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门里千秋

第0392章 宫中生变

    皇帝和太后不召见他,却不代表忽视他,刘小川此番进京,大江南北,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江都,扬州的,岭南的,甚至平城的。

    在这么多双目光的注视下,他坦然走到了老太监的住处。

    吴知仁三代老臣,自随大梁太祖起事,后又在襄州之乱中救了皇帝性命,地位虽高,住的地方却简陋得很,跟周围花苑宫墙所昭显的富贵,显得格格不入。

    厢房当中,桌椅床塌,被清扫得一尘不染,所有家具,都依着房间主人生前的习惯摆放,没有人敢去乱动。

    进门前,刘小川朝正中央的老太监灵牌拜了拜,执的是武林当中的弟子礼。

    “你们在这里等着,我进去找找。”

    他走过雕花屏风,在屏风内侧的几个木柜上翻找。

    老太监的家当不多,很快就让他在一幅挂画的后面发现一个暗格,他仔细地拆出一块青花雕砖来,发现里边原来藏着一个金匮。

    金匮没有封口,只烫了薄薄的一层金箔,当作封印。箔片上面镌刻一行小字,刘小川倒识得。

    他一边拿着金匮往众人走去,一边念道:“承天启运极孝成仁弘文宣武紫薇大帝萧……”

    在古代呆久了,他倒也知道,不能随意喊人家皇帝的名字,尤其还当着他的女儿和这么多宫女太监。

    刘小川心里挺不为然,小皇帝他老子,着实当得上“败家子”这三个字。

    大梁太祖打下来的大好河山,交到他手上,这才短短十几年,就被他败得精光,留给寡妻孤儿接手的,是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内有权臣,外有夷患,他这甩手掌柜当得是挺轻松,死了还给自己留个这么长的名号,也真是够不害臊的。

    这个金匮,对老太监来说,必定是极为珍贵的东西。

    “阴阳绝命丸”又是老太监看家本领,普天之下,包含混元太一功在内,都没有谁能解此寒毒。

    这么一间徒有四壁的居室里,藏在暗格金匮里的,断然是“阴阳绝命丸”的解药。

    想到这里,刘小川总算是松了口气,手上一用力,便听到“滋”的一声响。

    那是金箔裂开的声音。

    裂口的位置恰到好处,狠狠地把前任皇帝的名讳撕扯成两半。

    “刘大人,且慢!”

    可惜已经晚了。

    这个金匮,是老太监拿命换来的。

    当年洪金方因为爱妻素娘被皇帝掳走受辱,不顾梁廷与红花会正在缔结合约,领一哨人马强袭襄州行辕,致使合谈破裂,红花会众损失惨重,梁帝差点身死襄州。

    多亏了老太监不顾安危,拼死救出了梁帝。梁帝回京,箭疮发作,临行前,送了老太监这么一个金匮。

    老太监临死之前,将他毕生所学武功,以及“阴阳绝命丸”的制作方法,藏到金匮之中,再以梁帝御赐金箔封口。

    这些武学秘籍,统御天下的皇帝太后当然用不到。

    随着老太监年岁渐大,他固然愚忠,人到老时,难免也有一点私心,回想一生所学,岂是俗物?若是就此带到地下,叫他怎能甘心?

    思虑良久,等他故后,若是还没有找到忠于朝廷、天资甚佳的得意弟子,此物必定落到某个太监宫女手上。

    若是此人忠于朝廷,见到先帝名讳,必定小心慎微,用小刀沿着金匮,刮开金箔。如此一来,即使此人再是愚钝木讷,老太监也只能依着这命中注定的师徒缘份,传他衣钵。

    至于能否将本门武学发扬光大,那就听天由命了,至少九泉之下,老太监能够走得安心一些。

    若是如刘小川这般,对先帝陛下没有半分敬意,直接打开金匮,那就别怪老太监暗藏机关。

    届时从金匮之中,一连射出十八根淬染寒毒的银针,必取此人性命。

    与此同时,金匮当中暗藏的火油亦会被机关触发,将其中盛装的一切东西,化为灰烬。

    此时,刘小川的手上升腾起一团烈焰,在最后还有一丝清明的时刻,他听到了俊儿的哭叫声,越来越小,越来越远。

    一股阴冷至极的寒气,顺着他的脖颈,直往他的丹田走去,其势汹汹,如雪崩海啸一般,将他腹中一团热火熄灭,转而溯脉而上,直冲脑门,脑中“轰”地一声巨响,瞬间就失去了知觉。

    这一回,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依然在老太监的房间里。

    他倒在地上,周围空荡荡的,除了衣柜桌椅,只剩下静怡公主的眼神,眼神里,充满了关切、惶恐和紧张。

    直到看见刘小川睁开的眼睛,她才终于跌坐到地上,做是被人抽干了全身所有的力气,依然止不住地浑身颤抖。

    她在害怕。

    事情发生的太快了,不过几个呼吸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像是从地府里走了一趟。

    她怕眼前这个人,真的出了什么事。

    天下间多少双眼睛,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如果此时此刻,他在宫里遭受不测,后果将不堪设想。

    扬州虽然势大,刘小川却并未跟朝廷撕破脸皮,名义上,他还是小皇帝倚重的扬州都督。比起以前嚣张跋扈、把持朝纲的柳太师一党,刘小川显得颇知进退,哪怕他拒不就藩,朝廷也能捏着鼻子容忍。

    吴知仁身死一事,固然是横亘在江都和扬州之间的一根刺,但是,小皇帝怎么也不敢为了拔这一根刺赌下国运江山。

    一旦刘小川在宫里出事,那会怎么样?

    尚在励精图治的小皇帝,无法承受提早到来的变故。驻守江都的西军,将要直面扬州精锐的怒火,和朝廷一起,被推到江淮民心的对立面。

    原本经过红花会之乱,因为看清了扬州实力,从而有所收敛的柳尚文,又会故态复萌。

    黄河北岸,虎视眈眈的魏国太后,也断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而她,静怡公主,亦会伤心得无以复加。

    “刘大人,你觉得怎么样了?”

    “我……我没事,俊儿呢?俊儿!”

    刘小川摸着后脑勺,他的头昏乎乎的,脑子里像是装满了浆糊。
Back to Top