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卿命,贵不可言

正文 番外一

    我出生在家传百年声名显赫的陶家,父亲是军功卓越的镇国大将军,他十六岁统领全军便以西征大捷而名声远播。从此大家记住的不仅仅是陶家,更甚者是父亲的名字。

    作为一名为百姓拥戴的将军,父亲无疑是骄傲的。他的骄傲不会显山显水,而是骨子里头迸发出的豪情壮志。

    这样的父亲令人敬佩,能够成为父亲的嫡长女,我是多么的幸运。父亲关注我身上的时间永远比其他子嗣要多。他总对我说,湘儿,你以后会比这世间所有的女子都要尊贵,所以你必须做到最好,比所有人都要好。

    为了不让父亲失望,为了做到最好,我收敛了自己的心性。看着妹妹们在花园里玩耍,眼中仍会稍微露出羡慕之色,但我已经在试着控制。我不会把窗户关上将自己隔绝,我要让她们看清楚我和她们之间的不同。当她们在天真无知的玩闹嬉戏时,我在闺阁中接受宫廷女官的礼仪教导,我清楚的明白,我所拥有的东西比她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多。

    久而久之,她们看我的目光中带着敬畏,带着欣羡,也带着疏离。她们不会再来找我玩,因为她们得到的答案永远都是拒绝。只有一个小姑娘例外,我的五妹妹陶聘婷。在我学习课业的时候,她总会在我窗前徘徊。只是安静的悄悄的露出一个小小的头颅,然后怯怯的望着窗内的一切。

    她就以这样一种执着而又悄然无声的姿态,闯入我的视线引起我的注意,终有一天,我按捺不住把她叫进屋。我问她为什么总是守在窗外,她说待在花园中会扫了其他姐妹的兴致,只要有个角落让她好好待着就行。

    听到她的话,我心头五味杂陈,谈不上怜悯,但也不能就此置之不理。于是我请求父亲把她带在身边作为陪读,母亲得知消息后私下责备我不知轻重。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五妹妹是父亲醉酒后宠幸身边丫鬟而来。那丫鬟在生产时大出血而亡,母亲便把五妹妹带在身边抚养。

    我一直以为五妹妹的生母好歹是个姨娘,没想到真相竟是如此不堪。怪不得母亲素来对她没有好颜色,父亲也是爱理不理。试想想,整天对着自己酒后失态的证据,父亲怎会高兴得起来,毕竟有损他的名声。

    五妹妹在家中的地位甚为尴尬,主不主仆不仆,这样的身份又怎么会好过。带着对弱者的同情,我把五妹妹留在身边。空出小楼里的一间厢房给她做闺阁,平日里与我一道学习课业。

    看到新闺阁的刹那,五妹妹喜不自胜的表情让我倍感受用。我想,我做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即使父母亲对我的行为感到不谅解,但看到五妹妹开心的笑容,我觉得没那么复杂,我只是在做一件好事。

    与五妹妹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对女官教导的课业并没有太大兴趣,反倒生出许多不赞同。上完课后她会时常拉着我的手发表她的意见,她变得开朗是好事,但她的某些想法我却不能赞同。

    她问我为何要以夫为天,为何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却要从一而终。我说不上赞同,但也认为无可厚非,历来女子皆如此,岂是我们私下非议的。

    我告诫五妹妹,这些有损闺誉的话万不能对外人说。五妹妹撇撇嘴,不以为然的点头。我知道她把我的话听进去了,尽管依旧不赞同。

    我不知道五妹妹怎么会生出这些奇怪的想法,也许跟她自身的遭遇有关。她的生母不就是这种制度下的牺牲品,即使为父亲产下一女,到死都没被升为妾室。此后我对五妹妹的衣食住行更为关心,任何东西只要我有的必不会缺了她。我希望对她公平,以淡化她对身世的芥蒂。

    我和五妹妹的感情在朝夕相处中逐渐加深,她会甜甜的唤我姐姐,常常一大早跑到花园中采摘新鲜的花束放在我窗前。这样一个贴心的妹妹,我又怎能不对她好。因为我的关系,家人对她的态度有所好转。就算暗地里依旧不屑,至少表面上能够和睦相处。

    白驹过隙,时光易逝,转眼间我已十五,五妹妹年十三。及笄礼当天,许多王孙贵族向我抛来橄榄枝,上门求亲的险些挤破门槛。父亲一个个看过问过,最后笑着谢绝各家的好意,直到他的到来。

    五妹妹常说,每个女子心中都有一位属于自己的真命天子。我听到这话时付之一笑不以为意,如今不得不说,也许她是对的。我想,我这一生的真命天子就是他了。

    他姿态优容行走在众人之首,面如冠玉般清隽,一袭月白色绣金龙的锦袍衬得他姿容出众身形挺拔。他从容的走到我面前,拱手冲我微微一笑表达及笄之贺。

    多来年熟习的宫廷礼节一瞬间丢盔卸甲,我微怔在当场彷徨不知所措。丫鬟在身边偷偷拉我的衣袖将我从恍惚中拽醒,我双手交叠屈身作揖,不敢抬眸看他的眼睛。唯恐一眼,便泛滥成灾相思不悔。他受过礼后礼貌同我道别,和父亲一道去了房。

    母亲兴奋的拉过我,告诉我他就是当朝太子,此次前来一定是怀着结亲之意。我欣喜之余又有些不确定,他乃堂堂太子,意欲结亲的名媛闺秀必定无数。我何德何能拔得头首得他亲睐,想来不过痴人做梦。

    母亲拍拍我的手告知实情,太子虽是皇后所出却不得皇帝赏识。皇帝宠爱元妃娘娘,连带着器重元妃所出的二皇子。因着太子是嫡出,平日办事公正不偏不倚没有大过错,皇帝也不能随便揪他的错处改立太子。太子地位虽没有大的变动,但如履薄冰的处境足以让人堪忧,父亲在朝廷的声望和影响力是太子考虑陶家的重要条件。

    没有心思再听母亲接下来的话,想到那个俊雅男子即将成为自己的夫婿,我心跳微微加速悸动不已。

    惶惶忽忽回到闺阁,急切想要倾诉心事,命丫鬟唤五妹妹前来一叙。却告知她不在屋内,许是看着府里热闹跑到哪玩耍。没再多想,草草沐浴过后便上床歇息。躺在床上许久不能入眠,脑海里全是他的一颦一笑。那晚起,我便中了毒,中了一味名叫赵安铎的毒,从此万劫不复。

    在房和太子谈过后,父亲成日里喜笑颜开,母亲更是毫无避忌的告诉我好事将近。于是我一门心思在绣房里做针线活,若真有那么一天,我想穿上亲手绣制的嫁衣风风观光嫁给他,希望在他的眼中能看到惊艳之色。

    我忙于在绣房里做活,与五妹妹见面的时间少了许多,以至于半月后再见到她,我竟然有种不熟悉的感觉。许是少女初成,或是遭逢好事,五妹妹的面色好看不少,眼中始终带着一股笑意明媚动人。我细细打量她,发现她腰间佩戴着一枚精致的玉佩,我执起玉佩笑着打趣。

    五妹妹说是看着姐姐们带玉漂亮,自己也歆羡着叫师傅打了一个。我但笑不语,盯着玉佩上的一对鸳鸯出神。

    又过了一些时日,期盼中的赐婚诏并没有下来。父亲早出晚归忙于政务,母亲对婚事只字不提。我不知晓中途出了什么岔子,想着心上人忧郁成疾昏昏沉沉。近日里忙碌得不见踪影的五妹妹连小楼都不出,在榻前专心侍候我,我却始终不见好转。

    五妹妹哭着问我怎么了,我抬起无力的手臂擦干她的泪水。我得的是心病,一般的药物怎么治得好。

    压抑得太久,我想找个人好好诉说。当时的我觉得五妹妹是最好的倾诉人选,因为她永远都会站在我这边支持我。我躺在榻上断断续续的诉说着心事,五妹妹低垂着眼眸听得认真。我看不到她的表情,不知道她会怎么看待我。毕竟思慕男子不是件说得出口的事,甚至是羞耻的,而我作为一个名门千金不应该如此。

    五妹妹静静听完,久久不发一语。我想她是失望的,她的姐姐并没有她心目中想的那般完美。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五妹妹抓住我的手,低着头呢喃。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姐姐会如愿的。

    也许是借了五妹妹吉言,数日后皇帝下旨赐婚。接到圣旨的那一瞬间我热泪盈眶,多日来的夙愿顷刻实现,任谁都会情绪失控。后来某一日,我发现五妹妹腰间戴着的玉佩不见了。我沉浸在喜悦中,无暇问及这些小事。

    良辰吉时,我穿着亲手绣制的大红凤袍嫁给了赵安铎。洞房花烛夜他进入我的时候,在我耳边温柔的许诺会对我一辈子好,我感动得落泪。

    似乎在印证他的承诺,他待我极好。和我一起回门拜访父母,政务不忙的时候陪着我回家省亲,偶有沉思的时候只要我轻轻唤他便能回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能够做到这般,夫如此,妇又何求。我沉溺在他的柔情中不能自拔,常常想,能得他如此相待,哪怕要我立刻死去我也甘愿。

    一年的光阴悄然逝去,回想起来只觉匆匆,原来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那晚,我亲手烧制一顿丰盛的晚膳等他归来,等到戌时菜已凉透他还未归。等过了头自己也没了食欲,命丫鬟撤下饭食,沐浴过后躺在外屋榻上,拿着一本消磨时间等他回来。

    沉沉入睡之际,一双温柔的手在我身上抚摸,唤醒了昏昏欲睡的我。我知道是他回来了,依赖的靠在他怀中,倾听他沉而有力的心跳声。

    他回来让我欣喜,但他带回来的消息让我难受至极。他说他要娶侧妃,他抱紧我反复诉说他的无奈。他满怀愧疚的憔悴面容深映在我的眼中,于是什么都可以原谅了。其实他要娶妃何须经过我的同意,他也无须这样安慰我。他能这样做便是他有心,我又怎能拂他的意拖他的后腿。

    我忙前忙后一手操办迎娶康秀华的所有事宜。我想让他知道,我能做好他的贤内助,他只管安心处理政事。他永远不会知道,他和康秀华洞房那晚,我哭湿了枕巾彻夜难眠。

    以后的日子,他对我依旧很好,然而他对康秀华也不差。因为我是正妃,他在我屋内的时间多于康秀华,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偏颇。他纵容康秀华的任性,即使她对我略有不敬,他也只是说教几句便草草了之。我清楚明白,我和他的美好时光再也不会有。多了一个人,一切都会不一样。

    又过了一年,我早早在他房等着他下朝,想告知他一则天大的喜事。他回来了,却是面色深沉。我问他怎么了,他突然提及五妹妹,问她是否近日及笄。我点头称是,他怎么忽然想到五妹妹。

    他说下朝时听父亲提到威武侯欲娶妹妹为续弦,我听后甚是气愤,我妹妹如花年纪怎能嫁一五旬老人做继室。他说五妹妹只是丫鬟所出身份低微,能嫁给侯爷做正室已算高攀,还说父亲已有结亲之意。我哭着求他帮忙,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五妹妹的人生就这样毁掉。

    他轻柔拭干我的眼泪,说是五妹妹嫁给任何人都不如放在眼皮底下安心。我顿时慌了神,我是已嫁之人,怎么可能把五妹妹带在身边。除非师出有名,我震惊抬眸望着他,难道他是想。。。

    我不敢猜,怕猜出的结果正是他所想。他劝慰我说只是权宜之计,他不忍见我伤心。府里有亲妹妹陪着我,他在外办差也放心。我犹豫再三终是同意了他的计划,我不能放着五妹妹不管。

    隔日后我回到娘家,哭着哀求母亲将五妹妹收在名下记入陶家宗谱,这样妹妹就有资格以侧妃之礼嫁入太子府。母亲扶起我无奈叹气,她说但愿我不会后悔。我泪如雨下,连日的委屈倾盘而出。我能怎么悔,又有什么资格悔。他要是真看上五妹妹,我拦也拦不住。

    我没有召见五妹妹,不想见也不知道拿怎样的面目去见。姐妹共事一夫,大家都在赞扬我的大度。

    我匆匆回到太子府,告诉他事已办妥只等迎娶。他抱着我的手臂微微发颤,从未有过的失态让我莫名心酸。他是何时对五妹妹起了心思,我已不想追究。问与不问,结果都一样。

    我又告诉他我有了他的孩子,他抱着我亲吻,他承诺我和他的孩子将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孩子。他的承诺,我不知道是否还能相信。但是,我依旧选择相信,因为我早已万劫不复。

    妹妹入门前几天他一直坐立不安,拥着我入睡也失了往日的柔情,我想那是真的开心。我打点好一切却在妹妹进门那天关在屋内,现在他已经不需要我了,我只要呆在屋内守着我和他的孩子便好。

    与外面的欢天喜地格格不入,我独自用过晚膳后早早上床歇息。我要照顾好自己,才能养育好我的孩儿。然后他来了,脸上带着怒色。我眼中的他从来都是温和的,我以为那是他的本性,原来那只是他的保护色,唯有在妹妹面前他才会露出真性情。

    他告诉我,妹妹把新房锁上不准他进去,如果他硬闯她便咬舌自尽。

    我笑,这就是五妹妹,多么刚烈的女子,宁可死也不愿做人妾室与人共事一夫。

    五妹妹当众忤逆太子实属大不敬,就算免受牢狱之灾也要受些皮肉之苦。可是他不计较,他只在意五妹妹不让他进屋。我嗤笑,这就是爱与不爱的区别。

    也许那时我头脑发热,或是仍心疼他不愿看他辗转反侧,我亲自去了新房候在屋外。五妹妹,如果你舍得我大着肚子在外久站,那你就永远不要出来,我如是说。

    五妹妹终是舍不得我的,她开了门。他掠过我急切的进屋,然后红漆大门在我眼前倏然合上。最后看到的是他毫无留恋的背影,以及五妹妹那凄然萧索的神情。

    从此我不再伤心,因为再也没有值得我伤心的事情。他静静的守在五妹妹身边,尽管五妹妹对他假以辞色。男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

    我的第一个孩子没了,他一语不发在屋内守着我一宿。然后传来康秀华有孕的消息,府里一片喜色。

    我开始反思,我这辈子得到过什么,又失去过多少。得多,或是失多,一切已无从计较。

    后来,他登上帝位,我成为皇后。可是我不开心,我失去的永远回不来的,才是我最珍视的。

    煜儿十岁那年,他希望我能劝说父亲交还兵符。我笑,兵权本就是皇家所有,何来交还。我照常和五妹妹沏茶闲聊,我问五妹妹,能否一直对煜儿好下去。五妹妹笑言,她待煜儿比坤儿还好。

    五妹妹的承诺一掷千金,就像当年在我病榻前,她许诺我的我得到了。当年以为好的,现在才发现不过劫难一场。

    我躲不过,所以我要永生忘记。

    离去前,我写下两封信。一封给五妹妹,上面写着,记住你的承诺。一封给他,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只一句,但愿来生永不相见。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写得很有感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