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北境之王

第434章 於潜令审案

    老板的表情,都被太史慈看在眼里,他淡淡一笑,随后从怀里掏出了一块金饼,扔给了老板这是我们的定金,不够再补。

    客栈老板原以为这帮军爷,肯定是白住店不说,而且还会白吃白喝,正犯愁呢。接住了太史慈扔过来带着体温的金饼后,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丰富起来各位军爷,你们一路鞍马劳顿,先到房里歇息一会儿,小的立即给你们安排酒菜。

    有钱能使鬼推磨,过了大概两炷香的工夫,正在屋里闭目养神的太史慈,就听到有人在敲门,随后传来了客栈老板的声音军爷,晚饭已经备好。您是在楼下大厅里吃,还是让小的给你送到房间?

    不必送到房中,就在楼下大厅里吃。太史慈隔着门对外面的客栈老板说道你先下去准备,某随后就到。

    很快门外就传来了老板的声音既然如此,小的就下去准备了,请军爷早点下来!

    太史慈收拾好东西,下楼来到大厅时,见队率和众兵士都已经等待在这里。看到太史慈下楼,所有人齐刷刷地站起身,向太史慈抱拳行礼。

    免礼!太史慈笑呵呵地说道都坐下吧!

    太史慈来到了队率的那张几案前,与他席地而坐。环顾四周,见周围尔等兵士都把目光投向自己,他连忙端起几案上的酒碗,站起身冲着众人说道各位弟兄,你们随某奔波千里,辛苦了!请满饮此碗,我们今日不醉无归!说完,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

    不醉无归!众兵士齐声喊道,随后也学着太史慈的样子,喝光了碗里的酒。

    喝完这碗酒之后,众兵士纷纷坐下继续吃肉喝酒。队率连忙给太史慈的酒碗斟满了酒,低声地问先锋,喝醉了不会出事吧?

    老规矩,留下两个机灵的弟兄守夜,剩下的都开怀畅饮。太史慈对队率说道大家奔波这么久,也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客栈老板屁颠屁颠地跑过来,点头哈腰地问太史慈这位军爷,不知对店里的伙食可满意?

    挺不错的。太史慈称赞了老板一句后,忽然觉得应该从这里打听一下城里的事情,没准自己明天进城能派上用途,便客气地说老板请坐,某有事请教!

    听到太史慈说有事请教自己,老板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连忙回答说军爷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

    太史慈试探地问敢问老板,不知於潜令为人是否好相处?

    老板听到这个问题,警觉地问不知军爷打听这个作甚?

    某打算在於潜县内招兵买马,肯定要和於潜令打交道,因此想问问他是否好相处。太史慈想到征兵一事,明天就回闹得满城风雨,如今就算提前告诉客栈老板,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因此开门见山的说了解了他的性格,明日入城拜访之事,也能做到心中有谱。

    使君为官清廉,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说,但千万别送礼。客栈老板不紧不慢地说否则一定会把你赶出县衙的。

    太史慈在楼上休息时,心里就一直在考虑明日见到於潜令时,该送什么礼物给对方,此刻听到客栈老板这么说,不禁暗叫好险,若是贸贸然地送了金玉珠宝过去,没准还会被撵出来。他连忙抱拳向老板施礼多谢老板的提醒,某记住了。

    队率等老板离开之后,有点担心地问太史慈先锋,我们提前告诉老板,说我们要在城里征兵,他不会去通风报信吧?

    城门都关闭了,就算他是县令派到城外的探子,但又能到什么地方去报讯呢?太史慈说着,举起了手里的酒碗,对队率说道招募新兵的事情,我们明天再说,现在还是继续喝酒。

    次日清晨,城门大开,太史慈并没有急着让兵士们入城,而是继续在客栈里饱餐了一顿,临走时,又扔给老板一块金饼,把老板乐得姓什么都不知道了。

    当太史慈带人来到了城门时,守门的郡兵见来了一队官军,但身上穿的军服和自家兵马有区别,深怕是袁术派来的,连忙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警惕地问你们是什么人,到於潜县做什么?

    太史慈连忙冲对方拱拱手,说道某在太史慈,昔日曾在刘刺史的州牧府任职,是专门来拜访於潜令的。

    守门的郡兵听说对方以前曾在刘繇的州牧府任职,又是特地来拜访县令的,想必不会是敌人,便纷纷收起了刀枪,让太史慈一行入城。

    入城之后,队率有些担心地问先锋,你瞧瞧,我们入城时,守城的郡兵对我们就如临大敌,假如我们在城中招募新兵,恐怕到时会兵戎相见吧。

    太史慈听后只是淡淡一笑,如今刘繇和袁术两人为了争夺扬州,打得不可开交。导致各地的县令太守都是人心惶惶,我们在这种时候到扬州征兵,所遭受的阻力是最小的。只要某说服了於潜令,想必在於潜县的征兵,又能如同丹阳县一般,得到县衙上下的全力支持。

    一行人来到了县衙门口,见门aiéi着不少人。太史慈翻身下马,拉住一个衙役好奇地问为何门口有如此多的闲人啊?

    衙役把太史慈打量了一番后说道军爷有所不知,今日是使君公开审案的日子,城里的百姓都来看热闹。

    衙役的话引起了太史慈极大的兴趣,他好奇地问这位小哥,不知今日审的是什么案子?

    正在忙着维持秩序的衙役,有些不耐烦地说此事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军爷若是想知道,进去听听就知晓了。

    太史慈和队率打了个招呼,让他带人在外面等着,自己带着一名伍长和四名兵士挤进了县衙,去观看县令审案。挤进县衙时,审案已经开始。看着堂前跪着四五个人,堂中坐着一名县令,正在聆听原告陈述案情。

    太史慈连忙朝左右看了看,见身旁有一位老人,连忙挤过去,冲他拱拱手,客气地问敢问老丈,今日审的是什么案子啊?

    房产纠纷,老头看了一眼太史慈回答说原告是林家,他们原来是本城的大户,2o年前,看到流落街头的唐家母子可怜,便收留了他们,并将一套两进的小院借给对方居住。

    前两年林家遭了难,家道中落,bèipyi出卖了房屋和地产。因无处居住,便打算将借给唐家母子住的小院收回。

    伍长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说既然是借给他们的院子,收回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还有什么官司可以打啊?

    老头看了一眼伍长,接着说道小哥有所不知,唐夏氏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当年林家把院子借给她居住,又不时地接济她,使她母子二人不至于流离失所。八年前,她私下把房屋抵押,交给她儿子唐垒去经商,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赚了个盆满钵满。这几年,他们家在於潜县内的房产至少有五处。

    谁知等到林家去找他们,打算收回自己房产时,唐夏氏却矢口否认这房产是林家的,甚至还拿出房契,说这小院乃是自家所建,林家是想讹他们。林家的长子几次上门讨要,都吃了闭门羹。前两日,林家长子再次上门,唐垒居然放狗咬伤了对方。如此一来,林家就把唐家告了,准备通过官府来讨要自己的房产。

    混蛋,简直是忘恩负义的混蛋。伍长听到这里,愤愤不平地骂道难道天下就没有王法了吗?

    老头冷笑一声,说道唐家今非昔比,唐垒在外面做了多年的生意,有了不少的靠山。而唐夏氏平日喜欢走东家串西家的,到处对别人说这是她家的房产,林家想讹诈他们等等。由于时间过了二十年,左邻右舍大多都搬走了,因14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