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夫君,一言难尽

第五十七章 有喜(一更)

    我一早就说了。

    他宠我就如自己的女儿般,不掺杂男女方面的情爱,纯粹是亲人之间的体贴。

    也因着这两年他即使过夜也从未碰我,我便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清泉姑娘处,希望她能生个有大人血脉的子嗣,我好过继了来,压一压宋烟成的气焰。

    然,清泉姑娘令我失望了。

    明明府里都明眼瞧着,大人对她的赏赐是最多的,府里面的好绸缎、好首饰都是她头先挑,可一晃两年过去了,她却白白占着这份头一份的宠爱,什么报答都没有。

    如今不用我再说什么,阖府上下,全在等着她的笑话。

    一百四十一

    泰安公主这次送来的信中依旧是些陈年旧事,娘娘如今器重她,在自己的宫中给她单独辟了个小房间,走到哪里都风风光光的。

    母亲算是半个寡妇,江子期的事儿早就是过了明路的,娘娘心知肚明,平日里有什么好东西都惦记着她一份。

    如今她日子过得好,我也放心了。

    我信中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然而时间一长,有些事儿是怎么瞒都瞒不住的。

    比如,我成婚四年没有子嗣。

    一百四十二

    不需母亲说,我的心中也在愁着呢。

    从去年开始我便和宋大人说了好几次纳妾之事,秀城自古出才子佳人,家里又不是缺银子,那花船上的瘦马排着队的挑选,说不定哪个就能入大人的眼了呢?

    可每次只要我一提起这件事儿,大人就开始取笑我,说我‘小人装个大兜兜’。

    真是没地方说理了,我也不敢当面顶撞,只好背地里嘀咕两句,别人家的夫人像我这般大的时候,孩子都能满地跑了,更别提大人的同期,快些的,或许孙子辈儿的都有了。

    怎么到他这里就什么都不着急?

    若是熬到宋烟成及冠,进了官场,那我再做什么都是白费了。

    一百四十三

    前院书房。

    大人将手中的信纸放在烛火上点燃,手一抖,将燃烧着的纸丢入洗笔池中,道:“钱兄刚离秀城不到十日,那边就出了这么大的动荡,你们觉得如何?”

    “当然是祝贺大人了。”陈柏西双手合一拢在宽袍袖子里,弯腰,将手与头平行,行了个汉唐之礼。

    张晶将手撑在下巴上,想了一想:“那边如今没有可用之才,而大人这里因为长公主之事受到迁怒,此时正是抱了招才纳士的心。”

    “我也是这么想的。”宋大人点点头,将桌子上的水烟袋子拿起,嘬了一小口,缓缓吐了出来,“赵一淼、陈柏西,你们两个收拾收拾东西,回京都去吧。”

    “是。”

    “好的。”

    一百四十四

    “……”

    “你说什么?”

    我险些没拿住手里面的茶盏,一把握住琉璃的手,低声喝道:“你确定?!”

    琉璃的人缘最好,成天东家走西家窜的,打听消息的事儿问她总没错,我一向是很信任她的,可她这次和我说的事情——我怎么都没有办法定下心来。

    “这可是奴婢自己亲耳听到的,还能又假?”琉璃连忙举起了手:“若是奴婢有一丝一毫欺瞒主子,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我挥手道:“行了行了,别说这些没用的,让我想想……这事儿多久了?”

    “这奴婢可不知道,但怎么也应该有两个月了才对。”琉璃道。

    若是两个月……我想了想,好像两个月前大人正好在家,当时他宴请了不少官场朋友和志同道合的读书人,在后院里曲水流觞,因着前前后后都是外男,我便把自己院子的大门给锁了,不太清楚大人到底去没去清泉姑娘处过夜。

    “总该是没有什么大错的。”我轻声喃喃,随后冲着门外扬声道:“玛瑙,让元暮为我给老爷捎句话!”

    一百四十五

    和清泉也认识快两年了,这人在我眼中就是个没什么心眼、贪图漂亮的货色。

    一开始我还小小的刁难过她,可后来我便发现,这姑娘一点脑子都没有,成天就鼓捣她那些首饰盒子,我每次瞧见她,头上的发髻都不一样,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大的瘾。

    发现此人本质后,为了在大人面前装个贤德良妇,我便有意的抬举她,好东西大人送到后院,从来都是让她选,选完再送我这里。

    换个想上进的,此时早就应该知道怎么做才对。

    她偏不,让她先选她就选最漂亮、最贵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和这种人争锋,我都嫌自己无所事事。

    一百四十六

    行色匆匆的走在花圃的小路上,此时下着冬雨,湿意沾了鞋尖和脚跟,一阵一阵的泛着透骨的凉意。

    翡翠为我打着伞,尚且还不知我为何这般着急,迭声道:“夫人、夫人小心脚下,这里都是石头路,滑的很。”

    我略略点头应下,脚步却是一点都没有放慢,继续快步行走,催促道:“这事儿可耽误不得,大夫都让人去叫了吗?老爷呢,到哪里了?”

    “大夫已经喊了,老爷的事儿,老奴可不清楚。”徐嬷嬷冒雨从后面的伞中挤到了我身边,搀扶住我,“夫人,雨天路滑,您还是小心脚下吧。”

    徐嬷嬷的岁数不算小,我哪里敢让她冒着雨扶我走路,便让翡翠去后面珍珠的伞中,自己拿过了伞,挡在徐嬷嬷的头顶。

    忽然,我瞧见假山后有一行人,眼前一亮,柔声喊了句:“大人,这边。”

    那边的人,正是一身青衫的宋大人和在他身后打伞的小厮元夕。

    他做了手势让我停步,自己踱步走了来。

    两人隔雨相望,头上都是一把油纸伞,我的是浅粉色,他的是最普通不过的黄色,颇有几分的诗情画意。

    我笑着给他行了个大大的福礼,丝毫没有顾忌地上都是水渍——自成亲那日后,我还从未有这般隆重过。

    大人被我吓一跳,伸手要来搀扶我,他的手还没有碰触我的肩膀,我说的话已经传入他耳中了: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清泉有喜了。”

    温热的手掌,就这么停在了半空。

    被雨淋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