有人往来的。

    齐寰她们几个去涵院也会着意绕着路。

    一向沉静少言的齐寜这些日子愈发沉默,好几次因出身被柳大娘叫起来训话,罚着她写字。

    即便被罚了,她也不争不辩,有时要写到晌午后才能回去用膳。

    齐寜的母亲宋姨娘近来都在赵姨娘处伺候她的饮食起居,须得清晨早早起了过去,一直待到天黑了才能回来。

    齐宸知道她这是在默默地为自己母亲鸣不平——同样是姨太太,宋姨娘比赵氏入门不知早了多少年,凭什么让宋姨娘像下人一样去伺候她?

    这位赵姨娘,看着平日里鲜少露面,背地里扇起来的风还不小。

    先是借口养胎,将府中所有的上等药材和补品都收到了自己院里。

    如今又开始明目张胆欺负人了?

    即便是宫中的贵人有孕,也不至于这样大肆招摇,这不是断了自己后路么!

    郑姨娘也是莫名其妙,她近来不是忙着出去攀关系吗?怎么又想起来巴结起赵姨娘。

    就算是为了讨好大老爷,也不至于这样明目张胆的在府中树敌吧!

    齐??这些日子也有些阴郁。

    她同齐寰向来水火不容,与齐宸又说不上几句话,而齐寜是姐妹几个中性格最好的,在涵院里和她的座位也近。

    柳姨娘若是问起功课她答不上来,齐寜也会悄悄的提醒她一下。

    可自从宋姨娘奉命去照顾赵姨娘饮食起居后,齐寜就没再搭理过她。

    她好几次找齐寜说话,结果齐寜不是避而不谈就是对她视而不见的。

    齐寰还为此取笑过她不识趣。

    她想着就气闷,回去对郑氏发起脾气来。

    郑氏也是苦不堪言。

    当日她去瞧赵氏,赵氏同她抱怨身边伺候的几个人不得力,让她把府里手脚伶俐的老人儿拨几个给她差遣。

    郑姨娘心中厌烦,面上却依旧和气一片,耐心同她解释道:从老太太去了之后,府中伺候过老太太的人便都放出去荣养的荣养,嫁人的嫁人。

    如今剩下几个也都拨到她院里来了,若是她还不满意,那自己也没法子了。

    赵氏将信将疑,问起从前服侍老太太的大丫鬟也都打发了?

    郑姨娘一边在心中鄙夷她不知好歹,一边笑着道:“老太太身边统共也不过三个大丫鬟,两个出府嫁人了,还剩一个便是如今的宋姨娘了。”

    “总不能让宋姨娘来照顾你吧?”

    这本是郑氏的一句无心的玩笑话。

    她本想刺一刺赵氏,提醒她即便有了孕也不要太招摇,得寸进尺。

    可没想到赵氏却当了真,竟然真在大老爷面前提起这事,说是自己第一次生产没有经历,老爷又格外看重这个孩子,不如让宋姨娘来照顾她起居直至生产,宋姨娘伺候过老太太,自己又是过来人,肯定会格外尽心的。

    大老爷也是被她腹中的那团肉迷了心窍,犹犹豫豫的竟真的答应了。

    宋姨娘是谁,那可是老太太亲自调教过后选在大老爷身边的人。

    论在府中的资历背景,她们几个又怎么比得上宋姨娘。

    打理齐府庶务的权利在孙氏和自己手中轮流转,还不就是因为宋姨娘为人低调,不争不抢吗?

    郑姨娘觉得自己真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好端端的,她去瞧什么赵氏;瞧就瞧了,又何必多嘴说这么一句。

    这下满府里的人都传是她提的议,让宋姨娘去照顾赵氏。

    郑氏知道宋姨娘向来在府中的口碑不错,如今得罪了她,怕是要开罪府中不少人。

    这些人明面上不敢做什么,但背地里做起手脚,很容易就漏洞百出。

    孙大的事便是最好的例子!

    郑姨娘想想就头痛。

    日后她想管起家来,恐怕是要难上加难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