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大明之风骨

第289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度最后三天,肖家村除了一帮值守的锦衣卫之外,其余人员全部放了假。

    要过年啦。

    如今的肖家村,虽然由于施工和矿区的缘故,看上去依然有点儿乱糟糟的样子,但面貌已是焕然一新。

    到处都是人。

    到处充满着欢声笑语。

    与半年前的光景自不可同日而语。

    无论是村民还是流民,包括原先觉得晦气的锦衣卫,现在一个个脸上都挂着幸福、喜悦的笑容。

    人逢喜事精神爽!

    现在人人手头上都有一些钱,这就是天大的喜事啊!

    尽管还不是很多吧,但想想之前。

    村民们原来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整个村子一片死寂,毫无生气可言;再看看现在,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人人有吃有喝有活儿干有钱挣。

    流民就更不用说了,原来走投无路,吃不饱穿不暖,连个遮风避雨的破茅屋都没有;可现在,不仅生活无忧,稳定下来,而且还有新房子居住,每天只要肯干,就有干不完的活儿。

    原来抱怨连天的锦衣卫,现在也逐渐感觉到肖家村的好了,这儿比当值舒服,而且经常有额外奖赏。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啊!之前他们还帮着挖煤,可现在有流民,他们也放手了,只帮着搭理“潞王果业”里的轻松活儿。

    这不,到年底了,张静修早已承诺,要给肖家村每一个人发奖金,孩子都不例外,人人有份儿。

    所以,虽然肖家村的人基本上都放假了,但谁也没闲着,又是打扫又是收拾,只等着张静修的到来。

    用张静修的话说,叫发年终奖。

    辛苦了小半年,总得给他们一点小惊喜吧,毕竟这是资本主义老板笼络人心的套路。

    发奖金的日子,张静修决定在年度最后一天。

    那一天,肖家村可热闹了。

    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人睡懒觉,天色尚未亮开,就全部爬起来了。

    想着北京城其它地儿,寒冷料峭,一片肃杀,都是憋着一泡尿也赖在床上死活不想起的。

    本是一帮毫无秩序的人,尤其是流民,但今儿个,全都规规矩矩的,该是什么位置,就站在什么位置。

    没有一个人乱窜。

    村民站一堆儿,流民站一堆儿,锦衣卫又是一堆儿。

    虽然外面的天儿贼冷贼冷,但人多,心中又有盼头,好像全身笼罩着暖气,都站在空旷的广场上等候张静修。

    当然,张静修没到来之前,这帮人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是避免不了的。

    三堆儿人,对张静修两种称呼。

    村民和流民一般都叫“主子”,很少叫“张公子”的;而锦衣卫则习惯叫“张千户”,也有个别叫“头儿”的。

    ……

    流民人数最多,议论声最为嘈杂。

    “你们说说看,主人会给我们发多少奖金?”

    “咱这里几千流民,连孩子都有份儿,还能指望发多少?”

    “就是,一人十文钱,就了不得了,几千人,那可是白给的啊!关键,这钱主子完全可以不给。”

    “就是,主子救我们于水火之中,若非主子的善举,这个冬天我们十有七八过不去啊,不是饿死,就是冻死。”

    “对对对,年底了,咱只图一乐呵,难道还真指望主子发给多少奖金吗?要我说啊,这钱咱就不能要。”

    “要当然是要的嘛,这是主子一片心意,这么多人,估计一个人也给不了多少吧?象征性地十文八文的?”

    “……”

    村民们的议论又是另一个样子。

    因为村民人数相对流民少得多,他们相当于是这里的土著居民,算是半个主人,自然关注的重点不在奖金上。

    对张静修的感激之心,当然是一个样。

    但他们更关心肖家村未来的发展,是否会像张静修说的那样,要将这里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外城。

    “你们说,主子明年有什么大计划?”

    “这不正在修建学校,修建医院,修建豪宅吗?以后咱孩子就有地方读书了,看病也不用进城请大夫。”

    “虽然豪宅没有我们的份儿,但以咱现在的收入状况,用不了几年时间,咱也可以自己盖新房啊!”

    “说实话,原来还有点不信,抱着观望的态度,现在看来,一切都不是梦,主人就是咱们村子的救星啊!”

    这时,有人提醒道:“说起这个,咱除了感谢主子,可别忘了感谢肖守备。”

    附和的人顿时此起彼伏:

    “对对对,肖守备眼光卓绝,比我们看得都远,若非他直接将肖家村南拱手赠送给主子,哪会有咱的今天?”

    “就是,若肖守备像国舅爷李高那样,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当时一下子卖断,那咱现在的待遇恐怕与流民相差无几喽。”

    “总之,我们要感谢主子!要感谢肖守备!”

    “没错!没错!”

    “……”

    而此时的锦衣卫,一帮人在维持秩序,另一帮人也在闲聊。

    只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既不是多少奖金,也不是肖家村的发展。

    毕竟,他们不像流民,每月可是领着朝廷俸禄的;他们也不像村民,肖家村不是他们的家,只是暂时驻守这里。

    所以,锦衣卫更关心他们自己的前途,再说得具体一点儿,就是跟着张静修和潞王前景如何?

    “听说,有言官参劾张千户了,参劾他从不当值。”他们是从这个话题开始的。

    “哪个王八羔子闲得没事儿干?张千户不是得到陛下和慈圣太后娘娘的特许吗?”

    “是啊,但有人说张千户这样做,坏了朝廷的规矩。”

    “是谁?晚上砸他家窗户去,娘的!”

    “同意,你去砸,我帮你把风。依我看啊,他们就是见张千户太有能耐,整天躺在家里都能挣钱,所以眼红找茬儿。”

    “找个屁啊?有本事让他爹当首辅啊?有本事让太后娘娘将潞王殿下托付给他啊?有本事让他研究出无烟煤、大棚种植啊?”

    “若张千户每天去朝廷点卯当值,那咱不也得去?这可能吗?那帮言官就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喜欢叽叽歪歪,最可恶最讨厌的就是他们那帮人。”

    “张千户应该根本就不鸟他们吧?这个冬天,张千户为京城做了多大贡献?那帮言官心里没数吗?”

    “……”

    不知是谁,最先欢快地高喊一声:“你们看,主子的马车来了。”

    “主子来了!”

    “主子来了!”

    “张千户到了!”

    “张千户到了!”

    “……”

    顿时炸开了锅。

    原本站着没个姿势的,腰杆儿挺得笔直;原本蹲在地上的,豁然站起;原本稀稀拉拉的,瞬间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一个个挤出早已准备好、并演练过千百遍的笑容,准备迎接主子张静修。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