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陪嫁丫鬟要种田

74.无奈教妻

    张氏招呼着大丫二丫收拾着柴房,自己则坐在床框上收拾着为数不多的行李,同时不解问道,“夫君,咱们何不上门投靠二弟一家子,他们家日子好过,合该帮衬帮衬咱们。就你非得扯能,旁的不说,看两个孩子份上,你也不该这般要面子。”就是这会儿,张氏这脑袋里头也全是一百两银子,白花花的银子,她长这么大都没看过,那位官人说要免费送给他们,偏当家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竟然不肯收,她当时愣是急出一身汗。不过再如何,张氏从不敢在外人面前抹了自家夫君的面子,男人是天,她纵然心里不满,也只得压着,如今只剩一家子人了,她忍了又忍,实在没忍住,又开始抱怨起来。

    周成祖这会儿正在缝补窗户,这虽是间柴房,但比乡下的房子好多了,不透风不漏雨的。掌柜的本想给他们住厢房的,周成祖不愿意消耗二弟的人情,自个儿要求住了柴房。逃难到京城,捡了一条命已经算是万幸了,并不想有太多的奢求。

    说来如今他们暂住的酒楼本不缺人,还是看着李琦的面子方才收留了周成祖一家,周成祖在前厅帮忙,张氏在后灶帮厨,两个女孩子帮着择菜洗菜,跟本地人拿一样的月银,一大家子一个月也能有一千八百多个铜板,这比在乡下种地舒服多了。且这酒楼吃住全包,一年四季还有几身衣裳,就是在老家,他们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差事。

    如今因祸得福,一家子心中虽高兴,但张氏想着昨个瞧着的官大人,比他们那儿的县太爷还气派,想来二弟也是个能人。既如此,一家子骨肉亲,拉扯拉扯他们也是应当的。她当家的可是念叨了老二半辈子,如今好不容易见着了,竟是连认亲都不肯认。

    张氏不懂这里头的深意,按照她们乡下的做事方式,有钱的帮衬没钱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若是旁人,有这么一门体面的亲戚,早巴巴的粘上去了,只有傻子才躲的远远的。

    看昨日那人的做派,他虽不清楚二弟的底细,但肯定不是普通人。他这个当大哥的没啥大本事,帮不了二弟,他能做到的就是不给二弟添太多人情债。这会儿听着张氏小声的抱怨,周成祖也不生气,只道,“我只问你,咱们这日子,比以往如何?咱们逃难的时候,可曾想过能有这般好的日子?”

    “这肯定比咱们以往的日子好啊。除了最小的铁蛋,咱们一家子都有活干,在这酒楼吃喝不愁的,日子经营的好,一年至少能存二十两银子,十年,那就是二百两。往后铁蛋娶亲肯定是不用愁了。”张氏立马回道。当初逃难的时候,何曾想过有这般好的日子,当时想着一家子能活命就不错了。

    “看来你也知道。孩儿他娘,咱们吃多少饭端多大碗。我跟二弟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不假,可是你也知道,我和他并不是一块儿长大的。我这个当哥哥的帮衬不了弟弟,心里都羞愧的很,哪里还能拿着弟弟的人情过日子。人都说,亲兄弟明算帐,更何况是我和二弟这样的情况。我只问你,如今咱们家有了落脚地,眼瞅着未来也一片光明,目前暂且不说,待下个月咱们一家子拿了月银,你可愿意帮衬帮衬孩儿他爷他奶?”

    “呸,凭什么给他们。当初咱铁蛋都烧的满嘴胡话了,眼瞅着就不好了,我当时就想着让咱铁蛋吃顿饱饭上路,不当饿死鬼。可那个贱人,就是不肯,咱一家子跪在他们面前磕头,我抱着那贱人大腿,赌咒发誓一定会还她,那贱人一个铜板都不给不说,还那般说咱家铁蛋,骂他短命鬼,早死早超生,愣是往我心口上插刀抹盐,那样的贱人,就是饿死了,我也不帮衬她。”想到之前那苦日子,张氏一下子没忍住又哽咽起来。往年在老家,她待那贱人那般孝顺,把那贱人伺候的跟个祖宗似的,没想到竟得了这么个下场。孩儿他爹还说什么帮衬他们的话,这不是存心气死她么。

    “当家的,我丑话说在前头,你要是敢接济他们,我豁出命来跟你闹。”一边说着,张氏一边狠狠的瞪了眼周成祖。

    周成祖见张氏这般,心里又是辛酸,又是无奈。他不过是打个比方罢了,偏孩儿他娘只听了表面的话。

    “我不过是打个比方,你想想,一块儿生活的人这般对待咱们,而一顿饭没吃过咱的二弟,又是这般帮咱们。我这心里说不清的滋味。孩儿他娘,二弟纵然有天大本事,又与咱家何干呢。说句难听的话,就是二弟一家不帮咱们,那也是应该的。”周成祖劝解道。孩儿他娘能吃苦,不怕累,就是看事情都只看表面,考虑事情也从不往深处想。他是打算与二弟一家长久走动下去的,倒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中儿女。他不求二弟拉扯他一把,只盼着他能拉扯下孩子们,他也没什么大心思,只想孩子们以后能吃碗轻松饭,别跟他似的累死累活还存不住钱。

    二弟是有本事了,可他也不想跟牛皮糖似的粘上去,白白在小事上耗费了微薄的兄弟情分。人情,跟金钱是一样的道理,要用在刀刃上。不然,再好的关系,日子久了,这感情也得消磨光。

    周成祖心中自有自己的算计,但亦不好与张氏细说。

    “哎,夫君说的有理。当初若不是二弟妹,咱们铁蛋怕是得没了。”张氏快手快脚将柴房收拾干净,又铺好铺盖,烧上了热炕,这天晚上,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至于二弟一家子,还是等两家相认了再说吧,如今说啥都是虚的。

    此后周成祖一家人在酒楼认认真真做事,一点儿不偷奸耍滑,张氏更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后厨的事情忙好后,又把酒楼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擦的干干净净,小小的铁蛋身体好了之后也跟着做些小事,跑跑腿。

    春暖从李琦处知晓周成祖家的事情,也替周海高兴。又见这些天雨雪连连,招呼着成衣店做了三件厚厚的袄子给李琦帮着转交过去,不是什么好料子,但很是厚实,算是给孩子们的见面礼。虽说还没正式认亲,但两边都知道,这门亲事早晚是要认的。虽不是名贵之物,但也是一片心意。不过春暖这三件袄子送过去后,自己也得了个小披风,是专门做给瑛瑛的,瞧这针脚料子,想来也是费了钱花了心思的。

    就这般,两家私底下慢慢走动起来。而郊区的小王氏也找了门路入了城。郊区的日子并不好过,小儿子年小不顶事,周老汉年老顶不住,小王氏撒泼耍赖倒是厉害,但是从死人堆里爬上京的人,有哪个是好相与的,就这三天,小王氏就跟人干了两次架了,最狠一次被人家男人打掉一颗后槽牙还倒赔一百个铜板。

    这个时候,小王氏倒想起周成祖的好来了,别的不说,周成祖长的凶,有气势,一看就不是好惹的,有他顶立门户,外人也不敢欺负人。而且张氏不在,一家子衣服都得自己洗,饭得自己弄,天寒地冻的,折腾的她快去了半条命。最主要是,当初逃难的时候,手里是攒了一百多两碎银的,但从南到北,这一路花了大半,还剩四十多两,若是在老家,有这些钱倒是不愁的,可到了京城,没田没地没房,一家四口又找不到活干,虽有稀粥喝,但偶尔还是得买些粗粮填肚,不然身体扛不住,养瞅着一家四口只花钱无进账的,小王氏急的跟个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难民棚子发生了件大事,这事坚定了小王氏寻找周成祖一家的决心。

    当然,小王氏这个时候想找周成祖,肯定不简简单单是找他们回来顶门户,最主要的是大丫跟二丫。前些日子,难民棚里有一户人家的闺女被人看上做了小,不仅仅给了二十两聘礼,还把一家老小接到那户人家庄子上做活,吃喝不愁还有月钱拿,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这件事后,好些人开始卖女,小王氏舍不得卖自己闺女,但不代表她舍不得卖旁人闺女。在她眼里,大丫二丫就是赔钱货,家里养她们这般大,是时候回报了。至于之前说的分家,不过是周成祖夫妻不孝,他们做长辈的一时说了气话罢了。父母在,不分家,他们不养老,不听话,他们两口子就去官府告他们,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为了入城,小王氏可是花了五两银子,若找不到周成祖,她是死也不会回难民棚子的,都是些贱人,尽欺负他们家人老实。

    实在不行,她就把自己卖了。听说给大户人家当婆子一个月也能挣不少钱。到时候老头子再找几个活干,日子也能慢慢起来。

    小王氏怀揣着美好的想法花了大钱入了城,只是这一进城就傻眼了。

    她这脚,该往哪里迈才好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