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重回民国

正文 第六十九章 汉冶萍公司与报纸(下)

    钢铁号称工业的粮食,它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其强度高,机械性能好,资源丰富,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基础工业品。请记住我们的网址)几乎所有的工业化欧美列强的工业进程都是从大炼钢铁开始的,没有钢铁就没有其它工业产品,就没有高楼大厦,就没有枪炮车船,在国民经济中钢铁工业如同一切工业之母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基础,即便是在已经经历了工业化过程正在向新型工业化方面发展的发达国家,钢铁工业尤其高端钢铁工业仍然是其工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

    钢铁对国家实力的重要性的特点决定了谁掌控了汉冶萍公司谁的背后力量增强,孙晋知道北洋政府包括张作霖和吴佩孚的野心,为了权势不惜变卖国家战略资源。为了将汉冶萍公司掌控在自己手中,孙晋认为花再多的力气也得拿下了,因为孙晋自己可以保证:汉冶萍公司只要掌控在自己手中,却不会被日本人重新夺回去,也为中国工业留下一丝血脉。

    待潘三元代表阜新商会希望投资汉冶萍公司后,两人分头行动,潘三元联系阜新有意愿入股的商家并加强与农商部联系,多通通消息;孙晋紧急联系华西商行的格威尔,协商对策!然后孙晋驱车直接到汇丰、渣打、花旗三家银行的负责人,希望得到英美财团的支持,甚至可以合作组成股份公司共同经营汉冶萍公司。孙晋承诺:若能得到英美政府支持,一旦收购成功,威廉、马汀和贝格尔将获得重组后汉冶萍公司股份各百分之五。意思很明显:三位能够成为驻华银行总代表,必定可以利用银行去影响政府或者直系军阀,一旦孙晋收购汉冶萍公司,你们各人将获得股份百分之五;别看百分之五比较小,但是乘以汉冶萍公司这个钢铁煤矿联合企业就是一个大数字了。

    潘三元现在成了阜新乃至奉天的工商界标志性人物,潘家名下大恒通钱庄遍布大江南北,全国大中城市都有其分号,截止1921年末总资产达到1300多万现洋,这才过了二年就翻了三倍,在中国金融界算是神奇人物了。()可潘三元心里最清楚,大恒通这两年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除了自己勤劳努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两年前认识东北药业的大掌柜、‘人民公社基金会’发起人孙晋;要不是孙晋利用了前世金融知识和经验,拉着潘三元在伦敦和华尔街金融市场上走了几次,利润是看到往上涨,能有今天的成就?特别是这次‘信交风潮’,紧跟孙晋买空卖空汇丰、正金、花旗、渣打四家银行股票和证劵,20天就获利300多万现洋。所以孙晋决定收购汉冶萍公司,他是第一个站起来支持的,与孙晋合作组建公司---人民投资集团,积极发动自己多年经商的人脉,到上海、天津、北京等地为人民集团找人缘支持。

    1922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春风拂面,农商部已经和日本驻华公使小幡就汉冶萍公司转交中国达致协议,就等着农商部确定国内哪家财团来经营了。上午九时许,西班牙公使格威尔致电农商部,支持人民集团收购汉冶萍公司;下午汇丰、花旗、渣打三家驻华银行也致电农商部,希望人民集团收购成功,三家银行将在财力上予以支援;北方商业领袖周学熙写了一封推荐信给农商部:在同等条件下,希望农商部予以人民投资集团关照。

    农商部自公布汉冶萍公司后,接到全国各大实业精英的意愿书,有山陕商家、广东粤海商团、江浙沪一带财团、东北实业家、也有汉冶萍公司所在地的鄂赣商家。这些意愿书中,东北阜新人民投资集团的意向书最详实,辅助材料清晰,数字计算最准确;从专业角度来说,说明人民投资集团准备充分,专业性强,最关键一点财力充足,有保证:有汇丰、花旗、渣打、华西商行做担保材料。虽然人民投资集团是不很有名,给办事员印象深刻,办事员负责任的把人民投资集团连同几个国内有名气的企业向农商部部长推荐。部长正在认真审核这些意向书和办事员书写的建议,秘书悄悄地递给部长几张电文和一封信函就推出去了。随着部长阅读完信函和电文,也是惊讶不已,信函是前内政部长、商界前辈周学熙写来的,推荐人民投资集团经营汉冶萍公司。部长曾经跟周老爷子共过事,知晓老爷子的脾气,像这样的信函周老爷子一般不会出面的。部长带着惊讶的心情认真阅读了人民集团意向书及办事员的意见,心中也是办事员的意见—认可人民投资集团,又有周老爷子的举荐,他老人家的眼光自然不会看走眼了,他的面子不能不给啊!那就选中人民投资集团了。纷纷扰扰的争夺汉冶萍公司经营权以‘人民公社基金会’下辖的人民投资集团顺利拿下而结束。

    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报道了汉冶萍公司被近几年崛起的东北实业家拿下,并祝贺人民投资集团,希望人民投资集团把汉冶萍公司建成中国的‘鲁尔区’。报道还配发编者语:经营企业不容易,经营钢铁产业更是需要耐心和爱国心。希望汉冶萍公司新的掌门人不是下一个‘盛宣怀’,不要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为中国实业家争口气,为中国钢铁工业开创新血液吧!上海各大报纸都报道此事,问了同样一个问题:突然冒出的‘人民投资集团’是何方神圣?倒是德国人报纸提出中肯的建议:希望汉冶萍公司新掌门人和管理者到德国鲁尔工业区学习参观,相互交流,洽谈商务!只有日本人的报纸酸溜溜表示,日本商界对汉冶萍公司很有‘感情’,若人民集团需要帮助,我们大日本帝国会竭尽所能提供帮助。

    孙晋没有理会外界对此的评介和议论,他现在一门心思做好汉冶萍公司重建准备工作:公司组织结构、资金筹划、人才选聘和储备及汉冶萍公司定位与规划等等。这些可比开药厂难多了,毕竟是钢煤连企的综合性大工业基地企业。现在孙晋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汉冶萍公司长远规划;二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相当奇缺。

    钢铁工业的主要特点是大规模、高耗能、高污染,钢铁的主要原料为煤和铁矿石,钢铁产量越大,对这两种资源的消耗就越大,而要保证足够低的生产成本,只有走向规模化,如今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将生产的各个环节集中于一起,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环环相扣,原料从一端进入,最终产品便从另一端输出,大规模高效率的运转成为钢铁工业的主要特点,在国外许多地方,一家钢铁企业就能支撑起一个城市。这就是钢铁工业的特点和性质。

    在后世钢铁工业规划理论非常成熟和完善,各种关于工业园区的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逐步更新。可在这个时代这方面的理论相当匮乏,无论是西洋还是国内,资本家设立工业只是为了多赚的金钱,哪管那么多。政府想管却限于理论知识时代局限性和生产力条件不全面而无能为力。不过虽然理论知识不完善,但是社会实践却有条不紊的不断摸索着,钢铁工业区域在建设中不断调整,在调整中合理修正与完善,然后再建设再完善,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整套钢铁工业区规划的实践经验,这就等待着经济学家归纳总结而后形成理论。这方面德国人走在时代的前列,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世界有名钢铁工业的典范---‘鲁尔区’。德国经济学家A.韦伯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中率先提出科学合理的工业规划布局对一个国家及城市的重要性,这就是传统工业区理论的形成。韦伯指出钢铁工业规划有几大要素:原料、水源、土地、科技、劳动力、动力、政府、交通及市场。这九大要素是必须的,缺一不可,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工程。

    在孙晋心目中最理想化的宏伟规划蓝图---以武昌三镇为中心,以汉冶萍钢铁工业为支点,打造一个采铁矿、采煤、炼钢铁、电力、化工、机械制造为重工联合体能够带动农业、轻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辐射川、鄂、赣、皖、豫五省华中经济圈。华中经济圈即是国家工业生产中心,亦是经济重心,也是未来国家安全重心。有了这个华中经济圈,扭转中国经济重心在沿海一带遭破坏或者沦陷导致战争力量不足的局面。这个宏伟蓝图既考虑现实又规划了未来,现在关键点就是汉冶萍公司。若这个华中经济圈的支点没有做好,所有的蓝图全部都是水中月镜中花,或者只能停留在纸面上,不能转化为现实。

    16977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