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小说 > 长啸鸾歌

正文 第三章闯宴01

    杭州西城锦绣坊梅府的大门槛,连日来几乎叫人踩破了。()

    这梅府主人梅敬安,以行镖起家,早年一手创下的通和镖局,现今跻为江南五大镖号之首。此外梅府的诸多产业,如米行、药铺、丝绸、瓷器、车船、酒肆、茶楼、客栈等,遍布吴越要津,十年来顺风顺水,生意兴隆。他虽富甲一方,却一向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江湖上黑白两道皆卖其交情,人誉金刀孟尝。

    今天是四月初五日,乃是梅敬安六十六岁寿诞。然而江湖上路远的朋友,大都老早动身启程,从三四天前便风尘仆仆的赶到杭州,络绎不绝造访梅府,敬献寿礼,先期道贺之后,才顾得上去各处逛逛。

    一时间城里城外,往来尽多赳赳武夫。平日有隙者碰上了,少不得怒目相视;即便是素昧平生,彼此瞧不顺眼,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也毫不稀奇。好在江南一带的豪强,冲着金刀孟尝的金面,绝少在杭州附近干下大案,这次梅老爷子大办寿宴,大多礼到而人不至,派遣手下时均做约束,总算未给梅家添乱。

    州府、县衙那些捕快公差,个个贼精,深知这些江湖人物的厉害难缠,若非案子重大无法隐瞒,抑或是活得不耐烦了,否则轻易不敢招惹,这几天提心吊胆头疼得紧,自不待言。

    闲话不提。且说中午吉时一到,梅府门外爆竿鸣放,锣鼓丝竹声中,各路贺客毕聚,寿宴开席。但见外宅庭院和大厅上俱摆满酒桌,近两千名贺客只待主人出来一番致辞后,便可大快朵颐,岂料恭候近半柱香工夫,梅敬安夫妇犹未现身。莫说在场招呼的梅府四大总管脸上笑容有些挂不住,梅大公子梅昌乾近年接掌通和镖局,行事干练老到,颇具父风,这时也暗暗沉不住气,寻思老三他们五兄弟先后去请老父,如何一个也没返回传话?示意二弟昌绍入内瞧瞧。

    梅昌绍当即快步而去,过了一会,脸色难看的出来,跟梅昌乾低语几句,只见梅昌乾猛地一怔,随即面色大变,很是震惊恼怒。

    众人本来等得颇有不耐,要不是素领梅府的诸多好处,许多人怕是已露不快,这当儿三千多道目光齐刷刷的瞧去,只见梅昌乾朝众人团团抱拳,说道:“各位高朋,想是家父年事渐高,连日劳神之下,起先突感身有不适,以致怠慢失敬,还望大家多多包涵,在下兄弟俩给诸位赔礼了。”梅昌绍一言不发,随着兄长施礼,神情蕴怒,强加抑制。

    大厅上下,众人纷纷站起还礼。一名老者说道:“梅总镖头,令尊半个时辰前还同我等笑谈甚欢,他满面红光声如洪钟,身板铁打的一般,我还羡慕梅老哥不愧是练武之人,戏称寿星翁瞧来不过五十余岁,倒仿佛是个小老弟,怎么忽然年长我七八岁了?嘿嘿。老朽眼不花,岂瞧不出府上多半是忽然遇到了什么难处。恕我倚老卖老,敢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今日在座的不消说都是好朋友,但教使得着、用得上,梅老哥大可直言,不必躲起来不见客啊。”言下已有不愉之意。

    这一发问,正是众人心头所疑,纷纷都道:“是啊,如果当咱们是好朋友,天塌下来,大家伙儿一起顶着,何须见外?”

    梅昌乾、梅昌绍瞧向那老者,见是本地大茶商黄义方,梅昌乾拱拱手,说道:“黄老爷,家父的确身子欠安,绝非有意怠慢。诸位迢迢而来足见盛情,敝处没什么好招待,几杯薄酒难表敬意,大家且先喝着,在下兄弟失陪一会,得罪莫怪。”说罢,同梅昌绍转身欲进内宅,便在这时,突听大门外响起一声厉喝:“滚开!”兄弟俩迅即回身,瞪眼望去,只见一名眇目和尚闯了进来,双臂一振,四名健仆左右飞跌,登时撞翻照壁后的乐班多人,萧折琴裂,锣扭鼓破,一干乐师抱头逃窜,场面为之大乱。

    通和镖局的五名镖头吆喝着纵前拦截。抢在头前的郑镖头骂道:“哪里来的野和尚,竟敢到梅府来撒野!”一招“搂打兔子”,左拳横掼,右拳直冲,双足连环踢出,四下猛攻一气呵成,端的颇见功力。

    不料眇目和尚晃身掠过,左掌斜劈,正中郑镖头胸口,打得他口喷鲜血,脸色煞白的软倒在地。李镖头紧接着纵到,一边骂道:“狗杂种,好歹毒!”一边出拳猛攻。眇目和尚侧身避过拳锋,右脚摆踢,顿将他踢出丈外。

    随后跃至的王、余、林三位镖头,口中咒骂,一齐出手夹攻。眇目和尚闪身朝三人各发一招,立将他们迫退数步,陡地身子一纵,右掌扣住王镖头右腕。王镖头右臂乃至半边身子,登时酸麻脱力,大吃一惊,心知不妙,骤觉腹部剧痛,人已腾空摔出。几乎同时,余、林两名镖头一个右背中掌,一个腰部挨踢,双双已被击倒。

    梅昌乾、梅昌绍不禁一惊,五位镖头其实是同门异支的师兄弟,在淮南*门中均非庸手,这和尚数招内即将他们打得挣扎不起,出手甚是狠辣,当真来者不善,难道对头说来就来了?

    在场贺客近半数不会武功,大多是杭州境内的阔商巨富,如黄义方之辈,纵算平时听过江湖上的斗殴凶杀,也只当着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此刻瞧见眇目和尚声威如此骇人,刚刚说过的豪言壮语,一个个早就抛到九霄云外,莫不唬得脸色发白。黄义方身子缩在椅中微微颤抖,哪里还说得出半句话来?

    不待梅昌乾、梅昌绍出言喝问,大厅上下早已是一片斥骂之声。凡与梅家父子交情深厚的武林同道,岂容不速之客闯来大闹寿宴,各从酒桌间纷纷跃出,将眇目和尚团团围住。

    这和尚环视众人,喝道:“明教在此办事,一切不相干人等,乖乖坐着勿动。若要自讨没趣,休怪贫僧手段毒辣。来人!”话声刚落,从外面奔入十几名汉子,手持兵刃,东张西望,像是戒备,又像寻找什么。他们的装扮五花八门,便如刚从集市收摊的各色贩子,倘若路上碰到,决不会引人过多留意,岂知现在兵刃一亮,一个个立成凶神恶煞。

    梅昌乾、梅昌绍互视一眼,均各暗懔,晓得当前局面,岂止需费一番手脚打发而已,实是凶险莫测。

    原来,就在开宴的前一刻,有位来宾送一只锦盒祝寿,硬要梅府庄宅总管刘立斋命人立刻送进内宅,呈到寿星翁手里,声称怠慢不得。这人既不肯在礼单上留名,又不就席吃酒,说是还有急事,回头再来拜访。刘立斋心下奇怪,不便多问,遂让下人照办。

    梅敬安笑呵呵的打开这锦盒,瞧见盒里是一块巴掌大玉牌,无甚贵重稀奇,正要伸手去拿,蓦地神色大变,颓然坐在椅上,望着屋梁发怔。梅夫人再三询问,梅敬安只是默然,偶尔沉重叹气,良久不愿开口。

    外宅众宾久候主人不出,纷纷探询,渐感不耐。梅氏昆仲瞧在眼里,心下均甚着急,于是三公子梅昌宗、四公子梅昌卓、五公子梅昌武、六公子梅昌文、七公子梅昌平先后入内敦请父亲,他们一瞧父亲那般大祸临头的神情,便知事情不妙。

    梅敬安最终架不住夫人和诸子的一再追问,长长叹气,说道:“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当年种因,今日结果,一死本无足惧,只恨累及全家遭殃,实在懊悔得紧。”叹罢,方道出事情原委。

    那是二十年前的一个夏日,通和镖局接了一笔大生意,雇主欲将价值约十万两银子的一箱珠宝送回泉州家中。为了小心起见,梅敬安乔装改扮,亲自走这趟暗镖。

    当他途经闽北鱼梁驿附近,遇见一伙蒙面人夜袭山中破庙,围攻两名僧人。这两名和尚俱都受伤不轻,其中一个双目淌血,兀自苦战不屈。他一时激愤,暗中放了一把火,将破庙烧着后趁乱杀出,使两名僧人得机逃走。

    他摆脱蒙面人的追杀,又悄悄返回破庙废墟,从做了记号的一堵残垣下取出埋藏的镖货,临行时发现殿阶上有块小竹牌,捡起凑近残火细瞧,只见竹牌上刻着一尊佛像,慈眉善目,周身发光,盘坐在熊熊火焰之上,火焰下还刻有“无上明尊万世恒昌”八个字,跟眼前锦盒中的这块玉牌一般无二。

    当时他不以为意随手抛了,后来才听说所谓“明尊”,乃是其时声势浩大的摩尼教所尊崇的光明之神,摩尼教徒因此自称该教为明教,可是江湖中人憎其行事诡异手段歹毒,背地里皆呼为魔教。说也奇怪,该教崛起不久,竟又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想到现在却突然冒出,居然还找上门来,难道是查出他当年横里插手的这一档子事么?当真令人思之不寒而栗,该教睚眦必报、阴魂不散,由此可见一斑。

    摩尼教昔年高手众多,威震一时,如今卷土重来,江湖未有传闻,看来梅家首当其冲,摆明了是想杀一儆百,慑众立威。总而言之,眼前这场大祸事,无论如何是躲不过去了。与其牵累一干宾客,殃及合家大小,倒不如待会子摩尼教上门报复时,他当场自裁,一人做事一人当,不予魔教大肆逞凶的借口。

    梅昌绍先时进到内宅如松院,在堂前正好听到老父说出不吉之言,登时大吃一惊,待弄明白事情原由,顿同三弟他们五个一样,又是震惊又是愤怒,奔出来急唤大哥入内共商对策,不想摩尼教徒便在这时闯了进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